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非洲能源转型 政策报告系列 政策报告01:津巴布韦 关于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IIGF)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IIGF)是国内首家以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为目标的开放型、国际化的研究院,2016年9月由天风证券公司捐赠设立。研究院前身为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成立于2011年9月,研究方向包括绿色金融、气候金融、能源金融及健康金融。IIGF是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的常务理事单位,并与财政部建立了部委共建学术伙伴关系。IIGF以营造富有绿色金融精神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氛围为己任,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智库。 作者 沈威,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绿色“一带一路”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周正韵,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绿色“一带一路”中心助理研究员TsitsiMusasike,BostonUniversity TinotendaChidhawu,UniversityofZimbabwe 研究声明 本报告合作方为非洲气候基金(ACF)。本报告系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的研究成果,不一定代表非洲气候基金(ACF)观点。 本报告笔者衷心感谢所有为本报告的案头研究、实地调查、访谈和问卷等各方面给予支持的同事和专家。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巨大协助对本研究的顺利进行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此一并谨致谢意,文中疏漏由笔者负责。 本报告为“中国与非洲能源转型政策报告系列”系列的第一篇。第二篇为《中国与埃及低碳能源转型:从可再生能源到绿氢》。 执行摘要 全球对于包括钴、铜、锂、镍在内的新兴战略矿产需求的快速增长,为矿产资源丰富的非洲国家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治理挑战。如果对于关键矿业的巨量投资能够得到有效管理和引导,其收益将对非洲国家实现经济赶超和社会发展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力供应以及其他基础设施的巨大缺口是非洲国家从关键矿业投资中获益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本项研究设计了‘矿业-能源联动发展’的分析框架(Mineral-EnergyNexusforDevelopment,以下简称MEND),用于深入探讨这一挑战的解决路径。MEND探索建立各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合作型治理体系的可能性,并全面评估关键矿产产业,基础设施与当地社会发展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 针对特定国家,MEND的衡量方法是基于四个潜在的发展效益指标,即: (1)社区的电气化程度;(2)气候减缓效应(比如通过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 (3)强化电力基础设施支持;和(4)为矿电部门的治理改革提供可再分配的收入。 我们采用MEND的分析框架对中国企业在津巴布韦锂矿开采项目(称为Z1)的深度案例研究。津巴布韦拥有丰富的关键矿产资源,但是其电力供应和基础设施能力不足的问题也是较为典型的。津巴布韦政府也希望能够提高本国关键矿产产业的加工能力,提升矿产资源出口的附加值。但是本国的严重电力短缺问题影响了这一愿景的实现速度。 在过去二十年中,中国企业主导了在津巴布韦的采矿和电力行业的开发投资。因此,我们的调查研究聚焦中国和津巴布韦双方的利益相关方,基于半结构访谈、焦点小组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揭示了中国企业在投资非洲关键矿产产业过程中的企业战略和实践,及其电力解决方案对实现多重发展目标的影响。 我们的研究发现,中方企业在项目执行期间采用了创新的电力解决方案,比如说嵌套式长期购电协议(Sleeved-PPA),并计划建造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形成组合式的供电方案。这些创新方案为矿上的作业提供了可靠且经济的电力供应,但对推动当地社区的电气化发展较为有限。因此,中国企业为了承担起更多的企业社会责任(CSR),正在通过捐助太阳能节能灯等方式改善周边社区能源贫困状况。 本案例研究表明,为了实现采矿设施和周边社区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电力解决方案,需要进一步统筹各方的资源优势,将公共、私营和民间参与者联系起来。单个投资者的能力难以凭借自身力量实现MEND框架中所列的四类发展目标,来自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支持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非洲国家的电力监管机构对各类创新型供电模式的支持对实现MEND至关重要,比如支持嵌套式或其它非传统购电协议,或是基于社会融资的社区电力解决方案、和各类混合融资方案和去风险工具的采用。我们建议中国和津巴布韦监管和金融机构能够制定更加灵活和有针对性的政策,以推进实现MEND分析框架中所展现的各类发展效益,防止“资源诅咒”的问题在非洲矿业大国重演。 矿电联动发展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矿产品的销售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资源+基础设施”的综合开发和融资对于非洲资源类国家的发展路径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联动模式与以往中国承建的相对独立的超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有显著的不同。矿电联合项目若能实现MEND框架下的各项发展目标,将会是中国转向‘小而美’一带一路项目的有益尝试。 目录 1.引言:中国与非洲矿业发展1 2.矿业-能源产业联动发展(MEND)3 3.应用MEND框架分析津巴布韦Z1锂矿项目的发展效益11 3.1.津巴布韦概况:蓬勃发展的矿产行业与捉襟见肘的电力行业11 3.2.为Z1锂矿项目供电:具体供电方案对MEND框架的启示20 3.2.1.Z1项目的能源解决方案21 3.2.2.从地方电气化到地方发展25 3.2.3.组织管理与文化29 3.3.案例研究的启示31 4.政策建议与结论32 4.1.支持关键采矿活动的创新电力解决方案32 4.2.支持具有气候缓解效益的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33 4.3.实现地方电气化和发展效益34 4.4.建立有效且一致的再分配机制35 图目录 图1.矿业-能源产业联动发展方式:发展效益与合作伙伴网络3 图2.2018-2023年关键矿产的价格变化(人民币)6 图3.实现的决定性因素9 图4.津巴布韦矿产租金(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11 图5.锂电池生产能耗范围13 图6.2022-2023年外汇汇率波动(津巴布韦币兑美元)18 图7.嵌套式购电安排22 图8.嵌套式购电安排+自备电站模式23 图9.嵌套式长期购电协议及光伏电站供电的决定因素24 图10.参与调查的村民25 图11.对Z1项目对当地社会贡献的看法26 图12.对Z1项目及中国投资者的总体态度27 表目录 表1.津巴布韦外债总额(单位:百万美元)15 1.引言:中国与非洲矿业发展 近年来,中国在可再生能源与关键矿产领域的海外投资已成为学界、业界及政界热议的焦点。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1年宣布停止对燃煤电厂的融资以来,关于如何促使中国扩大在非洲等地区的可再生能源投资规模的讨论持续升温(Ayeleetal,2021;ZhouandMa,2023)。然而,中国在亚非拉地区大规模投资各类与能源转型密切相关的关键矿产项目,也引发了另一场截然不同的讨论。西方发达国家对于中国在全球电动汽车于电池价值链中日益增强的主导地位公开表示了担忧,并强调了实施适当的“去风险”策略的紧迫性(Demarais,2023)。 然而,在这场持续的辩论中,往往缺乏一种极为重要的声音。来自全球南方的投资接受国,作为中国各类‘绿色产业’投资的主要受益者,对中国在绿色能源和关键矿业领域不断增长的影响力有着截然不同的关注点和考量。考虑到这两个战略领域的投资对这些国家整体和地方的发展轨迹都会产生深远影响,以下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1)在受援国层面,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将绿色产业投资作为推动该国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化石燃料和贵金属矿产曾给很多资源丰富类国家带来非常严重的‘资源诅咒’困境。随着风能、太阳能和关键矿产成为新的战略资源,这些国家如何利用这些新的资源禀赋,实现经济和工业方面的“赶超”,并避免“资源诅咒”的重演? (2)在地方层面,需要关注绿色投资为当地民众带来的发展机遇和利益,以及实现“公正转型”的必要性。这个问题涉及到如何为矿业项目所在的社区和居民提供更好更清洁的公共产品和学习机会,增强他们的生产技能和效率,从而走上一条更加包容性的发展道路。 本文旨在通过对非洲关键矿产采矿和加工活动中如何保证能源供应这个具体问题的微观分析,探讨上述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在国家层面,多个矿产资源丰富的东道国政府宣布了雄心勃勃的提高采矿工业化程度的目标。相关的干预政策旨在鼓励投资者投入矿产品的加工能力,作为防止资源掠夺和促进本国工业化的重要举措。矿业和电力部门的治理逐步趋于融合。然而,由于国内电 力基础设施的匮乏,尤其是在采矿和矿产品加工地点的电力供应短缺,已成为实现上述政策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比如说,在非洲地区近80%的采矿活动都位于农村和原住民地区(Owenetal,2023),如何设计创新和实用的清洁电力解决方案是尤为迫切的问题。 另一方面,能源密集型活动,如按照东道国政府要求安装矿石加工和冶炼设施,为提高周边社区的电气化水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实现2030年全球能源可及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面临的挑战尤为严峻。目前,该地区仍有约43%的人口未能接入现代能源系统(IEA,2022)。若能提高矿区周边农村和原住民地区电气化,将为尽快实现SDG7提供不可多得的机会。因此,采矿业和加工关键矿产的电力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多重发展潜能。 在本报告中,我们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矿业-能源产业联动发展 (Mineral-EnergyNexusforDevelopment,orMEND)方法——来探讨这一问题。本报告的研究基于案头调查和实地调查,包括对中国企业在津巴布韦一项锂矿开采投资进行了深入的案例研究。长期以来,津巴布韦一直是中国企业在电力和矿产领域的重要投资目的地。而当前该国正在经历的电力供应危机,与高歌猛进的关键矿产投资使其成为检验MEND方法的理想案例。 报告中揭示了该项目当前电力解决方案的成效与局限,还展示了参与交易的主要利益相关方在创新和实验方面的巨大潜力。为了实现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矿区及周边社区电力解决方案,我们认为需要采取一种更加协调包容的方案,协调投资国和受援国的其它公共、私营和民间组织,提供更为多元化和灵活的一揽子电力解决方案。 尽管文章分析主要聚焦于项目层面的微观动态,但我们也将其置于中国对非洲的出口信贷和项目融资这个大背景中。鉴于许多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面临着不断增加的债务负担和日益恶化的公共财政状况,以主权信贷或担保为支撑的大型基础设施开发模式正面临挑战。自2017年以来,中国在非洲的出口信贷贷款额度下降明显(Mosesetal,2023)。在此背景下,MEND方法提出了一种潜在的替代方案:在各利益相关方的支持下探索由私人主导的工业用电+社区用 电的综合解决方案。我们相信,成功实施MEND方法有望充分释放关键矿产投资的各类发展价值潜力,并促进受援国在国家和地方层面的公正和可持续发展。 2.矿业-能源产业联动发展(MEND) 关键矿产投资的电力解决方案能够对国家和地方发展产生多重影响(见图 1)。 图1.矿业-能源产业联动发展方式:发展效益与合作伙伴网络 来源:作者自制 MEND解决方案中的第一个显著优势是解决矿业投资周边地区的电力基础设施短缺。投资者需要确保矿业项目现场拥有完备可用的电力基础设施,这通常也被称为"最后一英里"的挑战。这些基础设施可能包括输电线路和变电站 (若矿业项目的供电需要连接电网)或是独立的自备发电系统。在联有电网的情况下,若受援国的电力公司因资金或技术制约而无法及时提供这些基础设施,投资者必须利用自有资金和技术资源获得所需设施。之后,这些新建电力基础设施的所有权通常会部分或完全由投资人转让给当地电力公司。双方通常会事先协商电力设施转让后的购电机制。在独立的自备系统中,这些基础设施主要由私人投资机构拥有,既可能是由矿业投资者完全拥有,也可能是矿业投资者 与独立电力开发商(IPP)共同持有。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这些新增的电力基础设施都将提升受援国的电力供应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