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东吴证券]:全方位汽车金属零件研产能力领先,新能源业务放量可期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全方位汽车金属零件研产能力领先,新能源业务放量可期

2024-07-11朱洁羽、易申申、钱尧天、余慧勇、薛路熹东吴证券F***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全方位汽车金属零件研产能力领先,新能源业务放量可期

汽车精密零件专精特新“小巨人”,全方位汽车金属零件综合能力领先。 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以汽车精密金属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为核心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精密机加工、复杂冲压折弯成型、高速深拉伸、多工位冷镦、精密冲压以及激光焊接等综合竞争优势,已成为多家国内外知名汽车一、二级零部件厂商的合格供应商。公司业绩体量持续增长,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79亿元,同比增长56.75%; 实现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增长90.24%。分业务来看,公司新能源业务收入由2019年的0.09亿元上涨至2023年1.1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89.07%,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亦不断扩大,由2019年的12.08%上升到2023年的41.81%,为公司销售的主力产品。 新能源叠加四化趋势,拉动汽车零部件需求增长。汽车零部件为汽车工业的配套行业,位于汽车整车行业的上游,伴随“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发展趋势,汽车零部件在电池能量、电力驱动、控制系统、智能感知等领域的应用得到拓展。特别是自2013年以来,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根据EV-volumes统计数据,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量为1,052.2万辆,同比增加55.47%。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增长的带动下,2022年全球汽车产量约为8,501.7万辆,同比增加6.07%。目前,中国汽车制造业整零比例较低,零部件市场仍有较大空间,汽车零部件进口替代趋势为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做大做强带来历史性机遇。 深度绑定全球连接器龙头,新能源业务放量可期。1)技术优势:公司坚持走高端技术路线,引进并融合欧洲先进智能制造系统,形成了独特的全方位金属零部件研发生产综合领先能力,在汽车刹车系统及电磁线圈领域,公司高速深拉伸生产速度600个/分钟,产出为海外竞争对手5-6倍。2)产品优势:公司产品共计400多种,具备显著的差异化竞争优势,2021年公司制动系统铝嵌件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29.2%。3)客户优势:公司与多家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包括安波福、艾尔多、博世、博格华纳、大陆、合兴股份、海拉、赫尔思曼、联合电子、立讯精密等。4)新能源业务:公司深度绑定全球第一大连接器厂商泰科电子,其2022年在全球连接器市场占比约15.5%;同时,公司募投项目达产将扩充目前高压接线柱产能799万个,新增高压屏蔽罩产能2,620万个,公司新能源业务放量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全方位汽车金属零件综合能力领先,成长性突出,预计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69/0.90/1.1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最新PE为15.15/11.74/9.17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乘用车销量不及预期。2)原材料价格上涨超出预期。 3)零部件降价风险。 1.易实精密:汽车精密零件专精特新“小巨人” 1.1.深耕汽车零部件十余年,前瞻布局新能源行业 专注汽车精密零部件研产销,前瞻布局新能源行业。易实精密(证券代码:836221.BJ)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以汽车精密金属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为核心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成立以来,公司通过引进高端装备、整合先进的海外技术和管理理念,形成了精密机加工、复杂冲压折弯成型、高速深拉伸、多工位冷镦、精密冲压以及激光焊接等综合竞争优势,已成为多家国内外知名汽车一、二级零部件厂商的合格供应商。基于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景的判断,公司于2016年较早地布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市场,拓宽了产品布局,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2020年,公司被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3年6月8日,公司正式登陆北交所。 图1:易实精密发展历程 股权结构较为集中,子公司间业务协同效应显著。截至2024年7月8日,公司董事长徐爱明先生直接持有公司41.72%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南通众利为员工持股平台,持有公司1.03%的股份,并与徐爱明先生为一致行动人。由此,徐爱明先生合计控制公司42.06%的表决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司控股易实零部件和马克精密两家子公司,其中易实零部件成立于2006年,公司与德国Camitec分别持有其51%和49%的股权;马克精密成立于2019年,公司与奥地利MARK分别持有其51%和49%的股权。此外,公司于2021年设立了全资子公司易实冲压件。目前公司三家子公司均从事汽车精密金属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具备较好的业务协调效应。 图2:易实精密股权结构图(截至2024年7月8日) 管理层行业经验丰富,研发团队实力雄厚。公司董事长徐爱明先生拥有近三十年从业经历,具备充足的实践经验与长远的行业眼光,公司其他高管亦从业多年,行业经验较为丰富。公司注重人才的培育,已组建一支多层次、专业性强的技术研发团队,形成了多轴联动精密加工技术、新能源零件精密加工技术、高速冲压折弯复杂加工技术、多工艺清洗技术等一系列的研发技术成果,研发核心成员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和研发经验,为公司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重要保障。 表1:公司管理层行业经验丰富 1.2.全方位汽车金属零件研产能力领先,产品覆盖面广 公司具备全方位汽车金属零部件研发生产的综合领先能力,产品种类繁多,覆盖面广。公司坚持走高端技术路线,引进融合欧洲先进智能制造系统,逐步形成独特的、全方位金属零部件研发生产的综合领先能力。公司产品种类繁多,共计400余种,按应用领域可分为新能源汽车专用精密金属零部件、传统燃油汽车专用精密金属零部件和汽车通用精密金属零部件,在汽车刹车制动系统、各类电子控制单元、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系统以及传统燃油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多个汽车子系统广泛应用。 图3:公司三大领域产品及用途简介 1.3.业绩体量持续增长,新能源业务占比显著提升 营收与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 , 势头良好 。2019-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73/0.91/1.52 /2.32 /2.76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39.44%;实现归母净利润0.12/0.19 /0.28/0.38 /0.52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44.28%。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79亿元,同比增长56.75%;实现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增长90.24%。公司归母净利润和营收体量持续扩大,业绩实现高速增长主要系公司通过增加生产设备投入提高产能;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新客户、新产品,客户订单不断增加。 图4:2019-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速 图5:2019-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速 从销售结构看,新能源业务占比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专用精密金属零部件业务收入不断增长,营业收入由2019年的0.09亿元上涨至2023年1.1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89.07%。新能源业务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亦不断扩大,由2019年的12.08%上升到2023年的41.81%,为公司销售的主力产品。此外,公司通用和传统燃油零部件产品也取得一定的市场成效,销售额迅速增长,由2019年0.6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31亿元,复合增长率达21.06%。 图6:2019-2023年公司各类业务营业收入 图7:2019-2023年公司各项业务毛利率 期间费用率持续优化,研发投入夯实技术壁垒。2023年,公司毛利率水平为31.69%,同比+2.03pct。公司盈利能力提升,主要由于公司不断加强生产信息化管理,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和生产成本控制,费用管控卓有成效。公司销售费率由2020年的4.91%持续下降为2023年的0.93%;管理费率由2020年的7.01%下降为2023年的4.95%。同时,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2021-2023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稳步提升,分别为3.78%/4.37%/4.47%。 图8:2019-2023年公司毛利及毛利率情况 图9:2019-2023年公司期间费用率情况 2.新能源叠加四化趋势,拉动汽车零部件需求增长 2.1.汽车零部件:汽车工业的配套行业,位于整车行业的上游 汽车零部件为汽车工业的配套行业,位于汽车整车行业的上游。汽车零部件行业通常指机动车辆及其车身的各种零配件,一台整车在出厂前需要配装1-3万个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涉及产品众多。汽车零部件按类别可分为汽车发动机系统及零部件、车身系统及零部件、底盘系统及零部件、电子电器设备和通用件等五大类。按进入整车的时段划分,可分为整车配套市场(即OEM市场)和售后维修市场(即AM市场)。按材质划分,可分为金属零部件和非金属零部件,其中,金属零部件占比约60%-70%,非金属零部件占比约30%-40%。伴随“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发展趋势,汽车零部件在电池能量、电力驱动、控制系统、智能感知等领域的应用得到拓展。 图10:汽车零部件产业链 图11:汽车零部件分类 2.2.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势,推动汽车零部件需求提升 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带动全球汽车产销量实现增长。2018年以来,受到全球经济放缓、中美贸易摩擦以及新冠疫情冲击,全球汽车行业产销量出现下滑。在《巴黎协定》和全球“碳中和”的背景下,世界主要经济大国出台多种新能源汽车补贴和刺激政策,新能源汽车销量自2013年以来实现逐年增长,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根据EV-volumes统计数据,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量为1,052.2万辆,较2021年增加55.47%。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增长的带动下,2022年全球汽车产量约为8,501.67万辆,同比增加6.07%。 图12:2013-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渗透率 图13:2010-2022年全球汽车产销量 全球汽车产销量增长,推动汽车零部件市场需求提升。汽车零部件作为整车制造的配套行业,其市场需求与整车制造行业和汽车维修服务行业需求密切相关,得益于全球整车市场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增长,汽车零部件行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Global Info Research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汽车零部件实现收入约2.4万亿美元,未来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上升将带动汽车零部件产业进一步发展,预计2030年全球汽车零部件收入将达到3.1万亿美元,2024-2030年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复合增长率为3.6%。其中,2030年亚太地区预计将占据超过40%的市场份额,其次是欧洲和北美地区市场,市场份额都将超过20%。 “新四化”带动产业升级转型,拉动汽零新型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汽车行业呈现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发展趋势,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电动化趋势的发展较快,低碳出行已经形成共识。汽车行业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也对汽车零部件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技术研发提出了新的要求,有望将进一步提升汽车零部件市场的空间和增速。 图14: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 2.3.中国汽车制造业整零比较低,本土汽零厂商迎进口替代机遇 与国际零部件龙头企业相比,中国零部件企业呈现“小而散”的特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2022年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保守估计在10万家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为1.47万家。根据《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8)》,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集中度较低,前30家零部件集团企业产值仅占全行业的20%。当前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仍由日本、美国和德国等传统汽车工业强国主导。根据《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发布的《2023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博世、电装、采埃孚位居前三位,其中日本、美国和德国企业数量最多,分别为22家、18家和16家,我国上榜企业13家,位居全球第四。 图15:TOP100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国别分布 图16: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历年新增企业数量 中国汽车制造业整零比例较低,零部件市场仍有较大空间。2023年我国汽车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