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报告提要1 前言4 一、绿色金融的思想演化路径6 二、绿色金融超脱传统金融的理念解构10 三、金融强国引导绿色金融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19 四、金融强国赋能绿色金融的未来方向25 金融强国背景下的绿色金融——新理念、新业态与新方向① 报告提要 ●2023年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经济强国的实现离不开金融强国,而现代化的金融体系应当为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金融强国的提出,将中国的金融工作提高到了新的政治站位。金融强国指引了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方向,要不断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在这一背景和框架下,也应当思考和探索绿色金融作为中央所提出的五篇大文章,将在整体金融工作中实现怎样的理念创新和路径创新,尤其是如何实现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紧密结合。 ●绿色金融理念的诞生和历史变迁过程,包含了两条发展线路:一是从理念诠释角度,绿色金融的诠释经历了由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到可持续发展,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逐渐深化;二是从金融目标角度,绿色金 ①本文学术版参见正式发表版:王文、刘锦涛:《金融强国背景下绿色金融理念新解》,《东南学术》2024年第3期。 融对应的目标经历了由环境责任的挖掘与承担,到可持续金融概念和体系的建立,再到全面整合与配置金融资源应对气候变化的逐渐深化。 ●从绿色金融思想和理念的演化历程可以看出,绿色金融长期属于一种公共品的属性,而传统金融以逐利为目标,这与绿色金融的环境属性方向并不一致,高税收、高盈利的企业,目前仍然属于两高行业。如果只是投资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绿色金融与传统金融从逻辑上并没有本质区别,但绿色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冲击在于逐“利”的对象发生了改变。 ●从生态资源稀缺性的角度,绿色金融是应对21世纪最大的公地悲剧——气候变化的外在金融实践。实现气候适应需要改变能源活动中的能量流动方式,绿色金融是这一过程的外在货币化表达。绿色金融扩展了传统金融的信用体系框架,可持续发展的即时价值和未来价值将会因此得到确定。人类生产生活与碳排放脱钩的趋势在货币时间价值层面令绿色金融活动顺利开展,而绿色金融扩展了福祉的概念,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框架下,生态价值将融入财富体系。 ●金融强国,要求金融业提高政治站位,提升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对于绿色金融而言,就要求绿色金融的站位提升到生态文明层次,充分发挥对生态资源的有效配置功能,助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未来气候变化下的世界变局,也将是一场生产方式变革下的金融变局,金融强国要求中国通过发展绿色金融抓住变局下的中国机遇。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应从经济发展与能源系统之间关系出发探索绿色金融的实践方式,充分转变绿色金融的思维逻辑,以全新的生态文明框架指引绿色金融的未来实践发展。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绿色金融将成为构建高质量现代金融 体系的重要基础。金融强国的提出,不仅是对传统金融的发展逻辑带来的一场创新升级,同样也是带动绿色金融在21世纪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碳排放空间约束下实现理念和本质的一次重塑。 ●整体而言,从绿色金融的思想演化路径角度出发,绿色金融在底层逻辑上与传统金融存在分歧与融合——绿色金融是应对气候变化公地悲剧的金融实践,颠覆了传统金融中的能源文明进化方向、信用体系表达形式以及时间价值贴现方式。 ●在生态文明思想所牵引的中国绿色转型中,绿色金融紧密融入到社会经济系统之中,中国在未来的金融强国之路中应转变绿色金融的思维逻辑框架,把握气候变化下的世界变局,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下推动人类文明的新升级。 前言 2023年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提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这反映出,经济强国的实现离不开金融强国,而现代化的金融体系应当为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①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绿色金融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数年内在金融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非常突出的贡献。21世纪上半叶,全球可持续发展进入新阶段,要实现经济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绿色强国的实现,将离不开绿色金融的重要动力。绿色金融从狭义上来看可视为面向一系列环境问题的金融对策,或是支持环境改善与应对气候变化的金融活动,②从广义上来看也可视为一种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系统。③2015年以来,历经数年发展,2021年与2022年 中国绿色投融资资金总量分别达到29431.33万亿元与31142.73万亿元人民币,④绿色金融正充分融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通过对绿色发展的支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⑤ ①王文、蔡彤娟:《建设金融强国:概念、定位与政策落点》,《金融经济学研究》2024年第1期。 ②马骏:《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与前景》,《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年第6期。 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绿化中国金融体系”课题组、张承、谢孟哲等:《发展中国绿色金融的逻辑与框架》,《金融论坛》2016年第2期。 ④朱信凯、周月秋、王文等:《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研究报告2022》,中国金融出版社2022年版,第2页。 ⑤马骏:《论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金融论坛》2015年第5期。 而金融强国的提出,将中国的金融工作提高到了新的政治站位。金融强指引了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方向,要不断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①在这一背景和框架下,也应当思考和探索绿色金融作为中央所提出的五篇大文章,将在整体金融工作中实现怎样的理念创新和路径创新,尤其是如何实现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紧密结合。金融强国是超脱传统金融逻辑的一场深层次的发展理念重塑——传统金融的逐利性缺少对金融与国家之间、对金融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的深入思考。因此,若以传统金融的逻辑和视角看待绿色金融的发展,那些具备可持续效益的绿色投融资活动,也并未完全展现出绿色金融的独特性和必要性。 自2021年起,全球进入以碳中和目标为核心的应对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新进程,面对变局,中国正以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顶层指导,以碳中和目标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终方向,开展绿色转型与升级。②可持续发展目标需求带动了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绿色、清洁、高效、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样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需实现的重要目标。而金融强国的提出则表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应当为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这也为绿色金融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方向指明了新道路。在这一背景下,有必要进一步思考绿色金融将如何超越传统金融,实现理念与本质的重塑,在实体经济绿色发展中真正发挥其资源配置功能。 ①王文:《金融强国理论及其目标解析》,《中国金融》2023年第24期。 ②王文、刘锦涛:《碳中和对中国未来的意义——全球碳中和背景下的中国发展(下)》,《金融市场研究》2021年第6期。 一、绿色金融的思想演化路径 绿色金融被冠以“绿色”之名,即意味着环境属性是绿色金融的本质属性,自然环境生态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等均是绿色金融活动的基本特征或主要目标。金融生态化的普及,是金融文明升级的重大表现:金融强国理念包含了对于金融和国家之间关系的思考,表明金融不能单纯以追逐利润为目标,而应提高金融活动的社会责任和国家责任属性。 绿色金融理念的诞生和历史变迁过程,包含了两条发展线路:一是从理念诠释角度,绿色金融的诠释经历了由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到可持续发展,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逐渐深化;二是从金融目标角度,绿色金融对应的目标经历了由环境责任的挖掘与承担,到可持续金融概念和体系的建立,再到全面整合与配置金融资源应对气候变化 的逐渐深化(表1)。 第一阶段,工业文明下的资源环境问题成为“绿色”理念的初衷和起源。 工业文明时期,受限于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工业和经济的发展,始终伴随着资源环境问题:自18世纪下半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英国等西方国家相继进入了以煤炭、冶金、化工为基础的蒸汽工业时代,煤炭等化石燃料相继引发了一系列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污染事件。19世纪后半叶,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全球工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张,资源加剧消耗,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加重,尤其是20世纪中叶集中爆发了大量环境公害事件。同时,化石燃料积累了上百年的温室气体排放,以温室效应为主的一系列气候变化问题在21世纪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各种政治、经 表1绿色金融历史发展变迁表 时期 发展阶段 主要特征 前工业时代: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低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 18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 工业时代资源环境矛盾下的“绿色”理念起源阶段 ●代表成果: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亚当·斯密与大卫·李嘉图的资源制约论、马歇尔的土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理念诠释:在工业生产需求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下,开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金融目标:挖掘环境与社会责任的承担 分界:可持续发展综合理念的系统化 20世纪后半叶 可持续发展理念诞生后带来全球绿色革命阶段 ●代表成果:丹尼斯·米都斯《增长的极限》、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联合国《21世纪议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银行业关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商业银行《赤道原则》、世界银行《环境和社会框架》 ●理念诠释:可持续发展理念●金融目标:可持续金融体系 分界:碳排放空间约束共识的达成 21世纪上半叶 碳排放空间约束推动绿色金融实现全面应对气候变化的资源配置引导阶段 ●代表成果:联合国《巴黎协定》等 ●理念诠释:在联合国气候治理框架下构建气候、生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金融目标:整合配置金融资源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未来:绿色金融充分融入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演化 作者自制图表 济、生态、环境、粮食、人口迁移、国际安全等问题。① 工业文明引发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问题,带动了工业文明危机的生态反思。当资源与环境带来的矛盾超出了工业生产 力提高带来的收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超负荷影响使得“绿色”理念的诞生和孕育存在现实意义。 第二阶段,可持续发展理念带动全球绿色革命。 对环境与经济之间复杂关系 ①余庆年、施国庆:《环境、气候变化和人口迁移》,《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7期。 的思考,可以追溯到1972年丹尼斯·米都斯研究小组发布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报告指出生态的承载力是有限的,资源的数量也是有限的,而现行的经济增长模式建立在过度消耗大量资源以及环境破坏的基础上,缺乏对地球系统承载能力的审视,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一些商业银行联合发起《银行业关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声明》,首次提出“可持续金融”的概念,可持续金融理念本质在于正确处理金融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这是绿色金融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2003年,花旗银行、荷兰银行、巴克莱银行等十家国际大银行共同签署了“赤道原则(EquatorPrinciples)”,成为金融机构的企 业社会责任基准,绿色金融开始在金融业得到广泛实践。 第三阶段,绿色金融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资源配置引导作用。 21世纪,日益迫切的气候变化问题引发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共识,并带来了碳排放的空间约束, ①这令绿色金融理念诠释得到升级, 并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得到更为广泛的接受。2015年12月,联合国195个成员国在气候峰会中通过《巴黎协定》等各项协议,努力采取一切手段减缓全球升温幅度,其中就包括一系列绿色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