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报告分析了中东地区选举常常引发的焦虑和恐慌情绪,指出这种急迫的反应往往导致对未来的错误预判。例如,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退出伊朗核协议后,一些人开始预言可能引发区域冲突甚至全球性冲突。报告还以黎巴嫩议会选举为例进行了详细分析。
黎巴嫩议会选举是自2009年后的首次立法选举,经历了多次延期、政府垮台和长达两年半的总统职位空缺。尽管参与率低,但选举结果显示出政治分裂和权力平衡的变化。哈里里总理领导下的“未来运动”政党失去三分之一的议员席位,而真主党和阿迈尔党在希什特联盟中的联合票仓获得了28个席位,比单独竞选时多出两个席位。米歇尔·奥恩总统领导的“自由爱国运动”上升了两个席位。
这些结果引发了各种夸张的解读。以色列教育部长纳夫蒂利·本特通过推特声称“黎巴嫩=真主党”,意味着选举的胜利者将是真主党,并将主导黎巴嫩的政治。然而,尽管力量平衡有所调整,但胜利并非绝对,因此真主党并不能单方面组建政府。根据1943年的国家协定和1989年的塔伊夫协议,政府应由逊尼派穆斯林领导,而哈里里的未来运动仍然是最有可能组建政府的政党。此外,在2016年12月的危机中,一个由哈里里领导的全国团结政府得以成立,代表了所有政党。预计选举结果将确保再次形成一个全国团结政府,因为没有其他可行且可持续的选择。政府组成可能会发生变化,以有利于“三月8日运动”的力量,但哈里里仍然处于最佳位置。
另一个扩展的解读认为,选举结果具有严格区域意义,将黎巴嫩置于沙特阿拉伯与伊朗之间的对抗以及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之间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中。然而,这种解读被否定了。尽管政治力量之间存在竞争,但所有黎巴嫩政治力量的首要目标是确保国家稳定。对于真主党而言,其利益在于避免被视为伊朗的附庸,这会加剧国内对地区冲突的担忧。黎巴嫩厌倦成为第三方冲突的战场,尤其是去年萨阿德·哈里里在沙特阿拉伯的戏剧性辞职和随后的恢复之后。当前的优先事项是解决内部问题,如经济危机、电力短缺、难民管理等,而非跨过国界的事务。考虑到真主党的双重身份——政治社会领域(负责在国内管理党的政策)和军事领域(负责海外战略和叙利亚行动),预计国内治理和公共管理将是其首要任务,而不是成为区域政治合法实体并证明其能力管理公共事务。
综上所述,报告强调了对黎巴嫩选举结果的解读不应过分夸大,也不应过于悲观。选举结果提供了多种可能的情景,但并不意味着中东政治格局或区域秩序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仍有很大的空间发生变革,但我们不应断言现状会终结。因此,预测未来需要保持谨慎和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