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选后的欧洲合作前景分析:
-
政治格局:德国最有可能形成以基民盟/基社盟为多数党、自由民主党与绿党组成的联合政府。这一结果反映了其他组合无法达到绝对多数,且社民党排除了再次组成大联盟的可能性。
-
政策挑战:在新政府中,默克尔政府将面临与自由民主党和绿党的政策融合问题,特别是与马克龙的欧洲改革方案相冲突。自由民主党反对马克龙提出的欧洲复兴政策,包括财政超级部长、增加欧盟预算以及债务的共同化(欧元债券)。
-
灵活欧洲的挑战:对于自由民主党而言,灵活的欧洲意味着欧元区内的差异化归属,强化核心并整合外围,而绿党对此持谨慎态度,主要担心灵活的欧洲会逐渐演变为欧洲分裂。默克尔可能选择放慢根本性改革的步伐,与第四任期的预测中的更欧洲化的总理形象不符。
-
扩大讨论范围:讨论应超越仅聚焦于欧元改革的核心议题,扩大到包含欧盟的更多领域及欧元区之外的问题。这有助于避免陷入让欧洲“继续前行”的状态,将改革推迟至未定之日。讨论范围应涵盖增加参与者的数量,不仅仅是法德轴心,并考虑其他大型欧盟国家的参与。
-
构建多边合作:除了法德合作外,其他大型欧盟成员国如法国、德国、比利时和卢森堡之间的合作也应被纳入考虑。这些国家在多个领域存在合作空间,如申根区、英国脱欧谈判、单一市场准入限制、外事、安全和防务政策以及欧洲议会的角色。
-
政策协同:新的联邦议院政府结构提供了政策协同的机会,特别是CDU/CSU、自由民主党与绿党在一些关键领域的共识,如申根、英国脱欧、外交政策和欧盟议会的作用。例如,绿党和自由民主党都支持对难民危机提出质疑的都柏林系统进行改革,双方和默克尔都认为在英国脱欧谈判中采取统一立场,并限制单一市场的例外准入是必要的。
-
欧洲改革的广泛性:扩大政策改革范围,不仅涉及欧元区,还包括其他领域,将增强成员国和机构之间的政策交换能力。这可以建立一种交易逻辑,即一个领域的让步可以抵消另一个领域的收益。多党政府结构将有助于这一进程,因为它允许不同观点之间的平衡和妥协。
总之,德国大选后,欧洲合作面临着政治、政策和技术层面的挑战。然而,通过扩大合作范围和参与者,欧洲可能有机会实现更全面、更具包容性的改革,尽管这一过程可能更为复杂和缓慢,但有望激发国内和欧盟层面的深入辩论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