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Ban Meta销量破百万,智能眼镜正在成为重要的AI硬件落地形式:“AI眼镜”可以定义为在普通眼镜/墨镜等的基础上,导入多模态AI功能,是对端侧AI应用场景重要探索。眼镜+多模态AI是作为个人AI Agent最好的形态之一,智能眼镜正在成为重要的AI硬件落地形式,尤其有望成为通用的多模态AI助手的重要载体。2023年9月,Meta与Ray-Ban第二代联名产品Ray-Ban Meta发售,产品形态舒适时尚,接近传统眼镜的重量及外观,硬件上搭载高通AR1芯片,1200万像素摄像头、全新定制设计的扬声,五麦克风阵列,同时还集成了Meta的Llama模型,可以做到实时翻译、回答用户提问,用户只需要说“Hey Meta”即可激活内置AI助手进行互动。据The Verge统计,截至2024年5月,Ray-Ban Meta智能眼镜的全球销量已突破100万台,预计2024年全年出货量有望超过150万副。 AI+AR眼镜或是产业下一步发展趋势,行业巨头积极布局:根据IDC数据,2023年全球AR/VR设备出货量同比下降8.3%至810万台。具体来看,2023年VR设备出货量同比下降10.7%至760万台,而AR设备同比增长63.5%至50万台,2024预计AR头显的总出货量将达到84.5万台,同比增长85.6%,增速远超其他XR类产品。随着多模态AI的快速发展,在AI赋能下的AR眼镜不仅能极大地提升交互能力,使其更加智能和人性化,还能拓展AR眼镜的应用场景。从产业巨头布局来看,在XR领域市占率第一的Meta也在AI+AR领域积极布局。根据IT之家报道,Meta计划2024年9月展示首款智能AR眼镜“猎户座”(Orion),该款眼镜预计将采用几何光波导+LCoS全彩微显示屏的方案。 AR显示器件与光学方案是降本增效核心环节,Micro LED+光波导发展可期:AR设备主要构成器件包括芯片、感知交互、传感器、光机模组、机框等,其中显示器件与光学方案构成的光机模组是当前价值量最高的零部件,占AR设备成本约50%,同时也是对产品使用体验影响最直接的零部件,是产业链降本增效的核心环节。当前AR眼镜市场主要以使用Birdbath+MircroOLED方案的观影眼镜为主,由于Birdbath光学方案存在外界透光率低、模组体积较大、光损较高等问题,Micro OLED亮度较低,材料使用寿命有限。光波导方案在体积、清晰度、FOV等方面具备优势,Micro LED发光亮度、响应速度和使用寿命上均优于MicroOLED,我们认为Micro LED+光波导或为AR眼镜最优光显方案,后续有望在生产工艺及技术成熟后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投资建议:Ray-Ban Meta的成功证明了智能眼镜类产品成为AI终端落地场景的可行性,我们认为未来随着产业巨头加速布局与供应链降本增效的推进,AI+AR眼镜有望快速发展,建议关注ODM和声学环节代表公司歌尔股份;ODM环节代表公司龙旗科技、华勤技术、亿道信息; 光学环节建议关注水晶光电、蓝特光学;SoC及存储环节建议关注恒玄科技、佰维存储;终端品牌环节建议关注创维数字、博士眼镜等。 风险提示:眼镜类产品应用场景拓展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技术研发不及预期。 表1:重点公司估值(2024年9月2日) 1.Ray-Ban Meta销量破百万,AI智能眼镜快速发展 1.1.轻便+智能造就Ray-Ban Meta成为百万级别爆款单品 “AI眼镜”可以定义为在普通近视眼镜、老花镜、墨镜等的基础上,增加AI功能,是从传统眼镜向AR眼镜迭代的一款过渡产品。不同于将重点放在虚拟与现实结合的AR眼镜,AI眼镜更加注重通过AI提升语音交互能力。它集耳机、摄像机、导航、语音助手等多类产品的功能于一身,但在视觉显示方面作出了“妥协”:放弃加入光学显示模组以换取更轻的重量、更低的成本以及更舒适的佩戴体验。以引发此轮“AI眼镜热”的产品“Ray-Ban Meta”为例,它是由Meta与知名眼镜品牌雷朋合作打造,外观与普通太阳镜相差无几,重量仅为49克,不到MetaVR产品重量的十分之一,在解决用户佩戴舒适度痛点的同时,也满足了室内外日常场景的摄像、语音及基础AI功能交互需求。 图1:Ray-Ban Meta产品图 2021年9月,Meta与Ray-Ban联名的初代智能眼镜“Ray-BanStories”发布,截至2023年2月,仅售出了约30万副,月活仅2.7万,不到售出总量的10%。2023年9月,第二代联名产品Ray-BanMeta发售。集成Meta的Llama模型的Ray-Ban Meta可以做到实时翻译、回答用户提问,摄像头及音频输入/出口,用户只需要说“Hey Meta”即可激活内置AI助手进行互动。2023Q4,Ray-Ban Meta的销量就超过了一代眼镜全生命周期的出货量;据TheVerge统计,截至2024年5月,Ray-Ban Meta智能眼镜的全球销量已突破100万台,预计2024年全年出货量有望超过150万副。 图2:Ray-Ban Meta月度销量及预测(万台) 1.2.产品形态舒适时尚,接近传统眼镜的重量及外观 从设计角度出发,Ray-Ban Meta具备优秀的佩戴性、舒适性,重量仅为49克,再加上其经典的设计、优质的材质和工艺以及品牌价值,使其区别于其他常见的智能眼镜产品。在2019年Meta决定和Ray-Ban母公司EssilorLuxottica一起打造智能眼镜时就明确了一个核心目标:不是先研究酷炫的技术然后再把功能加到眼镜上;而是先拿一副Ray-Ban眼镜,再研究如何将智能技术嵌入其中。所以眼镜的基本款式、外观、重量和价格基本都是以Ray-Ban 1950年代推出的Wayfarer和其他几个经典的造型作为模板,Ray-Ban在这方面为Meta提供了产品上最关键的赋能——如何让用户习惯且乐于佩戴。 图3:Ray-Ban Meta与传统墨镜外观基本一致 基于Ray-Ban出色的品牌口碑积累和社媒营销能力及Meta背后的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媒体,两者的合作实现互利互惠,让Meta Ray-Ban在社交媒体的用户间形成了非常良好的话题讨论和口碑传播。同时,雷朋大量的门店渠道也为Meta Ray-Ban产品提供了广泛的线下市场覆盖。 图4:海外Ray-Ban品牌门店专区展示Meta Ray-Ban产品 Essilor Luxottica是在2018年由意大利眼镜制造商Luxottica(陆逊梯卡)和法国头部眼科镜片制造商Essilor(依视路)合并而成,整合了眼镜产品从设计、生产到销售整个上下游链条的垂直一体化跨国公司,旗下拥有几十个品牌,包括以雷朋( Ray-Ban )、欧克利(Oakley)等为代表的自有品牌,以及Armani、Burberry、Prada、Chanel等多家奢侈品眼镜的制造与经销业务授权,在眼镜行业举足轻重的地位。据外媒报道,Meta正计划收购Essilor Luxottica约5%的股份,这笔潜在交易或将高达数十亿欧元,目前谈判正在进行中。同时谷歌也被传出正在接触Essilor Luxottica,双方计划合作生产搭载谷歌AI大模型Gemini的智能眼镜,进一步收购股份也利于谷歌提高在合作中的话语权。 1.3.硬件配置高,SoC、摄像头、麦克风、存储全面升级 从智能角度出发,语音交互没有卡顿,使用过程不发热,具备不错的拍摄,出色的音质,以及AI交互功能,让Ray-Ban Meta从一众智能眼镜中脱颖而出。硬件方面看,相较于不成熟的一代产品,二代产品Ray-BanMeta基本造型与价格不变,但SoC、扬声器、麦克风、摄像头等硬件参数有了大幅提升: 1、全新的高通骁龙AR1 Gen1平台,可实现更高质量的照片和视频处理以及更快的计算速度,同时还有更佳的能耗控制,让眼镜的单次连续使用时长达4h。配备的眼镜盒集成了USB-C充电口、蓝牙配对按钮、LED指示灯,最多可给设备额外充电8次,总计使用为36h,眼镜支持快充,22分钟可以充到50%。 图5:Ray-BanMeta充电盒 2、搭载了一颗12MP超广角镜头,最高支持60秒的1080P/60fps规格的视频录制,可以使用语音指令或按下右侧镜腿上按钮激活拍照与摄像功能,随时随地、快速且直观地以第一视角记录生活和信息。 图6:Ray-BanMeta搭载的12MP镜头 图7:Ray-BanMeta(左)与iPhone 15 Pro(右)拍摄对比 3、声学方面,配备全新定制设计的扬声器,低音提升2倍,最大音量提高50%,“定向音频”技术的加入优化了漏音问题;搭载了“五麦克风阵列”,支持沉浸式音频录制。 图8:Ray-Ban Meta搭载了“五麦克风阵列” 4、存储容量从初代的512MB+4GB升级为2GB+32GB,大约可以存储500张照片或100段30秒左右的视频。在连接了Wi-Fi和电源的情况下,照片会自动同步到用户的手机中。 表1:初代Ray-Ban Stories与二代Ray-Ban Meta参数对比 1.4.结合Meta软件生态,多模态AI功能拓宽应用场景 以软件及生态方面,Ray-Ban Meta产品支持自有应用(Instagram、WhatsApp、Messenger)以及第三方应用(AppleMusic、Amazonmusic、Calm、Spotify)。目前搭载的软件以社交应用与音乐应用为主,核心是第一视角视频拍摄、交互,以及随后在社交平台的无缝分享。用户可以通过Ray-Ban Meta连接Facebook或Instagram开启直播,还能长按右侧镜腿的按钮,让设备读出评论,和直播间的观众互动。Ray-Ban Meta还支持在WhatsApp和Messenger的视频通话中,分享实时视频,对方看到的画面,就是眼镜录制的第一视角。 图9:Ray-Ban Meta第一视角视频通话 在硬件配置和软件生态方面,Ray-Ban Meta已具备作为一个优秀的智能穿戴产品的基础能力,而多模态AI功能的导入,则是对端侧AI关键应用场景成功探索。 2023年,Meta推出了新的Llama 3 AI模型,同Llama 3一同推出的、还有基于Llama 3构建的Meta AI,Meta AI与自家APP生态兼容,无需切换即可在Instagram、Facebook、WhatsApp和Messenger的搜索框中畅通使用Meta AI。MetaLlama3在多个基准测试中性能领先,4050亿参数多模态大模型在AR领域应用前景广阔。MetaLlama3是在两个定制的24KGPU集群上、基于超过15Ttoken的数据上进行了训练——相当于Llama2数据集的7倍多,代码数据相当于Llama2的4倍。Llama3在多个关键的基准测试中性能优于业界先进同类模型,能够进行复杂的推理、可视化想法并解决问题。多模态模型方面,Meta的Llama3-405B作为多模态AI开源模型,能理解并处理图像、文本等多种媒体内容,进一步拓宽AI技术的应用场景,并有望在未来持续赋能Meta的AR与VR系列产品。 2024年4月起,Ray-Ban Meta的多模态AI功能已经全面向美国和加拿大用户开放,用户需要在MetaView应用中开启这个功能。MetaAI功能可以结合眼镜本身的摄像头,基于眼前所见的事物,通过大模型分析后进行问答,能实现文字翻译、通过语音指令查询实时信息、识别街道建筑等实用性较强的功能。如下图的测试,Ray-BanMeta分别识别出了Switch游戏机、书籍、汉堡、JavaScript代码,并基于识别到的物体回答了相关的问题。在询问MetaAI时,眼镜会将获得的信息以语音的形式反馈给用户,并将完整的对话内容存储在MetaView应用中,以便回顾。 图10:Ray-Ban Meta结合眼镜本身的摄像头,基于眼前的事物来与AI互动。 2.眼镜是AI端侧落地最佳场景之一,A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