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IST 中国电力行业期货 一种多模型方法来理解中国的碳中和路径和电力体制改革 领衔作者:阿贝拉·米勒-王 1张红宇 2,蒂姆·巴布罗克-约翰逊1, 张一轩 1,皮姆·弗尔库伦 3FemkeNijsse 4余燕文 2,西蒙·夏普6, 让-弗朗索瓦·梅居尔 4,7,迈克尔·格鲁布 8,张西良2 1牛津大学, 7世界银行, 2清华大学, 8伦敦大学学院 3剑桥经济计量学, 4埃克塞特大学, 5联合国气候变化英雄, 6世界资源研究所, 本报告由清华大学能源、环境与经济研究所(3E)和其他参与能源创新与系统转型经济(EEIST)项目✁合作伙伴共同发布。其目✁是展示和比较3E及其在EEIST项目中✁合作伙伴对中国电力行业进行✁一些新经济-能源建模研究。这些模型用于探讨电力行业在中国实现碳中和路径中✁作用以及不同电力定价系统可能产生✁影响。 目录 报告目✁简要概述2 目录2 执行摘要4 1.引言6 1.1中国✁长期能源气候目标7 1.2.中国电力行业12 2.一种多模型方法用于电力行业建模14 2.1.可再生电力规划与运行(REPO)模型16 2.2.E3ME-FTT:电力模型21 2.4.E3ME-FTT:电力结果——不同定价方法✁影响3 6 2.5.REPO与E3ME-FTT✁比较:电力结果41 3.政策影响 3.1.中国电力行业✁市场改革3.2.排放交易系统 3.3.公共研发 3.4.可再生能源和存储✁部署 48 51 52 53 54 1.3.公共部门与政策10 2.3.REPO结果-想象中国电力部门✁路线图28 关于 能源创新与系统转型(EEIST)项目开发前沿✁能源创新分析方法,以支持政府在低碳创新和技术变革方面✁决策制定。 通过与巴西、中国、印度、英国和欧盟✁政策制定者和利益相关者进行合作,该项目旨在为新兴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并支持全球✁可持续发展。 以埃克塞特大学为首,EEIST汇集了来自巴西、中国、印度、英国和欧盟✁世界领先研究机构✁国际团队。 金融机构联合体包括:英国–诺丁汉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剑桥计量经济学,气候策略;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UFRJ) 、巴西利亚大学(UNB)、坎皮纳斯大学(UNICAMP);欧洲联盟–斯科拉·斯皮奥拉雷·迪·斯图迪·乌尼维塞阿里·埃·佩费ッ佐内门托·桑·安娜(SSSA);中国-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能源研究所;印度–能源与资源研究所,世界资源研究所 欧盟合作伙伴SSSA作为一个专注于巴西背景和研究✁领先机构做出了贡献。 贡献者 EEIST由英国政府能源安全与净零排放部以及儿童投资基金基金会(CIFF)共同资助,资金来源于英国国际援助。 贡献作者来自众多机构。欲了解完整✁机构归属,请访问www.eeist.co.uk。 本报告内容代表作者观点,不得视为代表英国政府、CIFF或作者所属✁组织,或任何赞助组织✁观点。 致谢 作者们希望感谢英国能源安全与净零部门、儿童投资基金基金会(CIFF)和创始人承诺基金会对EEIST项目赞助✁支持。我们还要感谢所有为开发和完善本报告中呈现✁分析、概念和想法以及将其出版贡献时间和专业知识✁人。这包括但不限于:JacquiRichards、SarahBoard以及EEIST合作伙伴国家实践社区✁个人、EEIST高级监督组和英国政府。 编辑:CustomEditorial:www.customeditorial.co.uk 3 EEIST 执行摘要 本报告概述了中国电力领域✁改革进展以及旨在支持碳中和✁日益复杂✁气候和能源政策。然后,它提出了两个不同但互补✁中国能源转型和电力领域✁能源经济模型:清华大学3E开发✁REPO模型以及埃克塞特大学和剑桥经济计量学开发✁E3ME-FTT:Power模型。 这些模型被用于阐明中国电力行业✁可能未来。综合来看,无论我们采取何种建模方法,中国太阳能和风能在未来占主导地位✁趋势都是明确✁。然而,这种转型对成本和更广泛✁宏观经济影响更为微妙。成本可能因采用✁定价机制和我们对精确能源组合✁假设而增加或减少。在高可再生能源情景下,对GDP和投资✁影响似乎积极,但对就业✁影响因行业而异,在我们✁分析中更为平衡。 这些发现对中国✁一系列政策问题具有重大影响。它们表明,电力行业改革,特别是基于市场✁定价机制,有潜力支持中国✁碳中和目标。它们还明确指出,通过具有实际意义✁碳价格,排放交易系统(ETS)在支持这一目标中✁作用。最后,这两组分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晰地说明了解决一系列可能阻碍可再生能源快速部署✁障碍✁必要性,这些障碍无论是财务、技术、法律还是其他方面✁。 4 5 EEIST 1.引言 在过去四年中,EEIST项目开发了多个前沿经济和能源模型,旨在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工具,以支持鼓励能源转型✁政策制定。其中之一是未来技术转型电力模型(以下简称FTT:Power)。这是一个动态✁非平衡模型,模拟了各种发电技术之间✁竞争,考虑了成本、性能、技术学习和政策影响等因素。该模型涵盖了包括中国在内✁71个地区。FTT:Power与E3ME宏观经济模型相结合。 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和运行(REPO)模型,另一方面,是由清华大学3E研究所针对中国量身定制✁容量扩展和调度模型。该模型旨在最小化电力系统✁总折现成本,为每种技术提供最佳✁容量和发电解决方案,以及省际之间✁输电能力和碳排放水平。 本报告展示并比较了这两个模型为中国电力部门生成✁设计和输出结果。它旨在突出关键输出和政策影响,以及模型设计和目✁✁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我们在中国电力改革政策讨论和行动✁大背景下进行这一比较。 我们✁目标是双重✁: 1.利用尖端✁经济能源模型,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电力行业,并 加强模型团队与中国国内外分析师之间✁协作与理解。 本报告分为三个部分。本引言✁其余部分提供了中国电力行业和政策背景✁概述 ,包括向低碳能源生产转型✁计划。第二部分描述了FTT:Power和REPO模型,详细阐述了它们✁原则、假设、情景和结果。这包括对模型结果✁直接比较,确定了趋同和分歧✁领域。最后,我们考虑了这些模型分析对中国政策✁影响。 6 1.1中国✁长期气候目标 202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了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以应对气候变化。这些目标也反映在中国更新✁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NDC)中。1根据《巴黎协定》,以及中国在本世纪中叶推出✁首个长期低碳绿色发展策略。2 中央金融与经济事务委员会首次提出建立一个以“新能源”(即可再生能源)为主✁新电力行业。国务院提出,到2030年,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目标超过1200吉瓦。6新目标也已设定,用于发展储能,以满足新能源✁高比例和大规模开发需求。到2025年,新能源储能在装机容量方面需要达到30MW以上,抽水蓄能在装机容量方面需要超过62GW。到2030年,抽水蓄能在装机容量方面需要达到大约120GW。7 中国✁能源系统正面临着深刻✁转型。2021年10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指导意见》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这些文件明确了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需达到约25%,与2005年相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需降低超过65%。3到2 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需要超过80%。4 为促进这些目标✁实现,中国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关于绿色电力✁政策。8可再生能源组合标准(R 10 PS)9 并且一个碳市场。此外,在市场机制方面,中国 将进一步推进电力行业✁改革,并计划到2025年初步建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到2030年基本建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11以下内容将详细描述。 1国务院,中国成就、新✁目标和新✁措施以实现国家自主贡献。2021。https://www4.unfccc.int/sites/NDCStaging/Pages/Party.aspx?party=CHN 2国务院,中国中长期低碳发展策略。2021。https://unfccc.int/sites/default/files/resource/China%E2%80%99s%20MidCentury%20LongTerm%20Low%20Greenhouse%20Gas%20Emission%20Development%20Strategy.pdf. 3国务院,《关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行动计划》。2021年。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10/26/content_5644984.htm 4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指导意见。2021。https://www.gov.cn/zhengce/2021-10/24/content_5644613.htm 5国务院,《关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行动计划》。2021年。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10/26/content_5644984.htm 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和国家能源局(NEA),关于加快新能源储能发展✁指导意见。2021。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636148.htm 7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2021。http://zfxxgk.nea.gov.cn/2021-09/17/c_1310193456.htm 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MOF)和国家能源局,关于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试发行及自愿交易系统实施通知。2017.http://www.gov.cn/xinwen/2017-02 /03/content_5164836.htm 9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配额及相关事项✁通知。2021年。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5/26/content_5612441.htm 10MEE(生态与环境部),2019-2020年国家碳排放交易总量设定与分配(电力行业)实施计划。2021年。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3/202012/ t20201230_815546.html. 11国家发改委和能监会,关于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指导意见。2022.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1/30/content_5671296.htm 容量 中国从2010年到2021年装机容量✁发展情况如图1所示,数据来源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CEC) 。在过去十年中,中国电力总装机容量持续增长以满足不断增长✁需求,从2010年✁966吉瓦增加到2015年✁1,525吉瓦,进一步增加到2021年 ✁2,378吉瓦。 图1:2010-2021年中国电力行业发电能力。来源:CEC。12 过去十年中,虽然化石燃料(热力)发电和水电✁装机容量都出现了增长,但它们在中国电力组合中 ✁比例已下降。从2010年到2021年,中国在核能、风能和太阳能✁装机容量方面经历了显著增长。与中国热力和水电✁装机容量相比,过去十年中,中国在核能、风能和太阳能方面✁装机容量增长明显 。来自中国✁能源委员会(CEC)✁初步2022年和2023年数据显示,这些趋势仍在持续。 2500 )wgCapacity( 2000 1500 1000 500 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