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大公信用]:我国银行业不断优化资金供给结构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预计2024年信用质量维持稳定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我国银行业不断优化资金供给结构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预计2024年信用质量维持稳定

金融2023-12-07大公信用s***
我国银行业不断优化资金供给结构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预计2024年信用质量维持稳定

1 / 2 大公国际:我国银行业不断优化资金供给结构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预计2024年信用质量维持稳定 金融部 银行组 分析师 崔炜 甄锐 董秋含 曹毅 2023年12月7日 摘要:预计2024年,我国银行业信用质量将维持稳定,稳健的货币政策、强监管环境等将为银行流动性管控提供一定支撑,银行整体流动性将保持充足,随着支持房地产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地方债务化解工作持续推进,银行重点领域的信用风险有望得到进一步缓释。 2023年,我国银行业政策继续以支持实体经济、规范行业健康发展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主线,同时,房地产信贷政策成为调整优化的重点,以应对房地产市场供求新形势;人民银行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银行流动性水平较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地位稳固,能够继续获得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支持,信用质量维持稳定。与此同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整体经营稳健,信用质量稳定,对银行业整体信用质量及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形成支撑。资产质量方面,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质量良好,但个别中小区域性银行面临风险管控压力。2023年,银行业净息差有所收窄。其中,大型商业银行仍是货币信贷政策向下传导的重要媒介,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强化普惠小微金融业务,执行减费让利政策,贷款收益率下降,净息差收窄;中小区域性银行在普惠小微业务领域面临的竞争持续加大,叠加资金成本相对较高,净息差继续收窄。资本充足方面,大型商业银行经营稳健,内源性和外源性资本补充渠道畅通,资本充足率仍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抗风险和吸收损失能力很强;部分中小区域性银行内生资本增长动力有所不足,资本补充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 预计2024年,我国银行业整体信用质量将保持稳定。行业政策主线不改,继续引导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实现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稳增长、支持民营经济、支持房地产相关政策陆续出台,或将拉动融资需求回升,带动银行信贷投放增长。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金融资源将更加注重结构调整,盘活存量资金。预计2024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强监管环境等将为银行流动性管控提供一定支撑,银行整体流动性将保持充足,同时,随着支持房地产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地方债务化解工作持续推进,银行重点领域的信用 2 / 2 风险有望得到进一步缓释。另一方面,银行资产端收益率或将继续下行,对银行息差管理和保持盈利能力稳定提出更高要求,此外,部分中小区域性银行资本仍有待进一步补充。 报告声明 本报告分析及建议所依据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依据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本报告提供的信息进行证券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概不负责。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大公国际,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