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百座城市 生态环保营商竞争力研究报告 生态环保营商竞争力联合研究工作组 中国环境报|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成都大学 研究背景与意义 评价体系构建 城市指数呈现 社会评价反馈 研究发现与结论 提升建议 结束语 2024中国百座城市生态环保营商竞争力研究报告 研究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 中央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的营商环境作出了一系列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大部署。2019年公布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也为随后的政策部署奠定基础。 2020年,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贯穿了社会活动中的方方面面,包括营商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硬指标”,营商环境是城市竞争力的“软实力”,需要从“两个环境”入手,推动城市竞争力全面提升。随着生态文明思想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逐步推进,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期发展的主旋律,生态环境部门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对营商环境的影响力也逐渐上升。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与绿色低碳发展的协调共进,统筹兼顾,明确城市的生态环境治理对于提升该地区的营商环境竞争力至关重要。 图1中国营商环境国家政策发展(2019-2023) 1 2024中国百座城市生态环保营商竞争力研究报告 研究意义 『开展生态环境营商评价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经济思想的重要体现』 『开展生态环境营商评价是“两山论”在城市范围应用的重要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之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我们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营商评价是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重要体现。 通过对生态环境与营商环境进行评价,可以揭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帮助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更好地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推动城市实现强竞争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这即是重要理论观点“两山论”和重大战略部署“三新一高”的成果应用,也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论”指出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即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将两山理论与城市发展实践相结合,是指导城市工作的重要维度与方面。 良好的营商环境助力高效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的法治环境和公平竞争机制、社会责任意识和环境意识的提升,助推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 通过开展生态环境营商评价,可以促使城市在发展中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促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机结合与转化,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4中国百座城市生态环保营商竞争力研究报告 『开展生态环境营商评价是支撑城市塑造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未来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经济竞争,而是转向了以生态环境、文化、社会、治理等多个方面为核心的综合竞争。开展生态环境营商评价,有利于引导各级政府和企业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这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开展生态环境营商评价可以更好地为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做理论支撑。对引导人口合理流动、减少部分大城市资源环境压力集中的问题提供建议,助力推动人口分布更加合理和均衡,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解决中国式现代化问题。 开展生态环境营商评价,可以促使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提高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企业的环境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加强制度、管理和服务的衔接,可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营商环境的协同推进,为城市塑造核心竞争力提供有效的支撑措施。 『开展生态环境营商评价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是指引高质量发展的新的生产力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要创新发展,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主导,注重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核心,通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推动生产力在质上的新飞跃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开展生态环境营商评价可以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教育环境、文化环境、产业环境,能加快高层次产业、人才、资本的聚集,为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数字经济的培育提供了沃土,进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因此,通过生态环境营商评价使得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能够加快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和融合化发展,从而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可持续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环节。 2024中国百座城市生态环保营商竞争力研究报告 评价体系构建 本报告以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法理基础、以《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等国家政策实施部署和要求为主要依据,结合国内外权威环保治理&低碳建设榜单,通过召开多轮多次研讨会,构建了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同时,为了更准确、客观、权威的反应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营商环境改善的关系,本报告结合前几届的研究基础与国内外政策趋势,进一步优化评价内容与方法。新增对全国多个城市进行实地调研、发放面向不同群体的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各地先进的生态环保营商做法,获取真实的社会反馈评价,以此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与创新性。 《2024中国百座城市生态环保营商竞争力研究报告》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社会宏观、政务服务、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绿色发展)、11个二级指标和25个三级指标构成(图2)。 其中,社会宏观主要评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政务服务、市场和法治环境主要评估政府部门工作对营商环境的促进作用;绿色发展主要评估城市环境保护、低碳建设等绿色发展情况。 图2百座城市生态环保营商竞争力评价体系 2024中国百座城市生态环保营商竞争力研究报告 关键词——“关联”与“创新” “中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竞争力指数研究”系列中,《中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竞争力指数研究报告》为连续第三年发布,《中国主要城市群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竞争力指数研究报告》则为第二年发布,两个报告通过交叉学科研究,大胆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营商环境之间的内在逻辑,为城市建设治理、投资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报告结合前几届的研究基础与国内外政策趋势,在单一指标体系基础上综合考虑社会评价机制,即面向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发放调查问卷,在了解各地先进的生态环保营商做法的同时,获取最真实的社会观感、企业反馈与公众想法,尽可能的听到多元主体的声音。 工作组制定了严格的数据收集与筛查机制。在搜集过程中对每个数据的获取渠道和方式均进行了记录备份,确保数据来源真实、客观、可溯源。收集完成后多次对数据进行复查与分析。 本报告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体系,对环保投入、产业发展、环境执法监管、城市低碳建设、生态环境状况等众多指标进行归纳、总结和融合,基于原报告筛选了部分特征指标开展讨论与分析,最终形成了“百座城市生态环保营商竞争力”指标体系。 本年度联合研究工作组新发布《2024年中国百座城市生态环保营商竞争力研究报告》,聚焦环保·低碳发展内容, 以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多元主体视角创新探索生态环境建设与营商竞争力的相关性。希望通过综合考虑社会评价反馈的方式,进一步映射各城市生态环保工作对营商竞争力的双向作用,助力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 本报告与其余二者研究报告在评价逻辑上总体相同,评价方式在原报告评价基础上进行融合优化,保证彼此关联并且有所创新。 本指数计算同样采用德尔菲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法,通过分析各指标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竞争力指数的作用力,确定各指标所占的权重,再采用线性加权综合法来计算各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竞争力综合得分。 2024中国百座城市生态环保营商竞争力研究报告 城市指数呈现 2024中国百座城市生态环保营商竞争力研究通过参考中国百强城市、生态文明与环境治理百强城市、中国营商环境百强城市以及以往系列报告研究等,选取了100座城市进行综合评估,即4个直辖市、15个副省级省市、17个其他省会城市和54个地级市(图3-1)。 研究工作组制定了严格的数据收集与筛查机制,数据来源按照统计年鉴>政府官网>协会组织>新闻媒体报道的优先顺序进行,获取方式包含政府公开信息采集、实地调研、政府发函问卷、电话咨询、邮件询问等。 数据搜集过程中对每个数据的获取渠道和方式均进行了记录备份,确保数据来源的真实性与可溯源性;数据搜集完成后对源数据进行多次核对与复查,确保最终指数计算的准确性。 从整体表现看来,我国百座城市生态环保营商竞争力呈现较为明显的层次化差异特征。综合指数排名靠前的城市在各个维度均齐头并进、发展态势良好,且大多集中在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其余省会城市;普通地市通常受经济实力、资源优势、政策支持等因素限制,即使某一方面表现特别突出,整体综合评价同其他城市仍存在根本性差距,导致营商竞争力排名较为靠后。 图3-1百座城市生态环保营商竞争力评价城市 由于城市2023统计年鉴更新至2022年数据,部分指标参考2022年度数据。 2024中国百座城市生态环保营商竞争力研究报告 3.1四大维度呈现 3.1.1政务服务 深圳市政务服务得分排名第一,其次是福州、青岛、北京、重庆,位列前五,随后紧跟着是武汉、上海、苏州、杭州和天津。这些城市坚持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在探索排污许可和环评“两证合一”、实施环评审批承诺清单、电子证照推广应用等方面积极落实,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持续推进营商环境再优化。 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是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然要求,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政府部门应当深入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 图3-3政务服务排名前十城市 3.1.2市场环境 图3-4市场环境排名前十城市 深圳、北京、无锡在市场环境得分排名前三,其次是上海、杭州、厦门、成都,东莞、苏州、重庆紧随其后。从整体来看,东部城市的市场环境得分普遍高于中西部城市,城市经济发展与市场环境息息相关。 其中,各城市该项得分差距主要反映在环保产业投入、绿色支出上,排名靠前的城市通常综合运用财政补贴、专项资金、转移支付、绿色采购等方式协同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环保投资和产业、高水平科技供给对激发市场活力,促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环境营商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4中国百座城市生态环保营商竞争力研究报告 3.1.3法治环境 北京在法治环境得分最高,优势显著;其次为无锡、成都、长沙、武汉、济南,位列第二至第六;随后紧跟深圳、天津、广州和南京。各个城市总体差距不大,通过积极完善法治建设,注重法治公开透明、政府廉洁度、执法公正,保障企业及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落实相关法律条例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为城市生态环保营商环境优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图3-5法治环境排名前十城市 3.1.4绿色发展 图3-6绿色发展排名前十城市 福州在绿色发展得分最高,其次为上海、重庆、深圳、北京,分别排名第二至第五,青岛、海口、厦门、昆明、武汉紧随其后。绿色发展排名前十的城市普遍优势在于将环境保护与低碳建设协同发展,例如在空气质量、城市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