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行业主题报告 2024年06月26日 北交所医药生物产业观察手术机器人行业广阔,国产替代助成长 北交所研究团队 北交所行业主题报告 诸海滨(分析师) zhuhaibin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522080007 主题: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300亿,和华瑞博、维卓致远为代表 手术机器人按照产品类别可分为骨科手术机器人、腔镜手术机器人、口腔手术机器人等。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手术机器人产品。2023年12月首台国产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正式落户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标志着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正式实现国产化。20172021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由444亿美元增长至1091亿美元,CAGR252,2025年有望达2851亿美元,2030年有望达6190亿美元。2021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约51亿元,未来五年或以4261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达300亿元,2032年有望达1829亿元。目前我国手术机器人行业商业模式主要为通过手术机器人设 备在医院端的装机来带动手术耗材和服务的销售。未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以及医保政策和行业发展支持等政策的大力支持,整体行业发展前景广阔。维卓致远为手术机器人专精特新“小巨人”,致力于打造智能导航手术机器人为核心数 相关研究报告 智手术平台。和华瑞博为北京市“专精特新”,以骨科手术机器人为核心产品, 为医疗机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主要涵盖骨科手术机器人、配套设备与耗材、手术 技术服务管理系统三个方面。 《“中华老字号”焕新篇,神经系统新 药步入收获期注入活力北交所首次覆盖报告》2024626 《成电光信:军用网络总线与特种显示“小巨人”,积极拓展民品领域北交所新股申购报告》2024625 《消费电子恢复回升新能源测试需求较高,进一步开拓功率半导体测试场景北交所信息更新》2024625 北证药品标的2、4月涨幅970、222,2023年营收433净利润553 2024M15医疗保健行业跌幅1313,相对沪深300跑输1747个百分点;M6跌幅相对较小072,医疗保健指数,相对沪深300跑赢028个百分点。细分板块来看,生命科学工具和服务指数2024M1M5跌幅最高,制药指数则跌幅最小。6月的情况来看,生命科学工具和服务指数上涨幅度最大,达449。北交所21家医药生物相关企业,总市值44650亿元,6家为北证50成分股,权重合计占比达到2204。估值方面,Wind医疗保健指数自2023年初以来相对比较平稳,PETTM在40X上下。2024M6,北证药品PETTM为30X上下,医疗设备PETTM22X。结构上,北证医药生物标的PETTM分布最集中的区间是1020X,占比33,其次是50X以上、3050X与亏损企业。20232024Q1北证药品标的业绩增长,增速优于北证整体业绩增速,医疗设备出现下滑。 11家医药生物企业北交所上市排队 政策面上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开展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等。北证相关企业动态上,欧康医药通过美国FDA现场检查;生物谷、辰光医疗、大唐药业、锦好医疗先后回复北交所关于其2023年年报的问询函;辰光医疗、博讯生物、峆一药业获发明专利证书。北交所申报企业中共11家医药生物相关企业,其中营收规模最大的为天康制药,2023年营收1062亿元,同比715。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风险、政策变化风险、公司规模较小风险。 北交所研究 开源证券 证券研究报 告 北交所行业主题报告 目录 1、专题:手术机器人,2026年我国市场规模有望达300亿4 2、行情回顾10 21、2024M15医疗保健行业跌幅1313,M6跌幅相对较小07210 22、2024M6细分中生命科学工具和服务指数上涨幅度最大达44910 23、北证医药生物标的总市值44650亿元,药品企业表现优于医疗设备11 3、估值:北证药品标的PETTM30X,医疗设备标的为22X12 4、业绩:20232024Q1药品标的业绩增长,医疗设备出现下滑14 5、政策面: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15 6、北交所医药生物标的动态18 61、北交所医药相关标的:6家北证50成分股权重合计占比220418 62、公告:欧康医药通过美国FDA现场检查,3家获得发明专利证书19 7、11家相关标的申报北交所,和华瑞博专注骨科手术机器人21 71、和华瑞博:骨科手术机器人北京市“专精特新”,97项专利21 72、维卓致远:打造智能导航手术机器人为核心的数智手术平台23 8、风险提示25 图表目录 图1:手术机器人可以分为骨科、腔镜、口腔等几大类4 图2:中国的手术机器人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5 图3:直观复星“胸腹腔内窥镜手术控制系统”2023年正式获批上市5 图4: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预计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6 图5:预计在20202025年我国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CAGR为5236 图6:2024010120240531医疗保健指数下跌131310 图7:2024060120240612医疗保健指数下跌07210 图8:2024010120240531制药指数下跌73911 图9:2024060120240612生命科学工具和服务指数上涨44911 图10:2024年的月涨跌幅来看药品企业走势优于北证5012 图11:2024年2月、4月药品企业表现相对较好12 图12:2024年6月12日北证医药生物标的PETTM282X13 图13:2024年6月12日北证药品标的PETTM292X,医疗设备标的PETTM223X13 图14:2024年6月17日北证医药生物标的PETTM分布最集中与1020X14 图15:营收上医药生物相关标的比北证全市场表现更好14 图16:归母净利润上医药标的比北证全市场表现更好14 图17:药品企业营收增速较好15 图18:药品企业归母净利润增长表现较好15 图19:《通知》分为六个部分17 图20:2024年公司脊柱机器人产品上市22 图21:HURWA和华关节手术机器人已在国内多家三甲医院顺利开展手术22 图22:HURWAKRobot5800我国首个自主研发获批上市膝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23 图23:公司星航骨科手术导航系统已经正式获批24 图24:公司在智能数智手术领域获得多项荣誉24 图25:维卓致远星航骨科手术导航系统取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5 表1:高速增长的手术机器人领域吸引了诸多公司加入7 表2: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各类手术机器人发展的政策文件8 表3:各省市针对手术机器人陆续出台若干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和商业医疗保险政策9 表4: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名单公布16 表5:《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7年)》发布16 表6:北交所目前共21家医药生物相关企业18 表7:2024年5月以来,筛选相关企业公告动态16条20 表8:北交所申报企业中共11家医药生物相关企业21 1、专题:手术机器人,2026年我国市场规模有望达300亿 依据国际机器人联盟(IFR)的分类,手术机器人属于医疗机器人中的一种,拥有操作精度高和运行稳定的优点,可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手术,为患者带来了优秀的临床效果。 手术机器人按照产品类别可分为骨科手术机器人、腔镜手术机器人、口腔手术机器人等。 图1:手术机器人可以分为骨科、腔镜、口腔等几大类 关节手术机器人 创伤手术机器人 骨科手术机器人 脊柱手术机器人 其他骨科手术机器人 手术机器人 种植牙手术机器人 口腔手术机器人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机器人 腔镜手术机器人 其他口腔手术机器人 其他手术机器人 资料来源:键嘉医疗招股说明书、灼识咨询、开源证券研究所 世界上首台被应用于临床手术的机器人为美国Unimation公司生产的工业机器人PUMA560,其于1985年成功辅助医生进行了神经外科脑部活检手术中探针的导向定位。1992年,世界上首台为临床手术设计的手术机器人ROCODOC完成了其首台临床髋关节置换手术。 2000年,美国IntuitiveSurgical公司研制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取得FDA认证,截至目前共推出了四代产品,是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手术机器人产品。截至2021年 年底,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全球累计装机量超6500台,累计实施超一千万例手术。 中国的手术机器人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72001年的起步阶段,1997年,中国海军总医院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机器人研究所联合研发了中国第一台手术机器人“CRAS”;20022010年的探索阶段,2006年第一次引进达芬奇机器人,2010年,中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骨科导航机器人”诞生;2010年以后进入创新阶段,2014年,天津大学和中南大学联合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妙手S”微创手术机器人;2016年,香港理工大学成功研发了全球首台内置马达手术机器人“NSRS”。 目前,手术机器人拓展应用已覆盖更多术式,未来医生可以借助5G、互联网、MR智能眼镜等为患者实施远程手术。 图2:中国的手术机器人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19972001) 1997年,中国海军总医院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机器人研究所联合研发了中国第一台手术机器人“CRAS” 1999年第二代“CRAS”研制成功 2001年,国产“CRAS”手术机器人经多次迭代升级获得NMPA认证。 探索阶段(20022010) 2006年第一次引进 达芬奇机器人 2010年,中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骨科导航机器人”诞生,专门用于脊柱微创手术。 创新阶段(2010年后) 2014年,天津大学和中南大学联合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妙手S”微创手术机器人 2016年,香港理工大学成功研发了全球首台内置马达手术机器人“NSRS”,可通过单一切口进入人体进行腹腔手术。 资料来源:键嘉医疗招股说明书、开源证券研究所 2023年6月,直观复星“胸腹腔内窥镜手术控制系统”(属第四代达芬奇手术系统,可应用于泌尿外科、普通外科、妇产科、胸外科等腔镜手术)获国家药监局国产医疗器械注册批准,2023年12月首台国产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正式落户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将助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患者带来更高效、更精准、 更安全的手术治疗方式,标志着全球领先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正式实现国产化,国产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进入商业化时代。直观复星位于上海的直观复星医疗机器人制造研发中心正在加速建设,该中心建成后将成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继美国硅谷后全球第二个研发与制造基地,助力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国产化进程。 图3:直观复星“胸腹腔内窥镜手术控制系统”2023年正式获批上市 资料来源:直观复星公众号 市场规模上,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自2017年至2021年,全球手术机器 人市场由444亿美元增长至1091亿美元,该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52。预计 2025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将达2851亿美元,2021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271。2030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将达6190亿美元,2025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68。 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预计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2021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约51亿人民币,预计20212026年将以4261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在2026年 市场规模达到约300亿人民币,于2032年达到约1829亿人民币。图4: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预计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 资料来源:键嘉医疗招股说明书、灼识咨询 目前我国手术机器人行业商业模式主要为通过手术机器人设备在医院端的装机来带动手术耗材和服务的销售。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以销售额计,我国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从2016 年的027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96亿元,预计到2025年,该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