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信通院]: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评估报告(2024年) - 发现报告

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评估报告(2024年)

2024-06-29中国信通院尊***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评估报告(2024年)

(2024年) 中 国 信 息 通 信 研 究院2024年6月 版权声明 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前言 工业互联网是数字化转型的方法论和路径,是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出发,深刻洞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把握发展机遇、主动应对挑战,持续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整体建设已实现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阶段的飞跃,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面临新的战略机遇与挑战,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战略意义提升至新高度。为进一步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需要建立一套具备全局性、可操作、可持续的评价体系,以准确反映我国工业互联网建设取得的各方面阶段性成效和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特色及典型模式。 基于此,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构建了一套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评价体系,从基础能力、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应用推广、发展环境等五个维度,对我国工业互联网整体发展成效以及各省市工业互联网竞争力水平展开评价。一方面,综合评估上一阶段工作成效,对照原定目标全面审视,提升精准施策水平;另一方面,把握下一阶段发展重点,客观评价我国工业互联网的核心优势和关键短板,为系统谋划提升路径、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提供决策依据。为了减少对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数据填报负担,本评价体系的指标数据均来自公开渠道和相关业务工作。 本报告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评价体系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提出了成效评价体系的研究框架和关键指标。第三部分着眼于基础能力、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应用推广和发展环境五个层面,分析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建设成果和竞争力水平变化趋势。第四部分总结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色化、差异化的四种发展梯队,以及各地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重点、模式选择和建设进程。第五部分基于评价分析结果,展望了我国工业互联网未来发展前景。 由于公开数据有限,本文中的具体评价结果仅供参考,欢迎各方领导专家批评指正,期待进一步交流讨论,共同完善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评价体系。 目录 一、工业互联网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路径....................................................... 1(一)工业互联网是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力量................................1(二)工业互联网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有力手段................................3(三)工业互联网是提升产业整体创新能力的高效工具................................4(四)工业互联网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5(五)工业互联网是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方式................................6二、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指数是反映我国工业互联网各方面建设水平的综合评估指标........................................................................................................................... 7(一)评估依据...................................................................................................8(二)指标体系...................................................................................................9(三)指数测算.................................................................................................10三、全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指数显示,我国工业互联网进入全面推进的快速增长期......................................................................................................................... 12(一)基础能力指数连续三年高速增长,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结构优化、功能升级”转变.......................................................................................13(二)技术创新指数稳步提升,新领域创新突破助力“换道超车” .............. 17(三)产业发展指数增长提速,产业从旧到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迈进19(四)应用推广指数稳定增长,由“全面探索”转向“场景推广、链式转型”23(五)发展环境指数增幅领先,政策、人才、资金等要素保障加速完善.. 28四、区域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指数显示,31个省级行政区各具特色,形成四大发展梯队..................................................................................................................... 30(一)示范引领地区:总体领先态势突出,示范带动效应显著..................32(二)快速崛起地区:部分领域实现赶超,中坚力量潜力巨大..................36(三)后发追赶地区:特色标杆已成规模,路径探索初现成果..................41(四)孕育起步地区:引导政策先行落地,典型场景初步形成..................46五、工业互联网发展展望......................................................................................... 48 图 目 录 图1 2020—2023年全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指数.................................................12图2 2020—2023年全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指数各项分指数.............................13图3 2020—2023年基础能力指数及增速.................................................................14图4 2020—2023年技术创新指数及增速.................................................................18图5 2020—2023年产业发展指数及增速.................................................................20图6 2023年产业发展指数排名前十地区.................................................................20图7工业互联网领域大型企业行业分布情况.........................................................22图8 2020—2023年应用推广指数及增速.................................................................23图9 2023年应用推广指数排名前十地区.................................................................24图10 2021—2023年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数量及行业分布.......................................25图11 2020—2023年发展环境指数及增速...............................................................28图12区域工业互联网发展梯队...............................................................................31 表 目 录 表1(全国/区域)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评价体系...............................................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发出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伟大号召,强调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在2023年9月召开的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当前,全球形势复杂多变,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实现局部突破和系统性演进,迎来技术爆发和产业融合的关键节点。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基础设施、新型应用模式和全新工业生态,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工业互联网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路径 (一)工业互联网是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力量 1.有效赋能行业提质增效降本 工业互联网在装备制造、原材料、消费品等重点行业企业融合应用,能够建立高效开放的研发体系、制造模式与服务形态,打造智能化、敏捷化、柔性化的生产组织方式,有效促进制造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提升,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增强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竞争力。例如,装备制造行业运用数据和算法提升产品研发智能化水平,依托智能装备构建新型制造服务体系,围绕产品研发设计和全 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价值提升;原材料行业聚焦能耗优化、安全生产两大领域开展智能化升级,以数字技术带动核心工艺创新突破,提高资源配置优化效率。 2.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能够有效降低中小企业转型成本,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加速中小企业提升数字化水平。工业互联网以平台化方式集聚了大量低成本、轻量化解决方案,能够提供低成本的数字化工具,带动中小企业以设备上云、系统上云方式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快速补齐信息化短板,实现跨越式发展。例如,京东工业为中小企业提供SaaS采购管理软件,配合工业品采购平台,提供从订单采购到财务核算、单据处理等集成服务。同时,基于工业互联网整合订单、原料、金融、物流等各类生产资源,并以新的网络化生产组织方式实现资源精准对接和优化配置,帮助中小企业获取更多市场机会、降低融资和采购成本,满足生存和发展的双重需求。例如,捷配公司面向PCB板开展协同制造,汇聚50家中小工厂,进行订单分配并提供智能生产系统,实现人均产能提升65%。 3.打造区域数字化转型标杆 工业互联网面向地方各级行政区域,由政府主导,以区域性平台的形式提供标识节点、安全感知、咨询评测、人才培训、供需对接等产业公共服务,助力区域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例如,安徽省2021年推出了首个政企联合打造、市场化运作的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羚羊工业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