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商业航天及卫星组网专家交流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商业航天及卫星组网专家交流

2024-08-06--杜***
商业航天及卫星组网专家交流

一、卫星发射的历程和节奏 卫星发射的历程和节奏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技术研发、制造、测试和发射。 卫星的用途分为军事用途、民用用途和商业用途。 千帆星座由上海源信和上海国资企业政府共同组建,计划总计发射约13,000颗卫星。 千帆星座第一期计划在2026年左右实现规模化运营,目前已开始批量化制造,制造方主要是上海微小卫星研究院等机构。 首发的4颗卫星是由上海微小卫星研究院制造。 二、源信的股东结构和参与公司 源信有相关的上市公司参投。 源信的大股东是上海市国资委,起初为创业公司,目前有一些上市公司以LP身份参投。 三、千帆星座的用途和市场定位 千帆星座的主要用途是面向商业市场,类似于星链,主要客户为民用市场。 千帆星座的卫星主要类型和数量: o千帆星座计划发射的卫星数量和体量远超历史上的其他卫星项目。 o发射频率和重量均领先全球其他国家,预计未来每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20%。 千帆星座的发射计划是为了跟上CSX的节奏: o全球太空轨道目前没有领土领海的概念,先到先得的原则使得国家需要尽快占领优势轨道,以应对未来可能的经济争端。 o低轨道高度在2000公里以下,中轨道高度在2000公里以上到一万公里之间。 四、产业链受益环节和主要供应商 卫星平台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包括新物系统、推进系统、电源系统和结构类系统等。 小型公司在卫星供应链中具有较短的研制周期和较快的盈亏平衡能力。 o例如,丹麦的comstarfiss公司虽然团队规模小,但每年创造高销售收入。 中国的商业航天产业起步较晚,目前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和元器件级别,整体成本较高。 商业航天对成本的敏感度较高,因此大量使用工业级器件,从而降低成本。 o传统的国家航天项目由于注重可靠性,成本较高。 o商业航天的兴起为工业级器件制造商带来了商机,同时也促使传统航天单位降低成本。 五、电源系统的技术优势和工程介绍 电源系统在技术上具有多种优势,具体优势未详细列出。 电源系统的工程方面介绍未详细列出。 六、千帆星座对下游卫星应用的影响 千帆星座上天之后会对下游卫星应用带来积极影响,尤其是在通信应用领域。 目前卫星应用是商业航天市场中最大的应用领域。 华硕导航主要做导航应用,与通信卫星领域关联不大。 中国的卫星通信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遥感和导航领域,但随着国家战略的调整,卫星通信领域正在逐步增强。 七、商业化及卫星互联网的逻辑 商业航天公司的发展受到国家战略的刺激,越来越多国家和公司进入火箭和卫星领 域。 中国商业航天公司在2015年后逐渐兴起,尽管最初面临投资和公众认可的困难,但随着市场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实现了火箭和卫星的制造和发射。 八、商业航天的价格区间和竞争力 美国商业航天的运载价格从3000美元每公斤上升到5500美元每公斤。 中国商业航天火箭公司实现可回收的火箭价格基本在3000美元以下,不可回收的火箭价格达到5万美元每公斤,因此中国商业火箭在价格竞争力上不弱于SpaceX。 九、国内厂商的成本和技术 新动力蓝天航天的成本和南京航天天地的火箭成本未详细列出。 国内厂商是否有接近GPS409号价格成本的能力未详细列出。 国内报价最低的火箭价格: o目前国内商业火箭的报价存在意向订单报价和真实订单报价两种,意向订单报价低于3万人民币每公斤,而真实订单报价大部分都是固体火箭,液体火箭的报价达到8万人民币每公斤,之前报价为23万人民币每公斤。 回收可利用技术的主要瓶颈未详细列出。 十、航天市场的地缘政治影响 航天市场受地缘政治影响较大,亲美国家不会使用中国火箭,所以商业市场上中美火箭没有直接竞争关系。 不同类型的航天客户需求不重叠,未来中国政府和军方可能会发一些国内商业航天的订单,每年大约有一定数量的需求和发射。 十一、商业航天公司的创新和盈利能力 商业航天公司有助于打破垄断,提高创新力,因为目前传统航天采购垄断,且运载能力比运载价格更重要。 目前国内商业火箭的最大有效载荷是多少吨未详细列出。 认为哪家公司的潜在能力最强未详细列出。 今年火箭发射的数量能比去年增加多少未详细列出。 估计今年、明年和后年中国的火箭发射数量能达到多少未详细列出。 100发火箭的目标是到2025年还是2026年实现未详细列出。 民营的商业运营火箭发射大约能占多少发未详细列出。 哪几家公司能率先实现降低三文鱼成本未详细列出。 十二、国内商业航天的技术突破和盈利能力 国内商业航天是否掌握了超重载荷技术未详细列出。 国家和民用航天都在进行超重型航天器的研发,但预计五年内无法追上猎鹰9号。 各个商业航天公司的毛利率大致在什么水平未详细列出。 目前成功发射火箭的公司几乎都在亏本运营,未来有可能会亏损。 哪几家公司的毛利率相对较高未详细列出。 东方空间的火箭规模较大,但如果装不满就会很尴尬,目前的报价体系导致大部分公司亏本。 民用航天未来几年增速可能较快,但几乎没有哪家厂商能真正盈利。 火箭公司如果拿不到大订单很难盈亏平衡,因为这是一个长周期高风险的项目,前期投入太大。 十三、源信新网的未来需求量 源信新网未来几年的真实需求量能增长到多少未详细列出。 Q&A Q1:您能介绍一下卫星发射的历程和节奏吗?卫星的用途是军事用途、民用用途还是商业用途? A1:千帆星座是由上海源信和上海国资企政府共同组建的卫星发射计划,总计约13,000颗卫星,第一期计划在2026年左右实现规模化运营,目前已开始批量化制造,制造方主要是上海微小卫星研究院等机构。千帆星座主要面向商业市场,类似于星链,主要客户为民用市场。 Q2:首发的4颗卫星是由上海微小卫星研究所制造的吗?源信是否有相关的上市公司参投? A2:源信的大股东是上海市国资委,起初为创业公司,目前有一些上市公司以LP身份参投。 Q3:千帆星座的卫星主要是哪种类型的卫星? A3:千帆星座的卫星数量和体量远超历史上的其他卫星项目,发射频率和重量均领先全球其他国家,预计未来每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 Q4:千帆星座的发射计划是否是为了跟上CSX的节奏? A4:全球太空轨道目前没有领土领海的概念,先到先得的原则使得国家需要尽快占领优势轨道,以应对未来可能的经济争端。低轨道高度在2000公里以下,中轨道高度在2000公里以上到一万公里之间。 Q5:您能介绍一下产业链受益环节和主要供应商的情况吗? A5:卫星平台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包括新物系统、推进系统、电源系统和结构类系统等。小型公司在卫星供应链中具有较短的研制周期和较快的盈亏平衡能力。以丹麦的comstarfiss公司为例,它虽然团队规模小,但每年创造高销售收入。中国的商业航天产业起步较晚,目前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和元器件级别,整体成本较高。商业航天对成本的敏感度较高,因此 大量使用工业级器件,从而降低成本。传统的国家航天项目由于注重可靠性,成本较高。商业航天的兴起为工业级器件制造商带来了商机,同时也促使传统航天单位降低成本。 Q6:您觉得电源系统在技术上有什么优势?电源系统的工程方面有哪些介绍?千帆星座上天之后会对下游卫星应用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A6:目前卫星应用是商业航天市场中最大的应用领域,尤其是通信应用。华硕导航主要做导航应用,与通信卫星领域关联不大。中国的卫星通信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遥感和导航领域,但随着国家战略的调整,卫星通信领域正在逐步增强。 Q7:目前商业化以及卫星互联网的逻辑是什么?国家和公司在这方面的整体考虑是什么? Q8:目前国产商业航天的价格区间是多少? A8:美国商业航天的运载价格从3000美元每公斤上升到5500美元每公斤,而中国商业航 天火箭公司实现可回收的火箭价格基本在3000美元以下,不可回收的火箭价格达到5万 美元每公斤,因此中国商业火箭在价格竞争力上不弱于SpaceX。 A7:商业航天公司的发展受到国家战略的刺激,越来越多国家和公司进入火箭和卫星领域。中国商业航天公司在2015年后逐渐兴起,尽管最初面临投资和公众认可的困难,但随着市场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实现了火箭和卫星的制造和发射。 Q9:新动力蓝天航天的成本如何?南京航天天地的火箭成本大致是多少?国内厂商是否有接近GPS409号价格成本的能力?国内报价最低的火箭价格是多少? A9:目前国内商业火箭的报价存在意向订单报价和真实订单报价两种,意向订单报价低于3万人民币每公斤,而真实订单报价大部分都是固体火箭,液体火箭的报价达到8万人民币每公斤,之前报价为23万人民币每公斤。 Q10:回收可利用技术的主要瓶颈在哪里? A10:航天市场并非全球化市场,受地缘政治影响较大。亲美国家不会使用中国火箭,所以商业市场上中美火箭没有直接竞争关系。不同类型的航天客户需求不重叠,未来中国政府和军方可能会发一些国内商业航天的订单,每年大约有一定数量的需求和发射。商业航天 公司有助于打破垄断,提高创新力,因为目前传统航天采购垄断,且运载能力比运载价格更重要。 Q11:目前国内商业火箭的最大有效载荷是多少吨?您认为哪家公司的潜在能力最强?今年火箭发射的数量能比去年增加多少?您估计今年、明年和后年中国的火箭发射数量能达到多少?100发火箭的目标是到2025年还是2026年实现?民营的商业运营火箭发射大约能占多少发?哪几家公司能率先实现降低 三文鱼成本?国内商业航天是否掌握了超重载荷技术? A11:国家和民用航天都在进行超重型航天器的研发,但预计五年内无法追上猎鹰9号。 Q12:各个商业航天公司的毛利率大致在什么水平? A12:目前成功发射火箭的公司几乎都在亏本运营,未来有可能会亏损。 Q13:哪几家公司的毛利率相对较高? A13:东方空间的火箭规模较大,但如果装不满就会很尴尬,目前的报价体系导致大部分公司亏本。民用航天未来几年增速可能较快,但几乎没有哪家厂商能真正盈利。火箭公司如果拿不到大订单很难盈亏平衡,因为这是一个长周期高风险的项目,前期投入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