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石化化工节能降碳专家20240607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石化化工节能降碳专家20240607

2024-06-07未知机构张***
石化化工节能降碳专家20240607

石化化工节能降碳专家20240607全文摘要 本次电话会议集中在中国石化化工行业的节能降碳策略上,主要围绕国务院自2024年至2025年 发布的一系列旨在推进节能降碳的行动方案展开。该方案特别强调了石化化工行业的目标与措施,包括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降低工业增加值的能源消耗,并着重于节能技术和设备的升级改造。讨论认为,尽管之前已有相关政策和指标体系,目前的政策主要是在延续和深化之前的努力,特别是在能效领跑者制度建设方面。会议重点关注了如何实现长期且持续的节能降碳目标,鉴于石化行业生产工艺的特殊性,这一过程被认为是复杂且长期的。提出了未来10至15年的节能减碳方案,突出了 行业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石化行业面临的主要碳排放问题集中在几个关键领域,为了实现减排目标,会议强调了实施节能减排措施和产业升级技术改造的重要性。同时,政策调整被视为另一个关键因素。会议上还讨论了工业重点领域的能效标杆和基准问题,以及产能落后问题和如何通过产能置换、技术改造等方式提高能效和应对碳排放。此外,讨论了碳排放目标对行业的影响,特别是在能耗双控转向碳双控的情况下,行业面临的更大压力和挑战。最后,针对未来高耗能项目需配套一定比例非化石能源的要求,与会者提出了疑问和思考,包括新规定的设计思路、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的实现方式、高耗能项目的界定以及新能源消纳问题的解决方案。总体来看,会议深入分析了中国石化化工行业在节能降碳方面的现状、挑战和未来方向,强调了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性。 章节速览 ●00:00中金公司解读石化化工行业节能降碳政策□中金公司举办的电话会议聚焦于石化化工行业的节能降碳策略。会议介绍了自2024年至2025年,国务院发布了一系列旨在推动节能 降碳的行动方案,特别强调了石化化工行业的目标与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降低工业增加值的能源消耗,并致力于节能技术和设备的升级改造。讲解人强调,尽管之前已有关于节能降碳的规划和指标体系,但现阶段的政策并未大幅度调整,更多是延续并深化之前的努力,特别是在能效领跑者制度建设方面的进展。此外,对于如何实现节能降碳的目标,讨论集中在持续性和长期性上,认为石化行业特有的工艺特性决定了这一过程的复杂性及长期性。最后,提出了基于未来10至15年规划的节能减碳方案,凸显了行业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06:04石化行业碳排放与节能减排策略□石化行业面临的主要碳排放问题集中在几个关键 领域:煤制合成氨、煤质西汀、石油质西汀和电池烧减率减,这四个领域的碳排放量占整个行业的72.15%。为了实现减排目标,重点是实施节能减排措施,并针对这些高排放领域进行产业升级和 技术改造。此外,政策调整亦是关键因素之一,如将原料用能排除于碳排放计算之外,以促进能源使用的高效性和减少碳足迹。展望未来,通过进一步优化政策和加大投资力度,在保证能源安全的同时 ,有望实现减排目标并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09:55工业领域能效及碳排放现状与挑战□讨论集中在工业重点领域的能效标杆和基准问 题,强调了八大子行业如煤制甲醇、乙烯等面临的能效提升压力和改造需求。提出了通过产能置换、 技术改造等方式提高能效和应对碳排放的策略。同时指出了行业内部分产能落后的问题,但大多数新建企业已趋向于高标准建设。此外,探讨了碳排放目标对行业的影响,特别是考虑到未来可能由能耗双控转向碳双控的情况,强调了碳减排方面的更大压力和挑战。 ●18:58碳排放与非化石能源利用:化工行业的挑战与策略□面对碳排放减少和促进非化石 能源使用的双重任务,化工行业需采取有效策略。一方面,通过提升技术和设备效率以实现碳排放控制目标;另一方面,积极引入并利用太阳能、风能等非化石能源,以助力行业转型升级。同时,行业内企业需关注国内外政治及贸易环境变化,灵活调整发展战略以应对碳排放相关挑战。 ●30:08中国石化行业的节能减排与未来发展策略□当前,中国石化行业面临碳达峰和碳中 和目标的压力,特别是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的要求下,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减少碳排放成为 行业的主要挑战。一方面,对于现有项目,正常运营不会受到太大干扰,但新增项目需适应更高的节能减排要求,如浙江炼化一体化和陕西煤化工项目需要在建设周期内调整规划,以满足24年的KPI。另一方面,十四五期间,行业重点在于供应链重构,应对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并为后续减碳提供有力支持。此外,中国在推进国际标准方面的努力也被强调,尤其是在塑料循环经济标准的谈判中取得的成就,展现了中国石化行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未来,行业将致力于技术升级和国际标准优化,以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治理。 ●37:19行业能耗基准与乙烯项目审批原则□讨论集中在如何设定并动态调整行业基准能耗 以及审批乙烯项目的指导原则。首先,介绍了基准能耗作为固定值的情况,强调基准水平对于促进行业整体进步的重要性。同时,指出基准值的设定不仅要考虑当前行业发展状况,还要预留足够的空间给企业进行自我改进和升级。其次,针对乙烯项目,明确了总量控制的必要性,强调新项目的审批不仅仅依据能否满足现有标杆水平,还需要考量其对下游产业链的贡献及是否符合高质量发展需求等因素。 ●41:47探讨节能降碳方案及高耗能项目新能源配套□针对节能降碳方案中提出的未来高耗 能项目需配套20%左右非化石能源的要求,与会者提出几点疑问和思考:首先,对于十四五后两年的新建高耗能项目而言,是否已经开始遵循这一新规定进行方案设计;其次,如何确保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的实现,涉及到可再生能源销售指标的问题;再次,高耗能项目如何界定以及当前市场上已有项目的情况;最后,关于新能源消纳等问题的解决方案及其实施难度。 此外,还讨论了高耗能项目审批权限、新能源消费比例的具体量化问题及对未来项目规划的影响。问答回顾 发言人问:国务院发布的2024年到25年的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中,石化化工行业有哪些具体的要求和指标? 发言人答:根据行动方案,石化化工行业被明确提出了节能降碳的具体任务和指标。其中,在2024年要确保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9%,相较于2023年有所提升,并要求工业增加值能 源消耗降低约3.5%。此外,还需实现节能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1.3亿吨二氧化碳的目标 ,这些指标与之前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及工业能效提升计划保持一致。 发言人问:节能降碳的指标对石化化工行业节能减排有何挑战?以及如何实施这一约束性指标的下降?当前政策中关于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变化,这对石化化工行业的节能减排有何影响? 发言人□答:石化化工行业中需要实现的节能降碳指标确实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尤其是在现有技术和装置条件下,无法短期内大幅度削减能耗和排放。因此,政府采取了一种持续性和长远性的策略,而非分阶段设定短期目标。为了实现总体目标,行业将以八大主要子行业(煤制合成氨、煤质烯烃、石油烯烃、乙醇汽油等)为重点进行减排改造升级,并严格遵循能效领跑者制度建设,逐步推动能效水平提高,从存量产能的改造和增量产能的准入两个层面出发,保障目标的有效执行。自2022年起 ,政策对原料用能不再计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范围内的规定,这一变化对于石化化工行业来说是积极的。之前政策过于严苛,导致原料用能也被纳入能源消耗管控,但现在这种情况得到了纠正。这意味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更多地使用原料能,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减少碳排放负担。同时,这也符合行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初衷,无需额外调整原有规划指标。 发言人问: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这八大子行业中能效标杆以下产能的占比情况及其改造淘汰压力有多大? 发言人□答:根据我们参与的节能减排改造工作,八大子行业中的部分企业由于能效指标距离现有基准有一定差距且无法继续扩容,因此面临改造或淘汰的压力。具体能效标杆以下产能占比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比例,但我们会协助各省进行产能置换,将落后产能的指标转移到新增产能省份使用,来实现全国能效水平的整体提升。 发言人问:对于1.1亿吨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在当前石化化工行业面临的情况如何?该目标对于当前规划是否有挑战? 发言人答:由于工业行业的碳排放数据自2020年后未公开,但从推测来看,1.1亿吨二氧化碳 减排量大约占石化行业总排放的6%至7%。尽管作为高碳排放行业,这一目标具有较大挑战性,但我们仍按照既定计划和步骤积极推进减排工作。各子行业已背负各自的减排任务,采取新技术应用、加大研发投入等方式共同应对挑战,预计2025年有望实现这一目标。 发言人问:针对能源效率(能效)而言,本次政策对于降低基准以下产能的效果有多大?是否存在较大的减法空间? 发言人□答:实际情况显示,大部分新建投资均朝着能效标杆水平建设,因此仅从能效角度看,短期内减产的空间可能不是太大。然而,更关键的关注点在于行业整体能效指标的逐年提高,而非单纯依靠减产措施。2022年之后,原料和非化石能源的一定程度松绑使得能达到先进或接近标杆水平成 为可能。 发言人问:从碳排放的角度来看,相比能耗控制,减少碳排放的压力是否会更大? 发言人□答:确实如此,从碳排放角度看,每减1.1吨碳的压力相对较大。能耗控制目前多为建议 性目标,因产业发展和扩能需求存在硬性规定;而碳排放控制则与国家战略及国际贸易等因素密切相关,其紧迫性和约束力更强。 发言人问: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通过一个措施同时解决能耗控制和碳排放问题? 发言人□答:我们认为能耗控制与增加碳汇并非孤立的两个方面,它们可能是可以联动解决的。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进行技术创新或改进工艺流程,既可以减少能耗,也能间接实现增加碳汇的目标。 发言人问:目前,从管理和执行层面来看,您认为是优先关注哪一方——能耗控制还是碳汇增加?发言人□答:我们更倾向于先实施能耗控制措施,因为这有明确的数据标准和要求,并且在遵循这一要求的同时,很可能也解决了碳汇增加的问题。 发言人问:当前碳排放的压力主要来自哪些方面?比如是否已经开始实施碳税或其他类似政策?发言人□答:压力主要来自于总量上的减排目标,而不是每个企业或省份的具体减量要求。虽然每家化 工园区平均需减碳约16万吨,但对于大型化工企业而言,这个任务相对易于实现,尤其是通过节能手段。 发言人问:在追求提高能源效率并降低规上工业产值3.5%的同时,如何通过增加非化石能源消费来达成减排目标? 发言人□答:现阶段应更多利用光伏和风能等非化石能源,例如安装光伏设备以提高用电绿色度。此外,还应在适当条件下探索生物质能的应用,并通过技术研发降低相关产业的产业化成本。 发言人问:针对当前企业面临的绿电消纳困难问题,有何解决方案? 发言人□答:绿电消纳问题的核心在于其无法直接接入电网使用,因此需寻求与电力部门协调沟通,解决接入难题。同时,鼓励企业布局风光制氢等多元化能源,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局。 发言人问:是否有计划对企业强制性要求必须满足20%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耗的比例? 发言人□答:目前暂无强制性要求企业达到该比例,而是等待条件成熟后再依据各地资源禀赋、绿电价格等因素进行布局。同时,政策不宜过度压迫企业进行此类投资,需要平衡经济效益与环境责任的关系。 发言人问: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能否确保在2022年底前达成减排目标? 发言人答:虽然目前看来实现2020年的减排目标有一定难度,但我们可以通过技术设备收率工艺的改造以及引入更多非化石能源来辅助工作,从而有望达成目标。 发言人问:2022年的减排目标对于新增项目有何影响?是否会改变已存在的存量项目运营模式?发言人答:对于新增项目,2020年的减排指标将产生较大影响,促使它们在规划时充分考虑节能 减排的需求,并在未来几年的项目建设周期内做出相应调整。而对于存量项目,其正常运行不会受到太大干扰。 发言人问:十四五期间,国家对于能源领域的节能减排要求相比十三五是否更为严格? 发言人□答:十四五期间的节能减排要求并不比十三五更为严格,中国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都是坚定 不移地执行的,尤其是在节能减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