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与期货在18-20元/公斤的高点价格达成了一致预期了,聊产业,大部分人觉得高点是18-20的重要原因是期货给出了这个价格。 而期货的人去调研产业预期,发现也是18-20。 背后核心原因是农业部的产能去化数字不支撑价格大幅上涨,所有人都不敢质疑权威,也拿不出更好的证据。 造成的后果就是当猪价上涨超预期的时候,期货与产业的第一反应就是【对于生猪养殖行业当前分歧的探讨】 产业与期货在18-20元/公斤的高点价格达成了一致预期了,聊产业,大部分人觉得高点是18-20的重要原因是期货给出了这个价格。 而期货的人去调研产业预期,发现也是18-20。 背后核心原因是农业部的产能去化数字不支撑价格大幅上涨,所有人都不敢质疑权威,也拿不出更好的证据。 造成的后果就是当猪价上涨超预期的时候,期货与产业的第一反应就是,双方都没错,是猪价错了,然后推断一定是二育非常多导致的。 然而我们这两周的草根调研,无论上周在北方,我这周在广西(现在很多华中华北从广西云南拉猪去做二育),都没有发现近期有非常疯狂的二育,基本上是正常,价格涨了一些以后环比相对多一些。 这也符合常理,一是现在做二育,出栏时候是夏天肥猪需求一般;二是去年二育普遍亏钱,幸存者多谨慎且资金比较吃紧。 二育不是这轮猪价上涨的核心原因,核心还是猪越来越少,二育至多起了边际作用。后续股价的上涨,一定是对猪价的认知超越现在的一致预期。 历史来看,期货给出的远月一致预期往往错误。 从期货和现货角度来说,夏天以前,是远月期货引领预期,预期引导二育与压栏的生产行为;而夏天以后,伴随肥猪需求旺季与标肥价差拉大,现货不需要期货指引,而是现实需求与增重引领,自身就有上涨动力,期现模式转换为现货引领期货。 现在就处于期现运行模式的转换阶段,当前用期货去锚定未来现货价格,大概率是偏低的。股价而言,比较稳妥的想法的就是等猪价企稳,看能稳在哪个平台。 尤其是被假设的二育增多后的释放期,猪价如何表现,大概是端午节后,如果猪价稳在17左右甚至以上,蓄力再涨,股票机会似乎更为确定。 但是从周期的角度讲,集团企业资本开支放缓、中小规模普遍做代养与二育不买母猪,今年春节后至今价格都比22年高,产能拐点向下持续加速对应的时点距离当前还在四季度。 当下与中期的供需关系越来越紧张,远端的供给也没有主体去做产能显著增加。本轮周期的高价与持续景气是比较确定的,股票有调整都是上车机会。 今天远月期货价格继续调整,但是股价已经不跌了,要重视。 重点推荐【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巨星农牧,神农集团】,同时建议重点关注【华统股份、京基智农、天康生物、唐人神、新五丰、东瑞股份、立华股份、中粮家佳康、德康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