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大公信用]:大公国际债市周报 净融资额大幅回落 7家主体级别或展望遭下调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大公国际债市周报 净融资额大幅回落 7家主体级别或展望遭下调

2020-09-14大公信用~***
大公国际债市周报 净融资额大幅回落 7家主体级别或展望遭下调

2020.08.24-2020.08.30 报告周期  H uobi二、债 目 录 作 者 高 畅 刘嘉慧 技术产品部 债市研究团队 联系电话:010-67413349 邮箱:research@dagongcredit.com 中国债券市场周报 大公国际【2020】33期 要闻简述 —— 中国人民银行召开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推进会,要求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坚持结果导向,切实抓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两项政策工具落实。进一步把握好两个政策工具要点,定期监测通报工作进展,督促指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好政策要求,确保普惠小微贷款“应延尽延”,切实提高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发放比例。会议强调,要推动商业银行持续提升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督促改进内部资源配置和政策安排,确保实现“增量、降价、提质、扩面”。要配合地方政府完善融资担保、风险分担、征信体系建设等融资配套机制,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要加大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要加大对受疫情和洪涝灾害影响较大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继续加大对“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和52个未摘帽县的金融支持力度,努力实现“两个高于”目标。要继续完善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后的金融支持政策,进一步强化对扶贫小额信贷的跟踪监测,做好与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有效衔接。 ——7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2.7%。1-7月,营业总收入330,158.4亿元,同比下降3.5%,较1-6月降幅收窄1.4个百分点,其中中央企业186,879.7亿元,同比下降5.9%,地方国有企业143,278.7亿元,同比下降0.3%。7月末,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64.6%,较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中央企业67.6%,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地方国有企业62.6%,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1-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1,022.9亿元,同比下降8.1%,降幅比1-6月收窄4.7个百分点。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5.1万亿元,同比下降3.9%;发生营业成本46.49万亿元,下降3.6%;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6%,同比降低0.26个百分点。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895.1亿元,同比增长19.6%,增速比6月加快8.1个百分点。 货币市场  公开操作——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频繁,全周净投放资金500亿元。本周,MLF到期回笼资金1,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回笼资金6,100亿元,为缓解资金面压力,央行流动性投放持续加码,连续5天开展逆回购操作,其中通过7天期逆回购投放资金7,000亿元,通过14天期逆回购投放资金1,100亿元。此外,本周有50亿元的央行票据互换到期,央行进行了等额续做。本周央行净投放资金500亿元。  货币利率——本周货币市场利率长短端走势分化,隔夜利率显著下行,中长端利率有所上行。本周,隔夜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和隔夜SHIBOR大幅下行,本周平均下行均超过40BP。中长端利率有所上行,其中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波动幅度较大,21天期和2月期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平均上行超过20BP。 一、要闻简述 二、货币市场 三、债券市场 大公国际债市周报 净融资额大幅回落 7家主体级别或展望遭下调 中国债券市场周报 2 / 11 债券市场  一级市场——本周新发行债券共1,282只,较上周有所上升,发行规模合计10,786.82亿元,较上周下降15.09%。其中,利率债发行数量环比上升56.25%,主要系地方政府债发行数量上升所致。信用债(不含同业存单)发行426只,发行规模3,092.92亿元,发行只数维持上周增长态势,但发行规模有所下降,环比下降12.64%。本周利率债发行125只,发行规模4,119.10亿元。其中,地方政府债发行只数与规模均大幅上升。本周共发行103只地方政府债,发行规模2,869.80亿元,环比上升37.41%。 ------本周债券市场净融资规模2,492.41亿元,较上周下降50.27%,债券偿还规模上升至9,965.96亿元。除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央国有企业净融资呈净流入态势外,其余企业净融资均为净流出。从债券类型来看,地方政府债净融资规模大幅上升;由于偿还规模上涨,发行规模下降,超短期融资券、企业债、中期票据、金融债、公司债、定向工具和国债净融资规模环比大幅下降。同期,债券偿还规模合计9,965.96亿元,较上周增长5.59%;其中到期偿还9,271.42亿元,本金提前兑付596.27亿元;16只债券回售,涉及规模95.17亿元。 ——本周新发行债券涉及发行主体486家,主体数量较上周增加11家。从企业性质看,地方国有企业仍位居首位,占比62.75%,公众企业数量占比由第四上升至第三,占比10.29%。从主体级别来看,主体级别中枢有所上升,其中,AA级及以上级别主体数量合计占比上升0.28个百分点至87.44%;AAA级企业占比最高,为40.33%,较上周下降2.62个百分点;AA+级占比为28.40%,较上周上升了3.13个百分点。发行主体所属行业仍主要集中于银行、资本货物、多元金融和运输行业,其中资本货物行业发行主体较上周大幅增加27家。发行主体所在区域前五名分别为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排名和上周相同。 ——本周交易商协会发布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指导利率各级别、各期限以上行为主,波动区间变大,变化幅度扩大至1-9BP之间。其中,AAA级与AA-级各期限平均发行利率均呈上行趋势,且AA级上行幅度与其他主体级别相比较为明显。本周指导利率波动幅度扩大,7年期平均发行利率和10年期平均发行利率上行幅度较大,其它各期限均以上行为主,变化幅度在1-9BP之间。 ——本周各类券种的实际平均发行利率有所上升,其中AA-级的平均发行利率上行幅度较大。从主体级别来看,除AAA级和AA级平均发行利率有所下降,其余主体级别平均发行利率均上行,其中AAA级微降至3.03%,AA+级上行44.24BP至4.39%,AA级下行3.12BP至4.86%,AA-级上行430BP至4.80%;从期限来看,本周除3-5年期的平均发行利率和10年期及以上的平均发行利率小幅下行外,其他各期限的平均发行利率均有所上升。  二级市场——本周,二级市场债券成交量为53,270.06亿元,环比下降6.10%。上交所、深交所和银行间三个市场债券交易量环比下降31.74%、30.08%和4.66%。  评级调整——本周,3家主体级别上调,上调主体为地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7家主体级别或展望下调,4家主体被列入评级观察名单。 大公国际【2020】33期 中国债券市场周报 中国债券市场周报 3 / 11 一、要闻简述  8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推进会,要求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坚持结果导向,切实抓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两项政策工具落实。进一步把握好两个政策工具要点,定期监测通报工作进展,督促指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好政策要求,确保普惠小微贷款“应延尽延”,切实提高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发放比例。会议强调,要推动商业银行持续提升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督促改进内部资源配置和政策安排,确保实现“增量、降价、提质、扩面”。要配合地方政府完善融资担保、风险分担、征信体系建设等融资配套机制,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要加大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要加大对受疫情和洪涝灾害影响较大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继续加大对“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和52个未摘帽县的金融支持力度,努力实现“两个高于”目标。要继续完善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后的金融支持政策,进一步强化对扶贫小额信贷的跟踪监测,做好与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有效衔接。  8月26日,交通运输部发布数据,1-7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较上半年加快3.4个百分点,其中7月完成3,458亿元,同比增长26.7%,增速较6月加快6.4个百分点。7月,完成货运量41.2亿吨,同比增长2.9%,连续3个月实现正增长,其中公路货运量增长3.1%、水路货运量下降0.3%。  8月26日,财政部发布数据,7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2.7%。1-7月,营业总收入330,158.4亿元,同比下降3.5%,较1-6月降幅收窄1.4个百分点,其中中央企业186,879.7亿元,同比下降5.9%,地方国有企业143,278.7亿元,同比下降0.3%。7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成本较去年同期增长2.3%。1-7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成本323,238.8亿元,同比下降1.7%,其中中央企业179,411.9亿元,同比下降4.2%,地方国有企业143,826.9亿元,同比增长1.7%。7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4.0%。1-7月,利润总额14,763.1亿元,同比下降30.4%,较1-6月降幅收窄8.4个百分点,其中中央企业9,808.1亿元,同比下降30.3%,地方国有企业4,955.0亿元,同比下降30.5%。7月末,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64.6%,较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中央企业67.6%,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地方国有企业62.6%,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 8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支持受灾地区恢复生产保障民生;确定围绕保市场主体激发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举措。会议确定,在前期中央已下拨资金基础上,今明两年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资金160亿元对受灾地区予以倾斜。允许地方将抗疫特别国债、地方政府债、特殊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恢复重建。根据需要动用中央预备费150亿元。通过各种渠道,中央和地方财政用于灾后恢复重建资金规模约1,000亿元,并建立资金直达灾区和项目机制。会议指出,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落实财政金融纾困政策并行推进,是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对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至关重要,要推出新举措进一步做到门槛降下来、监管跟上去、服务更优化。一是确保年底前做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二是围绕便利企业生产经营、扩大对外开放、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等,取消49项有重复审批情况的行政许可事项,将4项审批下放至省级部门,对其中需要修改法律的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法后施行。三是坚持放管结合、并重推进。 中国债券市场周报 4 / 11  8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1-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1,022.9亿元,同比下降8.1%,降幅比1-6月收窄4.7个百分点。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838.1亿元,同比下降23.5%;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090.6亿元,下降9.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586.8亿元,下降3.4%;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883.4亿元,下降5.3%。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5.1万亿元,同比下降3.9%;发生营业成本46.49万亿元,下降3.6%;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6%,同比降低0.26个百分点。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895.1亿元,同比增长19.6%,增速比6月加快8.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