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智研咨询]:智研产业百科——聚氨酯(附行业现状、发展历程、产业链知识图谱分析)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智研产业百科——聚氨酯(附行业现状、发展历程、产业链知识图谱分析)

基础化工2024-06-06智研咨询叶***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智研产业百科——聚氨酯(附行业现状、发展历程、产业链知识图谱分析)

一、定义及分类 聚氨酯是聚氨基甲酸酯的简称,是由异氰酸酯与羟基化合物聚合而成的,英文缩写为PU。聚氨酯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誉为“第五大塑料”,是目前国际上性能最好的保温材料。聚氨酯有聚酯型和聚醚型两种。聚酯型聚氨酯是由聚酯多元醇与过量的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制备得到的; 聚醚型聚氨酯是由聚醚型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反应而得到的。 二、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聚氨酯的宏观管理职能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主要负责项目的核准、备案及制定产业政策,指导技术改造;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行业技术质量标准的制定,依法监管生产和销售,规范市场行为;国家应急管理部负责对行业安全生产进行综合监督管理;国家生态环境部负责对行业的环境保护进行监督管理,预防和控制行业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 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CPUIA)作为行业自律性组织,在协助政府部门对聚氨酯行业进行管理,积极维护会员单位合法权益的同时,通过组织行业信息交流和技术交流等方式,积极促进行业内企业间的沟通与交流,保障行业健康发展。 2、行业相关政策 聚氨酯是在目前所有高分子材料中唯一一种在塑料、橡胶、泡沫、纤维、涂料、胶粘剂和功能高分子七大领域均有应用价值的合成高分子材料,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新材料。近年来,国家主管部门及相关组织发布《化工新材料产业“十四五”发展指南》《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提出加快发展高端聚烯烃、高性能橡塑材料、高性能纤维、生物基材料等产品,鼓励企业提升品质,培育创建品牌。2023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助推聚氨酯等化工新材料延伸产业链,提高高端产品供应能力,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引导我国聚氨酯健康发展。 三、发展历程 1937年,德国化学家奥托·拜耳及其同事应用加成聚合原理,利用液态异氰酸酯和液态聚醚或二醇聚酯生成了一种新材料,即聚氨酯。随后,美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率先合成了由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共聚醚与甲苯二异氰酸酯构成的聚氨酯软泡塑料,这是PU工业发展中一个重大里程碑。我国聚氨酯工业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1958年大连染料厂研制成异氰酸酯,1968年建成年产500T生产装置,为我国PU工业创造了发展条件。我国聚氨酯工业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前,虽然有一定的生产装置,但规模均不大。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国内厂家陆续从国外引进万吨级规模的聚醚生产装置,从而为我国聚氨酯工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聚氨酯行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十三五”期间,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聚氨酯原材料和制品的生产基地及应用领域最全的地区。 四、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随着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活方式及消费结构逐渐改善,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下游行业对聚氨酯产品的要求也逐渐呈现品质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等特点。聚氨酯的产品性能依赖于对生产工艺、配方调配等关键节点控制,该等生产要素需要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持续进行积累总结并不断优化创新。规模化聚氨酯生产企业通过持续优化生产工艺和专有配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产品牌号、改进产品性能,形成了自身的技术体系,提高了新进入企业的技术门槛。 2、销售渠道壁垒 尽管我国聚氨酯市场容量较大,发展空间广阔,但由于产品在下游应用过程中需要磨合、调试,销售关系的建立、维护均需要时间,合作关系一旦确定后会相对稳固。此外,不同的生产工艺、配方调配对聚氨酯产品的性能影响不尽相同,下游客户为降低产品质量风险往往选择品牌供应商。目前市场中主要生产商均已具备成熟、完善的销售渠道以及相对固定的客户群体。在市场上取得较高的辨识度,形成较为稳固的供需合作关系成为新进入企业的重要门槛。 3、经营管理壁垒 聚氨酯行业集中度较低,整体竞争比较激烈,面对不同客户不同的产品需求,生产企业需要形成一套精细、科学、有效的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管理体系。企业需在成本费用控制、员工激励考核、产品性能提升、生产工艺流程改进等方面加强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边际成本,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从而形成较高的经营管理壁垒。 五、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聚氨酯产业链上游为生产原材料,分为异氰酸酯、聚酯多元醇与聚醚多元醇和助溶剂三大类。聚氨酯的主要原材料属于石油化工下游衍生产品,其价格受宏观经济及供需情况影响而波动频繁。近年来,随着聚氨酯上游原材料厂家扩产动作频繁,整体供给陆续增加,聚氨酯生产成本压力有望得到缓解。产业链下游包括家具、房屋建筑、交通运输、制鞋业、合成革等领域。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对聚氨酯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聚氨酯头部企业持续优化生产工艺和专有配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产品的供给,改善产品性能,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聚氨酯行业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美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美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国内知名的聚氨酯材料及全生物降解类材料生产企业,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3C电子、医疗健康、个人护理、汽车制造、运动休闲、工业装备、绿色能源、家居生活、3D打印等领域。2023年以来,国内经济处于温和复苏阶段,下游需求动力不足,美瑞新材充分发挥差异化技术创新优势,开发和推广高性能聚氨酯新材料产品,在市场价格下滑的情形下实现利润增长。2023年上半年,美瑞新材聚氨酯产品营业收入为6.88亿元,同比下降11.7%;毛利率为16.3%,同比上升2.57个百分点。 (2)康达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康达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主要业务分为胶粘剂与特种树脂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和电子科技三大板块。经过近年来的布局及发展,康达新材形成了以胶粘剂系列产品为主链、以复合材料系列产品为辅助支撑的新材料发展模式,产品附加值及技术含量随着产业链条的延伸而不断提升。2023年企业以自主开发为核心,致力于在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实现技术创新。2023年上半年,康达新材聚氨酯胶类产品营业收入为1.32亿元,同比增长1.38%;毛利率为20.66%,同比上升9.31个百分点。 六、行业现状 “十三五”期间,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聚氨酯原材料和制品的生产基地及应用领域最全的地区,主要原材料产能占比均超过全球产能的1/3。随着我国聚氨酯落后产能被逐渐淘汰,技术迭代升级,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聚氨酯工业迈入了以创新引领、绿色发展为主题的新阶段。2022年中国聚氨酯产量已达1600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5%。此外,伴随国内聚氨酯生产技术不断提高,行业规模化、集中化趋势加强,市场份额将逐渐向头部企业集中,产品品质及标准不断提升,高端产品输出能力增强。近年来,我国部分高端聚氨酯产品出口增速较快,海外市场将成为我国聚氨酯生产企业的重要发力点。 七、机遇与挑战 1、机遇 (1)产业集群化发展优势明显 目前我国聚氨酯生产区域已形成四大板块的分布格局,分别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以广东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以葫芦岛为中心的环渤海和东北地区和以兰州为中心的西北地区,其中长三角地带聚氨酯原料和制品占国内聚氨酯市场的一半以上。依托原料供应及主要应用区域为中心形成产业集群,极大地减少运输、库存管理成本,提高产品生产及供应效率。未来,国内聚氨酯生产集群在此基础上持续扩张,进一步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 (2)下游刚性需求提供发展动力 聚氨酯制品凭借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轻工、建筑、机械、纺织、冶金、运输、水利、印刷、医疗器械、石化、矿山、体育等众多行业,应用市场覆盖面广,且可替代性较小,是我国国民经济实现高速发展的必要材料之一。随着我国聚氨酯创新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聚氨酯产品派生出电子信息、光伏等新的应用场景,市场潜在需求量持续提升,聚氨酯行业发展将迎来巨大的市场契机。 (3)技术水平提升推动应用升级 聚氨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下游产品的应用场景得以不断丰富,如聚氨酯弹性体通过选择适当的软、硬段结构及比例,可以合成具有良好物理机械性能的医用心脏架桥、缝线等材料。同时,慢回弹聚氨酯等新材料的推出,派生了记忆床垫、记忆枕等产品的推广,培育了新的市场消费点。聚氨酯技术水平的提高,引导了下游产品应用场景的多元化,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2、挑战 (1)原材料价格波动频繁 生产聚氨酯的主要原材料属于石油化工衍生品,其价格受宏观经济及供需情况影响而波动频繁。 近年来,国际局势动荡,石油、天然气等主要供应地区产量收缩,出口量大幅减少,促使全球石油价格维持高位,导致聚氨酯行业成本控制难度加大。我国聚氨酯企业仍以中小型生产企业为主,依靠生产、销售环节盈利,原材料价格上涨压缩企业盈利空间,导致企业规模化生产、优化产业结构等发展受限,对行业整体高质量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我国聚氨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一方面,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之下,国内企业研发投入将不断加大,大中型生产商将不断涌现,加剧市场竞争程度;另一方面,国外企业凭借强大的研发与资金优势,在中高端市场对国内企业构成较大冲击。此外,部分低端产品因其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吸引大量小微企业涌入,低端市场竞争集中于销售价格而非综合实力,致使低端市场规范化程度不高,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3)产能利用率不及预期 随着各企业扩产项目陆续投产,行业产能规模迅速扩大。但行业内部分企业存在盲目投资、轻视研发、销售等配套能力的培养等现象,导致新增产能利用不足,无法实现预期收益,而新增的固定资产折旧成本同步影响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使行业产能与实际产销情况差距拉大,资源浪费严重。 八、竞争格局 目前,全球聚氨酯行业生产主要集中于西欧、北美和亚太地区,产能主要集中在陶氏化学、科思创、巴斯夫、壳牌等大型跨国公司手中,其依托自有研发优势占据中国聚氨酯高端市场。由于聚氨酯原材料及制品涉及种类较多,国内聚氨酯各细分行业发展较不均衡,行业内企业较多,主营产品及产品品质各不相同,总体呈现前端寡头垄断、中后端结构分化的竞争格局。聚氨酯是我国着重发展的化工新材料之一,具备较高的技术和资金壁垒,行业类龙头企业华峰化学、美瑞新材等依托品牌认知度等优势,大幅扩张业务规模,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并持续冲击高端市场。 九、发展趋势 聚氨酯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我国产品生产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国内中小型聚氨酯生产厂家多以技术含量低、品质不高、价格低廉的低端产品为主,竞争较为激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生产技术和加工方法将会被引入聚氨酯行业,进一步拓展聚氨酯的应用领域。同时,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度不断提高,需要进一步提高行业的节能减排水平,聚氨酯生产环节将趋向绿色化发展。未来,全球聚氨酯市场将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一方面,不同地区的市场环境和政策存在差异,这将会导致聚氨酯企业在不同的市场面临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另一方面,跨国企业和区域性企业将会通过合作或并购等方式来提高竞争力,进一步推动聚氨酯行业的资源整合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