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 通信网络 2030 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目录 01 产业趋势04 02 未来网络场景06 2.1下一代人机交互网络:以人为中心的超现实体验06 2.1.1XR:虚实的完美结合,自然的交互体验08 2.1.2裸眼3D:逼真的影像再现,全新的视觉体验09 2.1.3数字触觉:多维的体感交互,可触摸的互联网10 2.1.4数字嗅觉:深层的感官交互,可品味的互联网11 2.1.5AIAgent(智能体):类真人级交互,独立的个人助理12 2.2住行合一网络:相同宽带体验的第三空间13 2.3空天地全域立体网:提供全球无缝覆盖的无边界宽带体验15 2.3.1地面网络15 2.3.2NTN网络16 2.4工业互联网:面向智能制造、服务于人机、机机协同的新网络17 2.5算力网络:面向机器认知,联接智算中心、海量用户数据与多级算力服务18 2.6自智网络:无人值守自进化网络21 03 未来网络关键技术特征22 3.1未来网络技术发展方向22 3.2关键技术特征23 3.2.1立体超宽网络24 3.2.2确定性体验27 3.2.3智能原生29 3.2.4通信感知融合:通信技术外延的全新领域31 3.2.5安全可信:6级安全可信框架构筑网络安全新底座32 3.2.6绿色低碳34 3.3总结与技术展望35 04 倡议37 附录A:缩略语38 附录B:2024年版本刷新说明41 01 产业趋势 今天,智能化已经成为全社会未来10年的主要发展方向,中国、欧盟、美国都发布了新的愿景。中国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行业智能化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并围绕制造、能源、农业、医疗、教育、政务等给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欧盟在其发布的《2030DigitalCompass》计划中提出2030年75%的企业将使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服务,90%以上的中小企业应达到基本数字化水平,并宣布为实现上述目标将加大能源和数字基础设施的投资。美国国家科学理事会 (NationalScienceBoard)在其《2030愿景报告》(Vision2030)中也建议未来10年必须对人工智能领域加大投入,同时持续投资相应的数字基础设施,包含大数据、软件、计算、网络等,以保持其在智能化时代的竞争力。 行业智能化对企业网络的改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工信部印发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 动计划(2021-2023)》中提出,需要加快工业设备网络化改造、推进企业内网升级,推动信息技术(IT)网络与生产控制(OT)网络融合,建设工业互联网园区网络;探索云网融合、确定性网络、IPv6分段路由(SRv6)等新技术的部署。在欧盟欧洲工业数字化(DigitisingEuropeanIndustry)的平台规划中,提出要将纳米光电子、AI、5G、IoT等作为未来工业网络领域的关键使能技术并加大投资,期望在未来获得领导地位。 近几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全球热点,被认为是使能行业智能化的关键要素之一。生成式人工智能训练依赖庞大的算力基础设施,而网络作为连接算力基础设施的“管道”,对算力的高效利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工信部牵头印发的《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中提出,为推动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应加强重点应用场所光传送网(OTN)覆盖率, 提升SRV6等创新技术使用占比,落地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间网络低时延连接。 面向行业智能化的需求,全球领先电信运营商纷纷行动起来,开始在不同程度上探索“联接 +”的业务发展方向。中国移动提出5G+AICDE (AI、IoT、CloudComputing、BigData、EdgeComputing)的发展战略;中国电信提出2030年要构建云网一体的融合架构。中国联通发布CUBE-Net3.0,明确提出联接+计算+智能的新发展方向,发布《互联网2030白皮书》,凝聚产业共识推进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和产业演进;德国电信在2030展望中提出面向B2B业务要成为数字使能者(DigitalEnabler),提供网络+IoT+云和数字化的综合服务。根据GSMA的调研,面向工业、金融、健康、能源、农业的B2B、云、IoT场景将成为全球电信运营商未来“联接+”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另一方面,运营商网络自身也在智能化转型,领先运营商们纷纷提出相应的“AI+”战略,比如中国移动全面推进“AI+”行动,目标2025年迈上L4级自智网络。 畅想2030年,人们可以依托高灵敏的生物传感器与智能硬件,通过宽带网络实时监测身体各项指标,并借助AI分析端云安全存储的海量历史健康数据,自主驱动个人健康,减少对医生的依赖,提高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人们可以基于万兆家庭宽带、全息通信等新技术,实现更人性化的人机交互体验;人们将基于空地覆盖的立体网络,实现交通工具的网联化,满足自由出行、智慧出行和低碳出行的需求;人们可以利用无处不在的感知技术、有线/无线万兆宽带、普惠AI和面向千行百业的应用,构建更加宜居的城市数字基础设施;人们可以通过通信感知融合、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实现 AMR、数字员工等新型劳动力,结合工业互联网,使得从需求提出到生产交付的全过程更准确、更低成本,并提升制造产业的韧性;人们可以将能源物联网和智能电网相结合,构建“源网荷储”全链路数字化的绿色能源互联网,零碳数据中心和零碳站点也有望成为现实。人们可以将区块链、数字水印、AI打假、隐私增强的计算与内生安全的网络相结合,以保障数字安全可信。 面向2030年,通信网络将从连接百亿人向连接千亿物的方向发展。首先,通信网络规模还将持续增长,网络管理将更加复杂,未来10年如何通过软件技术创新,让网络可以自配置、自修复、自优化,实现在网络规模持续增加的情况下运营维护成本基本不变,将极具挑战;其次,工农业无人值守、汽车端到端自动驾驶、低空载人飞行、低空无人机外卖和货运等物联场景对网络的覆盖能力、质量保障能力和安全可信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10年如何通过协议和算法创新,实现网络能够承载多种业务,同时满足高质量和灵活性的要求将极具挑战;最后,由于摩尔定律放缓,量子计算等新技术还不成熟,计算、存储、网络能效的持续提升已经出现了瓶颈,未来10年如何通过基础技术创新构建一个绿色低碳的网络,实现网络容量增加数十倍的同时能耗基本保持不变将极具挑战。 通信网络已经成为推动未来世界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与传统产业不同,通信网络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依然看不到任何放缓的迹象,短短30年,通信技术就实现了从2G到5G的快速升级,从ADSL到千兆光纤家庭的规模部署,未来10年通信网络将持续探索新的场景和技术,迎接智能世界的全面到来! 高效的环境治理;人们可以利用协作机器人、 02 未来网络场景 从1837年摩尔斯发明有线电报至今,从联接个人、家庭扩展到联接组织,从有线到无线,通信网 络不断创新来适应业务的多样性和快速变化。未来10年,通信网络将不仅要联接个人,还要联接与个人相关的各种感知、显示和计算资源以及AIAgent(智能体);不仅要联接家庭用户,还要联接与家庭相关的家居、车和内容资源;不仅要联接组织里的员工,还要联接与组织相关的机器、边缘计算和云资源,以满足智能世界丰富多样的业务需求。 随着网络联接对象的扩展,业务需求的变化,未来10年除了业界已有共识的5G向5G-A/6G、F5G向F5G-A/F6G、IPv6+向Net5.5G/Net6G、自智网络从L2向L4+持续演进之外,各种新型的网络场景也将不断涌现。 2.1下一代人机交互网络:以人为中心的超现实体验 当虚拟世界还是冰冷机器的时候,人机交互方式是人要主动适应机器,PC时代我们学习使用鼠标和键盘,智能手机时代我们学习使用触摸屏,传统汽车时代我们需要学习操作按键和旋钮。当虚拟世界达到高级智能阶段的时候,人机交互方式将转变为机器能主动适应人,机器 (智能大屏、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外骨骼等)能够理解人的自然语言、手势、眼神,甚至脑电波,实现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更加自然的融合,为人机交互带来超现实的感官体验。 (图1超现实人机交互体验) 图1超现实人机交互体验 未来10年,通信网络需要支持XR、裸眼3D、数字触觉、数字嗅觉、AIAgent(智能体)等全新的人机交互体验。这对通信网络提出更高的要求。 2.1.1XR:虚实的完美结合,自然的交互体验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指已经包装好的视觉、音频数字内容的渲染版本)、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指用其他信息或人工生成的内容,覆盖当前环境的图像)、混合现实(MixedReality,MR,AR的高级形式,虚拟元素融入物理场景中)、扩展现实(eXtendedReality,XR,由计算机技术和可穿戴设备生成的所有真实和虚拟环境及人机交互,包含了VR、AR和MR)业务以其三维化、自然交互、空间计算等不同于当前互联网终端的特性,被认为是下一代个人交互的主要平台。 2020年疫情造成社交隔离,激发了VR游戏、虚拟会议、AR测温等需求爆发,美国数字游戏发行平台Steam的VR活跃用户翻倍增长,一些厂家也已经发布更加轻便的AR眼镜。随着5G、WiFi6、光纤等“三千兆”宽带的普及,未来10年XR业务将迎来快速发展期。据华为预测,2030年XR用户数将达到10亿。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虚拟(增强)现实白皮书》中,将XR的技术架构分为五个部分,包括近眼显示、感知交互、网络传输、渲染处理和内容制作,并对XR发展阶段进行了预测,得到了产业界一定的认同。(表1XR业务对网络的需求) 表1XR业务对网络的需求 技术体系 技术指标 部分沉浸 2021 深度沉浸 2022-2025 完全沉浸XR2026-2030 近眼显示 单眼屏幕分辨率 2K 4K 8K 视场向(FOV) 120o 140o 200o 角分辨率(PPD) 20 30 60 可变焦显示 否 是 是 内容制作 360o全景视角分辨率(弱交互) 8K 12K 24K 游戏(强交互) 4K 8K 16K 网络传输 (平均值) 弱交互(Mbps) 90 290 1090 往返时延:弱交互 20 20 20 往返时延:强交互 5 5 5 传输媒介 有线/无线 无线 渲染处理 渲染计算 4K/90FPS 8K/120FPS 16K/240FPS / 注视点渲染 交互设计 眼球互动 / 眼球追踪 声音交互 沉浸声 个性化沉浸声 触觉交互 触觉反馈 精细化触觉反馈 移动交互 虚拟移动(行走重定向) 高性能虚拟移动 当前,XR逐渐步入深度沉浸体验阶段。2024年初,AppleVisionPro正式发售,屏幕双目分辨率达到2300万像素,单眼分辨率超4K,提供了优秀的清晰度、色彩准确性和视觉体验。我们预测,2030年XR将达到完全沉浸体验,主要表现为8K单眼分辨率、200度视场角、千兆码率。 XR显示效果的提升必然会对内容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内容渲染在云上实现,则端云MTP (MotionToPhotons,头动到显示画面)交互对承载XR业务的网络传输往返时延(RTT)要求是20ms。如果是流媒体类弱交互的业务,用户晃动较少,则RTT时延20ms可以满足要求;如果是游戏类强交互的业务,用户晃动频繁,则时延必须控制在5ms。 因此,为支持XR业务未来10年的发展,网络需要具备超千兆带宽和5~20ms的网络时延能力。 2.1.2裸眼3D:逼真的影像再现,全新的视觉体验 裸眼3D的技术实现主要包含三个环节:对3D物体的数字化、网络传输、利用光学或者计算重建显示。 根据显示方式不同,裸眼3D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光场显示(Lenslet),利用双眼视差产生3D视觉效果,包括视差障碍、柱状透镜、指向光源等多种技术。这些技术对观赏角度有苛刻要求,需要结合对用户观看位置的实时捕捉,并动态地进行调节。第二类是空间光调制器(spatial-lightmodulator,SLM),利用干涉方法将三维物体表面散射光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