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24年第20期(总第531期):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五:如何理解拓展我国中间品贸易新增长点?*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宏观观察2024年第20期(总第531期):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五:如何理解拓展我国中间品贸易新增长点?*

2024-03-19梁婧、王静、范若滢中国银行B***
宏观观察2024年第20期(总第531期):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五:如何理解拓展我国中间品贸易新增长点?*

Ω *对外公开 **全辖传阅 ***内参材料 研究院 中银研究产品系列 ●《经济金融展望季报》 ●《中银调研》 ●《宏观观察》 ●《银行业观察》 ●《国际金融评论》 ●《国别/地区观察》 作者:梁婧中国银行研究院 王静中国银行研究院范若滢中国银行研究院 电话:010–66596460 签发人:陈卫东 审稿:周景彤 联系人:王静刘佩忠 电话:010–66596460 2024年3月19日2024年第20期(总第531期)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五: 如何理解拓展我国中间品贸易新增长点?*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作为十大工作任务之一,并提出拓展中间品贸易新增长点。中间品贸易是国际垂直分工深化、全球价值链延伸的产物,是当前国际贸易的主要载体,也是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影响因素。我国中间贸易增长较快,其国际竞争力日益提升。全产业链优势和大物流基础设施便利为拓展中间品贸易提供基础。未来应持续培育和巩固跨国公司竞争力,丰富中间品贸易主体。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大对中间品“卡脖子”领域的攻关。引导各地区结合自身优势差异化发展中间品贸易。持续完善汇率避险等金融服务和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如何理解拓展我国中间品贸易新增长点?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作为十大工作任务之一,并提出拓展中间品贸易新增长点。中间品贸易是国际垂直分工深化、全球价值链延伸的产物,是当前国际贸易的主要载体,也是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影响因素。我国中间贸易增长较快,其国际竞争力日益提升。全产业链优势和大物流基础设施便利为拓展中间品贸易提供基础。未来应持续培育和巩固跨国公司竞争力,丰富中间品贸易主体。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大对中间品“卡脖子”领域的攻关。引导各地区结合自身优势差异化发展中间品贸易。持续完善汇率避险等金融服务和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一、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部署更加全面、具体 在全球经贸形势日趋复杂严峻、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断上升的背景下,2024年 《报告》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与去年相比,相关部署更加全面、具体,主要体现在外贸、外资和制度型开放三个方面。 (一)外贸领域强调“质升”“量稳” 当前,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刻调整、国际需求修复仍有不确定性,外资外贸面临一定压力。从外贸大省2024年进出口增长目标看,广东设定为1%,江苏仅要求“正增长”,山东强调“促稳提质”。本次《报告》提出“巩固外资外贸基本盘”,在稳定规模的同时,更加突出强调提升外贸质量,提出“推动外贸质升量稳”。 在“质升”方面,一是支持加工贸易提档升级。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占贸易总额比重呈下降趋势,由2010年的41.2%降至2023年的18.3%(图1)。其中,中西部、东北地区加工贸易占比较高(图2),是拉动其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力。从产品结构看,高新技术产品占比超六成。其中,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医疗仪器、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仪器仪表等6类高端产业的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速明显加快,占加工 贸易比重由2012年的8.6%提升至2022年的34.4%。此外,服务、数字等加工贸易新形态快速发展,加工贸易“2.0”正由沿海向内陆梯度转移。2023年12月,商务部等10部门印发《关于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意见》,从六个方面提出12项政策措施。未来将在完善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合作对接机制、强化交通物流与用能保障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二是扩大优质产品进口。近年来,我国进口结构持续优化。特色消费品、关键半成品、核心零部件进口占比提升,初级中间品进口占比下降,“卡脖子”中间品国产化率明显改善。扩大优质消费品、重要设备和零部件进口,增加能源资源产品和国内紧缺农产品进口,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水平,倒逼国内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加快产品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同时也能优化对外经贸关系,拓展贸易和投资合作空间,进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图1:我国加工贸易占贸易总额的比重 % 50 40 30 20 10 0 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研究院 图2:2023年部分地区加工贸易占进出口比重 % 全国 贵州 辽宁 重庆 四川 0204060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中国银行研究院 在“量稳”方面,报告延续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政策思路,着重强调新业态和新增长点。一是加快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优化海外仓布局。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38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增速较进出口整体高出15.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83万亿元,同比增长19.6%。跨境直播带货等数字化外贸方式拓宽了国际市场的销售渠道,降低了进入新市场的门槛,正成为一些外贸企业获取订单、推动品牌“出海”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报告》强调完善外贸新业态发展的配套制度,如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出台数字贸易创新发展政策、打造智慧海关。目前,商务部正酝酿出台《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发展的若干措施》。预计未来,各级政府将进一步提升跨境电商贸易便利化水平,如跨境电商出口“7*24小时”电子化通关、海外仓模式“离港即退”等。二是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增长点。当前,全球价值链深度调整、绿色能源革命为我国出口增长提供机遇。近年来,中间品、绿色产品在我国出口结构中的重要性持续提升。随着我国产业不断升级优化,二者将为我国外贸增长注入更多动能。2023年,我国出口中间品11.24万亿元,占出口总值比重为47.3%。已连续12年成为全球中间品出口第一大国;新能源相关领域的“新三样”产品出口同比增速近30%(图3)。三是加强对稳外贸的政策保障。优化对外贸企业的金融服务,提出“加强进出口信贷和出口信保支持,优化跨境结算、汇率风险管理等服务”。此外,办好重大展会、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等具体措施也被写入《报告》中。 图3:“新三样”产品出口同比增速 % 电动载人汽车 锂离子电池 太阳能电池 出口整体 300 270 240 210 180 150 120 90 60 30 0 -30 2020202120222023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研究院 (二)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推动建立数据跨境实践规则 关于吸引外资,《报告》延续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法,在三大方面作出明确部署。一是继续完善外资准入的制度设计,通过“取消”“放宽”“扩大”调整外资清单、目录,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领域推动落实外资国民待遇。二是优化外资服务保障,提升外籍人员来华工作、学习、旅游便利度。三是推动自贸区改革创新。作为开放新高地,近年来自贸区和自贸港统筹推出一揽子开创性政策,不断探索有益实践并推广到全国,如建立科技经费跨境支付白名单机制、持续深化“承诺即入制”“准入即准营”改革。值得注意的是,推动解决数据跨境流动问题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据逐渐成为新型生产要素,其充分流动是国际经贸活动的重要支撑。据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全球数据流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 到11万亿美元。然而,当前跨境数据流动面临“规则异”“识别难”与“风险高”三大挑战1。虽然我国数据跨境传输制度的顶层体系2基本完善,但是实践工作中仍存在规则不够细化、国际接轨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未完善等问题。《报告》提出推动解决跨境数据流动等问题,有利于尽快推动建立切实可行的数据跨境实践规则,助力国际经贸合作深入发展。 (三)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与去年一致,本次《报告》强调高标准经贸协议等制度型开放措施,主要包括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两个方面。制度型开放能够为稳定外贸基本盘提供长久动能。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自贸协定网络已包括 28个国家和地区,对其出口约占我国出口总额的38%。东盟已连续4年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投资持续增长。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1《企业跨境数据流动安全合规白皮书(2023)》指出,“规则异”是指跨境数据流动面临数据流出与流入国之间在数 据保护、数据监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冲突。“识别难”是指对海量数据进行全面梳理分类和有效识别问题,这是随着跨境数据的种类和数量呈指数级递增而出现的,尤其是企业跨境数据规模大、种类多、速度快、频度高,在实践中难以准确高效进行数据识别。“风险高”的问题来自网络安全攻击技术的升级,随着企业数据价值攀升,跨境数据攻击愈加频繁,提升了企业数据安全防护难度和风险。 2我国跨境传输制度的顶层体系是指,数据安全领域的“三驾马车”——《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 护法》以及《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展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 深入实施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推进,经贸合作潜力有望进一步挖掘。目前,“一带一路”的跨境合作以项目导向为主,未来或将逐步转为项目和规则并重。完善高标准、与国际接轨的规则体系建设,将有利于推动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二、中间品贸易为何能成为外贸新增长点? 2024年,中间品贸易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增长点”。中间品是指用于生产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产品,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等。中间品是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最为紧密的产品,是链接产业上下游的纽带。 (一)中间品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主体 随着以全球生产网络为载体的产品内分工深度演进,中间品占全球贸易比重不断上升(图4)。2013年这一比重高达58.8%。近年来,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乌克兰危机等重大国际事件,不仅加剧了逆全球化趋势,而且加速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导致中间品占全球贸易比重有所下降,但仍然在53%以上。伴随新一轮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产业革命的推进,全球产品内分工深度演进仍将是主要趋势,中间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主体地位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图4:中间品占全球贸易比重与全球价值链程度 % 100 80 60 40 20 0 2000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 中间品占全球贸易比重垂直专业化程度(表示全球价值链长度) 资料来源:ADB,WIOD,中国银行研究院 一国中间品贸易比重与全球价值链地位具有正向关系。根据全球价值链理论,一 国在国际分工中向他国供给中间品,意味着该国在他国上游位置。因此,一国中间品出口越多,越是能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核心地位,他国对其依赖性越强。从日本、德国等外贸发达国家发展历程看,在其贸易高速发展时期,中间品占其贸易比重均较高,占进口比重约为40%-50%,占出口比重约为65%-75%。拓展中间品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过渡的关键所在。 (二)中间品贸易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高效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中间品贸易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密切相关,前者畅通与否对后者的稳定、高效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从安全角度看,中间品供给中断将对产业链供应链造成严重外生冲击。如泰国洪水、日本海啸及大地震、全球新冠疫情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中间品生产和贸易的停滞,从而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断运转。从效率角度看,作为衔接上下游的关键节点,中间品流通速度会影响产业链运行效率。比如,红海危机使汽车零部件运输效率大幅下降,欧洲汽车产业链出现交货延迟。从质量角度看,先进中间品的技术外溢是产业链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进口中间品的模仿、创新和替代,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这也是发展中国家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的重要路径。 (三)我国具备拓展中间品贸易的基础优势 一是产业体系完整。我国是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