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科技机构调研报告 调研日期:2024-08-16 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激光加工行业的领先企业,也是中国高校成果产业化的先行者之一。公司成立于1999年,经过多年的技术、产品积累,形成了以激光加工技术为重要支撑的智能制造装备业务、以信息通信技术为重要支撑的光联接、无线联接业务,以敏感电子技术为重要支撑的传感器业务。产业基地近2000亩。自1999年成立以来,公司已经完成了从校办企业向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的转变,从多元化业务向相对多元化转变,从国内市场向全球市场的转变。2021年3月,公司完成校企分离改制,实际控制人由华中科技大学变更为武汉市国资委,开启系统成长、拓展战略空间新阶段。公司以“创新联动美好世界”为使命,每年将不少于销售收入的5%投入研发,拥有20000多平米的研发、中试基地,在海外设有3个研发中心。公司牵头制定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专项等50余项,创造了50余项国内行业“第一”。近年来,公司积极向智能制造领域探索,助力机械制造、铁路机车、汽车工业、消费电子、钢铁冶金、通信网络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掀开转型升级新篇章,产品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未来,华工科技将以“参与构建全联接、全感知、全智能世界,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企业”为目标,坚持“创新至上”,围绕“新基建、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四化、工业数智化”开展协同创新,丰富产品链,完善产业链,深入拓展高端市场,打造高素质人才集聚高地,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拉长创新长板,催生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方向,为制造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2024-08-18 2024-08-16 华工科技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刘含树,华工科技董事、副总经理熊文 ,华工激光总经理邓家科,华工正源总经理胡长飞,华工高理副总经理王瑞兵 电话会议公司会议室 广发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邱璟旻 西部利得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王邵哲 信达澳亚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刘小明 富荣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李延峥 前海开源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梁策 兴合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侯吉冉 杭银理财 其它金融公司 方能之 创金合信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李晗,王鑫 景林资产 投资公司 王嵩 相聚资本 其它 叶善庭 中意资产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臧怡 太平资产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邵军 火石资本 - 张凯文 上海筌笠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郑峰 上海金珀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丁一 誉辉资本(北京) 其它 郝彪 生命保险资产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唐航 昆仑健康保险 寿险公司 周志鹏 上海泾溪投资 投资公司 吴克文 上海博笃投资 投资公司 叶秉喜 江苏瑞华投资 投资公司 章礼英 浙江壁虎投资 投资公司 张小东 嘉实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孟丽婷,李涛 上海世诚投资 - 倪瑞超 上海重阳投资 投资公司 卫书根 重庆诺鼎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曾宪钊 上海长见投资 投资公司 刘志敏 深圳丞毅投资 投资公司 胡亚男 华西银峰投资 投资公司 马行川 北京禹田资本 资产管理公司 赵玮玮 浙江米仓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管晶鑫 上海道仁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陈跃雄 成都誉恒投资 - 王海雯 工银理财 其它金融公司 胡雨辰 北京劲衡企业 - 张茂鑫 循远资产(上海) 资产管理公司 田肖溪 海南鑫焱创业投资 创业投资公司 陈洪 浙江金蚂股权投资 投资公司 邱冠翔 耕霁(上海)投资 投资公司 张俊龙 上海瀚伦私募基金 - 王柱峰 深圳市金之灏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陈飞云 深圳创富兆业金融 其它 刘姝仪 深圳前海华杉投资 投资公司 申玉婷 鸿运私募基金(海南) 基金管理公司 蒋睿 华泰保兴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黄俊卿 福州开发区三鑫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冯强 上海健顺投资 投资公司 邵伟,常启辉 江苏瑞芯通宁私募基金 - 郑祖杰 上海涌乐股权投资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岳雄伟 华创汇才投资(北京) - 宝起东 青岛金光紫金股权投资基金 投资公司 李润泽 BroadPeakInvestmentAdvisersPteLtd其它黄志军 中信证券证券公司田宇昊,梁楠 中金公司证券公司郑欣怡,李诗雯,刘子硕 海通证券 证券公司 余伟民,于一铭 国融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陈晓晨 中信建投证券 证券公司 杨超,尹天杰 华泰证券 证券公司 高名垚,王兴 国泰君安证券 证券公司 黎明聪,李启文,桂海晟 瑞银证券 证券公司 俞佳 招商证券 证券公司 谌薇 中国银河证券 证券公司 赵中兴 兴业证券 证券公司 许梓豪 光大证券 证券公司 朱宇澍 天风证券 证券公司 冯浩凡,余芳沁,郑元彬,金石 民生证券 证券公司 崔若瑜,马佳伟 安信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曾博文 浙商证券 证券公司 王逢节 广发证券 证券公司 范方舟 东方证券 证券公司 薛宏伟 山西证券 证券公司 薛淏天,张天,刘斌,孙悦文 高盛(中国)证券 证券公司 郭劲 申银万国证券 证券公司 何佳霖,陈力扬 东亚前海证券 证券公司 韦松岭,宗佳颖 中银国际证券 证券公司 刘先政,吕然 长江证券 证券公司 杨文建 长城证券 证券公司 姚久花,李心怡 新华资产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刘心宇 西南证券 证券公司 曾庆亮,刘淑娴 华西证券 证券公司 柳珏廷,马军 东北证券 证券公司 凌展翔,刘云坤,王子钰 华创证券 证券公司 陆心媛 华金证券 证券公司 宋辰超 平安证券 证券公司 陈福栋 国信证券 证券公司 唐莉 德邦证券 证券公司 沈鸿泰 开源证券 证券公司 陈光毅 西部证券 证券公司 陈彤 汇丰环球投资(香港) 投资公司 雷韵 信达证券 证券公司 莫文宇 国海证券 证券公司 杜先康 华安证券 证券公司 陈晶 中邮证券 证券公司 潘鸣 世纪证券 证券公司 李俊杰 中泰证券 证券公司 佘雨晴 东兴证券 证券公司 郑及游 证券日报 其它 任凯林 一、公司2024年半年度经营业绩及发展情况 公司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聚焦“感知、光联接、激光+智能制造”三大核心业务,面向国内、国际两大市场,聚焦新能源汽车、船舶制造、AI产业赛道,持续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打造专精特新产品。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合并营业收入52亿元,同比增长3.51%,归母净利润6.25亿元,同比增长7.4%。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客户结构持续改善,高附加值产品持续提 升,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23.44%,同比提升0.64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持续保持增量。 公司始终秉持“企业前途在创新,创新关键在投入,投入重点是人才”的发展理念,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创新体系,继续以“创新资源聚集平台、创新人才集聚地、创新策源地”为定位,加大投入建设中央研究院。同时坚持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将创新投入、高素质人才向“行业领先、国产替代、专精特新”产品聚集。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3.85亿元,同比增长28.18%,研发费用占 营业收入的比重6.69%,同比提升0.99个百分点,充分体现了公司对于创新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引进、创新平台打造的重视和强投入 。 公司进一步布局强化全球化经营,深入推进产品国际化、市场国际化、人才国际化,积极拓展海外新的增量空间。8月,公司在越南、泰国的海外工厂已建成投产,同时也进一步加快推进匈牙利公司、土耳其海外工厂建设。在业务快速提升的同时,公司持续保持对费用的有效管控,四项费用方面,2024年半年度销售费用减少4.97%,管理费用减少5.36%,财务费用持续为负,保持对利润的正向影响。 三大业务方面,感知业务围绕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生态链、人工智能及物联网感知层发展需求,自主掌握核心智能控制技术,推出车载环境感知集成传感器,不断丰富温度、压力、湿度、气体、光、雨量等传感器种类,向功能集成化、控制智能化方向突破;国际业务持续开拓 ,上半年感知业务出口销售同比增长27%,泰国基地建设加速推进,8月12日已实现第一条产线投入运营。报告期内,整体实现营业收入 18.44亿元,同比增长11.38%,其中传感器业务营业收入16.44亿元,激光全息防伪业务营业收入1.99亿元。 光联接业务全面向高端升级,在Net5.5G(AIGC)业务领域,公司基本实现高端光芯片自主可控,具备硅光芯片到模块的全自研设计能力。400G及以下全系列光模块实现规模化交付,800G光模块实现小批量,上半年成功推出业界最新的用于1.6T光模块的单波200G自研 硅光芯片和多种1.6T光模块产品(DSP和LPO)方案,高速系列光模块产品以VCSEL/EML/CW+Siph/TFLN/QD等光技术,与DSPBase/LPO/TRO等电技术为主要组合的全系列解决方案。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5.95亿元,同比减少13%,主要因5G相关业务受建设周期影响需 求下滑,下半年随着数通产品的批量交付及快速上量营业收入将明显增加。 激光+智能制造业务半年度实现销售收入17.27亿元,同比增长17.24%。激光+智能制造业务围绕“装备智能化、产线自动化、 工厂智慧化”产品体系,加大AI研发力度。智能装备事业群围绕新能源、智能制造两大优质赛道,大力开拓新能源汽车、船舶等重点行业市 场,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59亿元,同比增加8%。精密系统事业群深化行业变革,面向3C电子、PCB微电子、半导体及先进封装、氢能及新能源汽车、日用消费品及农业机械等行业提供“激光+智能制造”行业综合性解决方案,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16亿元,同比增加24%。 面对挑战与机遇,华工科技将持续秉持“积极发展、有效管控,全面提升经营质量”的经营思路,专注新技术、新市场、新领域深层探索,锚定新能源汽车、船舶制造、AI产业赛道,横向拓展,纵向延伸,加大力度开发“行业领先、国产替代、专精特新”产品。深入拓展新兴领域高端市场、海外优质市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打造高素质人才集聚高地,加速布局海外市场,围绕人才、市场、客户、资本四个维度全面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筑牢合规风险底线,针对管理薄弱点加强有效管控,持续提升合规治理水平。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锻长板,补短板,铸新板,催生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方向,打造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企业,以更多的突破、进步回馈各位投资者。 二、交流问答1、校企改制之后,公司呈现高质量发展,得益于哪些方面的举措? 答:改制之后,公司进入了系统成长、拓展战略空间的新阶段,重新定义了感知、光联接、激光+智能制造三大核心业务,聚焦新能源汽车 、船舶制造、AI产业赛道,公司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措施保障: 一是更加重视科技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创新策源地和创新人才集聚地”为定位高水平建设华工科技中央研究院; 二是加大“高精尖缺”人才、高素质研发人才引进,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高水平建设中研院“智囊”团队,硕博等高素质人才占比快速提升 ; 三是加强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秉持“长期主义、价值共创、群体奋斗”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四是重视产品力打造,持续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打造“行业领先、国产替代、专精特新”产品; 五是持续推进全球化经营战略,加速建设海外生产基地,布局海外市场,围绕人才、市场、客户、资本四个维度全面提升公司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 今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业绩稳步提升,在第一季度经营承压的基础上,第二季度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45%,环比增长39.6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4%,环比增长15.57%,预计下半年将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2、公司三大业务的海外布局及进展情况如何? 答:今年年初,公司在对2024年工作部署中明确提出,要提高企业全球化经营水平,加快布局、建设和运营海外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公司坚持全球化经营,加快推进产品国际化、市场国际化、人才国际化,积极拓展海外新的增量空间。 感知业务围绕“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寻求更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