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安永]: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创新与发展报告(2024年)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创新与发展报告(2024年)

文化传媒2024-09-23安永叶***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创新与发展报告(2024年)

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创新与发展报告 (2024年) 2024年9月 联合发布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安永研究院 研究团队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郭斌、雷李楠、谭子雁、 张宁、张嘉乐、殷嘉咛、贾玥、张仪楚、孙欣、张孙培 安永研究团队:黎志光、郭毅、韩云翠、郑鑫、洪睿晨、高翔 安永研究院联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组成“专精特新”联合课题研究组,结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深厚的战略和技术创新研究以及安永深刻的行业和企业洞察,安永团队主要负责资本市场表现、财务表现及ESG等方面的分析与撰写,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研究团队主要负责战略认知、创新与发展指标、技术战略、景气预期、空间分布、国产替代、数字化和国际化等方面的分析和撰写。 支持机构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隐形冠军国际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专精特新研究中心 目录 1引言04 2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资本市场表现07 3战略认知视角的“专精特新”特征分析28 4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创新与发展指标分析37 5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技术战略分析50 6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景气预期62 7“专精特新”的区域分布与势态73 8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国产替代分析80 9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数字化战略分析96 10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分析112 11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ESG表现123 附录: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名录132 引言 专精特新企业已经日益成为中国国家创新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构成和关键力量。自从中国确立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的创新主体之后,中国政府对于增强产业界的创新活动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专、精、特、新”本身蕴含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在特征,因而专精特新企业可以借助它们在市场机制下的灵活性优势、对效率的持续性追求、在数量上和分布上的广泛性,为国家创新系统注入新的活力。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中国提出2025制造强国的发展目标之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成为了必然的选择。由于制造业为中国带来了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诸多机会,如何推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通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来提供强有力的推进力量,从而与那些不断发展的中国本土大型制造业企业的拉动作用形成有效互补与相互增强。 尤其是随着2018年之后逆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国制造业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有着更为强烈的倾向去增强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系统优势、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中的完整性和自主可控性,以应对逆全球化时代国家竞争中所面临的一些系统性冲击。在全球环境下以国家政策和产业政策形式形成的对中国制造业的遏制,是单个企业难以通过自身力量来应对的,需要整个产业链,尤其是本土产业链的支撑来对冲这种外部不可控风险。在此情形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被赋予了在中国制造产业价值链与供应链中“填空白”、“补短板”的使命。 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寻求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共识。专精特新企业在科技自立自强,强化产业链供应链,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中提供了增长动能和有力支撑。技术脱钩与逆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新情境给中国企业既带来了巨大压力,也带来了新机遇,专精特新企业也面临着面向未来投资与寻求短期收益以对冲绩效下行趋势之间的权衡。在此情形下,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间点都迫切需要洞察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规律、寻找切合当今趋势的最佳实践、优化和设计更好的产业发展政策,这就构成了我们此次报告背后的关键意图。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层面来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如何增强中国经济增长的韧性,是中国政府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不论是在理论逻辑上还是实证证据上,都表明了“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是增强经济增长韧性的重要基础。就此而言,专精特新企业所具有的创新驱动特性,加之“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十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一千家单项冠军企业”的梯度型企业培育体系,正在成为中国经济获得更有韧性增长的重要承载基础。中国专精特新企业呈现出了独特的四维特征1,如图1-1所示。 1对中国“专精特新”四字诀的详细解读见《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创新与发展报告(2022年)》中的第2章,本报告中不作详尽论述。 为此,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关注的重点之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也纷纷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以期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给出更好的方向指导和资源支持。如图1-2所示,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的数量连年增加。到2024年6月30日止,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一共公布了5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第一批248家(2018年),第二批1744家 (2020年),第三批2930家(2021年),第四批4357家(2022年),以及第五批3671家 (2023年)。 图1-1对中国“专精特新”的重新解读 22002000 1935 1800 1569 1600 企 1400 数 1200 量 1000 904 个) 800600 441 400200 70 371 463 665 366 0 70 业 ( 第一批 第二批 第三批 第四批 第五批 新增上市企业数量 上市企业总数 图1-2工信部前五批专精特新上市企业数量(本报告研究使用) 2根据《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新三板挂牌企业属于“非上市公众公司”,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本报告将新三板挂牌企业与A股沪深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这些上市公司统称为“上市公司”。个别章节(第2章)出于分析的需要会区别“上市公司”和“挂牌公司”。 本报告围绕着上述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的上市和挂牌公司展开分析,具体包括在A股沪深主板(209家)、创业板(365家)、科创板(305家)、北京证券交易所(“北交所”) (124家)、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932家)上市或挂牌2的1935家2023年已公开年报的上市专精特新企业。 我们之所以选择专精特新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是基于如下方面的考虑:(1)数据可得性与连续性。上市公司由于年报发布上的监管要求,以及发布时间上的连续性,可以很好地保证我们研究所需要的数据可得性,尤其是逐年发布的年报数据可以让我们可以以年度报告的方式来发布持续性的系列研究报告;(2)样本代表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上市数量在不断增加,这些能够上市的企业不论是在质量上还是特点上,都具有很好的群体代表性;(3)多元数据融合性。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开信息具有很高的丰富性,满足我们在分析过程中能够不仅使用财务信息所生成的量化数据,更可以深度挖掘上市公司的专利信息以及发布的文本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转换成量化数据,从而形成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全景性刻画和认知。这种多元信息的融合,以及定性数据的定量分析,也是本研究报告的特色之一。 报告分析所用的财务数据主要来源于万得(Wind)数据库,其中部分缺失字段由研究团队人员从各企业的年度报告中获取并补充,专利数据则整理自incopat全球专利数据库。其次,我们通过python爬虫功能归集整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交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深交所”)、北交所以及新三板的共计1935家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作为各章节文本分析部分的数据池。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大部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分布特征和上市企业的财务表现(第2章)、专精特新战略分析(第3、4、5章)、专精特新时间与空间分布分析(第6、7章)和专精特新专题分析(第8、9、10、11章)。具体来说,在战略分析部分,我们在第3章着重分析了专精特新上市企业在创新与发展上的战略倾向;在第4章和第5章采取聚类分析方法生成专精特新企业的竞争战略和技术战略类型,并由此展开不同类型竞争战略或技术战略群组的特点分析;在专精特新时间与空间分布分析部分,我们在第6章提供了一个通过基于文本编码的量化分析来生成专精特新企业的业务景气预期指数,由此给出了公司层和行业层业务景气量化分析结果;在第7章从地域分布角度对不同区域专精特新企业的分布特点展开了具体的数据分析;在专精特新主题分析部分,我们在第8章针对当前的一个具有特别含义的议题“国产化替代”进行分析;在第9章、第10章和第11章则对“数字化”、“国际化”和“ESG”这三个当前的热点议题展开了数据分析。 相对于《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创新与发展报告(2023年)》而言,2024年报告在第3章到第8章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及具体指标测度延用了2023年报告中的技术性设计。同时,2024年报告相对2023年报告的不同之处在于:(1)研究报告增加了第10章来分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国际化表现;(2)新增几个小节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技术热点、“工业六基”领域关注、数据资产、数字专利等问题展开分析:新增5.3节讨论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技术热点分布,新增8.4节讨论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对“工业六基”领域的关注,新增9.2节讨论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对数据资产的关注情况,新增9.3节从数字专利分析探讨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数字专利布局;(3)在各章节中,为了进一步探讨近两年专精特新公司的发展趋势,2024年报告对于具体指标进行了与2023年的对比,增加了对于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趋势分析;(4)在报告各章节中新增了对专精特新不同批次的战略和表现的对比分析,以及新增了对已复核通过的专精特新企业和未通过复核的专精特新企业的对比分析。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资本市场表现 我们在2023年的报告中分析了中国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之路与德国的“隐形冠军”和日本的“GNT企业”相比3,具有国家引导和产业关联的重要特征,并介绍了中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与专精特新梯度培育的适配性。 自2019至2022年,中国资本市场高速发展,上市公司数量和融资额在全球均位于前列,并形成了沪深北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而2023年则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元年。2023年8月,证监会正式提出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对于存在破发、破净、持续亏损等上市公司再融资适当限制其融资间隔和规模等。2023年10月,中央金融会议指出,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2023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 《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2024年4月,国务院“新国九条”出台,IPO门槛进一步提高,鼓励上市公司聚焦主业,综合运用并购重组等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以及鼓励支持企业境外上市;证监会制定《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亦提出优先支持突破关键技术的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进一步拓展沪深港通,为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提供支持。 一系列的政策组合拳,严控企业的综合质量,旨在助力企业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然而,在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和宏观经济的冲击下,在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交叠中,中国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在变革与变局中,2023年和2024年专精特新企业资本市场呈现了什么特点?本章研究了专精特新上市/挂牌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分布特征、近期IPO特点,2023年的财务业绩,挖掘专精特新企业的资本市场特征与趋势,为其发展提供一定财务建议。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分布特征 2.1.1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上市板块、行业以及市值方面的分布特征 自2019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至2023年7月第五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出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累计12,950家。截至2023年6月30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A股不同资本市场上市和挂牌的数量共计1966家4,其中上市企业101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955家。A股上市板块中,专精特新企业在创业板和科创板“双创板块”最多,数量为676家,占比约66.86%;沪深主板的企业210家,占比约20.77%,其中160家是2020年及以前上市的企业,50家是此后上市的企业;北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