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电力专家解读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20240515 - 发现报告

电力专家解读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20240515

2024-05-14未知机构王***
电力专家解读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20240515

1、《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解滥读 《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统一 各省市电力市场的基础制度规则,减少发电企业参与市场的技术成本。规则体系包括“1 加 N”的模式,滥即一套全国统一的基本规则加上针对不同交易品种和市场运行环节的具体规则,目前已下发中长期基本规则、现货基本规则和 电力市场信息披露基本规则等。规则明确了电力市场的交易类型,包括电能量交易、电力辅助服务交易和容量交 易,为市场提供了明确的交易框架。 2、迎峰度夏用电展望 2024 年夏季电力供需预计将非常紧张,可能成为历史上最紧张的夏季之一,全国层面可能出现 4000 万千瓦左右的供需缺口。由于电力供需硬缺口的存在,未来几年的电力保供将面临挑战,需要通过增加燃 煤发电装机、提升调峰能力和开发新的保供资源等措施来应对。 3、电力市场改革进展 电力体制改革主要集中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上,目前重点在于细化电力交易品种和 推进电力低碳转型,以及建立辅助服务市场和容量保障机制。新能源入市是未来电力市场改革的重要方向,目前新能源入市的比例已经超过50%,未来通过市场机制优化新能源配置将是关键。 4、分时电价对电力市场的影响 分时电价机制将对所有中长期市场交易产生影响,要求所有交易按照分时段要求 签约,以适应更细化的市场需求和价格信号。分时电价对于火电和燃气发电具有较大的利好,因为这些电源具备较强的调节能 力,能够根据市场价格信号灵活调整发电量。对于水电和核电,分时电价的影响较为复杂,取决于电站类型(库容式或径流式)和调节能力。水电入市的比例较低,核电的调节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Q&A Q:关于《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的解读和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需情况的展望是什么? A:《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是滥一项重要的政策,由国家发改委发布,自 7月 1 日起实施。该规则将对电力市场运行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当前正值迎峰度夏的关键时期,电力供需情况备受关注。国网的资深电力专家将分享对政策的解 读以及对夏季电力供需情况的展望。 Q:目前专家对《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有何看法? A:专家将提供对《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的详细解读,包括政策的具体内容、对电力市场的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变化。请注意,由于提供的文本中没有具体的 问题和回答内容,以上 Q&A 是基于文本中的信息和指令构建的。实际的 Q&A 需要根据会议中的具体提问和回答来形成。 Q:《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的背景和核心内容是什么? A:《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的滥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自 2015 年以 来,中国开始建设电力市场,目标是建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作为全国统一大市 场的一部分。由于各省市场建设主体的差异,导致了技术成本的增加。因此,2022 年 4 月,国家提出加强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的统一。其次,该规则属于全国统一电 力市场“一加 N”基础规则体系的一部分,是该体系中最核心、最具统领性的规则。它简化了技术层面的内容,集中于行业发展的共识。此外,还包括三个交易品种 的规则和三个市场运行环节的规则,形成 1 加 6 的基本规则体系。 Q:《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中提到的交易类型有哪些? A:《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中明确了三种交易类型:电能量交易、电力辅助 服务交易和容量交易。容量交易虽然是文件中的新提法,但实际上是以前的容量 成本回收机制。中国对容量成本回收机制有多种定义,包括容量补偿机制、市场 化的容量市场和稀缺电价等方式。市场初期将采用容量补偿机制,如 2022 年 10 月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下发的煤电容量成本补偿机制。未来将探索建立容量市场,以市场方式配置系统的有效容量。 Q:电力辅助服务交易在《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中是如何规定的? A:《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中将电力辅助服务分为基本辅助服务和有偿辅助 服务。基本辅助服务主要包括燃煤火电的基础调峰、系统调压和大部分省份的一 次调频,这些服务目前是无偿提供的。未来,一些省份可能会探索市场化的一次 调频辅助服务,如山西正在进行的市场机制探索。此外,一些地区可能会像美国 那样,对调压等辅助服务进行市场化探索。 Q:《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中关于电力交易结算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交易结算、电力辅助服务交易结算和容量交易结算。这些规定使得电力市场的不 同品种在结算层面有了明确的对应。规则还指出,电力交易机构负责结算依据,电网企业则提供相应的结算服务。这意味着,尽管交易双方可以是用户和发电企 业,但交易和结算仍需通过统一的电力交易平台完成,并且由电网公司进行统一 结算。这种市场模式将继续保持,与国外一些地区通过双边场外交易或自行选择 结算所的做法不同。 Q:《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对电力市场的价格运行有何影响? A:《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强调了引导市场价格运行到合理区间的重要性,以满足国家对电力行业的运行要求。由于电力价格具有较大的波动性,规则中对 价格运行的指导旨在 确保电力市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这些内容是规则体系中 相对更加明确和重要的方面,预计在未来一两年内,这些执行上的规定不会有明 显变化。 Q:关于电力市场改革的整体进展和未来政策的期待,以及电力市场价值体系的变化和现货市场建设的影响是什么? A:电力市场改革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从中长期交易到现货市场的逐步试运行, 以及容量电价的出台,都是改革的重要步骤。目前,电力体制改革主要聚焦于市 场化改革,特别是交易品种的细化和分化。随着新能源的增长,灵活调节能力和 可靠发电容量变得更加稀缺,需要市场机制来激励资源提供。国家正在探索市场 化的辅助服务和建立容量保障机制,同时,新能源的环境价值通过绿电绿证市场 体现,并与国家的碳双控政策相衔接。电力市场的价值体系将出现分化,电能量价值的占比将下降,而灵活调节、可靠容量和绿色低碳价值将上升。现货市场的 建设将极大影响电力市场的价值发现和市场主体的博弈行为,尤其是新能源。中 长期市场的细化和分时段合同的推进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必然方向,将对市场主 体的竞争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新能源入市是未来值得关注的问题,需要国家层面 的顶层文件来指导新能源的价格配置和优化资源配置。 Q:新能源入市的趋势和对新能源企业收益格局的影响是什么? A:新能源入市是未来电力市场改革的重要趋势,由于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市场配置价格和形成真实价格是必然选择。这将改变新能源企业的收益格局,因为许多新能源项目在建设时是基于未来 20 年的电价预测来计算收益的。然而,市场推出时并没有很好地与原有计划体制下的电价衔接,导致新能源入市后电价存在风险。全国新能源入市的比例已达到 50%,特别是在三北地区,新能源比例已经很高,原有的保障利用小时数政策难以执行,需要各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政策。新能源入市的政策和市场机制的完善将是未来电力市场改革的关键。 Q:国家层面是否会推动分布式光伏参与市场? A:国家层面目前正在推动集中式的新能源入市,主要是陆上风电和集中式光伏。 然而,分布式光伏的快速发展使得其参与市场的必要性也在增强。预计今年或明 年,国家层面可能会推动分布式光伏参与市场,可能采用电网企业代理购电的模 式,让不具备直接参与市场条件的分布式光伏通过电网企业代理的方式接受市场 价格。 Q: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的修订和政策机制有哪些新动向? A: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的修订和政策机制方面,已经建立了 1 加 6 的基本规 则体系。其中,电力现货市场的基本规则和信息披露的基本规则是最近半年内新 出台的,预计不会有修订。中长期交易的基本规则预计将在下半年进行修订,形 成第三版,可能会引入分时段签约的要求。此外,国家发改委正在征求关于绿电 交易专章的意见,预计将合并到中长期市场基本规则中。辅助服务基本规则预计 今年将落地,以规范各省多样的规则。同时,国家层面可能会出台新能源入市政策,填补过去八年的政策空白,并关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具体政策。 Q:中长期交易引入分时电价机制将如何影响市场? A:中长期交易引入分时电价机制将直接影响发电企业和售电公司的签约方式。 企业需要按照分时段签约,将电量和价格按照不同时间段进行分解和约定。这将 增加新能源企业的签约难度,因为它们需要更精确地预测每个时段的发电量和价 格。分时段签约可能导致新能源企业在年度交易中签约的比例下降,而更多地依 赖月度交易或更接近交割日的交易。此外,分时段签约可能会暴露新能源固有的 反调峰缺陷,增加其价格风险,尤其是在其主要发电时段内的价格可能会下降,从而影响其收益。火电企业则需要合理预测系统供需形式和价格,以安排发电行 为。 Q: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需格局的展望如何?是否存在缺电情况? A: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需形势相对紧张,被认为是近年来最为紧张的一年。预计顶峰负荷增速将超过可靠装机增速,导致电力供需硬缺口逐渐拉大。根据中电联预测,今年可能存在约 4000 万千瓦的供需缺口。若气温较高,降温负荷可能急剧增长,供需紧张将更为明显,可能出现有序用电的情况。然而,由于 今年来水情况良好,如果气温不是特别高,供需形势可能相对缓和。明年随着燃 煤火电的投运,供需缺口预计将逐渐缩小。 Q:未来几年电力供需状况将如何发展?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电力供应? A:未来几年,顶峰负荷增速超过有效装机增速的现状可能会持续存在。除非出 台政策降低顶峰负荷,否则供需矛盾将继续存在。为了保障电力供应,需要更多 地挖掘需求响应能力和储能调节能力,这些将是未来几年保供的重要资源。除了 煤电投运和具体天气情况,电化学储能等保护资源的成熟程度也将影响未来电力 供需状况。 Q:今年气候条件对电力供需有何影响?是否有可能出现大规模拉闸限电的情 况? A:今年气候条件对电力供需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带来的风险。尽管经济复苏情况良好,但气候风险可能导致时段性、季节性和区域性缺电问题。电网公司将执行有序用电方案,以应对供电不足的情况。目前,有序用电方案能 覆盖约 30%的用电量,因此不会出现大规模拉闸限电的问题。国家层面也明确 禁止大规模拉闸限电。具体是否会出现有序用电,取决于气温和来水情况。如果气温较高,有序用电可能不可避免。 Q:对于火电新建速度的看法,以及未来火电发展的趋势如何? A:我国对火电的发展态度在 2021 年下半年出现了明显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双 碳政策的提出和对煤电投资积极性的影响。尽管如此,国家层面已经充分认识到 在未来几年内,我们仍然需要依靠煤电来保障供电。实际上,对于煤电的装机速 度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预计到 2025 年,将完成 888 17 瓦的装机要求。而从 2025 年之后,煤电的增长仍将持续,因为目前我们找不到更好的替代煤电的保供手段。至于 28 年 29 年之后,煤电的发电量预计将达到峰值,但装机量的峰 值可能要到 2032 年或之后才会出现,这主要取决于我们是否能找到能够替代煤 电保供能力的技术。如果未来几年内没有技术突破,煤电将继续是我国保供的重 要资源。 Q:分时电价机制将如何影响中长期市场? A:分时电价机制将对整个中长期市场的所有电量产生影响。这意味着无论是年 度、月度还是月内交易,所有的交易都将按照统一的分时价格来执行。这种机制 的实施,将使得电量的结算不需要区分是在哪个时间尺度上签订的合同,从而简 化了结算过程。举例来说,如果在某年 8 月份出台了分时段要求,那么从十月份 开始的所有交易,包括之后的年度交易,都将按照这种分时段模式来进行。这表 明分时电价机制对中长期交易的影响是全面且深远的,所有的中长期交易都需要 遵循统一的分时段规则来执行。 Q:分时电价对整体上网电价水平的影响如何? A:分时电价的实施可能会增加不同电源的预测成本和准确率,以及偏差结算的 问题。但从整体变动方向来看,分时电价对市场平均价格的影响较小。市场均价 以基准价为基础形成,而分时段电价的自由化取决于各省的电源结构和用电曲线。实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