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2023中华遗嘱库白皮书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2023中华遗嘱库白皮书

2023中华遗嘱库白皮书

中华遗嘱库白皮书 (2023年度)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 中华遗嘱库项目管理办公室编 目录 摘要1 序言2 一、中华遗嘱库发展概况4 (一)中华遗嘱库简介4 (二)发起方及合作方5 (三)组织性质6 (四)政策法律依据7 (五)中华遗嘱库的社会价值7 (六)使命、宗旨、核心价值9 (七)中心环境10 (八)文化符号、文化本源、原型和吉祥物13 (九)项目办领导16 (十)学术委员会成员16 (十一)服务团队17 (十二)党建工作18 (十三)驻场专家21 (十四)服务内容21 (十五)服务申请流程22 (十六)社会影响力23 (十七)群众反响26 (十八)发展历程32 二、推广遗嘱观念推动财富传承文化发展57 (一)通过媒体传播,改变社会观念57 (二)推广公益服务,推动社会观念变革61 (三)遗嘱观念十一年来的变化测评结果66 (四)重新审视遗嘱在家庭建设和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和价值68 (五)推广遗产捐赠观念70 三、体系化服务介绍71 (一)遗嘱服务71 (二)家庭财产协议登记服务91 (三)情感服务介绍98 (四)财产和人身管理服务106 (五)监督服务113 (六)�证服务117 四、中华遗嘱库学术活动与国际交流活动128 五、义工志愿者145 六、老年人遗嘱登记数据分析161 (一)报告说明161 (二)历年保管遗嘱数量162 (三)遗嘱人群年龄段164 (四)遗嘱人性别比例166 (五)遗嘱人学历情况167 (六)遗嘱人婚姻状况169 (七)遗嘱人子女情况170 (八)立遗嘱的主要原因172 (九)夫妻同立遗嘱比例173 (十)遗嘱中涉及财产种类175 (十一)遗嘱继承人及分配方案177 (十二)继承财产是否指定为继承人的夫妻共同财产179 (十三)全国各服务中心数据分析180 1.北京地区182 2.广东地区187 3.江苏地区192 4.上海地区196 5.重庆地区200 七、中青年遗嘱登记数据分析204 (一)报告说明204 (二)中青年遗嘱登记总体情况分析207 1.遗嘱保管数量与占比207 2.中青年立遗嘱人的男女比例分布208 3.中青年立遗嘱人群所在区域分布210 4.中青年人群遗嘱登记财产类型212 (三)中青年立遗嘱特征分析215 1.中青年立遗嘱人群年龄段分析215 2.中青年立遗嘱人群的婚姻情况217 3.中青年夫妻同立遗嘱比例218 4.中青年立遗嘱人群的学历情况219 5.中青年立遗嘱人群的职业分布220 6.中青年人群立遗嘱原因221 7.中青年立遗嘱人群财产分配意愿分析223 8.中青年立遗嘱人群虚拟财产分配情况225 9.“80后”立遗嘱数据分析227 10.“90后”立遗嘱数据分析229 11.“00后”立遗嘱数据分析231 八、微信遗嘱数据分析233 (一)微信遗嘱数量分析233 (二)人群年龄分布235 (三)微信遗嘱内容分析236 (四)传递对象分析237 九、港澳台人士订立遗嘱数据分析238 (一)地区分布238 (二)遗嘱中所涉及的财产分析238 十、外籍人士订立遗嘱数据分析239 (一)地区分布239 (二)遗嘱中所涉及的财产分析239 十一、未婚、不婚人群订立遗嘱数据分析240 (一)保管遗嘱数量240 (二)年龄段分析240 (三)性别比例241 (四)学历情况242 (五)职业分布243 (六)订立遗嘱的主要原因243 十二、其它相关数据分析245 (一)修改遗嘱数量245 (二)修改遗嘱原因246 (三)特殊人群订立遗嘱数据247 (四)2021年-2023年生效遗嘱数据分析249 (五)立遗嘱人户均资产量分析251 (六)项目发展支持分析252 十三、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继承领域的有效探索和创新实践254 (一)“枫桥经验”的渊源254 (二)新时代“枫桥经验”对继承领域的经验借鉴255 (三)中华遗嘱库的探索和实践257 十四、遗产管理制度260 (一)对遗产管理师的建议260 (二)完善遗嘱服务体系262 (三)设立遗产管理人的必要性264 (四)中华遗嘱库在遗产管理人领域的探索267 十五、遗嘱及遗产管理制度的意义273 (一)遗嘱的意义273 (二)遗产管理制度的意义274 (三)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遗嘱及遗产管理制度日臻完善276 十六、遗嘱登记制度的必要性278 附录281 (一)其他国家遗嘱登记的现状281 (二)全国各服务中心地址285 (三)中华遗嘱库服务申请与资助办法(全文)287 “3·21幸福留言日”倡议书297 摘要 中华遗嘱库的使命是推动遗嘱进入每个中国家庭。 为此,中华遗嘱库一方面大力推广遗嘱观念,促使全社会重视遗嘱在家庭建设、和谐家风和弘扬孝道中的独特作用。十一年来,立遗嘱人群平均年龄从77.43 岁逐步下降至67.82岁,遗嘱人年龄趋向年轻化。通过对遗嘱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民众的遗嘱观念、财产观念、家庭观念持续变化,显示了遗嘱在家庭建设和家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中华遗嘱库大力建设遗嘱服务体系,建立了从遗嘱咨询、起草、订立、登记、保管、传递到继承调解、协助公证、诉讼出证、遗产管理、遗嘱执行等一整套遗嘱体系化服务,成为中国遗嘱专业服务开创者。在遗嘱体系化服务的基础上,中华遗嘱库还创新了“幸福留言”“幸福慢递”“幸福留颜”“情感录像”“遗嘱宣读”“安心都护”“安心预嘱”等情感服务、监督服务和其他服务,以建立和提升家庭安全感、归属感、仪式感,突破了遗嘱作为法律服务的单一范畴,围绕家庭传承安排,向社会提供一种全新的综合性的公共服务,是家庭建设方面的一项创举。 十一年来,中华遗嘱库已提供遗嘱咨询478850人次,登记保管311868份遗 嘱,遗嘱生效8721份,帮助大量家庭有效利用遗嘱工具实现家庭财产顺利继承,避免纠纷和损失。 本报告对中华遗嘱库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重点对中华遗嘱库各项数据进行不同维度分析,详细阐述每项数据的价值和意义,并对遗嘱的社会价值、遗产管理人、遗嘱信托等前沿问题进行了探讨。 中华遗嘱库紧紧围绕“公益”和“专业”两个抓手,逐步建立并加强“公信力”和“服务力”,紧密结合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趋势,通过深挖文化属性以加大其内涵深度,通过异业合作以延展其服务外延,致力于构建财富传承新生态,以呈现未来十年的规划和愿景,并满足广大家庭和百姓的需求。 序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老百姓家庭财富快速增长。步入21世纪,当年创造、积累财富的劳动者们已经或即将步入晚年生活,由此引发了个人需求的变化。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当前我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 2023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2.9亿人,占总人口的21.1%;预测 到2025年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到2033年将突破4亿,占总人口四分之一,我国已经逐步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开始实施,《民法典继承编》在保留《继承法》绝大部分条款的基础上,作了一系列新的制度安排,这一变化给财产继承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 根据全国法院司法统计公报,2020年继承纠纷案件数量为119333件;2021年继承纠纷案件数量为127128件;2022年继承纠纷案件数量为99604件。继承 纠纷案件数量呈现高位运行的特点。据北京一中院2022年6月通报的数据,自 《民法典》实施以来,该院审结家事案件1022件,其中继承纠纷占比29%,分家析产、赡养、被继承人债务清偿、执行异议之诉等其他类纠纷占比25%。可见,继承纠纷已经成为家事案件的主流类型。 据中华遗嘱库统计,2018年3月起,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国共保管 幸福留言卡50404份,在已经订立遗嘱的人群中,有超过8成的遗嘱人通过幸福留言卡的方式表达对家人幸福美满、和睦相处的期望。这一数据表明,已经接受遗嘱理念的人群也更关注家庭精神传递的意义,在订立遗嘱的同时,更愿意同步采取相对而言更加温情的、更有人情味的做法来促进家庭和谐,显得更为豁达和理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在对待遗嘱这一新鲜事物时的观念思维上的差异。 中华遗嘱库将继续坚持“推动遗嘱进入每个中国家庭”的使命,和“解后顾之忧,传和谐家风”的宗旨,不断完善各类服务措施,以协助全社会更好利用遗嘱这一工具来保护和传承家庭财产,维护和谐家风,实现代代繁荣昌盛。 一、中华遗嘱库发展概况 (一)中华遗嘱库简介 中华遗嘱库项目是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发起主办的全国性公益项目。旨在面向全社会推广遗嘱理念,促使全社会重视遗嘱在家庭建设、和谐家风和弘扬孝道中的独特作用。中华遗嘱库的使命是“推动遗嘱进入每个中国家庭”。中华遗嘱库获得首届“首都慈善奖”,荣登2016年度“北京社会好人榜”,入围第十届“中华慈善奖”。 主要内容包括: 1.宣传遗嘱知识,推广普及遗嘱理念; 2.为老年人提供免费遗嘱咨询服务和遗嘱保管服务; 3.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群提供免费遗嘱起草、代写的服务; 4.招募组建志愿服务团队,开展符合本项目宗旨的志愿服务; 5.与各地公益机构和爱心企业合作,建立地区性分库,推广普及该公益项目,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的公益服务。 中华遗嘱库建立了一整套符合法律规定的软件和硬件流程,通过专业登记软件,借助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精神评估、密室登记、指纹扫描、现场影像、专业见证、文件存档和保密保管及司法备案等功能,使遗嘱人订立遗嘱的真实性得到了有力保障。2018年起,中华遗嘱库系统接入“司法电子证据云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备案,可供法官在庭审中直接查看和核验。涉及诉讼和公证的,中华遗嘱库还将依法为当事人出具证明文件。 中华遗嘱库的遗嘱已经受到各级部门和机构的广泛认可。截至2023年底, 已有102份涉中华遗嘱库遗嘱判决书在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裁判文书网》公示,所有遗嘱全部被认定真实合法有效。此外,公证处、公安派出所、拆迁办、不动产登记中心等单位在办事过程中也会根据中华遗嘱库出具的证明为居民办理相关事务。 截至2023年底,中华遗嘱库已在全国设立69个分库,向社会提供遗嘱咨询 478850人次,登记保管311868份遗嘱,遗嘱生效8721份。中华遗嘱库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各类媒体对中华遗嘱库的报道近万次,被评为“2013中国十大家庭事件”。 秉承“解后顾之忧,传和谐家风”的宗旨,中华遗嘱库将向全社会传播幸福留言理念,帮助更多人管理好家庭事务,和谐传承财富、传递幸福、传递关爱。 (二)发起方及合作方 发起方: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是民政部、全国老龄办领导下的全国性慈善组织,成立于1986年5月,原名叫中国老年基金会,2003年更为现名称,具有公开募集资格。基金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老年人服务。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中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决策部署,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争取海内外关心中国老龄事业的团体、人士的支持和帮助,协助政府积极推进中国老年社会福利、医疗卫生、文化体育、老年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促进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加强同国际老龄组织、友好机构及人士的联系,促进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 多年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老龄工作的决策部署,以为帮天下儿女尽孝,替世上父母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为己任,积极动员社会力量筹集慈善款物,有效实施了“爱心护理工程”“大爱无疆资助贫困老人”以及“乐龄陪伴”“乐龄文化”“乐龄健康”“情暖老兵”“智慧助老”等公益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其中,“致敬抗战老兵”和“乐龄陪伴工程”项目分别荣获第十届、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基金会参与拍摄的《一切如你》《硬核老爸》电影被推荐为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影片。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愿同社会各界携手前行,共同为老年人做实事、办好事,解难

你可能感兴趣

hot

2022年度中华遗嘱库白皮书

金融
中华遗嘱库2023-07-11
hot

白皮书(2021)中华遗嘱库

金融
中华遗嘱库2022-03-21
hot

2023中华老字号守正创新白皮书

文化传媒
德勤2023-09-28
hot

中华燃气2023年报

港股财报2024-04-30
hot

中华银科技中期报告2023

港股财报2023-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