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优化方法》研究报告主要聚焦于构建一个能够应对碳中和复杂挑战的国家能源技术模型(C3IAM/NET)。该模型旨在解决多系统交织耦合、行业异构性、技术成本动态性、非线性技术与行为演变以及社会经济不确定性等难题。通过自下而上的建模方法,该模型覆盖了中国多个关键行业和部门,包括能源加工转换、运输配送、终端使用和末端回收治理等全过程,以及能源系统内部的原料至产品的全链条。
C3IAM/NET模型通过综合考虑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城镇化、老龄化、智能化等因素,对终端用能行业的产品和服务需求进行预测,并以此为约束条件,引入重点技术的成本动态变化趋势,模拟各行业如何以经济最优的方式实现产品或服务的供给目标,同时关注技术、能耗、碳排放和成本的变化。模型还整合了所有终端用能行业对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需求,建立了供需平衡关系,从而实现全系统的供需联动和成本收益的协同优化。
模型的关键特性包括:
-
多维度集成:模型涵盖了从需求预测到供给布局的多个维度,包括终端用能需求、行业生产规划、能源需求集成、技术选择以及供需两侧的碳排放耦合。
-
动态成本考量:模型考虑了设备的年度化初始投资、运行和维护成本,以及燃料成本,以实现能源系统成本最小化的目标。
-
跨系统耦合:模型通过耦合能源加工转换、运输配送、终端使用和末端治理,以及能源系统内部的全链条,实现系统的复杂性和相互依赖性。
-
政策与资源考虑:模型包含了政策干预、资源限制、技术演变和成本变化等因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
技术经济协同:模型旨在通过技术优化布局,实现技术经济的协同,平衡成本、收益和风险之间的关系。
总之,C3IAM/NET模型为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路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有效工具,帮助决策者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制定出更具前瞻性和可行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