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 汽车2024年03月26日 汽车行业车企车系跟踪报告 1-2月自主份额达60%,15-30万元价格带加速提升 推荐(维持) 华创证券研究所 证券分析师:张程航 电话:021-20572543 邮箱:zhangchenghang@hcyjs.com执业编号:S0360519070003 行业基本数据 股票家数(只) 总市值(亿元)流通市值(亿元) 226 33,605.86 26,085.51 占比% 0.03 3.85 3.83 相对指数表现 %1M 绝对表现10.4% 相对表现9.3% 6M -0.0% 5.0% 12M 4.6% 17.0% 2023-03-27~2024-03-25 14% 2% -9% 23/03 -21% 23/06 23/0823/1024/0124/03 汽车 沪深300 相关研究报告 《汽车行业周报(20240318-20240324):2月车企去库,小米SU7下周正式上市》 2024-03-24 《小米汽车专题研究报告:首款车型上市在即,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 2024-03-18 《汽车行业周报(20240311-20240315):国内政策持续推进,小米SU7将于3月28日正式上市》 2024-03-17 作为汽车销量结构报告系列之一,我们将季度更新车企车系销量数据,以把握自主车企及相关零部件在国内销售、出货份额、速度、空间的变化。 1-2月自主份额继续提升,同比+7.4PP至60%。具体: a)自主:1-2月累计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下同)207万辆、同比+26%、环比-32%,占比60%/+7.4PP。 b)合资(含特斯拉上海):1-2月累计137万辆、同比-6.9%、环比-33%,占比40%/-7.4PP。 各价格带车系份额方面: 1)0-10万元:自主高占比基础上,份额仍在进一步抬升,美系受挤压最显著。按各车系2024年1-2月累计份额(下同),自主90%/+10.0PP、其他3.8%/-0.1PP、日系3.4%/-4.5PP、德系2.3%/-2.4PP、美系0.3%/-3.2PP。自主大幅增长主要受�菱星光等车型放量影响,美系大幅下降主要受雪佛兰科鲁泽减量影响。 2)10-15万元:自主份额稳定提升,冲击美系、德系。自主66%/+2.8PP、日系19%/-0.4PP、德系13%/-0.7PP、其他1.4%/-0.4PP、美系1.2%/-1.3PP。自主增长主要受瑞虎8、艾瑞泽8等车型放量影响。 3)15-20万元:自主份额加速提升,仍有较大空间。自主46%/+5.8PP、日系24%/-4.8PP、德系21%/+1.1PP、美系6.7%/-2.1PP、其他2.6%/-0.2PP。自主增长主要受宋BEV等车缩量影响。 4)20-25万元:自主电车重构该价格带,带来份额提升。自主44%/+15.0PP美系24%/-1.8PP、德系19%/-7.1PP、日系10%/-4.9PP、其他3.7%/-1.2PP。自主增长主要受极氪007及领克08PHEV等新车型放量影响,并且该价格带销量基数较小,自主电车放量后,份额波动会更加明显。 5)25-30万元:此前为自主薄弱、特斯拉强势的价格带,今年自主车型放量大幅冲击特斯拉。自主35%/+19.0PP、美系32%/-14.0PP、德系26%/-3.2PP、日系6.5%/-1.7PP、其他0.9%/-0.2PP。自主份额大幅上升主要受问界M7等车型放量及特斯拉ModelY缩量影响。 6)30-40万元:自主新能源车逐步渗透,近两月份额已达40%+。自主44%/+3.4PP、德系37%/+1.3PP、其他8.8%/-0.8PP、日系5.7%/-5.4PP、美系4.9%/+1.6PP。日系大幅下降主要受赛那、盖瑞维亚等车型缩量影响。 7)40万以上:自主占据一定份额、今年小幅提升,但依然受德系豪华主导德系72%/-4.8PP、自主24%/+5.5PP、其他3.0%/-0.5PP、美系0.7%/-0.2PP日系0.2%/+0.1PP。自主份额上升主要受问界M9、仰望U8等车型放量影响。 各价格带细分市场销冠车方面:车企角度,自主车企已在部分细分领域引领市场。比亚迪占据2个销冠、其它主流车企奇瑞、长城、理想各占据一个。车型角度,自主车企电动化转型更加顺滑,新能源车型已占据部分价格带销量榜首, 并在此前自主较薄弱的20万以上中高端价格带也开始对特斯拉及BBA合资车企展开冲击。其中: 1)0-10万元SUV、轿车销冠(24年1-2月累计销量计算,后同):分别为奇瑞瑞虎72.0万辆/月、比亚迪海鸥2.5万辆/月。 2)10-15万元:长城哈弗H62.2万辆/月、东风日产轩逸2.8万辆/月。 3)15-20万元:比亚迪宋PLUS2.0万辆/月、上汽大众帕萨特1.6万辆/月。 4)20-25万元:华晨宝马X10.8万辆/月、特斯拉Model32.7万辆/月。 5)25-30万元:特斯拉ModelY3.9万辆/月、华晨宝马3系列1.2万辆/月。 6)30-40万元:理想L71.1万辆/月、华晨宝马i30.5万辆/月。 7)40万元以上:华晨宝马X50.9万辆/月、一汽大众奥迪A6L1.6万辆/月。 投资建议:前两月自主在普通品牌低价格段和豪华品牌中段的份额快速提升,自主车企电动化转型更加顺滑,新能源车型已占据部分价格带销量榜首,并在此前自主较薄弱的20万以上中高端价格带也开始对特斯拉及BBA合资车企 展开冲击。展望2024年,自主在各价格带份额有望继续提升,预计整体自主份额从2023年56%提升8.8PP到今年65%,尤其普通品牌B级车、豪华品牌A级和C级车有望进一步实现自主突破,为自主车型放量、自主零部件持续营收快速增长奠定基础。 整车建议持续关注自主车企成功新品对经营右侧和股价右侧的催化,推荐长安 (稳定的基本面+外部合作深入)及1Q相对强势基本面的比亚迪;建议近期持续关注小米、理想、吉利、北汽新品情况,等待右侧催化机会。零部件建议布局近期表现相对弱势的标的(对政策、月销数据等催化更敏感,更好实现估值溢价)——拓普、新泉、爱柯迪,以及今年基本面可能有较大变化的继峰、福赛、豪能。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核心新车型推出节奏及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涨价超预期、汇率波动、政策不确定性风险等。 目录 一、行业份额5 二、细分市场销冠情况8 图表目录 图表1:自主、合资年度份额5 图表2:分车系年度份额5 图表3:乘用车分车企年度市占率5 图表4:新能源分车企年度市占率6 图表5:0-10万元价格带分车系份额6 图表6:10-15万元价格带分车系份额6 图表7:15-20万元价格带分车系份额7 图表8:20-25万元价格带分车系份额7 图表9:25-30万元价格带分车系份额7 图表10:30-40万元价格带分车系份额7 图表11:40万元以上价格带分车系份额7 图表12:0-10万元SUV年度销冠8 图表13:0-10万元轿车年度销冠8 图表14:10-15万元SUV年度销冠8 图表15:10-15万元轿车年度销冠9 图表16:15-20万元SUV年度销冠9 图表17:15-20万元轿车年度销冠9 图表18:20-25万元SUV年度销冠10 图表19:20-25万元轿车年度销冠10 图表20:25-30万元SUV年度销冠10 图表21:25-30万元轿车年度销冠11 图表22:30-40万元SUV年度销冠11 图表23:30-40万元轿车年度销冠11 图表24:40万元以上SUV年度销冠12 图表25:40万元以上轿车年度销冠12 一、行业份额 图表1:自主、合资年度份额图表2:分车系年度份额 80% 60% 40% 20%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1-2M24 0% 自主合资 60% 40% 100% 50%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1-2M24 0% 自主德系美系日系其他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产业信息网、华创证券资料来源:中国汽车产业信息网、华创证券 图表3:乘用车分车企年度市占率 日期 企业简称 2022年 系别 销量 市占率 日期 企业简称 2023年 系别 销量 市占率 1 比亚迪 自主 186 8% 1 比亚迪 自主 301 12% 2 一汽大众 欧系 180 8% 2 一汽大众 德系 185 7.2% 3 吉利汽车 自主 143 6% 3 奇瑞汽车 自主 178 6.9% 4 长安汽车 自主 140 6% 4 吉利汽车 自主 165 6.4% 5 上通五菱 自主 130 6% 5 长安汽车 自主 161 6.2% 6 上汽大众 欧系 130 6% 6 上汽大众 德系 122 5% 7 上汽通用 美系 117 5% 7 长城汽车 自主 103 4% 8 奇瑞汽车 自主 115 5% 8 上汽通用 美系 100 4% 9 广汽丰田 日系 93 4% 9 上通五菱 自主 100 4% 10 长城汽车 自主 88 4% 10 上汽乘用车 自主 96 4% 11 一汽丰田 日系 83 4% 11 广汽丰田 日系 95 4% 12 上汽乘用车 自主 83 4% 12 特斯拉 美系 95 4% 13 东风自主 日系 81 3% 13 一汽丰田 日系 80 3% 14 特斯拉 美系 71 3% 14 华晨宝马 德系 71 3% 15 华晨宝马 欧系 69 3% 15 东风日产 日系 67 3% 16 东风本田 日系 67 3% 16 广汽本田 日系 64 2% 17 广汽本田 日系 65 3% 17 东风本田 日系 59 2% 18 北京奔驰 欧系 59 3% 18 北京奔驰 德系 59 2% 19 中国一汽 自主 39 2% 19 广汽埃安 自主 48 2% 20 广汽传祺 自主 34 1% 20 广汽传祺 自主 41 2% CR5 780 33% CR5 990 38% CR10 1324 56% CR10 1511 59% CR20 1975 84% CR20 2190 85% 合计 2355 100% 合计 2581 100% 自主合计 1212 51% 自主合计 1466 57% 其他合计 1143 49% 其他合计 1114 43%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产业信息网、华创证券 图表4:新能源分车企年度市占率 排名 企业简称 2022年 系别 销量 市占率 排名 企业简称 2023年 系别 销量 市占率 1 比亚迪 自主 186 28% 1 比亚迪 自主 301 33% 2 特斯拉 美系 71 11% 2 特斯拉 美系 95 11% 3 上通五菱 自主 62 10% 3 广汽乘用车 自主 50 5.6% 4 吉利汽车 自主 33 5% 4 吉利汽车 自主 49 5.4% 5 广汽乘用车 自主 29 4% 5 长安汽车 自主 44 4.9% 6 长安汽车 自主 25 4% 6 上通五菱 自主 43 5% 7 上汽乘用车 自主 23 4% 7 理想汽车 自主 38 4% 8 奇瑞汽车 自主 23 3% 8 上海股份 自主 26 3% 9 合众新能源 自主 15 2% 9 长城汽车 自主 26 3% 10 理想汽车 自主 13 2% 10 蔚来汽车 自主 16 2% 11 长城汽车 自主 13 2% 11 零跑汽车 自主 14 2% 12 蔚来汽车 自主 13 2% 12 小鹏汽车 自主 14 2% 13 小鹏汽车 自主 12 2% 13 华晨宝马 欧系 13 1% 14 零跑汽车 自主 11 2% 14 上汽大众 欧系 13 1% 15 一汽大众 欧系 10 2% 15 奇瑞汽车 自主 13 1% 16 易捷特新能源 自主 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