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联合资信]:穿越产能出清周期:2021-2024年锂电材料行业变革与竞争要素分析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穿越产能出清周期:2021-2024年锂电材料行业变革与竞争要素分析

有色金属2024-09-29联合资信哪***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穿越产能出清周期:2021-2024年锂电材料行业变革与竞争要素分析

www.lhratings.com研究报告1 穿越产能出清周期:2021-2024年锂电材料行业变革与竞争要素分析 ——以三元前驱体行业为例 联合资信工商评级一部王佳晨子张乾摘要 本文以三元前驱体行业为例,研究了2021-2024年锂电材料行业竞争要素随供需关系变化的 情况。2021年以来,锂电材料行业受动力与储能需求带动快速发展,行业供需关系也先后经历了供给不足、供需紧平衡和产能结构性过剩。2024年以来,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明显,并存在产能出清预期。与此同时,中国出台政策限制新增产能,欧美等地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限制中国制造的锂电产品及相关矿产在当地的应用,促使中国锂电企业加快海外产能建设及对上游矿产资源的投资。此外,受宏观环境及资本市场影响,锂电企业融资难度有所提升,但融资需求仍然存在。经分析得,在产能结构性过剩、国内政策限制产能、国外政策限制出口、部分锂电矿产资源依赖进口、锂电企业融资渠道收紧的背景下,产品结构多元、全球化程度高、资金实力及融资能力强的企业有望穿越产能出清周期。未来,锂电各细分领域的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一、行业概况 2021-2023年,受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发展带动,锂电池及锂电材料市场快速增长, 锂电企业产能投资规模也大幅提升。由于锂电产业链的供给增速变化相对需求存在一定滞 后,行业先后经历了供给不足、供需紧平衡和产能结构性过剩。2024年以来,受供需关系失衡及下游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行业内企业盈利水平承压,行业存在产能出清预期。 锂电池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为新能源汽车、储能和消费电子;上游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及包装材料等,其中正极材料在物料成本中占比最大。正极材料前驱体是电池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原料之一,可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化为电池正极材料。电池正极材料主要包括三元(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等类型。其中,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主要应用于动力储能领域,钴酸锂电池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锰酸锂电池则主要应用于电动工具、小型电车等。本报告将以三元前驱体行业为例,研究锂电材料行业竞争要素随供需关系变化的情况。由于消费电子及电动电池在规格、材料等方面与动力储能电池差异较大,且2021-2023年未曾经历高速扩张及供需失衡,故本报告仅在动力储能电池领域内进行分析。 图表1•锂电池产业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联合资信整理 2021年以来,受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快速发展带动,锂电池及锂电材料市场快速增长。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部件。2021-2023年,动力电池装车量随电动汽车市场快速增长。根据韩国研究机构SNEResearch统计,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销售1406.1万台,同比增长33.41%;全球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使用量达705.5GWh,同比增长38.6%。储能市场 可分为大储市场、工商储市场和户储市场。根据SNEResearch统计,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185GWh,同比增长53%;中国市场占45%,为84GWh。 图表2•全球动力电池销量/增速 注:2024年数据为SNEResearch预测值资料来源:SNEResearch 图表3•全球储能电池装机量/增速 资料来源:SNEResearch,联合资信整理 2021-2023年,中国正极材料出货量快速增长。其中,磷酸铁锂材料得益于其技术进步和成本优势,在动力及储能电池领域的占比不断提升。受行业供需失衡影响,2023年正极材料平均价格同比大幅下跌,产值有所下降。根据EVTank数据,2023年中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为247.6万吨,同比增长27.2%;行业总产值为3221.6亿元,同比下降 26.6%。其中,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163.8万吨,同比增长43.4%;三元材料出货量66.4 万吨,同比微增0.9%。 图表4•中国动力和储能电池产量/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Wind 图表5•中国正极材料出货量/产值 资料来源:EVTank,联合资信整理 2021-2023年,受下游需求迅猛发展带动,锂电池产业链各领域投资扩张较快。相较 于下游需求增长,锂电池及锂电材料的产能提升存在一定滞后,使得锂电行业供给经历了先紧张后过剩的过程。碳酸锂是制备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原料,其市场价格可较为直观 地反映锂电产业链产能供需关系。2021年,行业供给不足,碳酸锂价格快速增长;2022年, 锂电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高峰,产能与需求关系出现短暂紧平衡,碳酸锂价格全年维持在高位;2023年,动力电池市场增速下降,根据企业财报“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看,主要锂电企业产能投资规模已同比有所下降,但受前期产能大量释放影响,行业仍出现了结构性供需失衡,碳酸锂价格快速下跌;2024年以来,碳酸锂价格在10~12万元/吨之间的低位持续徘徊,距高点下跌超过80%。以三元前驱体行业为例,根据SMM新能源数据,2023年中国三元前驱体产量81万吨,行业产能利用率为44%。受结构性产能过剩及下游车企降本压力双重影响,锂电池行业竞争加剧,行业内企业盈利水平承压,行业存在产能出清预期。 图表6•碳酸锂与钴、镍的价格走势 资料来源:Wind 图表7•主要三元前驱体制造商“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情况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各公司公告等公开资料整理 二、行业发展影响因素 1.供需关系 2021-2024年,锂电行业供需关系持续发生变化,对锂电材料企业的竞争要素产生了很大影响。 2021年,锂电材料行业供不应求,具备充足产能的企业在订单获得方面具备较大优势。 2022年,锂电材料行业供需紧平衡,矿产资源较为稀缺,具备原材料成本优势的企业能够获得较高利润。2023年以来,受前期投资产能大规模释放影响,锂电材料行业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主要体现为三方面: 1)产能利用率两级分化,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落后产能利用率 低;以三元前驱体行业为例,根据SMM新能源数据,2023年中国三元前驱体产量81万吨, CR5接近75%,行业产能利用率为44%,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较高。其中,中伟股份、华友钴业和道氏技术公开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9.50%、58.72%和33.15%,格林美全部新能源 电池材料业务的产能利用率为79.46%。 2)动力电池市场竞争激烈,储能电池市场竞争程度较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降本压力增加并转移至锂电池及锂电材料行业;二、储能电池装机量的年增速下降的时间要晚于动力电池。动力与储能电池在原材料和技术规格上具有较大通用性。从各公司公告数据可看出,2023年,锂电池主要企业的储能电池毛利率普遍高于动力电池的毛利率。同理,锂电材料企业中,产品应用领域较为多元的企业收入端承压较小。 图表8•部分锂电池企业2023年动力与储能产品毛利率对比 企业简称 动力产品毛利率 储能产品毛利率 净资产收益率 宁德时代 22.27% 23.79% 21.27% 亿纬锂能 14.37% 17.03% 11.89% 国轩高科 15.04% 18.29% 3.69% 欣旺达 11.22% 19.04% 1.02%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联合资信整理 3)动力电池市场中,国内市场中低端车型价格竞争激烈,海外市场及高端车型竞争程度较低。 2023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国内中低端车型价格竞争尤为激烈。海外客户及高端车型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与此类整车厂合作的锂电企业降价压力较小。 综上,在结构性产能过剩背景下,客户结构多元、与海外及高端客户合作紧密的头部企业具备更强竞争力。本文选取四家主要的三元前驱体制造商(以下简称“所选公司”)进行对比。各公司主要新能源客户覆盖下游主要企业,中伟股份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华友钴业和道氏技术海外销售占比较高。 图表9•所选公司产品种类及客户 企业简称 主要产品 主要新能源客户 海外销售占比 中伟股份 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镍产品 特斯拉、三星SDI、LG化学、厦门钨业、贝特瑞、当升科技、L&F、ECOPRO等 39.59% 格林美 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正极材料、 镍资源 三星SDI、SKOn、宁德时代、ECOPRO、 青山集团、嘉能可、中国五矿等 29.66% 华友钴业 钴产品、铜产品、镍产品、锂产品、三 元前驱体、正极材料、镍中间品 LG化学、宁德时代、浦项化学、亿纬锂能、孚能等 57.25% 道氏技术 三元前驱体、钴盐、陶瓷染色剂、碳材 POSCO、贝特瑞、振华新材、厦门钨业、 59.15% 料 当升科技等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联合资信整理 2.国内外政策 中国锂电企业在全球市场表现出很强竞争力,但一系列海外政策的出台可能对中国电池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国内也出台了相关政策约束产能无序扩张。未来,能够顺利实现产能与供应链全球化的企业有望表现出更强发展韧性。 2023年12月,美国能源部发布的“敏感外国实体(FEOC)”细则规定,符合税收抵免的电动车从2024年开始不得使用FEOC(中国、俄罗斯、朝鲜、伊朗)国企及名单规定的企业制造的动力电池;从2025年开始不得使用任何由上述企业提取、加工或回收的关键矿物。目前上述法案仅针对“中国制造”,尚未针对“中国公司”。2023年8月,欧盟发布的新《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对锂电池供应链的碳足迹等作出了规定,该法案未直接限制中国锂电产品出口,但考虑到中国企业碳足迹溯源基础较为薄弱,该法案变相提高了中国锂电产品对欧盟国家的出口成本,也对中国锂电企业的碳足迹核算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供应链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图表10•欧美限制中国锂电产品的主要政策 法案名称 颁布主体/颁布时间 实施时间 内容摘要修改了符合条件的插电式电动汽车的可退还所得税抵免要求,规 《通胀削减法案》(IRA法案) 2022年8月16 日,由美国总统拜登签署 2023年1月1日 (部分条款) 定车辆最终组装必须在美国本土或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进行,且电动车电池的原材料占比40%以上必须来自北美。从2024年开始,电池成分中包含任何产自“特别关注国”(中国在列)的电池组件将不再适用补贴 《〈通胀削减法 2023年12月1 日,由美国财政 从2024年开始,含有由外国敏感实体(包括中国在内)制造或组装的任何电池组件的车辆将失去享受《通胀削减法案》提供的 案〉外国敏感实 体指南》(FEOC) 部、国税局和能源部联合发布 2024年1月1日 税收抵免的资格。此外,到2025年,该规定还将扩展至电池制造中所需的锂、钴和镍等关键矿物,即车辆不能含有在外国敏感实体提取加工的电池关键原材料,否则也会失去补贴资格 旨在规范电池的整个生命周期,从生产到再利用和回收,以确保 《欧盟电池和废 2023年7月10 日,由欧盟委员 2024年2月18 日(强制执行一 它们的安全及可持续性竞争力。该法规对电池性能、耐用性、安全标准以及有害物质进行了严格限制,并引入了碳足迹要求。从 电池法规》 会发布 般条款) 2024年8月18日起,多项新要求生效,包括有害物质限制、标签标识、电池管理系统要求等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联合资信整理 于此同时,国内也出台相关政策约束锂电行业产能无序扩张。2024年6月,为进一步加强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管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行业发展变化、技术升级趋势 和有关工作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对《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以下简称“《规范条件》”)和《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规范条件》明确,引导企业减少单 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锂电企业每年用 于研发及工艺改进的费用不低于主营业务收入的3%,鼓励企业取得省级以上独立研发机构、工程实验室、技术中心或高新技术企业资质;鼓励企业创建绿色工厂;鼓励企业自建或参与联合建设中试平台;主要产品具有技术发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