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 序言 经过十年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在深化国际合作、推动地缘关系发展及促进共建国家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截至目前,“一带一路”合作网络已覆盖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30个国际组织,国际共识不断增强。中国与共建国家贸易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贸易额再创新高,达19.5万亿元人民币,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达46.6%,规模和占比均为倡议提出以来的最高水平。 近年来,中国不断拓展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绿色发展领域的合作——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践行绿色责任,与共建国家共同探索最优可持续发展路径。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之一就有“促进绿色发展” 。2023年11月,中国发布的《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发展展望》也强调要坚持把绿色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鲜明底色,与各国一道统筹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对于消费品企业而言,践行“走出去”战略,是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应对国内市场激烈竞争、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而坚持绿色发展也是消费品企业一个日趋重要的议题。企业不仅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符合监管机构的相关要求,也需要顺应消费者对购买可持续的绿色产品的新期望。刚刚结束的2024年全国两会对绿色消费发展也做了新部署——要实施绿色消费促进政策,培育绿色贸易新增长点,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等。因此,绿色出海已逐步成为中国消费品企业出海的新趋势。 展望未来,在以绿色发展为底色的“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消费品企业将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在国际市场不断增强竞争力,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长远目标贡献力量。我们期待下一个十年,绿色消费可以引领丝路新发展。 郑铭驹 周昭媚 大中华区零售与消费品行业主管合伙人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中国海外投资业务部全球主管“一带一路”主管 目录 序言 02 中国消费品企业“一带一路” 出海政策概述041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消费品行业绿色发展趋势062 中企参与推动“一带一路”绿色消费实践情况123 发展趋势与展望4 15 安永联系人 18 中国消费品企业“一带一路” 出海政策概述 1政策沟通促进“一带一路”消费品行业绿色发展 培育绿色理念,促进绿色消费,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大多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推动消费品绿色转型方面需要更多支持。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各国和地区的发展差异,通过相关政策畅通绿色发展机制,为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截至目前,中国已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广泛搭建了绿色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加强绿色合作1: 与31个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 与超过40个国家的150多个合作伙伴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 与3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签署环保合作协议 坚持把绿色作为 共 建“ 一 带 一路 ” 的鲜 明 底 色, 与 各 国一道统筹好经济社 会 发 展和 生 态 环境 保 护 。“ ——《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发展展望》2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23年11月 2共建“一带一路”的绿色发展政策概要 2024年开启了共建“一带一路”的第二个金色十年,中国将坚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继续深耕“绿色丝绸之路”的发展,致力于打造更为环保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3中国消费品绿色产业政策将惠及“一带一路” 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多项推动绿色消费政策,促进实体经济的快速转型,这不仅推动了企业与国际标准接轨,还提升了中国消费品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在中国消费品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将进一步推动绿色消费品的普及,惠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消费品行业绿色发展趋势 1什么是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各类消费主体在消费活动全过程贯彻绿色低碳理念的消费行为。目前,国际社会公认的“绿色消费”主要包含三层含义: 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1 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废弃物的处置2 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3 2为什么要推动绿色消费? 随着近些年自然灾害、气候事件和全球气温上升问题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愈发势在必行。消费与我们的日常息息相关,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消费过程中的碳排放是细微又处处可见的。超市采买、外出聚餐、收发快递……伴随着我们一系列稀松平常的活动,碳排放就已悄然发生。推动发展绿色消费,不仅可以节约资源、降低环境污染,还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绿色产业发展,以促进经济增长。 3“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消费品行业绿色发展政策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印尼”)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巴黎协定》到2030年减少温室气体(GHG)排放的目标。目前,印尼正在加大力度通过低碳发展和循环经济克服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并且已经将循环经济概念纳入其2045年愿景议程。 印尼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丹麦政府合作进行了一项分析,以在印尼的餐饮、建筑、电子产品、纺织品和塑料等五个关键领域实施循环经济。印尼计划制定一项专门的国家行动计划,将循环经济纳入其《2025-2029年国家中期发展计划(RPJMN)》。 餐饮行业:解决食品损失和浪费 据印尼环境与林业部以及世界资源研究所统计,2019年,印尼整个价值链中浪费的食品约达5,700万吨(不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粮食损失)。收入的不断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直接导致在正常条件下产生更多的食品损失和浪费,按照“一切照常”模式(Business as usual)预计,到2030年,印尼食品浪费将增加54%,达到8,900万吨。因此,为解决食品浪费问题,印尼政府确定了四个循环经济发展机会:通过这些措施,到2030年,印尼预计可将食品损失和浪费减少50%,将回收利用率从11%提高至15%;2030年,印尼预计可避免4,600万吨食品因损失和浪费而运往垃圾填埋场1。 服装和纺织品行业:解决消费前后的浪费 据印尼环境与林业部估计,2019年,该国的纺织废料近230万吨。若按照“一切照常”模式发展,到2030年,印尼纺织废料的总量可能大幅增加近70%,达到350万吨以上。因此,为应对纺织废料问题,印尼政府确定了四个循环经济发展机会。通过这些措施,印尼预计将可减少14%的纺织废料,且将纺织废料回收利用率从12%提高至20%1。 批发和零售贸易:解决塑料包装浪费 据世界经济论坛(WEF)估计,印尼每年的塑料废物约达530万吨,但其中仅有12%被回收。若按照“一切照常”模式发展,到2030年,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数量不断增加,印尼塑料包装废物预计将达到750万吨。因此,为应对塑料废物问题,印尼政府确定了四个循环经济发展机会以补充其现有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到2030年,印尼预计将可回收36%的塑料包装废物(约270万吨)。 泰国 泰国制定了可持续消费和生产(SCP)政策及战略,并分两阶段进行实施。第一阶段主要聚焦于上游参与者和生产流程,第二阶段则扩展至下游参与者和消费流程。 ►在政策层面,泰国政府制定了《可持续消费和生产(SCP)路线图(2017-2037年)》,以制定和完善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机制,并促进与私营部门的合作,预计该合作将促进六个关键领域增长——工业制造、食品和农业、服务和旅游、城镇和地方管理、可持续采购以及社会意识提升和教育。其目的是将《SCP路线图》与20年国家战略(2018-2037年)、生物-循环-绿色(BCG)经济模式以及联合国提供的其他相关指标同步。 ►2018年,泰国政府推出“塑料和废弃物管理公私合作伙伴关系”计划,与私营部门、学术界、民间组织等合作,共同进行塑料和废弃物管理,旨在减少塑料产品使用及对塑料垃圾进行重复利用。同时推出了《管理塑料垃圾路线图2018—2030》,作为应对塑料垃圾问题的政策框架,秉承“少用、重用、再循环”的原则,加强公私部门合作,推动负责任的消费和生产,以期实现循环经济1。 ►泰国政府收集数据并分析各项指标,例如,材料足迹(MF)、国内原材料消费量(DMC)、对整个价值链上国家食品和农业废物划分基准的评估、环境经济核算的旅游卫星账户系统(TSA-SEEA)。此外,政府还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将可持续发展和世界公民身份纳入国家课程,收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并依据衡量指标推动国家进步。 阿联酋 阿联酋政府致力于实现更加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从可导致资源和环境退化的线性经济模式(采取、制造、使用、处置)向具有再生特性的循环经济(在环境限制范围内实现可持续消费和生产)转变,从而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2:负责任消费和生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阿联酋专门成立了循环经济委员会,推动实施循环经济相关政策举措,优先发展包括可持续食品生产和消费等在内的重点行业,同时宣布启动了“面向未来50年发展战略”,拨款50亿迪拉姆(1元人民币约合0.53迪拉姆)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确定了通过使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实现更清洁、绿色和可持续的工业生产,是阿联酋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目标和方向1。 为更好促进绿色发展,阿联酋政府出台了《2021—2031年循环经济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启用绿色发展工具和措施,建立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预计将成为阿联酋总体2030年绿色议程的关键贡献因素。阿联酋政府根据各行业目前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及其刺激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力,确定了四个优先发展行业,可持续食品生产和消费为其中之一,体现了阿联酋对于绿色消费的重视程度2。 第一要务 绿色基础设施和开发 可持续交通运输 ►智慧和可持续城市规划►绿色建筑设计和建设►建筑物和基础设施使用、翻新和升级改造 ►低碳汽车►绿色综合联运计划►公共交通运输和共享模式 可持续制造 可持续食品生产和消费 ►资源效率►再制造和再利用商业模式►产品和原材料设计►绿色产业集群(生态工业园区) ►可再生生产►物料生产力►减少食品损失和浪费►升级回收生物废弃物 中企参与推动“一带一路”绿色消费实践情况 中企推动”一带一路“绿色消费发展的方式主要有:直接投资或并购绿色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消费品公司、投资可持续农业实践、出口中国制造的绿色/可持续性消费品,以及开展绿色/可持续性研发合作。 1直接投资或并购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的消费品公司项目举例 东盟 中企投资建设的东南亚某电子商务平台致力于在该区域搭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公司的业务遍布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和新加坡等国家,其开展的一系列可持续发展举措包括1: ►宣布与某全球领先化妆品集团合作建立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旨在减少塑料包装材料的使用。公司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试点,消费者在其品牌商城上购买该集团旗下多个系列产品时,将会收到更加环保的包裹。包裹采用通过“FSC-认证2”的纸箱,用退回的纸箱制成的碎纸填充。 ►与某著名咖啡品牌合作,从亚洲各地该咖啡门店回收咖啡渣,制成配件和饮具出售;在菲律宾使用可回收再利用的预切割纸板填充料包装该咖啡品牌产品,并在其品牌商城上销售。 泰国 某中企投资了南亚首个引入可持续发展的服装业务的某快时尚品牌。该品牌的系列产品的宗旨是使用迎合优质棉花倡议(BCI)的棉花、亚麻和麻等环保材料,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极简主义时尚。该品牌还与泰国某鞋类品牌合作推出了纯素皮鞋系列产品1。 阿联酋 某中国家电企业在阿联酋推出量身定制的智能空调系统,以减少碳排放。与普通空调系统相比,该系统在迪拜高温环境下的能源和电力需求将减半,这将促进迪拜绿色场地的发展2。 南非 某中国家电企业在其位于南非亚特兰蒂斯的制造工厂增加投资以增设太阳能设施,安装了2,500多个太阳能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