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瑞雷达 20240425军工/低空监视。 1.去年我们实控人解决了国籍问题,我们进入了防务市场,现在跟一些单位在做测试。2.资质目前还没有拿到,这个是同步解决的,一般产品进去之后,用户认可之后的几个月就可以去到资质。3.产品测试的过程是很漫长的,水利、气象都用了差不多5年。 4.低空之前我们卖了一个岸海雷达,之前是珠海这边走私比较严重,但是这方面需求没有这么迫切 。这个是点目标探测的雷达,低空也主要是点目标探测。5.目前深圳、珠海的低空项目我们也在积极参与,还是在测试阶段。让我们提供了产品参数,但是他们最终怎么选择我们也不知道,客户需求也不明确,目前能见度还不高,甲方 现在也不知道要什么东西。像比如万亿国债,钱先下来了,再找项目,这个能见度就很高。 6.低空肯定是需要气象雷达的,但是客户要具体什么东西,现在还不知道。我们是有技术储备的,能快速的相应。7.低空相控阵雷达主要是还是放置在规划的飞行线路上面。这款雷达的功率很低,辐射也很小,是小型的相控阵雷达,功率和耗电跟电视机差不多。8.城市中有很多大楼的遮挡,所以要布局的点比较多。 9.5G-A这种通感一体的感知能力差不多150米左右,我们相控阵的感知范围差不多5 公里,而且我们进度比他高一些,而且也可以全天候的探测气象。这两个探测手段应该都会用到。 10.低空我们现在开发的一些都是未来可能需求面很广的产品,但是价格不会太贵。我们现在还没有定价,因为低空这边的标准还没有出来,所以我们预算都没有做进去。 技术: 1.以前的机械雷达,很多气象信息没办法详细的捕捉。传统的多普勒雷达19世纪就诞生了。 2.测雨、气象、监视,雷达不是共用的。水利这边的误差要求非常低,对数据要求非常精准。水利这边是一种产品,气象是几个集成,硬件、软件也不一样,气象有更多的场景, 水利比较单一。3.我们目前在市场具有技术领先性,但是我们不是唯一的。 4.我们微带贴片和波导裂缝的区别就在于准不准的区别。他们只解决了有没有,我们解决了准不准 5.美国要26年才有产品。 6.低空雷达的技术难度不会很大,水利是世界性的难题。毛利率: 1.相控阵雷达70年代就诞生,之前的都是波导裂缝体制的相控阵雷达,我们采用的是微带贴片。我们董事长之前在雷神就是专门搞雷达的芯片话,这个方向目前海外也有很多团队 在研究,这个方案的设计、开发难度比较大,量产之后成本会很低。2.波导裂缝是机械加工的方式去做波导管,成本会比较高。 3.我们很多零件在国内没有现有的产业链,我们很多部件都是自己开发的。我们T/R也是自己发展制造,很多关键的东西都在公司体内,友商很多都是外购的,所以他们的很多利 润都在体外。4.我们雷达的算力、算法、软件也是自己开发的,所以我们的利润都留在了体内。毛利率的持续性: 1.价格是市场竞争决定的,最开始的800万也不是我们定的,我们只是价格的跟随者,我们主要是优势是在成本端和技术端。2.而且目前在气象体目标的探测领域,竞争对手也不是很多,就2-3家,目前参与者也不是很多。 3.我们规模起来之后,期间费用的占比也会下降,我们研发23%,加上其他的有40%,如果我们量起来,期间费用可以摊薄一半。 4.研发费用我们也就控制在20-30%,不会太激进,企业还是会控制风险。报表变化: 1.去年我们开发了几款新产品,比如测雨雷达,还没有形成收入。 2.C波段也还是在研发投入。 3.去年IPO上市,有很多期间费用。 4.新的销售渠道,低空、防务、气象、水利,这些推广、展会等也会有一些费用。5.管理费用,我们去年新租用了一个大厂房,工人也需要提前招聘和培训,差不多要提前半年。 6.1.2个亿的费用,大部分是设备。 市场/产能:1.今明两年,气象估计200台,水利100-200台,总体300- 400台,我们市占率大概一半。2.我们新的厂房是100台。去年9月份启动,今年 2季度投产,差不对需要前置8个月。3.明后年的产能根据订单和市场。采购的商业模式: 1.现在基本是政府招投标,终端客户都是国家一级单位,所以我们收款是不会有问题的,有国家财政的保障。 2.去年是比较紧张的一年,项目立项都是有财政预算的,去年财政的资金被调用,所以才部分延期 ,一般我们是收30%预付款。3.万亿国债:今年很多项目都是纳入里面的,财政司有专项审计,支付能力保障更好一些。 4.正常的交付周期:签完合同现付20-30%,系统验收30%,终端验收30%,再留个 5%的质保金。 5.我们都是按照生产计划生产,都是标准化产品。 订单/价格:1.昨天35台这个订单30个月交付,这个价格不包括雷达塔(100多万),包括硬件+软件。 2.友商也有自己做软件,都有自己的生态系统。3.客户要再开发APP,那是另外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