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94亿元,同比-22.7%;归母净利润亏损0.41亿元,同比由盈转亏;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0.44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公司24Q1实现营业收入1.1亿元,同比下降13.8%; 归母净利润亏损0.07亿元,同比由盈转亏;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0.12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行业环境变化及内部销售收款政策调整,致使公司营收同比下滑:公司减隔震产品主要应用于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23年受部分地区房地产行业及基建投资放缓影响,部分区域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投资建设力度有所放缓,同时,部分公共建筑的业主、总包企业资金到位率受到一定影响,影响项目的进度。公司加强风险管控,对销售和收款政策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主动放弃了部分项目,致使23年营收同比下滑,24Q1营收仍延续下滑态势但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归母净利由盈转亏 , 经营性现金流同比转正 :23年及24Q1公司毛利率为34.6 %/28.2%,同减7.7/9.2pcts;23年隔震/减震产品毛利率分别为33.6%/34.9%,同减9.6/3.3pcts,部分产品销售价格下降的同时固定成本上升导致公司毛利率下滑。23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分别为14.3%/9.2%/3.7%/6.0%,同增3.7/3.5/1.8/2.9pcts,24Q1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分别为17.8%/10.7%/5.6%/7.0%,同比+0.5/-1.8/+1.0/+1.6pcts。营收同比下滑、毛利率同比下滑及期间费用率的整体上扬导致公司23年及24Q1归母净利均由盈转亏。年内公司更加重视经营性现金流状况,一定程度上收紧了收款和信用政策,23年及24Q1经营性净现金流改善明显,同比转正,分别为0.8/0.7亿元。 多地持续出台减隔震相关政策,公司仍具增长潜力:21年8月国务院发布《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后,各地陆续出台减隔震相关政策。24年1月新疆出台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工程隔震减震技术应用管理办法》在制度层面健全完善了隔震减震技术应用中的监管措施,为加强隔震减震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提供有力支撑,明确了各方主体责任,对隔震减震建筑施工验收及质量监督管理方面均做出了明确规定。24年3月云南省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隔震减震技术及产品应用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强化应用范围,较《条例》提高了1度抗震设防烈度,较《云南省隔震减震建筑工程促进规定》增加了5种建筑类型。我国41%左右的国土面积处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及7度以上地区,强制性政策要求类项目减隔震需求持续提升,电力、通信、科研试验及部分工业建筑等对减隔震的需求也有所增长,公司作为国内建筑减隔震行业龙头,随着行业环境的逐步回暖以及减隔震技术及产品应用的持续推广,仍具备增长潜力和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到23年公司业绩承压且市场需求修复尚需一定时间,我们下调公司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0.40亿元(下调幅度为94%),新增25-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0.48/0.56亿元,下调公司评级至“增持”。虽业绩有所承压,但随着各地减隔震配套政策的持续出台,以及减隔震技术及产品的应用持续推广,公司仍具备增长潜力。 风险提示:减隔震政策落地不及预期,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应收账款回款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 表1: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