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信证券]:商业航天投资主题研究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商业航天投资主题研究报告

国防军工2024-09-19国信证券郭***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商业航天投资主题研究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2024年08月19日 “新质生产力”系列(六) 无垠星空:商业航天投资主题研究 策略研究·策略深度 证券分析师:张立超 0755-81982881 zhanglichao@guosen.com.cnS0980519050002 证券分析师:王开 021-60933132 wangkai8@guosen.com.cnS0980521030001 •商业航天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不仅是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引擎之一。商业航天是指利用商业模式运营的航天活动,旨在通过商业市场的方式开展航天技术和服务的研发、制造、发射和应用。伴随着低成本商业卫星与运载火箭、低轨卫星互联网、太空旅游、太空资源利用等领域的拓展,商业航天已成为推动航天产业发展的主体力量,是构成国家战略性力量的有机组成。 •当前全球各国加快航天领域改革和商业化进程,商业航天成为大国竞争的新高地。全球商业航天的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最初几十年里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直到21世纪初,随着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蓬勃兴起,给商业航天的变革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全球商业航天发展进入快车道,产业规模迅速增长。以“星链”低轨卫星星座系统、“猎鹰”火箭、“龙”飞船、“星舰”系统等为代表的商业航天系统颠覆了原有航天的设计理念、研产模式和应用模式,并呈现全球快速拓展的态势。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商业航天已迈入发展的快车道,并在多个领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在技术层面,多款商业火箭成功入轨,由商业公司研制的卫星取得多个国际和国内首次技术突破;在产业链方面,已初步形成了面向商业航天的火箭总装总测、卫星研产、卫星数据应用为一体的产业链;在企业方面,以长光卫星、微纳星空、银河航天等为代表的卫星制造企业,以零壹空间、蓝箭航天、星际荣耀、星河动力等为代表的商业火箭企业,以华力创通、星网宇达等为代表的卫星地面设备企业,以中国卫通、鑫诺卫星等为代表的卫星通信企业,以中海达、北斗星通等为代表的卫星导航企业,以航宇微、中科星图等为代表的卫星遥感企业,逐渐成长为中国商业航天的重要力量。 •商业航天正逐步颠覆传统航天产业格局,主题投资机遇凸显,兼具政策红利(天时)、产业规模(地利)、市场前景(人和)。商业航天发展至今,已渗透到发射、卫星制造、太空态势感知、太空信息支援、深空探测等众多领域,成为推动航天产业发展的主体力量,亦包含了广泛的应用场景,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国家政策规划的牵引下,目前北京、上海、海南、安徽、重庆等地区已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形成商业航天产业集群,最终实现从火箭、卫星、地面站到终端产业链的全覆盖,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风险提示:海外货币政策节奏和幅度的不确定性,海外局部地缘冲突风险等。报告列举的公司/个股仅为案例介绍,不作为投资 推荐的依据。 01 商业航天概述 02 商业航天产业链拆解 03 商业航天在国内的发展 04 05 商业航天领域代表性公司梳理 策略视角看商业航天的长期配置机遇 1.1商业航天的基本概念 •商业航天是指利用商业模式运营的航天活动,旨在通过商业市场的方式开展航天技术和服务的研发、制造、发射和应用。这一概念强调了商业化运作的原则,即通过市场化机制来获取利润,与传统主要由政府主导的航天活动不同,商业航天更多地依赖私营企业或合作企业来推动和开展,以技术为依托,更加注重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 •商业航天根据功能可分为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及空间站等方向;根据离地距离可分为近地空间商业航天、宇宙空间商业航天以及宇宙深空商业航天。 •商业航天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不仅是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引擎之一。伴随着低成本商业卫星与运载火箭、低轨卫星互联网、太空旅游、太空资源利用等领域的拓展,商业航天已成为推动航天产业发展的主体力量,是构成国家战略性力量的有机组成。 图1: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商业航天的定义图2:商业航天的分类 资料来源:《浅析大航天时代下的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宋歌等,2024),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资料来源:头豹研究院,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1.2商业航天的发展历程 •卫星通信、卫星互联网、火箭发射端、航天器等商业航天业务迅速发展,正在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全球商业航天的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从摩托罗拉的铱星计划到同时期的轨道通信计划、天桥系统、全球星系统和泰利迪斯系统,从命名为“ConestogaI”第一枚私人出资的火箭到比尔航天公司开发的BA-1和BA-2火箭,在最初几十年里,全球商业航天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直到21世纪初,随着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蓬勃兴起,给商业航天的变革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全球商业航天发展进入快车道,产业规模迅速增长。以“星链”(Starlink)低轨卫星星座系统、“猎鹰”(Falcon)火箭、“龙”(Dragon)飞船、“星舰”(Starship)系统等为代表的商业航天系统颠覆了原有航天的设计理念、研产模式和应用模式,并呈现全球快速拓展的态势。 图3:全球商业航天发展的主要阶段 资料来源:《商业航天在太空安全中的应用研究》(陈宁等,2024),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图4:星链(Starlink)的发展示例 资料来源:SpaceX,EverydayAstronaut,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欧洲国家在航天商业化领域较早开展相关工作,并取得了实质进展; •2017年欧盟委员会公布新的航天战略,其中对航天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扶持计划,建立风险资本基金为航天企业进行融资; •欧洲航天局计划2021-2027年航天预算由原来的132亿欧元增加到149亿欧元,旨在深化欧洲在卫星导航、地球观测、空天态势感知和通信安全等领域投资。 •当前,全球各国政府加快航天领域改革和商业化进程,商业航天成为大国竞争的新高地。特别是近年来卫星轨道资源和频率资源已经成为航天大国的必争之地,旨在通过商业化行动来推动国家战略的实施。例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授予多家商业航天公司收集月球样本的合同,打开了政府机构与商业企业共同开发地外天体的通道,开启了以商业手段购买外太空资源的先河。 •就现阶段来看,世界上能够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包括:美国、中国、俄罗斯、法国、日本、英国、印度、以色列、伊朗、芬兰等。 美国 欧洲 •早在1984年就开启商业航天发展进程,当年出台的《空间商业发射法案》允许开放火箭发射业务给商业公司; •2003年先后出台了《国家航天运输法案》和《美国国家航天法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逐步退出近地轨道业务,将其承包给私营航天公司,并把工作重点聚焦在科学研究和深空探索等领域; •2011年之后,加大了对商业航天的支持力度,并启动了商业轨道运输服务、商业补给服务、商业乘员开发等一系列计 划,目的是让私营公司开发能够运送货物和人员到国际空间站的飞船和火箭,并由政府购买它们提供的服务; •2021年以来,SpaceX、BlueOrigin、VirginGalactic将普通人送入近地轨道和亚轨道,开启了太空旅游新时代。 图5:全球商业航天的竞争格局 俄罗斯 •1992年,制定《俄罗斯2000年前国家航天计划》,把发展航天工业、技术成功转化、解决社会经济问题放在首位; •1994年,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RSCEnergia)成为俄罗斯第一家私有化的航天公司; •近年成立了国家商业航天风险基金,用于扶持民营航天企业发展。目前,俄市场上相关的私人公司不到10家。 中国 •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相对较晚,2015年是中国商业航天的“元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防科工局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有76%的航天企业是在2015年及以后成立的,且在此之后商业资本和社会力量开始逐步发力;其中,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占比为80%,中科院商业航天企业占比为10%,航天系商业航天企业占比为10%。 •航天科技集团发布的《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共实施了67次航天发射,其中有26次商业发射,发射成功率达96%;共研制发射120颗商业卫星,占全年研制发射卫星数量的54%。 资料来源:腾讯研究院,钛禾产业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团,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全球商业航天领域保持高速增长。根据美国航天基金会2023年发布的《航天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航天经济规模达5,462亿美元,其中商业航天收入4,276亿美元,占比78%,较2021年3,962亿美元增长8%。根据Statista的预测,2020-2030年航天经济规模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达4.7%。在细分领域中,商业航天主要包括商业航天产品与服务、商业基础设施与辅助产业两部分。商业航天产品与服务主要是卫星导航、通信、广播以及遥感观测应用产品与服务,是商业航天发展的主体,收入为2,880亿美元,占比67%;商业基础设施与辅助产业主要是地面站及设备、卫星制造、发射服务、保险等,收入1,396亿美元,占比33%。同时,根据欧洲咨询公司发布的《太空经济报告2022》,2022年全球太空经济总额达4,640亿美元,其中商业航天(78%)占据太空经济的主导,达3,620亿美元。 •国内政策持续大力推动,中国商业航天领域不断取得突破,迈入产业发展的快车道。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自2015年以来保持高速增长,2019-2023年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预计2024年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将达到2.34万亿元。此外,泰伯智库预测,2023-2028年,商业航天产业将进入发展黄金期,2025年仅中国市场规模就将达到2.8万亿元。 图6:全球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及同比增速图7: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及同比增速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全球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同比增长 4276 3620 3289 3369 3400 3073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2.5 2.0 1.5 1.0 0.5 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同比增长 2.34 1.94 1.58 1.24 1.02 0.84 30% 25% 20% 15% 10% 5% 00% 201720182019202020212022 0.0 0% 201920202021202220232024E 资料来源:美国航天基金会,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注:单位为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注:单位为万亿元 •近年来,随着进入太空的成本大幅下降,航天产业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涌入,全球商业航天领域的投融资日益活跃,商业航天企业的融资方式已由债务融资逐渐向股权融资转变。根据美国航天资本公司(SpaceCapital)的统计,2014-2023年,全球共有1,832家航天企业累计获得2,980亿美元的投资,包括种子投资、风险投资、收购、公开上市募集资金和债务融资等。其中,2023年全球365家商业航天企业经417轮次私募融资获得179亿美元投资,较2022年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主要是由于全球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加之SpaceX、BlueOrigin等头部企业已开始盈利,具备自我造血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融资的需求量。 •分区域看,美国在过去十年中主导了全球商业航天领域的投资,占比66%;中国位居第二,占比11%,并将进一步加快对小型发射、卫星通信等的投资额;法国紧随其后,排名第三,占比10%。此后是英国占比5%、日本占比2%。 •中国资本市场对商业航天的热度日益升温。2022-2023年,近五成融资事件处于股权融资,有160起;A轮23起,占比6.91%;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