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GB200订单和报价与工业富联的份额对比20240702 - 发现报告

GB200订单和报价与工业富联的份额对比20240702

2024-07-01未知机构杜***
GB200订单和报价与工业富联的份额对比20240702

关键词 英伟达 AI服务器 GPU服务器 CSP客户 亚马逊 益达 IOG GB200 液冷 定制数据中心 服务器 报价 360万170万 美东 美西 高密数据中心 机房 CDU 英伟达AI服务器因其出色的性能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年增长率预计将实现两位数增长,尤其在北美地区大型科技公司不断增加采购量的情况下。GB200产品线的增长势头强劲,主要服务于海外知名科技企业。尽管市场需求旺盛,但供应链能力依旧面临挑战,未来数据处理能力的增强预示着更多的数据中心建设和技术创新。液冷系统的定制化需求日益增多,要求根据不同的机房环境和CPU标准进行设计,涉及的关键组件如冷板和vivo模组的选择直接影响成本效益。国产厂商在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上展现出优势,有机会进入国际知名公司的供应链体系。市场上快接头公司的竞争激烈,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是决定成功的关键。服务器机柜供应方面,海外市场如AWS偏好台湾供应商,而国内代工厂通过优化生产和供应链管理,满足多样化的客户需求。随着AI业务的快速发展,高性能计算服务器需求急剧增加,代工厂通过与顶尖科技公司的合作成为市场的主力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价格压力,服务器制造商需通过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来维持利润空间,同时也面临着调整报价和优化供应链管理的挑战。 章节速览 ● 00:00 英伟达AI服务器需求增长与市场动态英伟达AI服务器受到市场的热烈需求,预计年增长率达到两位数。主要客户如北美地区的大型科技公司持续增加采购, 特别是对中低端至高端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此外, GB200产品线亦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主要服务于海外的知名科技企业。尽管存在定制化服务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但供应链能力和市场需求之间的紧张关系仍然存在。预计未来数据处理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驱动因素包括新兴数据中心的建设和技术的发展。 ● 11:12 探讨液冷系统定制与成本优化对话聚焦于液冷系统的定制问题及其成本差异,讨论了客户对液冷系统需求的多样性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机房环境和CPU标准进行定制。此外,提到了液冷系统中的关键组件,如冷板和vivo模组,并讨论了定制过程中涉及的供应商选择和成本降低策略。最后强调了液冷系统的定制重要性及对未来新机房建设的影响。 ● 18:35 探讨流速控制与软件稳定性:国产厂商的机会与挑战讨论集中在软件和硬件稳定性、可靠性的比较上,特别强调了国产厂商在成本控制上的优势,以及它们在未来国际供应链中的潜在机遇。虽然存在地域和政策限制,但有分析认为,只要能够满足特定客户的定制需求,并通过高效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国产厂商完全有可能进入国际知名公司的供应链体系,特别是在服务器和数据处理单元(CDU)领域。此外,文中还提到其他国内外厂商的情况,指 出市场竞争的激烈和多样化的需求。 ● 24:03 探讨市场上的快接头供应商及面临的挑战市场上存在多家提供快接头的公司,其中一些因产品质量好、拥有专利而受到推荐。然而,部分公司在面对市场需求时遇到困难,如不愿扩产导致供应紧张,以及现有客户由于成本考虑而不愿更换接口,即便原接口存在问题。尽管某些品牌如詹姆斯凭借与知名科技公司合作的经验证明了自己的产品质量,但仍需面对如何有效进入新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挑战。此外,行业内竞争激烈,新进入者需要有充分的理由来说服客户转换供应商,这需要强有力的产品和技术支持。 ● 29:10 讲述客户端供应商的选择讨论集中在服务器机柜市场的供应和需求情况上。提到了一些关键点: – 海外客户如AWS倾向于选用台湾供应商,例如祁红ABC等,提供冷板等相关组件。 – 另一家公司艾美达也提供了类似的产品和服务,AWS等客户可能会选择他们的服务作为整体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 讨论中还涉及了如何根据客户需求进行CPU和其他组件的采购,并通过整合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 – 提及了数据中心内部集成首席数据官(CDO)的趋势,相较于传统的外包方式,这种方式在部署和成本方面具有优势。 – 对于市场预测,讨论表明尽管富士康等竞争对手声称获得了大规模订单,但实际市场需求可能并不如报道的那样巨 求,包括72和36英寸规格的机柜需求,以及特定客户如英伟达和微软的订单情况。 总之,这次对话主要关注了服务器机柜市场的供应商选择、产品供应模式、客户需求分析以及对市场趋势的预测。● 37:44 Aws的推理业务可能会比较多讨论主要集中在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如AWS、Meta、Google)以及超算硬件供应商(如NVIDIA)的市场预测上。对于AWS,预计其全年的收入将达到12,000至12,900万元人民币,其中大约一半用于推理业务,这部分的成本相对较低。Meta因未能充分消耗其H100而预计明年收入只有约6,000万元。Google则显示出对CPU和GPU(尤其是GB200型号)的需求增长,但整体采购量预计不超过1万块。 对于NVIDIA,尽管产能提升至每月1,000块GB200,但由于业务落地问题,实际市场需求可能无法满足公司预期。此外,讨论还提到,除了大型云服务提供商和数据中心外,一些渠道商也有GB200等产品的购买需求,特别是那些专注于物理机销售的品牌如Dell、HP等。最终,该对话强调了业务发展对服务器和AI加速器需求的重大影响,并指出英伟达正努力将GPU产品推广到不同业务领域以促进需求增长。 ● 43:03 AI业务增长带动服务器市场需求:代工厂份额变化及渠道策略随着AI业务的快速增长,全球范围内对高性能计算服务器的需求激增。各大代工厂,如富士康、广达和英业达,凭借与顶尖科技公司的合作关系,成为满足这一需求的核心力量。代工厂不仅负责生产服务器硬件,还在定制化开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传统IT巨头和新兴品牌通过代工厂采购服务器,以适应不断扩大的客户需求。尽管竞争加剧,但代工厂通过优化生产和供应链管理,以及拓展合作伙伴网络,有望保持或扩大其市场份额。此外,面向未来的大规模模型训练需求,预计将推动对更高性能服务器的抢购,进一步刺激市场的增长和发展。 ● 53:47 报价策略与成本分析讨论了报价的灵活调整、不同品牌间的价格竞争以及成本构成对于报价的影响。强调了渠道价值、生产和地理位置对成本的影响,并通过实例探讨了实际成交价格可能低于报价的现象。 ● 57:11 探讨服务器制造与销售中的利润分配与成本控制讨论了服务器制造商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和降低生产成本,来提高自身的利润空间。提到了不同组件的价值分布以及OEM厂商从中获取的利润情况,并探讨了未来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可能会导致的价格下降趋势及其应对策略。同时,涉及了服务器交付模式和与客户的合作细节,强调了灵活性和效率的重要性。问答回顾发言人 问:您好,能否谈一下近期大厂对于AI服务器的需求情况以及预测的增长趋势?发言人 答:今年Q1-Q2及全年来看,预计相比去年将有较大增长,从120万台左右上升至160万台左右的GPU服务器。主流客户,特别是北美客户,全年的预估增长率为20%-30%。发言人 问:客户的具体需求如何?例如亚马逊在AI服务器方面的预计需求量有多大,并且对于不同厂商的服务器份额占比是怎样的?发言人 答:亚马逊的整体AI服务器需求约为17万台,其中恩达(NVIDIA)可供应大约4.5万台,占亚马逊全部服务器或AI服务器需求的约25%。发言人 问:是否能看到GB200的相关订单,并且能透露一下主要的发货时间和客户名单吗?发言人 答:GB200有部分订单,主要发货集中在九月和Q4。我们计划向海外的抖音机票、AWX谷歌以及微软等客户提供样机。发言人 问:对于GB200产品的报价是多少?发言人 答:GB200的报价大约为170多万美金,具体报价因客户的不同配置可能会有所调整。发言人 问:目前有美国的数据中心可以支持高达120千瓦/月的高密度需求吗?关于高密度数据中心的建设规模,是否有统计数据表明美国新建了多少兆瓦级别的数据中心?发言人答:美国确实有新建的数据中心能够满足如此高密度的需求,这些数据中心通常会新增扩容以满足客户需求。虽然具体的统计数字我没有,但估计20兆瓦左右的容量足以应对高密度数据中心的需求,不过实际情况还需考虑客户是否会部署其他通用服务器。发言人 问:对于交付到字节跳动等客户的GB200产品,它们主要部署在美国还是欧洲?发言人答:短期内,字节跳动可能会继续交付到美国,但从长远来看,也可能部署到欧洲等地,而在东南亚区域则不太方便部署。发言人 问:能否提供北美数据中心业主或运营商的信息,以便了解该地区基础设施情况?发言人答:我将询问相关人员并获取更详细的信息,主要包括美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的数据中心运营商。发言人 问:字节公司的机房液冷系统配置是怎样的?AWS和字节公司选择了哪种类型的CDU,并且后续是否会引入其他供应商来降低成本? 发言人 答:字节公司在机房中的液冷设置由伟丽负责提供,CPU部署也在与伟丽合作,且在初期采用了内置CDU的方案。CDU部署在整机机柜上,而AWS则采用了一拖多或内置CDU的方案。目前,客户倾向于使用内置CDU,这样更方便接管路。AWS和字节公司前期都选择了内置CDU方案,其中AWS后来根据 需求变化也可能考虑外置方案。对于CDU供应商的选择,目前英伟达仍在推荐主要厂商,如NVIDIA、AMD、Intel等,但如果为了降低成本,也会考虑引入其他国家(如台湾或中国大陆) 发言人 问:长期来看,为D(CDU)市场份额是否会逐渐下降,以及ODM厂商在降低成本方面的做法有哪些? 发言人答:CDU市场份额确实在未来可能会下降,尤其是对于新建机房来说,客户可能会引入更多元化的供应来源。为了降低成本,在招投标过程中,ODM厂商通常会在模块或部件层面寻求降价,例如CPU和液冷组件等外部部件。虽然内在部件降低成本可能性较大,但操作复杂且可能存在较大影响,因此更多是在外部部件上进行优化和调整。 发言人 问:英维克作为一家国产厂商,是否有机会进入AWS或其他国际大型云服务供应商的供应链体系? 发言人 答:理论上,如果国家政策无限制且能成功打入特定地区的ODM厂商市场,英维克等国内厂商有机会进入AWS的供应链体系。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客户的地域需求、偏好以及成本考量等因素都会影响最终决策,例如部署在美国以外地区时,可能会优先选择价格相对较低且本地化程度较高的厂商产品,而非从美国转运至中国的进口产品,以减少运输和关税成本。 发言人 问:您认为国内厂商中除依维柯之外,还有哪些企业有可能在CDU领域取得突破? 发言人答:在国内厂商中,除了依维柯之外,还有英维克、台达、技嘉等公司在做一些CDU相关业务,不过他们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此外,欧洲市场上也有像爱默生这样的厂商采用本地采购策略,而微图、丹麦的阿普利卡(Amplica)、高栏以及中国高能节能等也都涉足该领域。 发言人 问:您提到了丹麦的Dancer公司做快插头接口,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这家公司及其产品质量?发言人答:Dancer是一家生产高质量快接头接口的公司,其产品在市场上口碑很好,且拥有专利技术。尽管该公司产品质量出色,但由于现有客户已选定特定品牌并出于降低成本考虑,不愿轻易更换接口供应商,从而导致市场拓展受限。 发言人 问:针对当前许多客户倾向于选择已有供应商而非快速进入新的市场,能否具体分析一下这种情况的原因及影响? 发言人答:这是因为传统供应商提供的冷板技术与接头已被验证有效,尽管新进入者的解决方案如詹姆斯接头更具优势,但由于更换供应商需付出一定费用且可能存在风险(例如漏液问题),因此在经济利益面前,客户往往倾向于维持现状,不愿意冒风险进行大规模切换。 发言人 问:海外客户(如AWS)在选择冷板供应商时是否也会倾向于选择既有合作关系的供应商, 而不是尝试新兴或非主流供应商? 发言人答:是的,海外大型客户在选取冷板供应商时通常会倾向于合作多年的供应商,因为他们更信赖长期合作关系带来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例如,AWS会选择像瑞鸿ABC这样的老牌冷板供应商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确保硬件之间的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