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 制造行业 行业研究|制造行业 大公国际:以新质生产力破除制造业绿色化转型痛点的关键路径 文/刘佳聪 摘要 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我国制造业能效水平稳步提升,节能降耗成效显著,但受制于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低效率、高消耗、高排放”突出问题,制造业绿色化转型仍存在一些关键痛点。新质生产力作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力,为破除制造业绿色化转型痛点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站在新质生产力的角度,从技术创新驱动科技变革、业态融合布局效能变革、顶层设计引领质量变革三方面出发,为制造业绿色化转型提出三条关键路径。 202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十大任务之首。制造业肩负着保障民生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使命,是节能减排的主阵地。制造业绿色化转型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新质生产力作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力,为我国制造业绿色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 (一)我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突出问题 制造业是我国工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制造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主要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低效率。我国制造业能源消耗占比与对应产业增加值之间存在不匹配,从对应产业增加值来看,我国制造业能源消费总量平均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0%左右,高于第一、三产业整体的能源消费占比,同时整个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30%左右,足以证明制造业能源利用效率低下。 二是高消耗。能源是工业的粮食,是制造业发展的驱动力。在我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消耗。根据《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3)》,我国2022年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2%,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高于清洁能源消费量占比,表明我国制造业对高碳能源的依赖性。 三是高排放。环境问题与制造业存在着必然联系,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三分之一,其中钢铁的碳排放占据首要地位;工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约占全国的90%和70%,烟尘、粉尘排放量约占全国的85%以上。 由此可见,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系列突出问题,“低效率、高消耗、高排放”违背了现阶段社会绿色低碳的诉求,制造业进行绿色化转型刻不容缓。 (二)现阶段我国制造业绿色化转型存在的关键痛点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已具有较高的制造水平,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能效水平稳步提升,节能降耗成效显著,但受制于行业自身局限性,制造业绿色化转型仍存在以下几个难以突破的痛点。 1、制造业绿色化转型的普遍创新水平不高 “低效率、高消耗、高排放”背后的本质在于创新水平不高、创新思维僵硬。一是行业整体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可忽视的差距,特别是一些高精尖产业存在短板和弱项,同时部分传统型制造业更是面临着基础储备不足、核心技术积累匮乏、人才缺失等诸多问题,部分技术依赖西方国家。二是制造业低水平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重复性建设问题突出,部分企业采取盲目扩张和低价竞争的策略,不利于整体市场的提升,这与高质量发展的高端化品质化相悖。 2、制造业绿色化转型的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现阶段,我国制造业绿色化的体系建设不够完善,未对环境价值给予充分考虑,行业可持续发展不可避免地遇到阻碍。一是绿色标准体系尚不清晰。制造业绿色化转型的过程中,必然会呈现出很多新变化和新趋势,配套的标准体制机制需要一同建立和升级,当前国内绿色标准体系与国际主流标准存在差异,并且国内不同地区也尚未达成一致,需要明确的绿色标准体系为绿色化转型提供准确依据。二是行业监管力度尚不牢固。制造业数量庞大、行业多样且分布广泛,企业违规建设、无证排污等现象时有发生,企业进行绿色化转型也较难在短时间内获得竞争优势,“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较为突出。三是绿色场景发展尚不充分。具体到绿色建材、节能环保装备、绿色家电等的绿色消费场景较少,全民绿色消费意识有待加强。 3、制造业绿色化转型的外生内生动力不足 制造业绿色化转型深入开展,需要制造业企业具有高度的转型意识和切实的转型行动,然而,依靠目前的外生动力和内生动力将制造业绿色化转型真正纳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来仍存在困难。从内生动力来看,目前制造业利润率处于较低水平,绿色化转型受到转型成本的制约。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存在产能过剩和供过于求的问题,企业普遍经营困难,2021~2023年,我国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分别为6.53%、5.35%和5.00%,持续下降,而绿色制造方面的研发投入具有“投入高、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出于经济效益和经济价值的考量,大多数企业绿色转型的意愿不强。从外生动力来看,目前行业绿色化转型缺乏有效的外部激励。央行通过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但由于规则复杂等多种因素,很多中小传统型制造企业未能充分参与到绿色金融业务中,未能有效受益于绿色投融资体系。 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绿色化转型的“十字路口”,那么如何兼顾经济 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多赢局面,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运用新质生产力破除制造业绿色化转型痛点的关键路径 新质生产力作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为破除制造业绿色化转型的关键痛点提供了新的机遇。2024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 《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基于此,下面从技术创新驱动科技变革、业态融合布局效能变革、顶层设计引领质量变革三方面出发,为运用新质生产力破除制造业绿色化转型痛点提出三条关键路径。 1、技术创新驱动科技变革,解决“活下来”的生存问题 当下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传统型制造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需要解决“活下来”的生存问题。新质生产力以新技术深化应用为引擎,利用技术创新形成更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从而驱动科技变革,清除制造业绿色化转型中的基础性障碍,推动整个行业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一是在培养更高素质人才上下功夫,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充分挖掘和造就重大科研项目中的领军人才;充分维护和保障现有专业型人才;充分鼓励和支持充满创新活力的科技型人才,让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的文化要素和员工的生产习惯,为绿色化转型提供必要环境。二是在孕育更高技术含量的生产工具上求突破,制造业企业需要开启“自救”模式,加快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加速传统生产方式迭代,摒弃对传统利润增长方式的路径依赖,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给予充分重视,最大程度地保证实验科研与市场实体的高效对接,形成新型生产工具。 2、业态融合布局效能变革,明确“怎么走”的发展模式 科技变革是0到1的根本性突破,将其落实到位才能更好的进行效能变革,“活下来”后需要进一步明确“怎么走”的发展模式。新质生产力以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快速涌现为重要特征,在业态融合中不同领域相互渗透和整合,催生出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从而布局效能变革,开辟制造业绿色化转型中的新领域新赛道,推动整个行业向高效率方向发展。 一是从自身业态融合上,绿色理念要贯穿于从产品设计到最终产出的全生命周期,包括后续服务,发展绿色供应链和完善绿色产业链,推动数字化和绿色化的深度融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增强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二是从外部业态融合上,制造业企业不仅需要聚焦于制造,更需要超越制造本身,提升生产效率和循环利用,突破资源环境双重约束。通过绿色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绿色消费需求和绿色产品供给等深度融合,向外打造产业价值和产业网络,迸发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从而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空间,最终促进制造业绿色化整体转型。 3、顶层设计引领质量变革,把握“往哪走”的长远方向 科技变革和效能变革有助于制造业绿色化转型之路走得“快”、走得“稳”,然而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持久战,还需要走得“远”。质优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顶层设计从最高层面出发,通过对制造业绿色化转型中的各个部分协调一致,形成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的跃升,引领质量变革,提供制造业绿色化转型中的制度保障,推动整个行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一是外部激活,绿色化转型是一项全球课题,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深层次对外开放,顶层设计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领域的政策沟通、技术交流、项目合作以及人才培训等,更创新的技术、更高效的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更容易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使得中国制造业更好的参与到全球供应链中。二是内部重塑,在当前国际循环动能减弱的背景下,畅通国内大循环活力愈发重要,通过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匹配的质量体系和激励政策、构建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等方式,调动资源形成合力;通过强大的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要素,从而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使得制造业具备智能、高效、低碳、安全等更多的优质性能。 制造业绿色化转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仅可以为解决眼前的生态治理提供治本之策,而且有助于加快全社会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先进生产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制造业企业在运用新质生产力进行绿色化转型过程中,需要实事求是和开拓创新,找准发力点和着陆点,切莫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防止泛化和滥用。 报告声明 本报告分析及建议所依据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依据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本报告提供的信息进行证券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概不负责。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大公国际,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