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近年中国共享经济高速发展,互联网平台企业迅速发展,企业与劳动者的链接产生了新的模式,衍生出“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新就业形态。当前新就业形态已成为我国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其群体已构成中国劳动力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就业形态是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重要趋势,蕴含着巨大的发展动力和潜力。 网约车行业作为互联网和运输业结合的产物,不仅提供了多元化的出行方式,缓解了交通运输市场供需的矛盾,还为劳动力市场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网约车新业态已覆盖全国400多个城市,带动大量劳动力参与其中。截至2023年5月,全国网约车驾驶员数量已达 到558万人。虽然随着共享经济飞速发展,平台经济为就业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亦带来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缺失的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网约车驾驶员作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显著代表群体之一,其劳动权益保障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加强网约车驾驶员群体劳动者权益保障建设,对网约车行业长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网约车驾驶员劳动权益保障建设问题,归纳目前网约车驾驶员权益保障的痛点并进行成因分析,梳理网约车行业的相关政策和平台权益保障的具体实践,并分别向政府、平台企业、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商提出建议,为政府及企业等推动网约车驾驶员权益保障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目录 前言2 目录3 一、中国网约车行业发展概况4 (一)疫情管控放开后,网约车行业回暖4 (二)政府持续出台政策推动网约车平台合规经营5 二、网约车驾驶员权益保障痛点与成因7 (一)网约车驾驶员权益保障痛点7 (二)网约车驾驶员权益保障问题成因分析10 三、网约车驾驶员权益保障建设-政府监管11 四、网约车驾驶员权益保障建设-平台行动13 五、网约车行业权益保障建设发展趋势16 六、对网约车行业权益保障建设的建议17 (一)对政府权益保障建设工作的建言18 (二)对网约车平台做好权益保障工作的建议18 (三)对人力资源服务商做好权益保障工作的建议19 薪宝科技-华南理工大学零工经济研究中心简介20 一、中国网约车行业发展概况 (一)疫情管控放开后,网约车行业回暖 回顾中国网约车行业10多年发展历程,其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 2010-2014年的探索起步阶段,该阶段以易到用车、快的打车、滴滴打车、嘀嗒打车相继成立及Uber进入中国为标志事件。这一阶段,各类打车软件相继推出,但低价竞争和监管缺位引起各界关注。 2014-2017年的快速扩张阶段,其代表事件是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合并、滴滴出行宣布收购Uber中国等。该阶段监管层肯定了网约车的合法地位,但同时一家独大的局面也逐渐形成。 2017-2021年的高速发展阶段,以嘀嗒上线出租车业务,美团打车登陆上海,高德上线顺风车业务及滴滴、美团推出聚合模式为代表事件。这阶段网约车行业走向融合开放,并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2022-至今的疫情冲击及回暖阶段,2022年全国疫情严控对网约车行业形成重大打击,随着管控放开,2023年前5月订单量同比回升超20%。但相比2021年高峰时订单量仍呈同比下滑,可见当前宏观经济压力仍抑制着行业的复苏。 中国网约车行业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零工经济研究中心 (二)政府持续出台政策推动网约车平台合规经营 随着网约车行业高速发展,其存在问题亦逐步暴露,例如网约车平台缺乏运营资质,大量车辆及驾驶员不具备相应资格、平台违规经营等,其中驾驶员权益保障缺失问题尤其严重,网约驾驶员劳动权益保障监管已成为国家规范网约车行业发展的重要部分。 因此,自2015年以来国务院、交通部等部门持续出台多个政策文件,对网约车行业从平台资质、车辆及驾驶员准入与管理、平台经营行为、数据储存及驾驶员权益保障等多个方面进行规范与监管。例如: 2016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网约车平台合理确定计程计价方式,保障运营安全和乘客合法权益,不得有不正当价格行为;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防护,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依法合规采集、使用和保护个人信息;网约车平台公司要维护和保障驾驶员合法权益。 2018年2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关于《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运行管理办法(2018)》,要求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所接收的运营信息数据,在线保存期限不少于6个月。 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督促有关地方评估网约车等领域的政策落实情况,优化完善准入条件、审批流程和服务,加快平台经济参与者合规化进程;完善新业态信用体系,在网约车等领域,建立健全身份认证、双向评价、信用管理等机制,规范平台经济参与者行为。 2021年11月,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强交通运输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指出围绕解决交通运输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障的完善平台和从业人员利益分配机制、支持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及保障从业人员合理劳动报酬等十大任务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健全权益保障相关制度。 2022年2月,交通运输部联合8部门联合修订发布《关于加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业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联合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增加事前联合监管要求,严把行业准入关,督促网约车平台公司不得接入未取得相应出租汽车许可的驾驶员和车辆;完善全链条联合监管事项;细化全链条联合监管流程,将事中事后监管流程细分为发起、上报、处置等环节。 2022年5月,交通运输部印发《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运行管理办法》, 指出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所接收的运营信息数据,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 2023年2月,人社部印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合同和书面协议订立指引(试行)》,对网约车驾驶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和书面协议订立进行详细指引。 2023年4月,交通部发布《2023年推动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企业降低过高抽成工作方案》,推动主要网约车和道路货运新业态平台公司加强与从业人员代表、行业协会等沟通协商,保障从业人员合理劳动报酬水平;推动主要网约车和道路货运新业态平台公司降低平台过高的抽成比例或者会员费上限,并向社会公开发布。 中国网约车行业监管政策列举 时间 政策 相关内容 2016年 7月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从网约车平台、车辆和驾驶员,网约车经营行为、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角度,对网约车经营服务管理办法进行了规定 2016年 7月 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规范网约车发展及经营行为,包括计价、安全、数据使用及驾驶员合法权益保障等 2017年 2月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鼓励企业发展网络预约出租汽车服务 2018年 2月 2018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运行管理办法 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所接收的运营信息数据,在线保存期限不少于6个月 2019年 8月 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对网约车建立健全身份认证、双向评价、信用管理等机制;指导督促有关地方评估网约车等优化完善准入条件、审批流程和服务 2021年 7月 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 对网约车驾驶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进行规范及指导 2021年 11月 关于加强交通运输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 围绕解决交通运输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障的完善平台和从业人员利益分配机制、支持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及保障从业人员合理劳动报酬等十大任务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健全权益保障相关制度 2021年 “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 完善网约车等交通运输新业态监管规则和标准 12月 规划 2022年 1月 “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引导和规范网约车健康发展,防止无序扩张 2022年 2月 关于加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业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联合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 加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业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联合监管,增加事前联合监管要求,完善全链条联合监管事项;细化全链条联合监管流程,将事中事后监管流程细分为发起、上报、处置等环节 2022年 5月 2022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运行管理办法 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所接收的运营信息数据,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 2022年 11月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修订) 明确取消“对未按照规定携带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行为的罚款”,下调“对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擅自从事或者变相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等行为的罚款”数额等 2023年 2月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合同和书面协议订立指引(试行) 对网约车驾驶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和书面协议订立进行详细指引 2023年 4月 2023年推动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企业降低过高抽成工作方案 推动主要网约车和道路货运新业态平台公司降低平台过高的抽成比例或者会员费上限 资料来源:零工经济研究中心整理 二、网约车驾驶员权益保障痛点与成因 (一)网约车驾驶员权益保障痛点 近年随着监管层对网约车行业进行逐步规范,网约车平台对司机的权益保障建设有所提升,但当前网约车司机工作时间时长、收费及抽成比例不合理、身体健康等问题依然突出,平台权益保障力度已成为司机在选择网约车平台时的重要考虑因素。 1.司机工作时间过长 公开数据显示,网约车司机出车时间超过10小时的占75%;中国城市交通协会网约车 分会《2022年全国网约车市场年报》数据显示,日均在线时长超12小时的司机约在60%;同时该报告数据指出,司机月均工作日为27.5天,其中近三成的司机一天未休息,月休息 时间少于4天的超四成。由此可见网约车司机工作时间过长问题十分明显,疲劳驾驶的运营安全风险突出。 网约车司机出车时间 数据来源:享道出行、零工经济研究中心 2.司机身体疲劳问题突出,业余时间不足 零工经济研究中心数据显示,网约车司机三大压力来源为身体劳累、业余时间少和工作强度大。大多数网约车司机觉得自己“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久坐和驾车时精力高度集中等问题让网约车司机觉得十分疲惫。 网约车司机压力来源 数据来源:零工经济研究中心 3.平台收费及抽成比例不透明、不合理 数据显示,42.5%的网约车司机认为网约车平台收费不透明,65%-70%的网约车司机 认为平台所占收费过高及抽成比例过高。交通部早前表示,各主要平台公司公布的抽成比例上限多在18%至30%之间。偏高的抽成比例及“一口价”特惠订单的低价竞争,最终导致司机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来维持收入,最终加剧了运营安全风险。 网约车司机对平台抽成与收费的意见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零工经济研究中心 4.司机购买职工社保费用负担较重 数据显示,92.07%受访司机表示网约车平台没有为其购买社保及公积金,仅4.88%的受访司机表示平台提供相应补贴。而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人员在自行购买职工社保及医保时个人缴费比例远高于企业正式员工个人缴费比例,造成网约车司机参保费用负担较重,不利于社保购买积极性提升。 平台为司机提供保障情况 数据来源:奥一合规研究院、零工经济研究中心 5.女司机持续增加,呼唤更多专属关爱 中国城市交通协会网约车分会数据显示,2022年男女网约车司机的比例为9:1。而随 着女性参与网约车驾驶行业的人数持续增加,为女性网约车司机提供更多专属的权益保障建设(如个人安全、生理期呵护等)的呼声愈发加大。 中国网约车司机性别构成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网约车分会、零工经济研究中心 (二)网约车驾驶员权益保障问题成因分析 1.行业增长放缓及运力趋于饱和,导致司机需工作更长时间以维持收入 疫情管控放开后网约车行业复苏进度较慢,且随着越来越多劳动者加入网约车司机行列,行业运力逐步饱和,导致人均订单量下降,司机为获取同等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