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邮证券]:ICL行业渗透率加速提升,短期利空因素出清后长期投资价值凸现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ICL行业渗透率加速提升,短期利空因素出清后长期投资价值凸现

医药生物2024-07-22蔡明子、古意涵中邮证券李***
ICL行业渗透率加速提升,短期利空因素出清后长期投资价值凸现

当前市场对ICL行业发展主要有以下疑问: (1)DRG医保支付改革下,ICL渗透率是否有提升? (2)疫情期间新增的小产能是否抢走了部分龙头份额? (3)区域检验中心加大建设,ICL面临更大竞争? (4)2023年下半年以来,有出现普检价格战的趋势,目前的影响程度? 我们发现目前行业出现以下趋势: (1)2023年较2019年中标数量明显增加,2024年至今中标数量逼近2023年全年水平;中标合同的客户结构明显优化,优质医院中标订单金额较高,且项目更加细化; 我们认为近年来医保控费(包括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集采等)较大促进了渗透率提升,2023年ICL恢复常态经营后,叠加DRGs基本在全国铺开、持续深化,医院在成本效益考虑下加大外送倾向明显,ICL渗透率预计在2024年已加速提升; (2)2021-2022年新成立ICL数量处于历史高水平,但预计淘汰率低于疫情前。小产能竞标集中在社康/体检/两癌筛查等小型需求。 我们认为对于只具备新冠检测能力的小产能出清只是时间问题,当前淘汰率不高预计原因为等待资金回笼再结束经营,或等待寻求转让机会;对于还具备其他检测技术能力的中小产能,若仅稳定获取社康/体检中心/两癌筛查等小型需求,以及具备差异化技术的专科ICL,可能保持较长经营,但以上规模业务预计对龙头影响不大。 (3)区域检验中心会发布招标公告向ICL外送其样本。 我们认为区域检验中心和ICL并非纯竞争关系,大型连锁ICL的技术、管理能力仍处于行业优质水平,区域检验中心也会基于其技术和成本情况考虑外送给ICL,同时,对于ICL而言,区域检验中心的加入更促进了优质医院检验外送,ICL和区域检验中心有业务协同。 (4)价格方面,杭州竞争激烈程度高于其他地区,普检扣率从25%-30%下滑至20%-25%区间,但也有优质合同扣率未下滑;其他地区竞争激烈程度较杭州温和。 我们认为首先降价仍是区域性而非全国范围,四川、广东等地区扣率变化不大,其次杭州扣率下降不是招标端降低价格上限,而是ICL自身根据成本水平主动就某领域检测降价,已保证了其盈利水平;且在优质订单分项打包招标的趋势下,不同ICL可根据自身优势检测领域加大单领域竞标,不会直接丢失大型医院的招标项目机会。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2023年ICL恢复常态经营后,叠加DRGs基本在全国铺开、持续深化,医院在成本效益考虑下加大外送倾向明显,ICL渗透率预计在2024年已加速提升。竞争格局方面,小产能虽然目前仍在逐步出清过程中,但其市场定位和龙头有差异,对龙头影响不大,且区域检验中心和ICL当前并非纯竞争关系,业务有协同互补。 价格方面,杭州竞争激烈程度高,扣率有下降趋势,但其他地区较为温和,且ICL是考虑自身成本后主动报价,保证了其盈利水平。 长期来看,ICL是在医保控费环境下少有的受益增长的行业,且行业竞争格局稳定,集中度高,主要竞争者拥有更为合规的业务模式、多样化检测能力、精细化运营能力等竞争优势,能够在行业扩容中抢占更多市场空间,长期发展潜力大。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迪安诊断; 受益标的:金域医学、艾迪康控股、云康集团。 风险提示: 应收账款回款风险;政策影响经营波动风险。 1ICL行业已出现渗透率加速提升趋势 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Independent Clinical Laboratory,ICL),是经卫生行政部门许可具有从事临床或病理试验服务资格的独立法人实体。从检测量来看,医院实验室为最大的临床检验服务提供商,通常仅为自身住院病人提供检测,ICL则是从大量医院和研究机构接收样本,由此规模效应更大,且拥有更先进的设备,可开展更多项目,尤其更复杂的项目。 图表1:ICL相对医院实验室有检测项目更多、规模更大、效益更强的优势 我们认为ICL是在医保控费环境下少有的受益增长的行业,根据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测算,2016-2020年ICL节省的检测成本分别为104、137、176、221、274亿元,ICL行业在医保控费的大环境下显示出较强成本节约能力,促进医院加大检测外包需求。目前我国铺开DRG分组医保支付方式,加大医保控费力度、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ICL凭借其较强的成本节约能力有望促进医院进一步加大检测外包需求。根据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9-2021年公立医院、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的门急诊和住院收入中,检查收入占比呈现逐年提升趋势。 图表2:门急诊收入中检查收入占比逐年提升 图表3:住院收入中检查收入占比逐年提升 微观视角看渗透率变化:根据艾迪康招股说明书,2021年CR4收入合计占比达到62.3%(剔除新冠检测收入),我们认为市占率较高的供给端企业运营情况已反映行业发展趋势。由此我们收集了几个龙头ICL企业的中标情况,发现了以下趋势: (1)2023年较2019年中标数量明显增加,2024年至今中标数量逼近2023年全年水平 我们收集了杭州、广东、四川等龙头ICL业务聚集区域,以及北京、上海两个优质医疗资源丰富的城市的中标数据,发现相较2019年,杭州、广东、四川3个地区2023年整体中标数量明显更多,北京和上海则变化不大;2024年至今,5个地区的中标数量皆基本逼近2023年全年水平,我们认为疫情后常规检测逐步正常运营,在DRGs和IVD集采影响下,ICL渗透率在加速提升。 图表4:相较2019年,2023年至今龙头企业的中标数量明显增加 (2)中标合同的客户结构明显优化,优质医院中标订单金额较高 中标合同的客户结构明显优化:从图表4的数据发现,广东区域的中标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我们选取广东市占率排名前列的ICL实验室来看其2019年和当前的客户结构变化。2019年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在中标医院中占据较大比例,但2024年中标合同中,各区域人民医院明显增加,且新增了广东省排名前列的优质医院,例如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 图表5:2024年中标合同的客户结构明显优化 优质医院中标订单金额较高,项目更为细化:2019年500万以上的中标合同较少,较优合同更多是200-300万的中标金额,疾控中心中标较多,但单个合同中标金额基本不超过100万。2024年至今的中标合同中,大金额的订单明显增加,超过1000万的合同也有一定数量,且大医院基于成本考虑,目前有将检测样本分包招标的趋势,例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将遗传检测分为两个包,中标扣率也有所不同,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则把基因检测项目划分更为细致。我们预计分包招标下,由于不同ICL机构的对应成本不同,某一ICL机构由于升级设备等措施实现成本减少,由此能提供更为优惠的扣率,对医院而言成本能够进一步下降。 图表6:中标订单金额较高(左侧为2024年至今,右侧为2019年) 大型ICL实验室2019-2023年收入实现明显增长:广州金域、昆明金域、杭州迪安三个实验室2023年收入同比2019年分别增长了37.49%、86.68%、65.91%,该两个年份受新冠疫情检测业务影响小,基本为常规检测业务的增长体现,我们认为中标合同数量增加、优质客户比例提升后拉高单个合同中标金额促进了实验室整体的收入增长。艾迪康2019-2023年ICL(剔除新冠)收入从16.07亿元增长至29.62亿元(+84.31%)。 图表7:龙头实验室收入(万元)自2019-2023年有明显增长 渗透率提升原因分析:我们认为2024年至今中标数量和优质客户的快速提升和近年来医保控费(包括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集采等)有较大关系,此为经济因素驱动,医院在成本效益考虑下加大外送;中长期来看,ICL渗透率提升还需要技术升级的促进,新增检验项目,开拓新的检验市场。 针对医保控费,我们认为其核心在于在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控制医疗费用和提高医疗效率,这也反映在DRG的考核体系中,例如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等,这就对检验科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提升检验效率,在更少的时间提供更精确的检测结果,二是减少检验成本,由此医保控费下,检验科的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提效、降本、开源(技术升级为更精准的检测)。 (1)提效降本 检测需要投入设备,购入试剂,规模效应很强,对于基层医院,其可能存在样本量不足、检验项目少、技术人员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检验科单位成本高、可开展检验项目少,由此,将较多检验样本外送给ICL是更具备经济效益的选择; 对于大型医院,其检验科在常规检测项目上已具备规模效应,ICL的成本节约能力并不明显,由此针对该类医院,其就检验业务对外合作的主要为样本量少不具备规模效应的、或不在医保支付范围内的检验项目。整体来看,控费力度越强,医院外包的倾向越大。 图表8:DRGs改革下,医院检验科基于成本考虑进行检验外送倾向性更大 (2)开源:技术升级 IVD的创新是ICL项目新增的基础,促进检测服务市场扩容。当前分子诊断是IVD赛道发展最快的领域,其承载着未来精准医学发展的核心,已广泛应用于传染病、肿瘤、遗传病、产前筛查等领域。随着检测技术升级,ICL凭借更灵活的经营模式可以更快投放设备、升级检测方式,在新的检测领域更快实现规模效应,促进对应检测样本外送。此外,人工智能、物流能力提升等也同样增加ICL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压缩自身成本,也促进了ICL渗透率的提升。 图表9:检验技术持续创新,为ICL发展注入新动力 2竞争:格局稳定,不同地区竞争激烈程度差异较大 2.1行业集中度高,小产能还未出现明显出清,区域检验中心和ICL更多为协同关系 根据艾迪康招股说明书,2021年CR4收入合计占比达到62.3%(剔除新冠检测收入),行业集中度高。 我们统计天眼查数据,截至目前共有约1750家ICL机构处于存续状态,从存续年限来看,存续5-10年的ICL机构占比最高,达到35%,其次是存续1-3年的ICL,1年以内和10年以上的各自占比皆在6%-7%的低水平。 图表10:存续5-10年的ICL机构占比最高,其次是存续1-3年的ICL 2021-2022年新成立ICL数量处于历史高水平,但预计注销比例不高:2017-2020年新成立ICL机构数量基本为150-180家左右,当前已经注销的ICL机构占其成立年份的成立ICL机构数量比例保持在20%-25%,即疫情前成立的ICL机构保持了20%-25%的淘汰率。在新冠疫情检测需求快速增加下,2021、2022年ICL新增数量分别达到270、354家,但2021-2023年淘汰率分别为15%、18%、7%,低于之前水平,我们预计主要有以下原因: (1)针对只具备新冠检测能力的小产能,一是后续回款相对较好,当前还未出现现金流短缺问题,二是回款不好但等待资金回笼即结束经营,或等待寻求转让机会,我们认为这类ICL较大概率会终止经营,出清只是时间问题; (2)针对还具备其他检测技术能力的中小产能,一是在竞争格局较好地区仍能获取较小市场份额,例如将市场定位在区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中心、两癌筛查等小额招标项目,二是其拥有差异化的技术,走专科路线,其盈利能力也将更强,我们认为这类ICL在经营合规、精细管理的情况下皆有望保持较长经营。 图表11:2021-2022年新成立ICL数量处于历史高水平,但预计注销比例不高 从地区分布来看,广东、北京、华东(江苏/浙江/山东/上海)的ICL机构数量排名前列,北京、山东、河北3地2021年后成立的ICL注销数量相对较多同时新增数量少,预计疫情期间新增的小产能在加速出清;2024年以来浙江、河南两地新增ICL数量相对较多,预计当地检测需求仍有待满足的空间。 图表12:广东、北京、华东地区ICL较多,预计北京、山东、河北3地小产能在加速出清 区域检验中心和ICL并非纯竞争关系,两者有优势互补,存在业务协同:目前区域检验中心有多种存在形式,例如上海松江模式(依托区域内大型综合医院检验科建立的)、江苏常熟模式/深圳罗湖模式(具有独立法人的区域医学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