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产业链转移观察(下) 出口结构与企业动态中的产业转型映射 前瞻性产业 2024年4月19日 证券分析师 陈骁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16070001 chenxiao397@pingan.com.cn 魏伟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13060001 weiwei170@pingan.com.cn 郝博韬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21110001 haobotao973@pingan.com.cn 平安观点: 中国制造业产业链的转移,除了从跨境资本流动上体现为FDI和ODI的变化之外,也会表现在货物贸易的数据上。无论是外资回撤带来的偏低端产业转向海外,还是中资出海推动具有技术竞争力的中高端产业外移,都可能体现为出口结构当中相关商品出口的减少。因此,在本篇报告中,我们将通过拆解中国出口数据的结构性变化,来观察产业转移的状况,并进一步通过行业龙头企业近年来的全球化战略及出海布局,来捕捉微观层面产业转移的动向。 从中国出口国别和商品的结构变化、全球贸易当中的中国出口份额变化情况,以及相关产业龙头企业的出海动态,可以得出,中国制造业产业向海外的转移实际上存在两种情况: 一是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外移,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内人口 红利减弱、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已经不具备竞争优势;这类产业一方面是转移到东南亚劳动力成本偏低的地区,另一方面是回流到欧洲部分有产业基础的地区。这类产业的外移已经反映在中国近年来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的结构性变化上。 对于这类中国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偏低端产业,外资企业回撤和中资出海建厂等活动,都可能造成这类产品出口的减少,但这符合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是中国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迈进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中国为此可能需要承受短期出口份额的下降或局部岗位的减少。 二是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外移,以光伏、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为代表。其在国内产能过剩、受到美国制裁的背景下,有强烈地向海外转移产能的需要,同时也具备在海外布局产业链的能力。这类产业一方面也是布 局到东南亚等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另一方面则出于靠近终端市场的需要,布局在欧美部分区域。 这类产业的外迁尚未体现直接投资、出口等宏观数据的变化上,这可能表明中国优势产业的转移和出海刚刚起步。不过,通过龙头企业的变化可以见微知著:对于中国有较强技术竞争力的中高端产业,由于国内产能过剩或国际制裁和贸易壁垒,选择将产能转移到海外,利用外需消化产能或规避风险的需求将持续增加。这一方面可能会造成相关产品出口的减少;但另一方面,产能出海之后的经营效益会表现为海外业务收入和利润的增加,利润汇回将带来国际收支当中持续的资本流入。 总体而言,这两类产业主要都去向了两类国家:一是欧洲及其周边的 部分国家(德国、意大利、法国、匈牙利、摩洛哥等),他们仍然拥有较好的工业产业链基础,产品具有全球竞争力,且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二是部分亚洲具有人口红利优势的新兴经济体(越南、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他们具备更加廉价的劳动力,能够降低产业链成本。 行业报 告 行业深度报 告 证券研究报告 最后,在全球第五次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中国凭借其自身制造业产业链的优势,在全球货物贸易中仍然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无论是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外迁,还是优势产业的产能外移,体现的都是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的成果,以及制造业产业链和相关企业自身的实力。从投资的角度看,我们认为,未来需要高度关注中国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及其龙头企业的动向,“出海”将会成为企业摆脱内卷、拓展市场,以及发掘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手段,也蕴藏着丰富的投资机遇。 风险提示:1)全球经济超预期下行。海外经济的超预期下行,一方面可能由于外需的变化影响中国出口的持续增长,但对中国出口份额的直接影响可能有限;另一方面这可能影响我国企业在海外的经营效益,进而拖累相关企业的整体利润增长。2)出海目的国的政策环境变化。当前中国部分优势行业的龙头企业积极出海拓展市场,但若企业对外投资和出海目的国收 紧外资政策,甚至有针对性地对中国资本收紧(例如印度2020年以来收紧对中国投资审查的政策),则可能对企业海外的投资与经营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3)地缘政治冲突恶化。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及企业出海主要目的国,若出现地缘政治环境的恶化,甚至爆发地缘政治冲突;可能影响当地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进而对双边贸易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地缘政治事件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则可能造成企业经营环境的恶化,对企业出海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图表1中国大陆制造业产业转移示意图 资料来源:自行绘制,平安证券研究所 注:世界地图仅供示意,由于绘图限制,不保证所有细节完全准确 正文目录 一、中国出口结构:产业转移体现为出口结构的变化6 1.1国别结构:发达经济体仍是外需主要来源6 1.2商品结构:劳动密集型产品趋降,技术密集型重要性提升7 二、全球贸易结构:中国出口仍有明显优势10 2.1国别变化:发达经济体式微,新兴经济体渐起10 2.2商品变化:仅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份额下降11 2.3中国份额减少的商品被哪些国家替代?12 专题:中美贸易“脱钩”带来的中国出口及产业转移14 三、龙头企业的产业出海选择17 3.1制造业出海:产品出海与产能出海17 3.2服务业出海:线下、线上与技术出海的三种模式21 3.3小结:营销与生产环节各有侧重23 四、结论:两类产业的转移及其特征24 五、风险提示25 图表目录 图表1中国大陆制造业产业转移示意图2 图表2发达经济体仍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6 图表3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份额变化(2017-2023)7 图表4中美贸易战后,中国的出口国别结构变化7 图表5HS2编码下,中国主要出口商品的增速排序分析8 图表6锂电池出口保持高增长8 图表7太阳能电池出口连续几年高增长8 图表8中国汽车整车出口增速近年来快速增长9 图表9电动车出口增长带动整车出口增速提升9 图表10HS2编码下,中国主要出口商品的结构及变化趋势(商品出口额/中国出口总额,%)9 图表11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出口份额对比10 图表12中国在全球贸易的出口份额仍然排名第一10 图表13全球主要国家出口份额变化(2013-2023)11 图表14中国主要出口商品的全球份额变化(该商品中国出口额/该商品全球出口总额)12 图表15全球份额:HS61针织钩编服装13 图表16全球份额:HS62非针织钩编服装13 图表17全球份额:HS64鞋靴护腿13 图表18全球份额:HS42皮革制品13 图表19各国4类商品全球出口份额的变化对比14 图表20美国对华进口依赖度下降:中国进口份额走低14 图表21中国已降为美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国14 图表22美国进口商品的主要国别结构15 图表23美国进口当中,中国份额下降最大的20类商品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2023年-2017年)15 图表24美国进口当中,中国份额下降最大的20类商品主要去向的地区16 图表25中国进口份额增长的12类商品(2023年-2017年)16 图表26比亚迪汽车销量高速增长18 图表27比亚迪海外业务收入增长迅速18 图表28宁德时代的全球布局19 图表29晶科能源的全球布局20 图表30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规模变化(亿美元)20 图表31小米海外业务收入与国内水平相当20 图表32泡泡玛特海外门店持续增长21 图表33蜜雪冰城海外门店占比迅速增长21 图表34Tiktok全球各国家地区用户数量23 图表35字节跳动海外业务收入快速增长23 图表36从龙头公司看各行业出海目的地特征24 图表37中国大陆制造业产业转移示意图25 上篇报告中,我们在分析中国制造业产业链转移的宏观背景基础上,通过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对外直接投资ODI数据的变化,观察了中国产业转移在直接投资层面的线索。所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中国FDI规模的收缩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外资回撤的步伐有所加快,但ODI总量的波动态势则尚未显示出中资出海的显著趋势,这可能是由于本轮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外迁尚未扩散形成更大的规模,也可能由于微观企业动作的相互抵消(既有企业外迁,也有流入)。但在结构上,可以观察到近年来直接投资国别和行业侧重点的变化:国别层面,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在加深,与欧洲若即若离,与美国之间的“脱钩”正在演进;行业层面,FDI行业由单一到多样化,映射了国内产业结构转型的现状;而ODI的重点则仍在制造业,显示了制造业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当中的重要地位。 而中国制造业产业链的转移,除了从跨境资本流动上体现为FDI和ODI的变化之外,也会表现在货物贸易的数据上。无论是外资回撤带来的偏低端产业转向海外,还是中资出海推动具有技术竞争力的中高端产业外移,都可能体现为出口结构当中相关商品出口的减少。因此,在本篇报告中,我们将通过拆解中国出口数据的结构性变化来观察产业转移的状况,并进一步通过行业龙头企业近年来的全球化战略及出海布局,来捕捉微观层面的产业转移动向。 一、中国出口结构:产业转移体现为出口结构的变化 中国加入WTO以来,出口一直在经济增长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自2001年至今的23年当中,只有4年的出口增速为负。此外,新冠疫情之后中国产业链供应链体现出的韧性,也导致2020-2022年出口增速显著提升,贸易顺差在2022年创历史新高。2023年,受到海外主要经济体加息、企业去库存、总需求回落的影响;根据海关总署披露的数据,2023年中国出口增速回落至-4.7%,但贸易顺差仍保持在8226亿美元的历史次低水平。为观察产业转移的状况,我们从出口的国别结构和商品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 1.1国别结构:发达经济体仍是外需主要来源 2023年,中国出口排名前25位的经济体共占据出口份额的90%,其中发达经济体占55.11%,新兴经济体占34.86%。可见,发达经济体仍然是中国最主要的外需来源。发达经济体中,欧盟、美国、中国香港、日本、韩国为前五大贸易伙伴,而新兴经济体中,东盟、印度、俄罗斯、墨西哥、巴西、土耳其的出口份额占比较高,东盟已超过美国和欧盟,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图表2发达经济体仍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 南非 0.7% 孟加拉国 0.7% 其他 10.0% 哈萨克斯坦 欧盟 14.8% 0.7% 土耳其 发达经济体 55.11% 沙特阿拉1.1伯% 美国 1.3%14.8% 新兴经济体 34.86% 阿联酋 1.6%巴西 1.7% 墨西哥 2.4% 俄罗斯 3.3% 印度 3.5% 东盟 15.5% 中国香港日本 8.1%4.7% 韩国 4.4% 英国 加拿大中国台湾澳大利亚 2.3% 1.3% 2.0%2.2% 中国出口金额的国别结构(2023年) 资料来源:CEIC,平安证券研究所 中美贸易战后,中国出口国别结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转移的特征。对比2023年相对于2017年的出口国别变化:一方面,对发达经济体出口占比下滑:中国对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贸易伙伴的出口占比持续下滑,尤其是美国从第一大贸易伙伴降至第三位;此外,对中国香港出口占比下降所表征的转口贸易下滑,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发达经济体对中国产品依赖度的下降。另一方面,对新兴经济体出口占比上升:中国对东盟、墨西哥、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占比显著上升,这其中可能包括部分中国企业“国内生产、国外组装”模式带来的出口需求。此外,中国对俄罗 斯的出口占比也有明显提升。 图表3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份额变化(2017-2023)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0% 2017年(贸易战前)2019年(疫情前)2023年 15.5% 14.8%14.8% 8.1% 4.7% 4.4% 3.5% 3.3% 2.4% 2.3% 东盟欧盟美国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印度俄罗斯墨西哥英国 资料来源:CEIC,平安证券研究所 图表4中美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