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合成生物学政策布局与研究发展路径
1. 全球合成生物学政策布局与研究发展路径概述
全球合成生物学正成为国家间博弈的焦点,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均通过战略规划和系统研究加以推进。中国、美国、欧盟、英国、新加坡等国在不同领域展现出特色布局。
-
中国:自2010年起,逐步加强顶层战略规划,涉及科研活动与政府政策的互动,如《“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强调合成生物技术为颠覆性技术,对产业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
美国:从国防科技起步,逐渐深化至农业领域,通过《生命铸造厂计划》、《先进植物计划》等项目,整合多个联邦机构资源,推动生物技术和农业的创新发展。
-
欧盟:最早进行宏观战略部署,启动未来作物育种研究计划,德国、丹麦、瑞士等国通过科研基金支持合成生物学发展,特别是在农业合成生物学领域投入显著。
-
英国:发布《合成生物学路线图》和《合成生物学战略计划》,专注于创新转化、商品化应用及全球市场部署,农业合成生物学研究取得突破。
-
新加坡:作为合成生物学全球强国,重点布局生物医药、高附加值消费品领域,大规模投资生物医学、消费业务、自然资源等领域。
2. 合成生物学的“政产学研用金”协同体系
合成生物学形成了一个“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发展的六要素体系:
-
政策布局:全球围绕生命科学、能源科技、医疗健康、材料化工、农业科技和社会伦理等多领域制定政策规划,以支持合成生物学研究与应用。
-
产业格局:形成使能技术、平台工具和应用产品三大部分,农业领域展现出较大发展潜力,涵盖医药、化工、能源、食品和农业等多个关键领域的产品开发。
-
学术网络:全球合成生物学研究网络紧密,中国学术研究影响力稳步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
-
研究体系:政府、基金会、研究机构、企业通过科研资助体系推动合成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产出众多新技术和应用。
-
应用场景:在传统领域如植物源化学品、石化产品、新材料、新燃料外,医药、化工、能源、食品和农业成为合成生物学产品开发的重点。
-
金融市场:合成生物学市场前景广阔,预计2021年投资可达360亿美元,金融投资潜力巨大。
3. 合成生物学专利技术与产业动态
-
专利技术:全球合成生物学专利数量激增,技术创新迅速,美国主导,欧洲、中国、丹麦、日本跟进。
-
产业主体:企业主导产业,科研机构协同,新兴企业活跃,成熟企业调整重心,中国产业化发展相对滞后。
-
技术体系:合成生物学形成以生物学为主导,多领域交叉互补的技术体系,全球形成以美国为主导的创新体系。
4. 合成生物学在细胞农业领域的应用
- 人造肉和人造奶:全球人造肉产业以企业为主导,有政策支持的国家和地区为重点市场;人造奶产业面临技术挑战,企业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进程较为艰难。
5. 中国合成生物学发展现状与建议
综上所述,全球合成生物学正经历快速发展,形成国际竞争态势,中国虽处于跟跑状态,但通过针对性策略有望实现迎头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