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报告 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大数据研究中心深新传播智库 联合发布 目录 序言1 一、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基本情况3 (一)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地区普通高等院校情况3 1.广东高校数量仅次于江苏,过去20年新建高校数量超过江苏3 2.广东优质高校数量和占比都较小,须加大力度引进省外名校资源,助力产业升级与高质量的经济增长6 (二)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地区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情况10 1.广东高校在校生规模超江苏,过去10年增幅远大于江苏10 2.广东高校研究生比例低于江苏,更远低于香港、上海及北京13 (三)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地区普通高等院校专任教师情况14 1.广东高校专任教师相比江苏数量小,增幅大14 2.广东高校专任教师博士学位占比低于江苏,更远低于上海与北京16 二、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联18 (一)高等教育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的关联18 1.广东高等教育经费支出超江苏,仅次于部属高校偏多的北京18 2.广东和江苏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生均高等教育支出增长远落后于人均GDP增长21 (二)高等院校规模与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关联22 1.广东高校校均人口规模较大,需注意衡量高校规模与大众高等教育需求之间的关系 ...................................................................................................................................................22 2.广东高校数量增长相对江苏更加滞后于其经济发展25 (三)高等院校学生规模与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关联26 1.广东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在校生数与江苏比仍存在较大差距26 2.在经济发展近期增速下降的同时,各区域高校在校生数增长也趋于平缓27 (四)高等院校专任教师规模与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关联28 1.广东高校专任教师相对人口数量低于江苏,需加大对教师资源的配置力度28 2.从经济发展角度广东也需扩大高等教育师资规模,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0 三、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32 (一)广东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32 1.广东本科毕业生起薪和对母校的满意度高于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32 2.广东高职毕业生的起薪、就业满意度和母校满意度略高于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34 (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对广东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36 1.广东本科毕业生在本省就业的行业以教育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等高端服务业为主36 2.广东本科人才培养基本满足产业需求,但需要进一步调整以适应产业升级与转型38 3.广东高职毕业生在本省就业的行业主要集中于建筑业、零售业、教育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39 4.广东高职人才培养基本能够满足产业对实用性和应用性的要求40 (三)区域人才流动情况41 1.广东高校毕业生本地服务贡献持续在高位,为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大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41 2.省外流入广东的本科毕业生占比较大,为从“中国制造”转为“中国智造”提供人力支撑42 四、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地区普通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43 (一)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地区普通高等院校总体创新产出43 1.广东高校国际论文发表近低于上海、江苏与北京43 2.广东高校专利申请少于江苏,科研产出有提升空间45 (二)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地区普通高等院校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的关联49 1.广东高校研发人员数量及增幅都与江苏接近,科研经费近年来投入力度有所加大492.广东高校人均科研产出少于江苏,但增幅大于江苏52 (三)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地区普通高等院校科研与创新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撑55 1.广东高校背景科技型上市企业较少,需大力提升创新管理体系和推进知识产权积累 ...................................................................................................................................................56 (四)南方科技大学的创知、创新和创业59 1.南科大科研产出规模小,规模增速快,产出质量好,科研实力强劲59 2.南科大学科设置和创新创业独特,满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 ...................................................................................................................................................62 序言 序言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粤港澳大湾区定位为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并以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为重要建设目标,凸显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广东省九市(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 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 强的区域之一,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经济总量约10万亿元,在国家发展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高等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为经济增长提供人力资源、知识生产与传播、科技创新,带动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同时,经济发展又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经费保障。在知识经济和创新驱动经济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愈加紧密。高等教育的规模和质量是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探索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模式,对于加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高、城镇化进程较早、人口聚集多,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在众多城市群中的发展水平位居前列。目前,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地区的高等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较高,但区域之间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发展特色各不相同。与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在最近20年间,高等教育发展总体呈现出地理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实力雄厚、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人才虹吸效应显著、科研产出与创新增速强劲等优势与特点。但与此同时,粤港澳高等教育仍存在规模和质量有待提升、高等教育资源未能充分适应人口和经济增长需要、科研投入产出效率偏低等挑战。从区域比较视野出发,这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要借鉴京津冀和长三角等地区的发展经验,更加关注高等教育发展政策方向的顶层设计,出台更有效的政策激励与实施细则,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经济的适切性,构建与经济发展匹配的教育制度和体系。 广东的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状况也是本报告的一个关注重点。改革开放四十年,广东经济发展迅速,然而高等教育的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究其原因,一是改革开放之初广东高等教育原有基础较为薄弱,高等学校不仅数量少,专业和学科建设也未达到那时国家教委的基 本要求;二是“孔雀东南飞”,全国人才流向广东,广东没有人才培养压力而对高等教育方面的投入不足;三是,与广东经济改革的自主性相比,国家教育部门授予广东高等教育事权有限。因而,改革开放四十年广东一方面是经济发展领先全国,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未能同步快速发展。如今,广东省等各级政府对高等教育非常重视,中央政府也大力支持并相继出台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等纲领性文件,明确指出要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推动教育区域合作发展。广东高等教育当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正在呈现可喜的变化。未来广东将以经济强省的实力来建设高等教育强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新建若干所新型大学;加强与港澳高校的合作,设置中外合作高校,通过联合办学、合作培养研究生等项目引入港澳的师资、生源、办学经验等;推进三地高等教育交流,改革现代大学治理模式;完善高等教育评价办法,加大对高校贡献度、满意度的考察,等等。 本报告依据官方发布的多种数据来源,从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区域对标的角度出发,着重从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两个方面,系统全面地分析三大区域高等教育状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本报告研究对象主要为1998-2018年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三大区域的普通高校,包括内地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以及香港的认可专上教育院校,不包括内地成人高等教育。粤港澳包括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即一省两区;京津冀包括北京直辖市、天津直辖市、河北省,即一省两市;长三角包括上海直辖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即三省一市。报告第一章《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基本情况》,选取1998、2008、2018三个重要时间节点,分别从普通高等院校规模、在校生和专任教师维度,介绍近20年粤港澳、京津冀和长三角三大区域及其内部省级行政区的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和变化趋势;第二章《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探讨粤港澳、京津冀和长三角高等教育经费支出、高等院校规模、学生规模、专任教师规模与区域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联;第三章《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通过“就业”“薪资”“好评度”等核心指标,对比三大区域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重点梳理本科毕业生在广东省、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就业和流入就业的情况,关注和分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如何支撑广东省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第四章《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地区普通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选择以高等学校为支撑的高科技上市公司和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型大学孵化的科技企业为案例,展示三大区域普通高等院校的科研产出现状,揭示科研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联,探讨科研与创新对校办科技型企业的支撑作用。 一、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基本情况 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三大区域是我国人口和经济最为集中的三个区域,2018年其总人口和GDP总量分别占全国33%和45%。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三大区域也是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研究其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关系,对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对分析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也具有重要价值。本章主要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校、在校生以及专任教师三个维度描述三大区域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并在区域层次以及省级行政区层次进行比较。 粤港澳地区高校数量增长相对落后于其经济增长,优质高校集中于香港。粤港澳地区高校在校生增长较快但研究生比例相对较小,学生规模和结构可进一步调整。广东高校专任教师规模增长幅度较大,博士学位和副高及以上职称专任教师比例较低,提升较慢,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对人才培养支撑不足。广东高校生师比与江苏存在差距。 (一)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地区普通高等院校1情况 1.广东高校数量仅次于江苏,过去20年新建高校数量超过江苏 粤港澳高等院校数量占全国的比例与本地人口占全国的比例接近,但明显低于本地GDP占全国的比例,粤港澳未因经济发展较快而改变高校数量在全国比例仍然较低的格局。广东和江苏两地高校数量增长都与人口和经济增长不匹配。 2018年全国(含港澳)高等院校数量为2692所,长三角为458所,占全国17%,京津冀高校数量次之,为270所,占全国10%,粤港澳数量最少,为181所,占比为7%(见图1-1)。其中粤港澳和长三角地区高等院校数量比例基本与当地人口数量比例接近,但两区高校数量比例明显低于GDP所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