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顾。本周通信行业(申万)上涨了1.30%,跑赢沪深300指数涨幅(0.71%)0.59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指数涨幅(4.25%)2.95个百分点。今年以来通信行业(申万)上涨了7.90%,跑赢沪深300指数涨幅(4.05%)3.85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数涨幅(-0.38%)8.28个百分点。本周通信行业涨幅(1.30%)在所有一级行业中排序第十八,全年涨幅排序第三。截止本周末,通信行业(申万)估值PE- TTM 为31.57,同期沪深300 PE- TTM 为11.53,创业板指数PE-TTM 为28.21。本周通信板块涨幅前五分别为朗威股份(+59.87%)、普天科技(+36.15%)、铭普光磁(+35.42%)、裕太微-U(+31.12%)、华星创业(+27.54%); 本周通信板块跌幅前五分别为真视通(-11.49%)、紫光股份(-7.06%)、创远信科(-6.90%)、精伦电子(-6.01%)、中国移动(-5.90%)。 GTC 2024举办在即,建议关注B100/GB200等新品及产业链相关催化。GTC 2024大会将在下周举办,市场预期大会有望发布全新GPU架构Blackwell及基于该架构的B100/GB200芯片,预期B100芯片性能相比H100及H200有显著提升,建议关注B100/GB200相关参数的变化,重点关注相关集群网络架构的变化及其对相关网络设备和光模块等供应链的需求催化。此外,根据戴尔CEO公开信息,B100功率密度预期达每个GPU 1kW,不需要直接液冷,但是在明年的B200中预期会采用液冷技术,液冷技术路线确定性高,建议持续关注产业相关进展。 星舰完成第三次发射,技术跃迁幅度进一步提升。星舰(Starship)为SpaceX公司研制开发的超重型太空运载工具,由第一级超重级助推器及第二级太空飞船组成。星舰整体高度为120米,直径为9米,起飞质量达5000吨,是有史以来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相较于其他火箭,星舰的创新之处在于其采用猛禽液氧/甲烷发动机、全箭不锈钢及防热瓦设计并具有全新的回收方式。2023年4月、11月星舰分别完成了第一、第二次发射。其中第二次发射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了水浸系统,火箭对发动机启动时的超高温抵御能力有所增强,此外第二次发射也引入了热分级等技术。2024年3月14日星舰完成了第三次发射,尽管星舰飞船与超重型助推器未能按照计划降落,但在该次发射中星舰实现了进入既定近地轨道、完成了荷载舱门开关测试(未来部署星链卫星)与内部燃料转移测试(未来太空加油)。我们认为目前星舰发射周期正逐步缩短,发射频次间的技术跃迁幅度持续提升,预计随着未来发射任务的逐步推进星舰或可早日达成其设计目的。 通信行业持续跟踪公司: 运营商:重点推荐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光模块光器件光芯片:建议关注天孚通信、中际旭创、新易盛、源杰科技;卫星通信:建议关注海格通信、震有科技;液冷:建议关注英维克、高澜股份;设备商:建议关注紫光股份、中兴通讯、锐捷网络、共进股份;IDC&AIDC:推荐宝信软件,建议关注奥飞数据、润泽科技、光环新网、科华数据;物联网模组:推荐广和通,建议关注威胜信息、有方科技;控制器:推荐拓邦股份、和而泰;军工通信:推荐七一二、上海瀚讯。 风险提示:运营商资本开支投入不及预期,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不及预期,5.5G/6G发展不及预期,GTC大会发布新品不及预期,经济系统性风险。 一、本周行情回顾(2024/3/11-2024/3/17) (一)通信板块整体行情走势 本周通信行业(申万)上涨了1.30%,跑赢沪深300指数涨幅(0.71%)0.59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指数涨幅(4.25%)2.95个百分点。今年以来通信行业(申万)上涨了7.90%,跑赢沪深300指数涨幅(4.05%)3.85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数涨幅(-0.38%)8.28个百分点。 图表1通信(申万)指数、创业板指和沪深300指数走势(以2014/12/31为基点) 本周通信行业涨幅(1.30%)在所有一级行业中排序第十八,全年涨幅排序第三。 图表2一级行业年与周涨跌幅 (二)个股表现 本周通信板块涨幅前五分别为普天科技(+36.15%)、铭普光磁(+35.42%)、裕太微-U(+31.12%)、华星创业(+27.54%)、德赛西威(+19.36%); 本周通信板块跌幅前五分别为真视通(-11.49%)、紫光股份(-7.06%)、创远信科(-6.90%)、精伦电子(-6.01%)、中国移动(-5.90%)。 图表3本周通信板块涨跌幅前十个股 二、受益多主线驱动,持续看好通信板块投资价值 (一)GTC 2024举办在即,关注B100等新品及液冷技术进展 英伟达GTC 2024大会举办在即,本届GTC将以AI为主题。根据英伟达官网,英伟达创始人兼CEO将于北京时间3月19日4:00-6:00在美国加州圣何塞SAP中心发表主题为《见证AI的变革时刻》的演讲,拉开英伟达年度GTC大会的序幕,概述公司未来一年的前景。主题演讲以外,GTC 2024还将有900多场会议、200多家展商、20多场技术讲座,以及大量独特的交流活动,为不同技术水平和兴趣领域的参会者提供丰富的内容。 英伟达GTC为面向开发人员的全球人工智能会议,往届GTC均有重磅新品发布。英伟达GTC起源于2009年,最初关注的方向是通过GPU来挖掘计算潜力。近年来,会议的重点已转移到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各种应用上,包括自动驾驶汽车、医疗保健、高性能计算、专业可视化、深度学习等。近几年GTC大会均有重磅新品发布,目前主流的AI训练GPU A100芯片及其使用的Ampere架构于GTC 2020发布,专为Transformer模型引入了内置加速功能的Hopper架构及基于该架构的H100芯片于GTC 2022发布。 图表4过去几年GTC均有重磅新品发布 GTC 2024有望发布重磅新品,建议重点关注相关产业链催化。行业对本次GTC大会抱有较高预期,Nvidia有望在大会期间发布全新GPU架构Blackwell,及基于该架构的B100/GB200芯片,建议重点关注相关集群网络架构的变化及其对相关网络设备和光模块等供应链的需求催化。早在2023年10月份的投资人交流会上,英伟达便公布了自己的硬件发布规划,在2023年11月份的SC23大会上,英伟达展示了B100性能相比H100及H200有显著提升。此外,CUDA生态有助于将开发人员和英伟达产品绑定,CUDA平台为英伟达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GTC 2024英伟达可能会介绍其CUDA软件栈的最新进展。此外,根据路透社报导,英伟达计划在2024年Q2开始大规模生产其专为中国设计的AI芯片H20等,可能在GTC 2024更新相关近况。 图表5英伟达预期产品发布规划 图表6 SC23大会上英伟达展示了B100性能相比H100及H200有显著提升 图表7算力芯片功耗随着产品迭代快速提升 B200预计采用液冷方案,建议关注服务器冷却方案向液冷变更的相关进度。根据英伟达副总裁兼DGX系统总经理,“人们最终会转向液冷方案”。根据本月戴尔CEO在电话会的发言,B100功率密度达每个GPU 1kW,不需要直接液冷,但是在“明年的B200中”会采用液冷技术。随着高算力芯片不断迭代,功率密度将不断提升,热管理成为关键的瓶颈。温度直接影响芯片性能,传统的风冷主要使用风扇和管道,无法解决AI服务器发热的问题,因此需要比以前更复杂的冷却解决方案,液冷技术路线确定性高,建议持续关注产业相关进展。 (二)星舰完成第三次发射,技术跃迁幅度进一步提升 星舰在设计上可完成地球同步轨道、月球及火星发射任务。星舰(Starship)为SpaceX公司研制开发的超重型太空运载工具,由第一级超重级助推器及第二级太空飞船组成。星舰整体高度为120米,直径为9米,起飞质量达5000吨,是有史以来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星舰最终的设计目标是实现完全可重复使用,能够在发射塔上进行控制着陆,并在发射回收后的几小时内再次重新发射。而且,星舰进入太空后,可以在几百公里高度的低地球轨道上进行燃料加注,补充燃料飞向更遥远的目的地,如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38万公里远的月球以及五千万公里以远的火星。 星舰采用猛禽液氧/甲烷发动机、全箭不锈钢及防热瓦设计并具有全新的回收方式。相较于其他火箭,星舰的创新之处在于:1)采用猛禽液氧/甲烷发动机。作为第一款投入实用化的液氧/甲烷发动机,也是第一款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单台猛禽发动机在设计上可执行1000次飞行,几乎无需维护。2)全新的回收方式。星舰系统为完全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其火箭级与飞船级均可回收。3)采用了争议较大的全箭不锈钢结构设计。4)采用防热瓦设计。SpaceX在星舰上采用新型TUFROC防热材料(增韧型单片纤维增强抗氧化复合材料),该材料用于美国空军试验航天器X-37B的翼面前缘,经过飞行验证,可直接贴敷于不锈钢材料,工艺上相较碳纤维结构有所简化。 图表8 Starship是有史以来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 星舰第三次发射完成了进入既定近地轨道、荷载舱门开关测试(未来部署星链卫星)、内部燃料转移测试(未来太空加油)三大测试。2023年4月星舰完成了第一次发射,首次发射过程中火箭点火4分钟后即发生解体爆炸,最大高度达39公里。同年11月的第二次发射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了水浸系统,火箭对发动机启动时的超高温抵御能力有所增强,此外第二次发射也引入了热分级等技术。从发射过程来看,第二次发射中一级火箭在达成既定工作阶段后二级火箭发生技术故障,第二次发射最终以空中爆炸告终。 2024年3月14日星舰完成了第三次发射,尽管星舰飞船与超重型助推器未能按照计划降落,但在该次发射中星舰实现了进入既定近地轨道、完成了荷载舱门开关测试(未来部署星链卫星)与内部燃料转移测试(未来太空加油)。我们认为目前星舰发射周期正逐步缩短,发射频次间的技术跃迁幅度持续提升,预计随着未来发射任务的逐步推进星舰或可早日达成其设计目的。 图表9 Starship第三次实验飞行图解 三、投资建议 运营商:重点推荐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光模块光器件光芯片:建议关注天孚通信、中际旭创、新易盛、源杰科技; 卫星通信:建议关注海格通信、震有科技; 液冷:建议关注英维克、高澜股份; 设备商:建议关注紫光股份、中兴通讯、锐捷网络、共进股份; IDC&AIDC:推荐宝信软件,建议关注奥飞数据、润泽科技、光环新网、科华数据; 物联网模组:推荐广和通,建议关注威胜信息、有方科技; 控制器:推荐拓邦股份、和而泰; 军工通信:推荐七一二、上海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