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80期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挑战与对策 报告人:马光荣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副院长2024年1月9日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承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 1 金融风险的旧问题与新形势 2 目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面临的挑战 3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对策 1 金融风险的旧问题与新形势 2 目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面临的挑战 3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对策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 三个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地方债务、房地产和中小金融机构 201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 实体经济高杠杆与金融风险 2015年“去杠杆” 实体经济高杠杆是金融风险的总根源 •金融风险源于实体经济,因此实体经济杠杆率是金融风险的先导预警指标 •在实体部门体现为过度负债,在金融领域体现为信用过快扩张 •宏观杠杆率的分子反映债务规模,分母反映收益率即偿债能力 •债务累积到一定程度,经济下行、监管加强或外部冲击,就会导致风险爆发。 •金融危机往往都起于高债务引发的债务危机 300 宏观杠杆率 250 杠杆率(%) 200 150 100 50 0 2004Q12005Q42007Q32009Q22011Q12012Q42014Q32016Q22018Q12019Q42021Q32023Q2 2017年以来宏观总杠杆率先稳后升 2017-2019年杠杆率趋稳,“去杠杆”政策取得一定成效 •进展:地方债务新规与置换、资管新规与影子银行、债券市场违约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互联网金融风险、完善金融监管体制 2020年以来,宏观杠杆率从247%上升到287%,累计上升40个百分点。 •一是保增长需要加杠杆 •二是GDP降速(名义与实际速度) 300 宏观杠杆率 250 杠杆率(%) 200 150 100 50 0 2004Q12005Q42007Q32009Q22011Q12012Q42014Q32016Q22018Q12019Q42021Q32023Q2 分部门杠杆率,地方债与房地产占比高,上升快 2020年以来,各部门杠杆率均在上升:政府上升15%,企业上升17%,居民上升8%。 •政府部门:中央杠杆率上升5%,地方政府杠杆率上升10%。 •企业部门:城投杠杆率上升了10%,其他企业上升7%。 •居民部门:17-20年增长,21年以来止步,甚至部分季度略有下降。与房地产形势紧密相关。 居民 非金融企业政府 300 250 200 杠杆率(%) 150 100 50 0 2015Q12015Q42016Q32017Q22018Q12018Q42019Q32020Q22021Q12021Q42022Q32023Q2 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及其分布 金融风险的重点领域 杠杆率的结构显示金融风险的几个重点领域: •1.地方债务风险(与地方国企风险) •2.房地产风险(超过四成新增信贷流入房地产) •3.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上述重点领域风险之间紧密交织、错综复杂 •房地产地方债金融机构风险 •公共风险与私人风险轮动 金融风险的旧问题与新形势 当前金融风险的特征 债务规模攀升 偿债压力加大 •GDP降速,收益下降 •通缩与付息负担上升 融资成本高 •国债比率低 融资期限错配 •地方城投 •中小商业银行也存在期限错配 •流动性风险与违约风险交织 隐蔽性强:低透明度、逃避监管突发性、传染性、破坏性 地方债务风险的新特征 广义政府负债率超过90% •显性50%+隐性40% •地区差异大,西部地区债务负担重 显性债风险相对可控,但仍存在三个不利因素: •显性债尽管规模上升,但是透明、限额、成本低、期限长,风险较小。 •三大不利因素:一是财政收支紧平衡;二是限额分配未真正贯彻正向激励原则:收益与风险双重问题;三是专项债过度包装,实际收益低 隐性债风险高 •规模仍在上升,开前门并未对堵后门产生持久作用 •隐性债特征:成本高、期限短、不透明、偿付压力大 •债券违约被掩盖,非标违约时有发生 地方债风险:存在较大地区差异 广义政府负债率超过90% 2022年各地区广义负债率(%) 西部地区负债率高、风险更大,城投融资成本更高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广 上 山福 北 辽 内蒙古 河 河 宁 黑龙江 西 山湖海陕安新湖江江广甘吉云重四 浙 青贵天 0.00% 东 海 西建 京 宁 北 南 夏 藏 东北南西徽疆南西苏西肃林南庆川 江 海州津 地方显性债务/GDP城投有息负债/GDP 地方债务规模:前门大开,但堵后门效果不显 2015-2018年,负债率保持平稳 2020年以来,显性负债率、隐性负债率分别各自上升10百分点 地方举债融资需求仍然高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城投融资成本高、期限短、不透明、偿付压力大 城投债发行利率远高于地方政府债券,非标融资成本更高 中西部地区的城投融资成本高于东部地区 城投债发行利率 6% 5% 4% 3% 2% 1% 0% 东部中部西部 城投融资成本高、期限短、不透明、偿付压力大 城投债券和银行贷款的期限都逐年下降。期限错配更加严重,流动性风险加大 原因:债务率攀升、政策不确定性加大 城投债借新还旧的比例大幅上升 还本付息压力大 地方债向基建投资的转化率较低 基建投资增速 城投非标违约时有发生 •债券未有实质违约,风险被隐蔽 •隐性担保未根本打破 •2018年以来,城投非标违约累计近300起 城投非标违约事件数量 •2023年违约事件明显增加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1820192020202120222023 数据来源:企业预警通 房地产金融风险 •房地产前期高杠杆、近期激烈去杠杆,风险距离更近 •2018年之前新增房地产贷款一度占到全部贷款增量的四成,但21年以来剧烈下降 •居民杠杆率前期攀升,近期止步 居民部门杠杆率 65 60 居民杠杆率(%) 55 50 45 40 35 2015Q12015Q42016Q32017Q22018Q12018Q42019Q32020Q22021Q12021Q42022Q32023Q2 房地产金融风险 •房地产销售下降,房地产投资下降明显,房价仍未止跌,去库存压力大 •房地产企业持续经营的压力仍然较大,亟需恢复正常 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新特征 房企暴雷,债券违约数量居于高位50 居民住房贷款尚未大面积违约45 40 35 房企无法获得正常融资、销售没有回复正常、市场30 25 信心无法修复相互螺旋20 15 10 房地产金融风险的高传染性与破坏性5 •房地产融资占比高0 •房地产又与城投、地方财政有紧密关系 •资产价格下跌,抵押品效应及连带风险:资产负债表衰退 房地产企业债券违约数量 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 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实体经济下行,金融机构仍然处于较高的风险暴露,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恶化 商业银行分化 人民银行金融机构风险评级:高风险的银行数量在下降,但是中小金融机构仍然较高 •中小金融机构不良率仍然明显高于大型金融机构 •净息差收窄,不利于银行 •大股东操纵、内部控制、关联交易等公司治理问题仍然存在 •期限错配,存在流动性风险 人民银行金融机构风险评级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649 高风险银行数量 高风险银行的分布 545 442 346 316 0 20182019202020212022 企业信用债违约时有发生 •国有企业违约明显下降,民营企业违约仍然高发 民企和国企债券违约数量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 民企债券国企债券 1 金融风险的旧问题与新形势 2 目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面临的挑战 3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对策 金融风险的成因 •实体经济原因 •金融体系原因 •金融监管原因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透过现象看本质,当前的金融风险是经济金融周期性因素、结构性因素和体制性因素叠加共振的必然后果”。 实体经济成因:长短期因素叠加 经济增长阶段转换期 •经济增长速度回落:投资回报率下降(包含财政收入下降) •经济增长动力转变:信贷投资驱动力日渐衰减,新动能尚未完全形成 •后城镇化:城镇化速度放缓,房地产趋势性下降 短期因素:后疫情、逆全球化、国际地缘政治冲突 变与不变:发展阶段已变,但是发展模式不变 •基建、房地产、粗放型产业投资地方债务、房地产金融、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国际经验与教训:重大金融风险与中等收入陷阱 城市化率放缓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城市化率超过70%之后,会大幅度放缓。 中国目前城市化率已经达到65%。 金融体系成因:市场化程度不够,政府干预仍然过多 金融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仍然较低 •要素没有配置到高生产率部门和企业,房地产、基建、落后产能仍然占比高 •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强脱实向虚、自我循环,也在蕴含风险 地方政府对金融资源的控制与干预仍然过多 •地方债务、落后产能无序扩张 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不健全 •发展战略和激励机制扭曲;不合理、短期化的考核指标 •中小银行大股东操纵、内部人控制、关联交易现象较为普遍 金融市场不透明,风险不能被正确定价 •评级制度 金融监管成因:监管仍存在薄弱环节 过度管制与管制失灵同时存在,监管套利仍然存在 对中小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的监管薄弱 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预警与监管机制缺失 金融市场的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问题仍然突出 未能跟上金融市场创新和金融科技发展要求 监管的监管存在漏洞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面临的核心挑战 防风险与稳增长之间的矛盾 •调结构、金融改革是慢变量 •强监管是快变量 德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015=100 1 金融风险的旧问题与新形势 2 目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挑战 3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对策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举措 转变发展方式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 深化金融改革 •推进金融要素市场化,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脱虚向实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 加强金融监管 •强化“五大监管”:机构、行为、功能、穿透式、持续 •金融机构监管与实体经济融资监管相结合(房地产、地方城投) •强化对监管的监管 完善风险处置机制 •对金融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 •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避免因化解风险形成新的道德风险。适度容忍风险,是避免风险的最好方法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总体思路 标本兼治 •转变发展方式与推进金融改革是“本” •加强金融监管、化解存量债务是“标” 远近结合 •平衡稳增长与调结构,统筹发展与安全 •避免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大收大放 •用平滑风险为稳增长赢得空间,用稳增长为调结构赢得时间 •化解存量与控制增量双管齐下 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举措 化解存量债务 •降低债务成本、优化期限结构,以时间换空间 •财政与金融手段 遏制增量债务 1.开前门、堵后门 •开好前门:中央与地方债比例;一般与专项债比例;地区间配置比例 •堵好后门:终身问责、倒查责任;完善城投平台常态化、穿透式监测机制;加强投资侧管控 2.长效机制:转变发展方式 •处理好两个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