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转型金融的体制机制1 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是全球性的经济社会变革,是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必由之路,但目前全球碳减排进程远不及预期,绿色低碳转型面临化石能源依赖、地缘政治冲突、资金缺口较大等重重挑战,亟需采取更加积极的举措。我国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实现“双碳”目标需要久久为功,转型金融的持续、大力支持至关重要。 国际上对转型金融的重视度不断提高。欧盟、英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印度等国家和地区明确将转型金融作为未来一段时期金融发展的重要任务。2022年,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在巴厘岛峰会通过了可持续金融工作组(SFWG)制定的《G20转型金融框架》,确立了转型金融标准、信息披露、支持转型的金融产品和工具、激励政策、公正转型等转型金融五大支柱。有效发挥这五大支柱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 本课题重点围绕强化转型金融的体制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在充分探讨国际前沿进展基础上,紧扣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实践中的热点难点,探讨绿色低碳转型的宏观经济金融效应、转型金融标准和信息披露、转型金融政策和工具、公正转型和金融支持气候适应、转型规划、绿色低碳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数字技术赋能绿色低碳转型、能力建设等重要问题。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充分发挥多位成员长期从事我国 1本文为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2024年度重点课题《强化转型金融的体制机制》成果概要版。课题主持人为王信。课题报告是课题组成员个人的学术探讨成果,不代表其所在单位的意见。 1 绿色金融、转型金融理论政策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优势,将转型金融与宏观经济、国内金融体系发展完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演变等重大金融问题紧密结合;尽可能借鉴吸收国际前沿讨论和实践经验,总结、反映我国国家和地方层面的重大有益探索,以深化对转型金融体制机制的理解,完善转型金融框架,为我国相关实践和政策优化提供参考借鉴。 一、绿色低碳转型与宏观经济 绿色低碳转型对各国的经济增长、物价等有深远影响。低碳转型可能在短期内对经济形成冲击,但有序转型在中长期将对经济产生积极作用。短期内,绿色投资增量不一定能抵消高碳投资的萎缩,发展中国家的高碳产品出口受抑制,碳价上升、绿色低碳转型的部分成本会传递给消费者,带来通胀压力并影响消费。中长期,低碳技术创新和相关制度变迁带动劳动生产率上升,创造新就业岗位,增加人力资本积累。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的释放,加之低碳转型政策组合妥善实施,物价波动幅度也将缩小。 协同推进低碳转型与经济增长,是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求的必然选择。全球主要经济体正在逐步制定严格的减碳政策来应对气候变化,包括出台绿色低碳转型国家战略或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高度重视绿色技术研究应用等。 我国应积极应对绿色低碳转型为宏观经济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加强绿色低碳转型的宏观经济影响研究,将绿色低碳转型纳入宏观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统筹与之相适的财税、金融、投资和产业政策。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原则,妥善防范和应对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与挑战,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气候治理,妥善应对地缘政治博弈 2 对绿色低碳转型的影响。 二、我国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金融体系结构性变革 我国金融体系长期以间接融资为主,绿色贷款在绿色金融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长远看,绿色金融体系结构需要多元化转型升级。 直接融资需要发挥更大作用。我国要实现“双碳”目标,所需资金达百万亿元量级,特别是需长期资金支持、风险容忍度高的绿色项目融资,仅依靠传统间接融资难以满足,迫切需要发展资本市场,撬动社会资本支持绿色低碳转型。未来直接融资将重点发展以下领域:一是发展可持续政府债券,在合理的政府债务水平下,政府通过发债筹集资金,发展混合融资,满足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需求。二是推动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ABS),盘活银行存量绿色资产,提高流动性,减少资本金占用。三是发展各类可持续债券,包括碳中和债券、转型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社会影响力债券等。四是建立绿色发展基金和公正转型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向绿色发展领域和受转型影响严重的领域提供支持。五是发展绿色股权融资,满足我国日益旺盛的绿色权益类投资需求,补齐绿色金融市场短板。 间接融资体系可能发生变化。一是开发性金融有望发挥更大作用。开发银行的贷款往往具有成本低、周期长的特点,与各类气候项目较为匹配。通过混合融资等途径,推动开发性金融在支持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更大作用,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气候投融资资金缺口。二是提升气候韧性的信贷需求显著增加。全球现有气候投融资主要针对气候减缓,提高气候韧性相关的气候适应投融资规模不足总量的10%。我国“三大工程”2建设应更多从 2即保障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3 气候适应角度开展,以提升各地区、各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帮助公众尤其是弱势群体更好应对气候变化和转型冲击。 大力发展绿色保险并与资本市场形成良性互动。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需保险业充分发挥风险分担作用。目前我国绿色保险产品种类趋于多元化,但部分低碳转型领域仍存在保险真空,例如对于清洁能源真实性的保障3。保险资金积累,也是资本市场重要的长期资金来源,有利于更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 下一阶段,应提高低碳转型领域直接融资占比,持续支持重点领域气候适应融资。充分发挥财政部门、开发性金融机构资金的撬动作用,以混合融资等方式带动民间资金支持绿色低碳转型。丰富绿色低碳转型相关商业保险产品,引导保险资金积极进行资产配置,提升参与绿色融资的广度和深度。研究制定绿色股票相关标准,畅通绿色股权融资渠道。 三、绿色低碳转型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绿色低碳转型通过影响宏观经济、国际贸易投资、金融市场和国际经济金融治理,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影响。宏观经济方面,具备巨大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和技术的国家可能成为“领跑者”;依赖化石燃料出口的国家,若不及时调整经济结构,经济将受较大冲击。贸易结构方面,更多国家把发展绿色贸易作为推动经济转型、提高低碳领域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的重要抓手。绿色化、数字化协同将成为国际贸易发展重要趋势,绿色能源出口、环境相关服务将成为服务贸易新增长点。国际投资方面,各国将更加注重绿色低碳转型关键矿产的开采和加工;欧美推行产业回流(Reshoring)或“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推动资 3感谢原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本课题中期评审会上提出的宝贵意见。 4 本回流发达经济体。“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存在较大能源转型投资需求。金融市场方面,应对气候变化将催生更大规模可持续金融资产,可持续金融将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占据更重要地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电力金融市场等规模将不断扩大,气候风险对金融体系的影响越来越大。国际经济金融治理方面,一经济体在国际气候治理领域的话语权,与其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力之间的关联度将逐步增强。多边开发机构、国际气候环境基金对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将更加凸显。综上,一经济体如果在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绿色国际贸易投资发展良好,可持续金融市场进一步扩大,在国际可持续金融相关治理中发挥引领作用,其货币的国际化将得到有力支撑。 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将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机遇和挑战。积极因素包括:一是可再生能源等重要产业兴起及传统高碳行业低碳化发展,将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为我国经济增长和货币国际化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我国光伏、电动汽车、储能电池等竞争优势明显,相关国际贸易投资发展快,将带动人民币更大范围、更深程度的计价结算。三是气候减缓、气候适应以及自然、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有巨大投资需求,将极大促进我国碳市场、电力市场和可持续金融市场的发展,促进人民币国际地位提高。 与此同时,要认识到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中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挑战:一是地缘政治博弈加剧,将冲击绿色低碳相关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人民币“走出去”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二是我国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可兑换,国内可持续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受到制约。三是我国在国际气候治理、可持续金融国际协调合作等方面的话语权、领导力还有待提升。 5 建议加快适应绿色低碳转型对全球经济和贸易格局的影响。逐步降低高碳产品出口占比,形成新的贸易增长点。参与关键矿产、碳排放权市场、电力市场、绿色金融市场定价权竞争,带动人民币更大范围、更深程度的计价结算。持续倡导和引领全球气候变化行动。积极参与国际可持续金融标准制定,提升我国在国际气候治理等方面的话语权和领导力。 四、转型金融标准新进展 2023年以来,在G20等国际组织推动下,国际转型金融标准制定取得不少新进展。新发布或更新的转型金融标准呈现明显的“清晰、严格和融合”的趋势,更倾向于采用“目录式”,充分体现基于科学的转型方式,多具有定量化阈值,国际可比性和互操作性较强。 中国转型金融标准制定及应用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国家层面上,中国人民银行正在牵头制定转型金融标准,确定了转型金融标准基本原则,形成《转型金融标准试用说明》及煤电、钢铁、建材、农业4个行业的转型金融标准初稿。 同时,为尽快为高碳行业的低碳转型提供金融支持,遵循“急用先行”原则,在一些共同原则基础上,不少地区制定了地方性转型金融标准。截至2024年5月,上海、河北、浙江、重 庆等地共制定地方性转型金融标准31项,其中23项已正式发布。 已发布的15项界定转型金融支持经济活动范围的标准,均采用目录清单形式,这些标准基本覆盖重要的传统高碳行业,如有色、化工、建材等。 部分地方转型金融标准已落地实施,如银行基于标准发放转型贷款,地方政府建立转型项目(企业)库或项目需求清单,部分地方将奖补、贴息等支持政策与转型金融标准挂钩。但地方性 6 转型金融标准制定和使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如权威性不够、统计尚不成熟、各地的转型标准之间缺乏可比性、激励政策不足、转型金融能力建设亟待加强等,影响了企业参与转型及金融机构支持的积极性。转型金融标准仍需更加充分的体制机制保障,为落地运用创造良好环境。 建议继续建立健全我国转型金融标准。发挥国家标准在转型金融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加快推动全国性转型金融标准落地实施,滚动式进行更多行业转型金融标准的研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制定地方性转型金融标准,逐步统一标准制定规范,适时将基础较好的地方性转型金融标准上升为全国性标准;加强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为转型金融标准落地创造良好环境。 五、可持续信息披露 国际上,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准则已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广泛采用。在2023年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 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上,来自64个司法管辖区的近400个组织承诺采用或使用ISSB准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合组织(OECD)、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二十国集团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等重要国际组织都表示支持ISSB准则。 国内看,我国不断完善可持续信息披露制度建设。2024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强化以信息披露为基础的约束机制。中国人民银行正在组织修订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与ISSB准则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整体架构相同,核心要素一致。2024年4月,中国证监会指导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同时发布《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加 7 大上市公司强制披露力度。5月,财政部就《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进一步完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可持续信息披露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一些试验区开始研究推动ISSB准则的落地。 虽然我国可持续信息披露能力已稳步提升,但与国际准则要求相比,在数据质量、数据可得性、市场主体信息披露能力和意愿、相关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需高度重视中小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