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智库 中国-东盟双边关系新进展及国际化拓展建议 中国移动研究院战略与产业研究所 2024年3月 摘要 中移智库 近年来,中国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将周边外交置于外交格局首要位置。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区,已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成功、最具活力的典范。仅2023年,便实现了雅万高铁开通运营、皎漂深水港项目签署落地、中越深化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与东盟多国扩大相互免签等诸多成绩。2024年1月,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两周年。在此背景 下,研判中国-东盟关系对于信息通信企业海外拓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东盟双边关系新进展 进展一:政治互信日益巩固,中国的影响力、生命力、感召力向东南亚区域深度辐射 以高层外交,特别是元首外交为引领,中国-东盟关系朝着 更高质量、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迈进。2023年,菲律宾、马来 中移智库 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柬埔寨和老挝等国的9位东盟国家元首或首脑先后应邀访华。中方先后有国务院总理李强、中央外办主任兼外交部长王毅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东盟峰会、访问印尼和越南。高层交往推动构建中国-东盟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外交关系格局,促进中 国-东盟关系全面走深走实。以深化伙伴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为依托,中国在东南亚区域的影响力、生命力和感召力持续提升。2008至2023年,中国先后与东盟十国构建起“全面”或“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在此基础上,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尼西亚时,倡议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23年底习近平主席访越,双方就共同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达成共识,标志着中国同中南半岛国家在双边和澜湄合作多边层面实现命运共同体建设全覆盖。东盟国家对中国“和平”“安全”“文明”倡议的认同感不断强化。 进展二:互联互通日益紧密,构建打造泛亚高铁经济圈,中国式经济样板间形成示范效应 中国同东盟搭建以铁路、公路直达运输为支撑的亚欧大陆 中移智库 物流新通道,为中国-东盟合作深化奠定“硬联通”基础。2023年4月,中老铁路客运列车正式开通,成功将老挝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为打造中国式经济样板间提供标杆。5月,连接重庆-昆明-临沧-缅甸至印度洋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正式通车。9月,由中国承建的印尼首条高铁-雅万高铁正式商业化运营,这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落地海外。12月,中越就推动跨境标准轨铁路联通与建设达成共识。中国续租缅甸皎漂港99年,中缅铁路提上日程。未来,随着雅万、中老、中泰、中越、马东等铁路线的全线贯通,“泛亚铁路1”将从设想变为现实,“中国规则”和“中国标准”也将在东南亚发挥更强影响力。交通网络的互联互通加速推进泛亚高铁经济圈构建,拉动中国与 1泛亚铁路:1995年12月,时任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莫哈末在东盟第五届首脑会议上提议修建由中国♘明经老挝、泰国、马来西亚到新加坡的国际铁路,陆续得到有关国家赞同,故称为“泛亚铁路”。 中移智库 东盟国家经济跃升。以中老铁路为例,2023年1月至10月,中老铁路全线累计发送旅客超1,40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600万人次,有力促进当地原材料销售和居民就业。据预测,到2025年,中老铁路将带动中国和老挝GDP分别增长1.2%和3.9%2。由中老铁路开通形成的码头效应、虹吸效应,也将带动国内企业深度融入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提速中国-东盟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进展三:经济交流日益密切,区域经济一体化朝着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 以异质合作为基础,中国与东盟国家充分释放内生经济发 展动力,推进全方位、深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方面,2020年至今,中国-东盟已经连续四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2022年双方贸易额9,753亿美元,较2013年扩大1.2倍3。投资方面,中国是老挝和柬埔寨的最大投资者,印尼和越 2数据来源:根据公开新闻整理。 3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南的第二和第四大外资来源国4。中国和东盟本币合作共识持续深化。至2022年末,中国已和越南、印尼、柬埔寨、老挝签订双边本币结算协议,本币互换协议金额超8,000亿元5。中国-东盟多边经济合作的现实基础不断夯实,对抗负外部性能力进一 步增强。区域经济合作框架与多边协调机制为中国-东盟区域经 中移智库 济一体化降低阻力,注入新动能。2023年2月,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启动首轮磋商,6月,RECP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9月,第20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举行,签订投资合作项目470个,总投资额4,873亿元,较上届增长18%,创历届新高。多边经济合作机制利用零关税优惠及区域原产地累计计划等,在地缘优势下扩大中国-东盟产能合作,打造“中国-东盟超大双循环”。 进展四:安全合作日益深化,中国-东盟增信释疑,形成相对安全“依赖” 4数据来源:《东盟统计年鉴(2023)》。 5数据来源:《2023年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报告》。 传统安全领域,以东亚领导人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区域安全多边机制促进利益融合,缓释战略互疑。2011年起,中国-东盟每年举行防长非正式会晤。为深化军事与安全互信,中 中移智库 国-东盟建立海上联合演习机制。2023年11月,“和平友谊-2023”联合演习落幕,越南、马来西亚在内的5个东盟国家参演。中国-东盟以“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凝聚共识,构建未来南海地区的秩序基石。2023年10月,《南海行为准则》正式启动 案文第三轮审读,进一步强化分歧管控。非传统安全领域,在 支持东盟在地区架构中的中心地位共识下,中国-东盟相对安全“依赖”加深。双方重点围绕打击贩毒、非法移民、反恐、国际经济犯罪和网络犯罪等领域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2023年8月,针对缅甸边境电信诈骗犯罪活动蔓延,中缅泰三方开展联合打击行动,取得初步成效。2024年1月,在中方的斡旋和促推下,缅军同三家缅北民地武组织代表在昆明举行和谈,并达成正式停火协议。 进展五:民意基础日益牢固,历史与现实的精神纽带构筑中国-东盟面向未来、相向而行的深厚根基 密切的人文交流和文化互动是联接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精神 中移智库 纽带,更是中国与东盟面向未来、相向而行的深厚根基。基于地缘相邻、族缘相亲,文化相近,中国-东盟的全面务实合作具备深厚牢固的民意基础。截至2023年12月底,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先后开放对中国游客限时免签或与中国互免签证;印尼、老挝、柬埔寨、文莱和东帝汶则允许中国公民办理落地签。中国与新加坡、老挝、缅甸、印尼等国建立人员“快捷通道”和货物“绿色通道”。2024年被确定为“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人文相交、民心相通,为中国-东盟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奠定民意根基。 二、信息通信业东盟方向国际化拓展建议 2023年中国和东盟关系总体向好、瑕不掩瑜。展望未来, 关系更加密切的中国-东盟成长可期。由此,提出建议: 一是更好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一带一路”是我国面向 中移智库 当今世界局势的必然选择,也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必由道路。信息通信企业应依托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对外战略,主动融入国际产业链,积极实现“走出去”,将全球化作为长期发展的战略选择。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数字经济产业链,推动优质的技术和服务进入海外市场,从向全球输出“中国成本”、“中国规模”转而向全球输出“中国技术”、“中国品牌”和“中国体验”。 二是加大东盟国家数字经济领域合作与拓展力度。推动数字经济是东盟国家的迫切发展诉求,也是美国与东盟深化关系 的重要合作抓手。要以“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战略紧迫感,抓住中国和东盟政治互信不断提升的红利期,抓住东盟国家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窗口期,加快谋划、系统布局,借助国内产品、技术、服务等优势打造国际能力,在东盟信息基础设施建 设和数智化转型中输出中国经验。 三是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安全和发展并重。中国—东盟政治互信加深、经贸互利共赢的大方向不会变。信息通信企业在拓展东盟市场时,要坚持重点突破,在整体 中移智库 推进的基础上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渐进和突破相衔接。要重点聚焦与中国关系长期稳定友好的高价值、高潜力区域及国家市场,制定精准适配的发展策略。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东盟方向国际化拓展新局面。 附表:中国-东盟国家战略对接与2022年经贸往来概况6 国家/地区 是否参与共建命运共同体 战略对接 该国从中国进口规模 (亿美元) 该国向中国出口规模(亿美元) 来源中国的 FDI存量 (亿美元) 东盟 / / 5672.9 4080.5 1546.7 文莱 2035宏愿 8.3 22.5 1.0 柬埔寨 √ 五角战略 141.8 18.4 74.4 印度尼西亚 √ 全球海洋支点 713.2 777.7 247.2 老挝 √ 变陆锁国为陆联国 23.4 33.4 95.8 马来西亚 √ 2050国家转型计划 937.1 1098.8 120.5 6数据来源:共建命运共同体参与情况、各国战略对接信息来自公开新闻整理;三项经贸及投资指标数据来源于 《中国-东盟统计年鉴(2023)》、国家统计局,数据年份为2022年。 缅甸 √ / 136.2 114.9 39.7 菲律宾 多好多建 646.8 230.5 11.1 新加坡 智慧国家2025 811.7 339.6 734.5 泰国 √ 泰国4.0 784.8 565.2 105.7 越南 √ 两廊一圈 1469.6 879.6 116.7 审稿:宋镇亮 中移智库 本文作者 李玥,就职于中国移动研究院,主要从事运营商国际化拓展、国际电信业发展趋势等领域研究工作。 中移智库 董晓颍,就职于中国移动研究院,主要从事运营商国际化拓展、国际电信业发展趋势等领域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