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信证券]:医药生物周报(24年第24周):药品价格管控政策梳理,价格体系日趋完善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医药生物周报(24年第24周):药品价格管控政策梳理,价格体系日趋完善

医药生物2024-07-05彭思宇、张佳博国信证券阿***
医药生物周报(24年第24周):药品价格管控政策梳理,价格体系日趋完善

本周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医疗商业板块领跌。本周(6月24日至6月28日)全部A股下跌1.01%(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300下跌0.97%,中小板指下跌1.53%,创业板指下跌4.13%,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下跌3.48%,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分子板块来看,化学制药下跌3.84%,生物制品下跌3.73%,医疗服务下跌4.52%,医疗器械下跌2.56%,医药商业下跌4.88%,中药下跌2.64%。医药生物市盈率( TTM )26.59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29.68%分位数。 药品价格管控政策梳理,价格体系日趋完善。我们对近期国家医保局及地方医保局对于药品价格的管控政策进行了梳理,包括“四同”(通用名、厂牌、剂型、规格均相同的药品)政策、“三同”(同厂牌、同通用名、同剂型的药品)政策以及“定点药店比价”政策。上述政策中,“四同”政策、“三同”政策主要针对院内,定点药店比价政策针对院外。我们认为: 1)院内方面,无论是“四同”政策还是“三同”政策,价格统一是国家医保局走向“医保招标、交易、结算、价格监测、集采执行监督实现全国一体化”的阶段性任务,从而为2025年实现国家医保统一信息平台,尤其是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管理子系统的全国统一,打下基础。这对于我们十多年来药企借助于各省际之间信息不统一而在不同省份不同价格,尤其是趋向于价格更高的操作,将带来彻底的杜绝。 2)院外方面,和公立医院执行的国家集采价格不同,零售价更多来自于市场自由竞争,药店享有监管范围内的自主定价权,考虑到物流成本、供需关系、原料成本及中间环节变动,可以有一定的调节空间。定点药店比价相关政策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晒价”“比价”,从而促进对院外药品的市场化“控价”。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 药品价格管控政策梳理,价格体系日趋完善 我们对近期国家医保局及地方医保局对于药品价格的管控政策进行了梳理,包括“四同”(通用名、厂牌、剂型、规格均相同的药品)政策、“三同”(同厂牌、同通用名、同剂型的药品)政策以及“定点药店比价”政策。 “四同”政策:国家医保局《关于促进同通用名同厂牌药品省际间价格公平诚信、透明均衡的通知》 起因:长期以来,各省份药品集中采购平台相互独立、孤网运行,数据没有互联互通。少数企业利用省际间的信息差制定不公平高价、歧视性高价,但限于信息技术手段,价格主管部门过去主要靠“发现一起、处置一起、具体问题、具体处理”,效果不理想。 前提:随着国家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建设,打通省际间信息壁垒的软硬件条件已经成熟。2023年9月以来,国家医保局组织各地开展挂网药品价格数据质量提升行动,汇总全部已挂网在售的药品,保留有活跃交易的价格数据,把长期没有活跃交易的价格数据转入后台管理。在确保数据真实完整可靠、信息互联互通的基础上,统计分析了药品挂网价格的分布情况,把各个药品分布集中、具有代表性的价格作为监测结果,统一推送给各地,帮助各地对潜在的不公平高价、歧视性高价进行系统排查。 事件:2024年1月5日,国家医保局公布《关于促进同通用名同厂牌药品省际间价格公平诚信透明均衡的通知》(医保办函[2023]104号),指导医药采购机构聚焦“四同药品”(即通用名、厂牌、剂型、规格均相同的药品),推进价格专项治理工作。 表1:《关于促进同通用名同厂牌药品省际间价格公平诚信、透明均衡的通知》内容梳理 “三同”相关概念的提出:《江苏省医疗保障局关于推进阳光挂网药品价格治理工作的通知》 事件:根据《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关于落实信息互联互通推进挂网药品价格的通知》(医保办函﹝2023﹞67号)、《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促进同通用名同厂牌药品省际间价格公平诚信、透明均衡的通知》(医保办函〔2023〕104号)和《江苏省医疗保障局关于深入推进药品阳光采购的实施意见》(苏医保发﹝2021﹞64号》)等文件要求,为完善药品阳光采购政策,加强挂网药品管理,2024年04月09日,江苏省医保局发布《江苏省医疗保障局关于推进阳光挂网药品价格治理工作的通知》。 “三同”相关内容:根据《江苏省医疗保障局关于推进阳光挂网药品价格治理工作的通知》,厂牌、通用名、剂型、规格均相同的产品,可申请挂网3个不同包装。未挂网产品,可以同厂牌、同通用名、同剂型产品的省级挂网记录作为阳光挂网申报依据,但申报价格应不高于同厂牌、同通用名、同剂型产品省级挂网价格差比换算后的低值。通知中虽未明确提出“三同”这一名词,但以“同厂牌、同通用名、同剂型”产品作为申报依据的做法,进一步剔除了“四同”中对于规格的限制,要求进一步趋严。 定点药店比价:多地推出,快速推进 事件:以深圳、咸阳、西安、内蒙等省、市为例,多地推出定点药店比价平台(或系统)。 1)根据深圳市医保局,2023年12月,深圳市医保局升级推出“医保价格通”系统,覆盖全市所有定点医药机构的药品、医用耗材和医疗服务项目,通过“深圳医保”公众号、官方网站等渠道向社会公众开放,无需注册、“即点即用”,包括医药价格查询对比、就医购药导航、口腔种植专区、典型案例曝光台等功能,进一步推动医药价格信息公开透明,通过“晒价”“比价”促进“控价”。 2)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官网,咸阳市在全省率先上线药品比价公示系统,医保参保人员可在手机上一键查询全市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的医保药品价格。目前,咸阳市1217家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实现了医保药品价格掌上实时比价,让药价更加透明。 3)2024年5月28日,根据西安市医保局,西安上线定点零售药店药品比价系统,实现医保药品价格在参保人手机上一键查询、实时比对,推动药品价格更加公开透明。 4)根据内蒙省医保局,6月内蒙古医保APP上线“药店比价通”服务,群众可以在手机上一键查询、实时比对药品价格,推动药品价格更加公开透明。 除上述地区外,辽宁沈阳、辽宁大连等地也已上线类似功能。定点药店全网比价政策在全国多地铺开。 表2:各地定点药店比价政策梳理 国信医药观点 上述政策中,“四同”政策、“三同”政策主要针对院内,定点药店比价政策针对院外。 1)院内方面:无论是“四同”政策还是“三同”政策,价格统一是国家医保局走向“医保招标、交易、结算、价格监测、集采执行监督实现全国一体化”的阶段性任务,从而为2025年实现国家医保统一信息平台,尤其是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管理子系统的全国统一,打下基础。这对于我们十多年来药企借助于各省际之间信息不统一而在不同省份不同价格,尤其是趋向于价格更高的操作,将带来彻底的杜绝。 2)院外方面:和公立医院执行的国家集采价格不同,零售价更多来自于市场自由竞争,药店享有监管范围内的自主定价权,考虑到物流成本、供需关系、原料成本及中间环节变动,可以有一定的调节空间。定点药店比价相关政策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晒价”“比价”,从而促进对院外药品的市场化“控价”。 新股上市跟踪 近期A股/H股医药板块新股上市情况跟踪 表3:近期A股/H股医药板块新股上市情况跟踪 本周行情回顾 本周(6月24日至6月28日)全部A股下跌1.01%(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300下跌0.97%,中小板指下跌1.53%,创业板指下跌4.13%,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下跌3.48%,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分子板块来看,化学制药下跌3.84%,生物制品下跌3.73%,医疗服务下跌4.52%,医疗器械下跌2.56%,医药商业下跌4.88%,中药下跌2.64%。 个股方面,涨幅居前的是太安退(26.09%)、花园生物(17.54%)、奥锐特(10.51%)、ST康美(8.38%)、浙江医药(7.75%)、圣诺生物(6.19%)、兄弟科技(5.30%)、民生健康(4.64%)、中金辐照(4.44%)、硕世生物(4.37%)。 跌幅居前的是*ST吉药(-28.67%)、*ST景峰(-22.33%)、艾迪药业(-20.78%)、ST长康(-20.41%)、*ST龙津(-19.13%)、*ST大药(-18.30%)、南华生物(-16.06%)、前沿生物-U(-15.78%)、澳华内镜(-15.73%)、倍益康(-14.58%)。 本周(6月24日至6月28日)恒生指数下跌1.72%,港股医疗保健板块下跌3.13%,板块相对表现弱于恒生指数。分子板块来看,制药板块下跌2.22%,生物科技上涨1.18%,医疗保健设备下跌3.96%,医疗服务上涨1.02%。 市场表现居前的是(仅统计市值50亿港币以上)美中嘉和(28.30%)、复宏汉霖(21.28%)、艾迪康控股(6.58%)、三生制药(6.10%)、康方生物(5.89%); 跌幅居前的是微创机器人-B(-17.35%)、中国中药(-14.18%)、乐普生物-B(-12.59%)、微创医疗(-11.87%)、阿里健康(-10.57%)。 图1:申万一级行业一周涨跌幅(%) 表4:本周A股涨跌幅前十的个股情况 板块估值情况 医药生物市盈率( TTM )26.59x,全部A股(申万A股指数)市盈率15.87x。 分板块来看,化学制药32.67x,生物制品24.48x,医疗服务22.10x,医疗器械30.05x,医药商业15.42x,中药24.85x。 图2:申万一级行业市盈率情况( TTM ) 图3:医药行业子板块一周涨跌幅(%) 图4:医药行业子板块市盈率情况( TTM ) 投资策略 医药行业7月月度投资观点 2024年以来,医药板块受到国内、国外宏观环境及政策的影响,A股和港股医药指数均下跌超过20%,板块中上涨的个股数量不超过10%。医药指数在4月中旬到5月初有一波阶段性反弹,主要是Q1商业化表现较好的创新药呈现出较强的阿尔法属性。进入业绩真空期之后,由于23Q2基数较高,24Q2仍然受到反腐等因素扰动,预计大部分院内诊疗相关公司Q2业绩将呈现个位数到低双位数增长,市场也较为充分的预期到了这点,因此在中报披露之前,医药板块将没有业绩驱动等催化因素,资金暂时规避业绩不确定性,股价表现也相对疲软。 政策层面,5月下旬国家医保局出台2024年集采8号文;6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今年下半年整体政策基调逐渐明朗化:一是药品和器械集采提质扩面,到2024年底,各省份至少完成1批药品集采,实现国家和省级集采(含参与联盟采购)药品数累计达到500个以上,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有条件的省份鼓励加大力度。到2024年底,各省份至少完成1批医用耗材集采。二是2024年实现DRG/DIP改革全覆盖,研究对创新药和先进医疗技术应用给予在DRG/DIP付费中除外支付等政策倾斜。 三是深化药品领域改革创新,制定关于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的指导性文件,适时优化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除此之外,加强医药卫生领域综合监管,扎实做好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也预计是未来医药领域面临的常态。当然,我们也需要关注今年3月13日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持续推进和各地方的落实,有望为设备采购带来增量资金来源,也为下半年医疗设备公司的业绩确定性提供一定保障。 上市公司业绩层面,根据我们近期对于A股医药66家上市公司Q2业绩的前瞻预测,预计一半数量的公司Q2业绩集中在0~10%以及10~20%增速区间,当然也有近三分之一的公司Q2业绩将呈现负增长,主要系由于去年高基数,同时今年上半年业绩恢复不及预期。国内及海外业务兼有的公司,国内增长会相对疲软,预计与行业反腐等因素有关。 医药行业持续下跌、关注度持续走低也加速了板块的触底反弹预期,我们预计中报披露之后,医药行业各方面的利空因素将充分反映,投资者对于全年以及明年的增长预期将相对明确,将是布局的最佳时期。从行业基本面来看,医药上市公司整体已经连续3个季度负增长,经历反腐的洗礼之后,未来将呈现更加健康的增长;短期的阵痛将带来更健康及长远的发展,去芜存菁之后,行业集中度预计在未来几年会加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