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彼得森经济研究所]:对美国贸易赤字的误解使经济政策辩论变得混乱(英)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对美国贸易赤字的误解使经济政策辩论变得混乱(英)

对美国贸易赤字的误解使经济政策辩论变得混乱(英)

政策简介 24-7对美国贸易逆差的误解混淆了经济政策辩论 莫里斯·奥布斯特菲尔德2024年8月 注:作者感谢SerraPelin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克莱斯勒中心奖学金下提供的评论和专家研究协助。他也承认与GianMariaMilesi-Ferretti及PIIE众多同事进行了有益的讨论。JulietaContreras 、MadonaDevasahayam、CameronFletcher、MelinaKolb和SteveWeisman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编辑帮助。所有错误和观点均为作者个人责任。 在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的动荡中,主要政党的竞争政策愿景之间存在着对经济开放性深深的不信任。两党更倾向于使用不满的语言来描述国际贸易,而不是过去美国总统经常使用的机遇语言。约瑟夫·R·拜登Jr.总统继续并有时加剧了其前任唐纳德·特朗普的限制性贸易政策,后者现在威胁如果在2025年重返白宫,将进一步增加赌注。 莫里斯·奥本斯菲尔德是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C.弗雷德·伯格斯坦高级研究员。他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58年经济学荣誉教授,于1991年至2023年间在那里任教。 在特朗普的世界观中,也影响着许多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同僚,自1990年代后期以来出现的大规模且持续的美国对外贸易逆差,在美国去工业化进程中扮演了核心因果角色。中国进口对美国中西部社区的负面就业影响——所谓的“中国冲击”——是引发不满的主要来源,通常与中国的贸易盈余有关联。确实,当前关于美国贸易政策的动荡根源可以追溯到1998年至2008年的十年间。在这段时间里,全球经常账户失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2006年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触及历史高位的GDP的5.9%,而中国的盈余达到... 1 2007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9%。 当前账户余额等于贸易平衡(货物和服务出口减去进口)的总和、净国际投资位置的净收入以及从国外的净转移。由于美国贸易平衡(净出口),这是GDP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与当前账户关系密切,因此我经常使用以下术语来表示这一概念。经常账户赤字,贸易逆差,净出口赤字,and 1750马萨诸塞州大道,NW|华盛顿特区20036-1903美国|+1.202.328.9000|www.piie.com 在那种分析中,无论是明示还是隐含,都存在着这样一个信念,即美国与外国伙伴的赤字是由于外部事件或政策决定强加给美国的。 2 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国外,例如,中国巨额盈余背后的动因。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些人可能会得出结论,美国应通过对外国贸易征税或定量限制来自我隔离,以限制进口。然而,认为庞大的美国经济一直是外国经济力量的无助受害者,这一观点扭曲了现实,并导致了错误的政策结论。 本政策简报对1998年至2008年间美国外部赤字主要源自世界其他地区的宏观经济叙事提出了质疑。存在两种主导理论。一种认为,通过追求自由贸易,美国使其自身暴露于来自贸易伙伴的不公平竞争中。因此,美国的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另一种理论,即“全球储蓄过剩”理论及其变体,认为国外较高的净储蓄创造了全球宏观经济条件,要求美元升值并平衡美国的贸易赤字。当然,在实践中,任何将赤字驱动因素分为国内和国外部分的做法都是有争议的,因为国内经济传导机制调节着外国冲击对赤字的影响方式。此外,国内和国外的冲击总是同时作用。本政策简报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尽管这两种主导理论都有其合理性,但它们忽略了在分析美国外部赤字时必须考虑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3 令人信服的简单,是不够的。一个是错误的;另一个,不完整。 将贸易自由化视为导致赤字的主要原因仅仅是错误的。赤字是经济集体决定储蓄和投资的结果,宏观经济的产物。不仅不清楚更自由的贸易是否会提高投资超过储蓄,而这正是为了扩大赤字所必需的,而且如果确实如此,一个由投资驱动的赤字很可能对经济有利。 全球储蓄过剩的故事具有宏观经济学性质,因此表面上更有可能。然而,我认为这过于简化 ,因此不完整。它对于1998年至2001年期间和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时期更为有效,即美元大幅升值的时期。而在2002年至2006年间,美元贬值且美国经历了旨在以泪收场的住房繁荣期,这个故事的说服力较弱。在这第二个时期,美国在全球市场的债务发行与住房繁荣同步,从净角度看,这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外国资本。同时,无论是流入还是流出美国的资本流动,总流量通常远高于覆盖经常账户赤字所需的净额。然而,对于2002年至2006年的时期,美国对外国资本的吸引主导了外国资本向美国的海外推动。 外部赤字(or盈余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实现稳定的市场份额增长。 重要的是要澄清历史,因为它继续对当前贸易政策辩论投下长长的阴影。错误的诊断可能导致破坏性的贸易政策,并且无法解决损害美国经济的国内经济扭曲问题。 指责外国人 在他最近的书中,没有贸易是自由的前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希泽(RobertLighthizer )在其关于未来的特朗普政府政策角色的文章中写道:“我们的长期巨额贸易逆差讲述了一个未能保护自身利益的国家的故事”(Lighthizer2023,p.25)。人们可能同意这一总体评估 ,并得出不同的政策结论,但根据莱希泽的观点,所需要的保护来自外部经济力量。他列举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于1995年成立、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外国对美元作为储备和避险货币的需求,以及海外的疑似消费不足等作为例子。 莱赫斯还指责外国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操纵、针对生产能力和相关基础设施的政府定向支出 、进口限制、剥削性的金融体系、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资压制以及类似的策略”。这是不公平贸易(第30页)。他提出的多项关于不公平贸易政策的指控确实合理——它们可能扭曲全球贸易并损害贸易伙伴的利益。然而,他并未认识到美国赤字及其批评者归因的负面影响的一些根源可能源自美国自身。如果真是如此,美国可能并非从外部而非内部忽视了保护自己的利益。 在其对莱赫斯的著作的评论中,戈登·汉森(GordonHanson,2024)——《中国冲击》(ChinaShock)一文的主要合著者之一(Autor,Dorn,andHanson,2013)——有力地反驳了作者关于世界贸易组织(WTO)在美贸易赤字作用以及关税矫正潜力的观点。正如汉森所论述的,贸易平衡等于出口减去进口,但政策因素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相对有限,宏观经济因素至关重要:总国内支出的增加导致进口上升,总支出影响本国产品的出口量,而美元的外汇价值往往随着总支出的增加而上升。这些联系确保了经常账户余额恰好等于国民储蓄减去国内投资,这一等式源自于任何超过居民储蓄的投资超额部分必然由国外资本流入来弥补的事实 。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除非能改变储蓄或投资,否则无法影响贸易赤字;而对于美国而言,近期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它们在决定两者方面具有量化意义上的显著影响。 尽管汉森准确地指出了赤字的宏观经济本质,他与莱特希泽一同将赤字的根源归因于海外的外生发展(Hanson2024,170–71): 美国的贸易逆差从1998年到2008年有所上升,在2010年代初期降至1999年的水平。原因并非世界贸易组织(WTO),而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亚洲中央银行大幅增加了其持有的外国储备,主要通过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式。这导致美国的资本账户盈余更大,意味着流入美国的资金多于流出的资金。美国通过这一方式抵消了上述影响。 通过进口超过其出口量来实现贸易盈余。美国的贸易平衡受到了影响,因为全球中央银行仍将美国国债视为首选的外国资产,这推高了美元的价值,使得进口变得更加便宜而美国出口商品则相对昂贵,导致出现了巨大的贸易赤字。 汉森的论述是本·伯南克(BenBernanke)于2005年提出的“全球储蓄过剩”范式的版本,这一理论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几年提出,并且在美国外部借贷达到顶峰之前。在此观点中,亚洲危机引发了危机国家及其他国家的自我保险趋势,这些国家积累了外币储备,主要是美元 。伯南克指出,自1998年后全球储蓄增加也归因于石油出口国的盈余,但正如东亚盈余国家的情况一样,这些储蓄者希望持有位于美国的资产,而美国几乎没有其他选择,只能适应外国需求。 汉森(2024年)本人并未得出资本流入美国具有因果作用的结论,并因此限制它们,进而限制镜像的经常账户赤字。然而,其他评论家持有类似观点。马修·克莱恩和迈克尔·皮特斯 (2020年,第214页)在其被莱特希泽(2023年)赞同引用的书中声称,“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持续只能用海外过度储蓄和美国吸收这些过剩储蓄的角色来解释。”皮特斯(2024年)主张美国应征收外国资本流入税以削弱美元价值并减少贸易逆差,他认为这是导致一系列问题(如)的原因之一。 4 破坏比较优势的运行。 对于汉森、克莱因和皮特斯,以及莱特希泽而言,强势美元在容纳更广泛的美国对外赤字中扮演了核心角色。与此观点相符合,特朗普的经济团队计划如果他当选后推行弱势美元政策 ,这可能促使美联储采取行动以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5 折旧约。 FITTINGTHEFACTS 图1展示了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的发展情况,当时美国赤字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点,处于里根政府时期。黑色条形图代表了全球经常账户余额的统计误差,这是由于收支统计中存在的测量错误导致的失衡。我将其定义为使得所有国家的经常账户余额之和等于理论值零的当前账户盈余(正值)或赤字(负值)。例如,当它是正数时,总测量盈余未能达到总测量赤字。 1998年至2008年的十年间,全球失衡急剧扩大,在2009年有所收缩。在峰值年份,即2 006年,它们达到了全球GDP近3%的比例。如图1所示,从1998年至2001年(即扩张开始时期)的主要事实是美国赤字的上升。账面上没有与“东亚其他地区”(包括新兴工业化经济体香港、韩国、新加坡和台湾)相匹敌的盈余失衡。 4我分析了Obstfeld(2024)对美国资本流入征税的一些弊端。5参见Bade(2024)和Wilcox(2024)。 图1 1986-2023年按国家组划分的全球经常账户总失衡 占世界GDP的百分比 3 2 1 0 –1 –2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1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1 2022 2023 –3 美国Japan中国 其他东亚 200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20 石油出口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其他高收入经济体 世界其他地区差异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2024年4月,世界银行1997年之前的中国数据,《世界发展指标》。 这些数据足以排除亚洲金融危机国家作为美国赤字主要驱动因素的作用(除了可能在1998年 ),但有一个未解释的全球性差异现象自1997年后也开始增长,并在2001年达到峰值。在全球层面,直到2003年存在一个“缺失的经常账户盈余”,无法归因于任何一组特定国家。很难断定该差异完全归因于未报告的亚洲危机国家盈余,但是... 请注意,这里的翻译尝试保持了原文的严谨性和专业性,同时也尽量将其转化为更流畅的中文表达。 6 根据当前可用的信息,没有办法确定。 在国家群体内部核算盈余和赤字导致了图2所示的全球失衡的替代总结。从2003年开始,石油出口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EMDEs)的净盈余成为了增长中的美国赤字的主要对应部分,并且在2005年,随着中国的加入。同样是在2005年,缺失的全球盈余变成了明显的全球赤字,因为差异的符号发生了翻转。 海尔布林和特雷诺斯(HelblingandTerrones,2009)的分析表明,这一发展反映了未记录的商品贸易出口大幅增加。 图2 1986-2023年按国家组划分的全球经常账户净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