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东吴证券]:Q1低价单致盈利下滑,N型爬坡占比将持续提升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Q1低价单致盈利下滑,N型爬坡占比将持续提升

2024-05-24曾朵红、郭亚男、徐铖嵘东吴证券A***
Q1低价单致盈利下滑,N型爬坡占比将持续提升

立足光伏垂直一体化,营收保持稳健增长。公司2005年成立,以电池片业务为主,2012年开始立足光伏垂直一体化生产。公司稳中求进,构建“一体两翼”业务体系,逐步拓展储能和光伏设备等业务。公司2023年营收815.6亿,同增11.7%;归母净利润70.39亿,同增27%; 扣非归母净利润71.4亿,同增28%。 23年末计提减值轻装上阵,Q1单瓦净利大幅下滑。公司2023年组件销53.1GW,同增39%,其中Q4组件出货15.5GW,环增14%。2024Q1组件出货15GW+,环比基本持平,我们预计确收约13.5-14GW,环比大幅下降,主要系①Q1硅料涨价+组件低价单,大部分市场均亏损,仅北美有一定利润贡献,②N型出货超50%但产能爬坡中,成本仍较高; 我们预计公司2024年出货增长40-50%,随TOPCon产能放量,预计占比达到65%。 23年费用率提升影响利润,在手现金较为充足。公司2023年期间费用同增39.33%至45.08亿元,期间费用率上升2.13个百分点至5.53%,主要是计提保证金、增加投标费用、汇兑收益减少等所致。2023年经营性现金净流入124.14亿元,同比增长51.64%,2024Q1期末现金余额67亿元,环比基本持平。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行业竞争加剧、全产业链盈利承压,我们下调公司2024-2025年盈利预测、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32/47/71亿元(24-25年前值为80/94亿元),同比-54%/46%/51%,对应当前PE14/10/6倍,考虑到公司行业龙头地位,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1.立足光伏垂直一体化,营收保持稳健增长 1.1.公司发展历程 公司成立于2005年,成立之初以光伏电池片业务为主,逐步发展成为具备硅片、电池片、组件以及下游电站业务一体化的光伏龙头企业。2012年合肥3GW一体化基地投产,公司正式转型为一体化企业。自2014年开始,公司的组件出货量稳居全球前五。2019年11月,公司A股借壳成功上市,开启新一轮的发展征程。 公司是行业领先的光伏产品提供商,同时也是国内光伏行业的先行者之一,已构建起包括太阳能光伏硅棒、硅片、电池及组件,光伏电站开发、建设和运营,光伏材料与设备在内的全产业链链条,成为光伏行业企业中产业链完整、结构布局协调的龙头企业之一。公司近年来通过产能扩建与产业链拓展,进一步加强光伏产品的供应能力,满足下游市场需求的增长与多元化,巩固自身在光伏行业中的领军地位。根据第三方权威咨询机构PV InfoLink统计数据,公司2017-2021年组件出货量位居全球前三名,2022-2023年位居全球前四名,稳居行业前列。2024年3月,晶澳科技作为第五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顺利通过复核,再次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 1.2.公司主营业务介绍 公司立足于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垂直一体化模式,长期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光伏发电系统解决方案,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硅片、电池及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运营,以及光伏材料与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公司生产工厂在国内和海外均有布局,国内主要分布在河北石家庄和邢台、江苏扬州、无锡、盐城和连云港、安徽合肥、上海奉贤、浙江义乌、云南曲靖和内蒙古包头、鄂尔多斯,海外生产工厂在越南北江。 公司以主产业链“光伏产品事业群”为依托,不断完善组织架构,设立“智慧能源事业部”,加大下游光伏应用的投入,不断扩大集中式、工商业及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建设规模,同步探索多种光伏发电应用场景的开发,以及节能降耗、资源回收再利用、储能、碳管理等综合能源解决方案;设立“光伏新材事业部”,加强光伏新材料和设备的研发力量,包括光伏拉晶设备及辅助材料、光伏导电材料、组件封装材料等业务,为主产业链快速发展保障供应的同时,持续降低成本贡献力量。 公司坚持“抢抓机遇、稳中求进、提质增效”的指导思想,构建“一体两翼”业务体系架构,做强做大光伏智能制造业务,做精光伏新材料和设备产业,积极开发下游光伏发电应用场景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综合能源系统解决方案。 1.3.立足组件一体化,营收稳健增长 公司2023年营收815.6亿,同增11.7%;归母净利润70.39亿,同增27%;扣非归母净利润71.4亿,同增28%。2023Q4营收216亿,同降8.83%;归母净利润2.75亿,同降88%;扣非归母净利润1.11亿,同降95%。2024Q1营收159.7亿,同降22%;归母净利润-4.83亿元,同降119%,扣非归母净利润3.69亿元,同降114.8%,Q4计提18.65亿资产减值、Q1非经常性损益主要为取消股权激励费用,业绩略低于预期。 图2:2023年归母净利润70.39亿元,同比+27.23%(亿 图1:2023年收入815.56亿元,同比+11.74%(亿元,%) 图3:2023年期间费用45.08亿元,同比+39.33%(亿 图4:2023Q4现金净流入52.61亿元,同比-7.08%(亿 2.23年末计提减值轻装上阵,Q1单瓦净利大幅下滑 公司2023年组件销53.1GW,同增39%,其中Q4组件出货15.5GW,环增14%。 2024Q1组件出货15GW+,环比基本持平,我们预计确收约13.5-14GW,环比大幅下降,主要系①Q1硅料涨价+组件低价单,大部分市场均亏损,仅北美有一定利润贡献,②N型出货超50%但产能爬坡中,成本仍较高;我们预计公司2024年出货增长40-50%,随TOPCon产能放量,预计占比达到65%。 3.23年费用率提升影响利润,在手现金较为充足 公司2023年期间费用同增39.33%至45.08亿元,期间费用率上升2.13个百分点至5.53%,主要是计提保证金、增加投标费用、汇兑收益减少等所致。2023年经营性现金净流入124.14亿元,同比增长51.64%,2024Q1期末现金余额67亿元,环比基本持平。 4.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考虑到行业竞争加剧、全产业链盈利承压,我们下调公司2024-2025年盈利预测、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32/47/71亿元(24-25年前值为80/94亿元),同比-54%/46%/51%,对应当前PE14/10/6倍,考虑到公司行业龙头地位,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5.风险提示 (1)政策不及预期。未来政策走向对行业盈利空间和公司业绩有较大影响。 (2)竞争加剧。若行业竞争加剧,将影响业内公司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