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大公信用]:政府工作报告财政解读—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五大看点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政府工作报告财政解读—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五大看点

2023-03-13大公信用苏***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政府工作报告财政解读—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五大看点

大公国际:政府工作报告财政解读—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五大看点 技术研究部(研究院)宏观研究团队涂文婕2022年3月7日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总基 调,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2023年的赤字率拟按3%安排,高于去年0.2个百分点;专项债拟按3.8万亿安排,规模相比去年提升1500亿元。大公国际认为,今年赤字率上调、减税降费续接完善、专项债规模维持高位、做好 基层“三保”、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等财政目标的设定,反映出加力提效 的政策基调和推动经济整体好转的决心,传达出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的积极信号。 第一,今年财政赤字率安排在3%,兼顾稳增长与防风险。今年赤字率是否提升,及提升幅度都备受关注。2023年3%的赤字率目标是统筹考量经济增速、 财政收支形势、财政力度和财政可持续性等多重因素而决定的。 一是,赤字率与经济发展需求密切相关,赤字率的提高与“加力”相对应。随着疫情对经济扰动的逐步减弱,在去年经济增长3%的基础上,今年两会设定经济增速目标达到5%左右,从推动经济好转的角度看,今年有必要在去年2.8%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赤字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今年外需下降,内需恢复需要财政支持,赤字规模应当有所扩张;另一方面,本次报告未提及宏观杠杆率,说明有加杠杆的可能性。政府债务与赤字问题的实质在于增长与风险的平衡,过去两年我国的宏观杠杆率并未大幅上行,还有一定加杠杆的空间。赤字率不超过3.0%,是为了保持财政可持续和今后应对风险挑战预留政策空间。 二是,从收支两端来看,3%的赤字率适合当前财政收支形势。从2022年财政目标完成情况来看,2022年财政赤字率为2.8%左右,而2022年全年一般预算收支、政府性基金收支均不及目标增速,其中收入距离目标增速差距较大。得益于央行上缴结存利润拉动公共财政收入增长5.6个百分点,增强了当年国家可用财力,保持了财政支出强度。今年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在去年提 前使用了今年的部分预算资金,较多使用结转结余资金补充收支缺口的背景下,2023年可调入的结余资金、央行上缴结存利润比2022年力度明显下降,今年的赤字率上调是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的重要基础。 大公国际认为,赤字率提高至3%,满足了今年财政支出加大的需要,释放积极信号,有效缓解财政收支矛盾;同时,赤字率未突破3%,增强了财政的可持续性,也为今后财政政策调整预留了空间。 第二,今年减税降费的重点在续接完善,增强精准性针对性,促进内需改 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称,“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 财政部副部长近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今年财政部将继续实施好已经明确的减税降费政策,扎扎实实把该减的税费减到位,进一步增强政策精准性,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特困行业的支持,为微观主体发展增动力、添活力。今年,市场依旧期待减税降费政策的效果。一是,增强减税降费精准性针对性。税费支持政策将继续重点围绕扩内需促消费、支持科技创新等内容,为企业释放更多潜能,减税降费规模可能不如过去,但是效果可以进一步提升;二是,更大力度降低企业长期成本。当前我国许多企业的综合成本负担依然较大,企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仍然突出,降低企业的长期成本,比如降低“专精特新”企业研发风险与成本、加大长周期资金支持等,将有助于提升企业中长期发展信心。 大公国际认为,减税降费政策稳定了经济发展预期,有利于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在去年企业税费成本、融资成本有所下降的基础上,多措并举,有助于降低企业的长期成本。 第三,推动财力下沉,是做好基层“三保”的重要保障,发挥制度优势均衡 财政能力。 2022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近9.8万亿元,增幅为18%,为历史最高。2023年继续做好基层“三保”工作仍将是财政工作的重点:一是,在推动财力下沉上加力,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二是,今年经济恢复基础还不牢固,财政收入面临较大压力和不确定性,收入增速放缓与土地市场低迷较难在短时间内有所缓解,财政部强调政府过“紧日子”不是短期应对措施,而是长期坚持的方针政策;三是,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增强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四是,中央适度加杠杆,缓解地方压力。根据财政部3月5日发布的预算报告来看,今年拟安排全 国财政赤字3.88万亿元,比2022年增加5100亿元,新增赤字增量均由中央财政负担。同时,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收入100625亿元,同比增长3.6%。这充分体现了,中央通过适度加杠杆、转移支付等方式,以缓解地方压力,发挥制度优势均衡财政能力。 大公国际认为,通过财政资源的转移支付来平衡财力差距,有利于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提振各类经营主体发展信心,可以对当地居民生活就业形成保障。今年经济恢复基础还不牢固,财政收入面临较大压力和不确定性,推动财力下沉,有利于兜牢“三保”底线。 第四,专项债规模小幅提升,政府投资力度不减,发行和使用节奏将会继续 前置。报告指出,“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相比之前 要求的“加快支出进度”,今年的债券发行与使用进一步着力于“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今年专项债发行不仅有扩张总量的政策含义,还具有优化结构的意义。 一是从发行规模来看,小幅提升。今年政府报告中新增专项债额度达到3.8 万亿,对比2022年的赤字率2.8%和专项债额度3.65万亿,财政支持经济的力度有所增加,但是提升幅度有限。所以今年也将依赖政策性银行、结构化货币政策工具等广义财政来发力。 二是从发行节奏来看,继续前置。今年前两月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分别发行 4912亿元和3358亿元,发行节奏上与2022年基本持平。根据各地披露的2023 年新增专项债提前批额度,今年提前下达的新增专项债额度为2.19万亿元,相比去年提前下达的1.46万亿元增长49.8%。可以看出,今年专项债的发行节奏前置延续,通过快发快用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为重要项目的落地提供资金支持,但整体上更加注重高质量基建项目的投资。 三是从投向领域来看,适量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带动扩大有效投资, 稳定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2023年,将在重点支持现有11个领域项目建设基础上,适量扩大资金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持续加力重点项目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投资拉动力,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一是,基建、卫生健康、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科学技术等转型升级领域,仍会是财政支出的重点。二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望获得更多支持。今年专项债资金将加速推进新基建、新型城镇化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 大公国际认为,专项债券发行规模维持高位但增幅有限,是在不加大地方政 府债务压力的前提下,用好政府投资资金,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今年,稳增长仍需基建投资托底。作为稳投资、稳增长重要工具,专项债资金将支撑基建投资保持合理增长,通过优化结构显著提升总体综合绩效。 第五,隐债化解仍是今年地方政府工作重点,地方政府态度积极,化债方式 多样化。报告要求,“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从全国31个省份披露的《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来看,多个省份表示超额完成2022年化债任务,有20多个省份在2023年预算 草案的报告中提及地方隐性债务化解工作,与2022年相比表述进一步细化。其中,广东、北京完成隐性债务清零,广西、宁夏隐性债务化解50%以上,四省隐性债务化解进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今年1月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新华社访谈中提出,将会“积极配合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督促金融机构增强风险管理能力。有序开展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推动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率负担”,这透露出政策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举措的积极态度。各地化债举措主要有安排财政资金偿还,出让政府股权以及经营性国有资产权益偿还、借新还旧、展期等方式,将对市场预期产生积极作用。 大公国际认为,今年报告特别提出了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这也是延续了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今年可能继续通过展期、置换等方式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 整体来看,2023年的财政政策仍然保持积极的总基调,重在加力提效。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经济回升为财政收入增长提供有利基础,去年集中实施留抵退税使得基数偏低,将有利于推动今年财政收入实现恢复性增长。与此同时,“国内经济增长企稳向上基础尚需巩固”,财政收入仍面临较大压力和不确定性,重点领域支出需求依然较大。随着各地区和部门细化政策举措,加快推动落实,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相配合,打好组合拳,将有利于推动今年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报告声明 本报告分析及建议所依据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依据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本报告提供的信息进行证券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概不负责。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大公国际,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