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清华大学]:2022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指数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2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指数报告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2022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指数报告

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指数2022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德勤中国国际交往中心研究院 摘要 本报告由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THU-CIDP)组织研究团队,联合德勤中国(DeloitteChina)共同开展理论构建、指标设计、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旨在发现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发展的规律性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政府管理者和公共政策实践者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和规划提供参考。 当今世界是一个高度融合、互联互通的世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这种联系更加紧密、更加便捷、更加高效,即使受到新冠疫情冲击,各个国家和地区间的线上线下交流交往依然活跃。国际交往中心城市作为实现全球互联互通的重要载体,在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本报告认为,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是具备联通和服务世界功能、能够集聚国际高端要素、在全球事务中发挥重要影响的全球性或区域性城市,是国际交往动态网络中的关键性节点和枢纽性平台。本报告聚焦国际交往中心城市的核心特点,从吸引力、影响力和联通力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了由11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遴选了37个最具代表性的城市进行测算与分析,刻画了全球典型国际交往中心城市的发展现状与特征。 测算结果显示,伦敦、纽约、巴黎、新加坡、首尔、香港、北京、东京、旧金山、哥本哈根、马德里、阿姆斯特丹、洛杉矶、慕尼黑、柏林、巴塞罗那、上海、波士顿、华盛顿、悉尼在国际交往中心城市综合指数排名中位于前二十。从地区分布上看,美国城市在吸引力、影响力方面具有较大优势,特别是在营商环境、创业吸引力和科技影响力等方面优势明显。亚洲城市在吸引力、影响力方面潜力巨大,尤其在经济影响力方面表现抢眼。欧洲城市则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联通力,成为国际交往的重要沟通桥梁。 虽然这些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各具魅力、各有所长,但均秉持“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建设发展理念,具备开放、包容、活力、进步等共性特征。这些城市就像一个个鲜活的有机体,始终在不停地成长。对于城市管理者而言,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始终面临双重考验,既要解决城市发展本身的问题,破解“城市病”、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又要应对城市国际化带来的深刻挑战,平衡好传承与创新、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面向未来,城市管理者和城市居住者需要共同协作,努力使国际大都市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开放、更加自由,从而更能吸引人、更能涵养人、更能联结人! 专家委员会和研究团队名单 专家委员会 杨伟民 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江小涓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薛澜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苏世民书院院长 徐步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北京国际交往研究中心主任、联合国秘书长高级别咨询委员 李善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原部长、研究员 课题组组长 杨永恒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课题组副组长 董煜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施能自德勤中国副主席 课题组成员 李 治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助理 龚璞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学术科研部主任、 杨 楠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博士后 黄溯源 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学术科研部副主任 孙 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 朱思窈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 缪玲玲 清华大学区域发展研究院研究助理 汤一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实习生 彭聪 德勤中国国际交往中心研究院合伙人 马飞骏 德勤中国国际交往中心研究院合伙人 陈岚 德勤中国国际交往中心研究院合伙人 王欣 德勤中国国际交往中心研究院合伙人 瞿鹿鸣 德勤管理咨询政府及公共服务总监 赵磊 德勤管理咨询政府及公共服务总监 高菲 德勤研究高级经理 曾悦明 德勤中国国际交往中心研究院经理 研究支持 德勤全球中国服务部 目录 一、引言:什么是国际交往中心城市1 二、怎样认识国际交往中心城市:理论模型5 三、怎样认识国际交往中心城市:评估框架9 四、综合评价: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整体特征15 五、吸引力:城市发展之源21 六、影响力:城市发展之魂29 七、联通力:城市发展之基37 八、城市画像45 九、总结与展望83 附录85 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指数2022|一、引言:什么是国际交往中心城市 —什国引么际言是交 往中心城市 1 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指数2022|一、引言:什么是国际交往中心城市 —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是一个高度融合、互联互通的世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这种联系更加紧密、更加便捷、更加高效,即使受到新冠疫情冲击,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线上线下交流交往依然活跃。出于提高交往效率、发挥集聚优势、降低成本风险等多重考虑,全球范围内各类国际交往活动和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各类要素资源日趋向国际交往中心城市集中。作为实现全球互联互通的重要载体,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在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二概念定义 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是具备联通和服务世界功能、能够集聚国际高端要素、在全球事务中发挥重要影响的全球性或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国际交往动态网络中的关键性节点和枢纽性平台。 三研究缘起 从理论上看,学界对国际交往中心城市的研究虽有一段历史,但尚未形成体系。1915年英国学者格迪斯(PatrickGeddes)提出“世界城市”概念,将其定义为“集聚绝大部分全球性重要商务活动的大城市”。11966年英国城市地理学家霍尔 (PeterHall)指出,世界城市是能够对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产生影响的国际一流大都市。21986年弗里德曼(JohnFriedmann)提出了衡量世界城市的若干标准,包括主要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国际性机构集中地、主要制造业中心、世界交通枢纽等。31991年美国学者萨森 (SaskiaSassen)提出“全球城市”概念,指出全球城市是那些能为跨国公司全球运营和管理提供良好服务的城市。4但是,上述概念往往只阐释了城市在国际交往中的某些作用,或侧重城市在国际经济分工中的位置,或侧重城市在全球交通网络中的地位,或仅仅从影响力本身进行定义,无法站在整体性、系统性的角度描绘当代国际交往中心城市的共性特征与发展特色。 1.Geddes,P.(1915).CitiesinEvolution:AnIntroductiontotheTownPlanningMovementandtotheStudyofCivics.London,Williams. 2.Hall,P(1966).TheWorldCities,London:Weidenfeld. 3.Friedmann,J.(1986).TheWorldCityHypothesis,DevelopmentandChange17:69-83. 4.Sassen,S.(1991).TheGlobalCity.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 2 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指数2022|一、引言:什么是国际交往中心城市 四内涵特征 从概念上讲,本报告提出的国际交往中心城市与全球城市或世界城市不同,更加关注一个城市在全球要素集聚、政治经济交往和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参与程度与潜力,更加看重其对世界格局、国际关系和全球文明的影响力,更加强调拥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以及承载这种能力的机构、平台和规则。本报告认为,国际交往中心城市通常表现出以下十个方面的个体特征:一是国际政治影响力强,与国家政治实力高度匹配,驻有众多外交代表机构和国际组织。二是经济较为发达,汇聚了人才、资本、技术、能源资源和数据信息等各类经济要素,拥有众多跨国公司总部和国际金融机构,城市发展空间和国际交往场所较为充足。三是具有广泛的世界声誉和极具影响力的城市品牌,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拥有地标性文旅资源。四是自然生态优越,气候宜人,具有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五是城市治安良好、社会秩序稳定,居民拥有较高安全感,社会具有较高韧性和弹性。六是形成了特色鲜明、多元包容的城市文化形态,居民文化观念较为开放,对外来文化的接纳度较高。七是拥有国际化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城市运行管理体系,政务服务、教育医疗、养老托幼、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能够尊重和满足国际人士的工作和居住需求。八是拥有国际水准的科研机构和世界一流的科技人才,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涌现出一批引领性科创平台。九是具备联通国际、通达四方的交通网络和物流体系,是全球城市网络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十是具备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制度体系和社会规范,建立起较为开放的政府管理架构和稳定的国际化发展环境。作为一个国际交往中心城市,不一定需要在十个方面同时表现优秀,但至少应在其中某几个方面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五演变过程 城市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关键标志,是文明成果的荟萃之地。城市的形成具有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原因,其演化也是一个有机的、渐进的过程,不能脱离约束条件。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一些地理关键枢纽自发形成了商贸交往集散地和文化思想交流中心。随着国家的建立,政治权力集中的城市逐步成为国际交往的主要平台,特别是现代外交的出现使国际交往活动更加集中于这些城市,推动国际交往相关资源要素逐步向这些城市聚集。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科技和数据要素流动成为国际交往的崭新内容,成为推动国际交往中心演进的新动力。 根据联合国数据,2020年全球已有56%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到2050年全球城镇人口占比将达到68%1,人类经济活动的四分之三发生在城市2,城市化已成为世界的显著特征。虽然近年来由于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跨国政商交流和人员往来受到一定阻碍,但城市间的交往正从短期冲击中逐步恢复,城市发展韧性和抗冲击能力也普遍得到了增强。我们特别注意到,伦敦、纽约、巴黎、北京、东京等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正在纷纷谋划新的战略定位,力争将自身打造成为功能齐备、独具特色的新时代国际交往中心城市,以期在未来全球要素配置中抢占先机、引领发展。例如,伦敦提出到2036年成为“顶级全球城市”的愿景3;巴黎的目标是“提升吸引力和辐射力度”4;北京则提出了“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其中之一就是大力建设国际交往中心。 1.《2022年世界城市报告:展望城市未来》(WorldCitiesReport2022:EnvisagingtheFutureofCities)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https://zh.unesco.org/creative-cities/content/什么是创意?什么是城市? 3.伦敦2015年发布的《伦敦规划——伦敦空间发展战略》 4.巴黎2014年开始实施的《确保21世纪的全球吸引力——2030年的大巴黎规划》 3 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指数2022|一、引言:什么是国际交往中心城市 六研究意义 着眼未来,全球化大都市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承担国际交往中心的功能,如何客观、科学、综合地评价其发展现状,识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国际交往中心城市的发展规律,从而为这些城市更好地发挥国际交往功能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和建议,正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政策价值。 同时,我们也看到,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是世界主要国家的共同愿景,是形成国际城市交往合作体系的重要基石,是推动全球城市治理现代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尝试,也是在数字时代探索各具特色的城市发展模式的重要实践,有助于我们深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认识。这也赋予了本研究一定的世界性意义。 4 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指数2022|二、怎样认识国际交往中心城市:理论模型 二国理怎际论样交 认往模 识中型 心 城市 5 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指数2022|二、怎样认识国际交往中心城市:理论模型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数字时代的加速演进,人员、资本、技术和信息的跨境流动更加频繁,各个国家

你可能感兴趣

hot

2024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指数报告

综合
清华大学2024-08-08
hot

2022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报告

金融
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2023-11-13
hot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报告2019

国防军工
挪威船级社2019-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