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智研咨询]:供应链金融专题研究报告:供应链基础资产规模庞大,数字技术推动供应链金融模式变革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供应链金融专题研究报告:供应链基础资产规模庞大,数字技术推动供应链金融模式变革

2024-03-20-智研咨询智***
供应链金融专题研究报告:供应链基础资产规模庞大,数字技术推动供应链金融模式变革

摘 要 供应链金融是一种服务于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综合融资方案,也是针对中小微企业的新型融资模式。它可有效地将资金流整合到供应链管理中,为上游和下游的中小微企业缓解资金周转压力。小微企业在中国经济市场中占有显著地位,近年来其融资需求快速增长。传统信贷体系难以满足中小微企业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中小微企业的经济贡献和地位与其从金融系统获得的信贷支持有较大差距。供应链金融是小微企业获取金融资源的有力支持途径。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能够帮助核心企业的上下游同步发展,从而畅通供应链、提升供应链的安全与韧性、促进供应链降本增效,推动核心企业增强竞争力,因此核心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动力不断增强。供应链金融是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有效抓手,供应链金融已成为银行业对公业务的主要增长点之一。金融科技在信息采集、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方面为供应链金融赋能,提升了风控、营销等智能决策能力,从而使得之前部分产业链末端的“不可贷”变得“可贷”,大大拓展了供应链金融服务范围。 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规模、产成品存货规模增长,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及应收账款平均回收周期延长,企业面临较大的现金流压力。当企业面临现金流压力时,他们通常需要更快、更有效地管理资金,以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现金流、降低融资成本并提升竞争力。 近几年来我国供应链金融产业发展高歌猛进。在政策推动、市场需求、供给意愿、技术赋能等因素下,供应链金融的市场价值、业务模式、服务场景、产品创新等都迎来了新的发展范式。应用场景日渐丰富、数字技术持续变革、金融科技不断深化,都在推动供应链金融产业升级。供应链金融服务产业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拓展,供应链金融科技正与产业充分交融,重塑供应链金融模式,并提升供应链的安全与韧性,增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韧性。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金融机构;金融科技 一、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旺盛,为供应链金融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一)供应链金融助力小微企业融资,科技进步推动供应链金融变革 供应链金融是指从供应链产业链整体出发,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整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信息,在真实交易背景下,构建供应链中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的金融供给体系和风险评估体系,提供系统性的金融解决方案,以快速响应产业链上企业的结算、融资、财务管理等综合需求,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产业链各方价值。 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供应链金融被认为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是以供应链真实贸易为基础,以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为目标,以贸易行为所产生的确定的未来现金流为直接还款来源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图1: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 近年来我国各类市场主体保持着稳定增长态势,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行稳致远打下了重要基础。从总量看,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经营主体1.81亿户,较2022年底增长6.7%。其中,企业5673.7万户,个体工商户1.22亿户。小微企业是我国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其数量占中国企业总数的95%左右。 图2:2018-2023年9月末全国登记在册的市场主体数(单位:亿户) 2 1.8 1.6 1.4 1.2 1 0.8 0.6 0.4 0.2 0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企业总数 2022年个体工商户 2023年 登记在册市场主体 图3:2018-2023年9月末中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单位:万亿元)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69.2 59.7 50 42.7 36.9 33.5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9月末 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 图4:小微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 100%90%80%70%60%50%40%30%20%10%0% 贷款余额占比 税收占比 GDP占比 技术创新占比 就业占比 企业数量占比 截至2023年6月底,国内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在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达4561家。庞大的核心企业与金融机构群体为我国供应链金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 核心企业有很强的动力去发展供应链金融。原因在于发展供应链金融能够帮助核心企业的上下游协同发展,从而畅通供应链、提升供应链的安全与韧性、促进供应链降本增效,推动核心企业竞争力增强。供应链金融能够为产业发展壮大注入金融活水,优化产业经营环境,从而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 金融机构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动力也在增强。通过搭建供应链金融平台,金融机构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企业的信用风险和还款能力,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信贷政策,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和不良贷款率。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息差持续下降,使得银行业收入增长压力加大。通过发展供应链金融,金融机构可以将资金更加精准地批量化投向中小微企业,可以优化资产配置,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此外,通过供应链金融,金融机构可以拓展其他相关业务,如链属企业的存款,公司理财、现金管理等业务。满足企业多样化的需求,同时提高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 科技进步正在改变金融机构供应链金融的供给能力。供应链金融并不是新型业务模式,从1998年开始,供应链金融经历了1.0“1+N”模式到目前3.0模式。 如今,金融科技不断介入,并逐步实现跨界融合,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金融科技在信息采集、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方面为供应链金融赋能,提升了风控、营销等智能决策能力,从而使得之前部分产业链末端的“不可贷”变得“可贷”,大大拓展了供应链金融服务范围。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随之不断创新,推动供应链金融由3.0向4.0阶段深化和递进。现代金融科技的创新、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渠道线上化成为供应链金融行业重要的发展趋势。 表1:供应链金融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 业务特征 主导力量 信用评估 主要采用“M+1+N”的形式,“1”指的是供应链中的核心大企业,“M”和“N”分别是产业供应链中核心大企业的供应商和客户。 金融机构主导,金融机构并未真正参与到供应链业务的运作过程中。 供应链金融1.0 完全依靠核心企业的信用外溢。 逐步开始线上化(如ERP系统打通等),产业核心企业基于自身业务特点开展业务,直接服务核心企业上下游参与者; 基于核心企业对交易、物流等信息的把握,对行业融资对象的隐性能识别。 产业企业深度参与,成为推动主体,金融企业配合。 供应链金融2.0 围绕单一产业链展开,该模式较难实现更广泛的同业跨链合 作。 各类平台搭建者涌现,推动产业发展,金融与产业的高度融合。 平台化,平台基础设施和规则体系的搭建尤为重要,各参与主体间呈复杂网络结构。 综合的风险管理,基于整个产业链的信用评估。 供应链金融3.0 科技驱动:以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的突破与逐渐成熟为主要驱动力。 智能化,以万物互联的产业互联网为产业背景,供应链金融决策是企业生产运营综合智能决策的一个组成部分。 基于全面、实时、动态大数据的客观信用体系风控。 供应链金融4.0 (二)我国供应链基础资产规模庞大,为供应链金融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供应链金融的实质是帮助企业盘活流动资产,即应收、预付和存货。因此通常将供应链金融产品分为三类,即应收类、预付类和存货类。应收类产品帮助上游企业将应收账款转换成现金或应付票据。预付类产品则帮助下游企业扩大了单次采购额,提高了采购能力,将本应即期支出的现金资产转换为短期借款或应付票据。现货质押更为直接,以企业的存货作为担保方式,换取流动性更强的现金资产。虽然现货融资通常没有核心企业参与,但因该业务涉及对货权的控制和物流监管企业的管理,从管理上与供应链金融流行的预付款渠道融资相近。 表2:供应链金融的融资品种 产品类别 金融产品 抵押物 主导方 风控重点 保理,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订单融资,应收租赁款质押融资,票据类融资。 下游核心企业的反担保作用。 应收类 应收账款 核心企业 上游核心企业承诺对未被提取的货物进行回购,并将提货权交由金融机构控制,第三方仓储对货物进行评估和监管。 保兑仓融资,先票后货业务、担保提货业务、未来货权质押、开立信用证业务、卖方担保买方融资等。 预付类 预付账款 核心企业 融通仓融资,标准仓单融资,现货质押融资,浮动融资等。 企业的历史交易情况和供应链运作情况调查,第三方物流对质押物验 存货类 存货 物流企业 收、价值评估与监管。 图5:2018-2023年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存货周转天数及应收账款平均回收周期(单位:天)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10月末 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 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 图6:2021-2023年10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规模(单位:万亿元,%)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工业企业应收账款 同比 图7:2021-2023年10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规模(单位:万亿元,%)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0 25 20 15 10 5 0 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 同比 参与者以及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进行整合的金融服务。通过这种服务,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现金流、降低融资成本并提升竞争力。首先,供应链金融可以帮助企业加速资金周转。通过为供应商和客户提供融资服务,企业可以缩短应收账款的回收期,同时延长应付账款的期限,从而增加现金流入并减少现金流出。这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应对现金流压力。其次,供应链金融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相比于传统的银行贷款或资本市场融资,供应链金融的利率更低,并且更加灵活。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融资,避免了不必要的财务费用。 此外,供应链金融还可以帮助核心企业提升供应商和客户的忠诚度。通过提供融资服务,核心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和供应商的需求,进而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有助于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总之,随着企业现金流压力的加大,对供应链金融的需求也在增加。 在不断扩大的贸易规模、较高的融资渗透率和有利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的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近年来迅速增长。中国是全球最大和增长最快的供应链金融市场之一。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资产余额已经从2018年的20.1万亿元人民币快速增长到2022年的32.3万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12.5%。 随着强劲增长势头的持续,企业正越来越多地利用供应链资产来优化营运资金和获得融资,预计2027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51.6万亿元人民币,2022年至2027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9.8%。 图8:2018-2027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单位:万亿元,%) 60 50 40 30 20 10 0 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E2024年E2025年E2026年E2027年E 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 库存 二、政府支持金融服务小微企业,供应链金融行业发展受政策扶持 (一)国家支持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利好供应链金融产业 国家支持供应链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23年10月1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公开发布。《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在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方面,《实施意见》提到未来5年国家将推动基础金融服务更加普及、经营主体融资更加便利、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更加有力、金融消费者教育和保护机制更加健全、金融风险防控更加有效、普惠金融配套机制更加完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使得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融资可得性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