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泰证券]:宏观策略专题报告:财政发力有哪些值得期待?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宏观策略专题报告:财政发力有哪些值得期待?

2024-10-06张德礼中泰证券罗***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宏观策略专题报告:财政发力有哪些值得期待?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策略专题报告2024年10月6日 财政发力有哪些值得期待? 分析师:张德礼 要点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23040001 9月24日三部委新闻发布会以来,中国在货币金融、资本市场和房地产等领域,都有超预期的放松。对于政策下一步,目前市场最关心的是财政。在减收的情况下,财政发力有哪些值得期待?我们认为可能从增发国债、盘活财政存款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消费三方面着手。 近期所出台的各项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立竿见影,也提高了房地产市场活跃度。但从托底经济的角度看,需要财政政策发挥更积极的作用。需求视角看,由于降价推动的出口数量高基数,今年四季度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预计将减弱。生产视角看,四季度企业可能转向去库存,由于季度GDP和年度GDP初值使用生产法核算,这增加了全年实现5%左右GDP增速目标的难度。 相关报告 有效需求不足,也使得中国面临低物价压力。中国PPI同比已连续23个月为负,9月同比跌幅可能进一步扩大。1998年到2002年,中国也曾面临低物价的困扰。为应对低物价,1996年中国货币政策开始转向宽松,持续降准、降息,到2002年一季度,存款准备金率从13%下降至6%,1-3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13.50%下调至5.49%。但由于企业不愿意举债、银行不愿意放贷,宽货币并没有形成宽信用,人民币贷款余额和M2的同比在2002年一季度才见底回升。相较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于当时走出低物价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一是通过大规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等,提高广义赤字率。以财政四本账收、支缺口衡量的中国广义赤字率,从1997年的0.73%提高至2002年的2.59%;二是通过税费政策调整,来刺激出口、消费和投资。 财政减收,限制了2024年年内财政支出发力的空间。估算得2024年公共财政实际收入为20.9万亿,比预算收入少了1.5万亿。如果调入资金和结转结余资金不变的话,可算得2024年9-12月,公共财政支出同比约为-6.1%,较今年1-8月的支出同比1.5%大幅回落。如果将土地出让金锐减考虑进来,今年公共财政和政府性基金这两本账,实际收入可能将比预算收入少 3.4万亿。在调入和结转结余资金规模同预算金额一致时,上述两本账9-12 月两本账支出同比约为-18.4%,较前8个月的支出同比-2.9%大幅回落。 9月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在减收的情况下,财政发力还有哪些值得期待?我们认为未来可能的方向,一是调整预算增发国债,关注大概率将于10月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否会审议通过;二是盘活财政存款,2024年8月隶属于各级政府部门的财政存款有6.8万亿,处于历史高位。近年已有多个地方政府发文推动财政存款盘活工作,可加大盘活财政存款的力度;三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消费领域的倾斜。可能的具体措施,包括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在大宗消费品以旧换新基础上加大对消费的补贴支持力度、增加对特定人群的现金发放等。 风险提示:所处时代和社会环境不同,政策效果存在差异。 内容目录 1.供需视角看当前经济内生动能.-4- 2.以史为鉴,看财政如何推动中国走出1998-2002年的低物价.........................-5- 3.年内财政减收压力有多大?.............................................................................-7- 4.财政加力逆周期调节,有哪些值得期待?.......................................................-8- 图表目录 图表1:今年四季度,中国出口数量面临高基数.-5- 图表2:今年中国工业企业产成品持续累库........................................................-5- 图表3:1994-2004年中国银行业不良率高企....................................................-6-图表4:1996-2002年,贷款余额和M2的同比持续下滑..................................-6-图表5:1998年中国开始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 图表6:1998年中国的广义财政赤字率开始上升...............................................-6- 图表7:近年前8个月的公共财政收支预算完成进度.........................................-7- 图表8:近年前8个月的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完成进度.....................................-7- 图表9:中国的财政存款规模持续攀升...............................................................-9- 图表10:2022年全球和主要经济体的公共消费率.............................................-9- 图表11:城投平台ROIC中位数已降至0.5%左右.............................................-9- 9月24日三部委新闻发布会以来,中国在货币金融、资本市场和房地产等领域,都有超预期的放松。对于政策下一步,目前市场最关心的是财政。托底经济和推动物价温和回升,均需要财政政策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9月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在减收的情况下,财政如何更大力度逆周期调节?我们认为可以从增发国债、盘活财政存款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三个方面着手。 1.供需视角看当前经济内生动能 近期所出台的各项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立竿见影,也提高了房地产市场的活跃度。但从托底经济的角度看,需要财政政策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需求视角看,今年四季度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预计将减弱。年初以来,中国的外需持续强于内需,剔除价格拖累后,前8个月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出口实际同比增长12.5%。 对于年内出口形势,我们延续7月中旬外发的报告《从份额变迁看中国出 口趋势》里的观点,即由于2020年以来,中国的出口高增长主要由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产品、以电商出海为代表的新业态、以东盟和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贡献,贸易摩擦对今年中国出口的影响可能有限,低价格优势下年内中国出口规模将维持韧性。 但今年四季度,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可能减弱。实际GDP核算剔除了价格变化,主要看数量增长。去年三季度开始,中国出口企业降价,推动出口数量高增长,高基数下今年四季度,中国出口数量同比预计将回落。 生产视角看,四季度企业可能转向去库存,由于季度GDP和年度GDP初值使用生产法核算,这增加了全年实现5%左右GDP增速目标的难度。 市场分析经济时,以支出法为主,主要跟踪三驾马车的变化。但从核算的角度看,每个季度的GDP,以及年初时公布的上一年GDP初值,都是用生产法核算的。补库时库存周期会推升GDP同比,反之当去库时库存周期会拖累GDP同比。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成品库存同比,2023年12月到2024年7月,连续8个月回升。高库存叠加需求低迷,企业生产意愿转弱,今年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较快回落。8月工业企业的产成品库存同比出现下降,四季度可能延续去库存。 图表1:今年四季度,中国出口数量面临高基数图表2:今年中国工业企业产成品持续累库 上年同月 =100 125 120 115 110 105 100 95 90 85 80 中国出口价格指数 中国出口数量指数 %工业企业名义库存同比工业企业实际库存同比 14 12 10 8 6 4 2 0 22/0122/0622/1123/0423/0924/0224/07 23-0223-0523-0823-1124-0224-0524-08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2.以史为鉴,看财政如何推动中国走出1998-2002年的低物价 有效需求不足,也使得中国面临低物价压力。截至2024年8月,中国的PPI同比已连续23个月为负值。根据PMI出厂价格指数和PPI环比的相关性,可估算得2024年9月中国PPI环比为-0.7%,环比累乘法算得PPI同比从8月的-1.8%下降至-2.8%。 推动物价温和回升,是当前宏观政策的重要任务之一。以史为鉴,中国在1998年到2002年,也面临低物价的困扰。相比于货币宽松,财政政策发力,对于当时中国摆脱低物价,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为应对低物价,1996年中国货币政策开始转向宽松,持续降准、降息。1996年5月1日,中国存款和贷款利率开始下调,到2002年2月21日,经过8次降息,中国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从10.98%下降至1.98%,1-3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13.50%下调到5.49%。1998年3月和1999年11月,中国存款准备金率经过两次下调,从13%下降到6%。 但由于企业不愿意举债、银行不愿意放贷,宽货币并没有形成宽信用。从企业端看,许多国有企业负债累累,经营状况不佳,缺乏扩张和投资的动力,对资金的需求内生性下降。从银行端看,当时商业银行不良率高企,施华强的研究显示,1999年中国银行业的不良率达到了44.0%1。在高不良贷款率的压力下,银行对贷款的审查和审批更加严格,放贷意愿降低,银行体系内的资金无法有效流向实体经济,一部分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 中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从1996年三季度的高点44.2%,一路下降到2002年一季度的低点10.6%。M2同比,从1996年二季度的高点28.5%,持续下滑到2002年一季度的低点13.0%。 1、施华强,国有商业银行账面不良贷款、调整因素和严重程度:1994-2004,《金融研究》,2005年第12期 图表3:1994-2004年中国银行业不良率高企图表4:1996-2002年,贷款余额和M2的同比持续下滑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不良贷款余额(亿元,右轴)不良贷款率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0 %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M2同比50 40 30 20 10 0 1996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1998年年底,中国的财政政策开始转向。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财政政策 的定调,从1998年的“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调整为1999-2004年 的“积极的财政政策”,直到2005年才改为“稳健的财政政策”。这一阶段,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发力: 一是通过大规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等,提高广义赤字率。1998年8月,财政部向四家国有大行发行了2700亿元长期特别国债,以解决国有银行坏账、呆账高企的困难,帮助国有大行满足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同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1998年9月,中国开始发行长期建设国债来为基建项目提供资金,1998年到2004年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9100亿,占这7年中国名义GDP的1.1%。 以财政四本账收、支缺口衡量的中国广义赤字率,从1997年的0.73%提高至2002年的2.59%。 图表5:1998年中国开始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图表6:1998年中国的广义财政赤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