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晓光 毕马威金融业数字化与金融科技咨询合伙人 观远数据2022智能决策峰会暨产品发布会 01 论点观察 科技资源投入必要性与业务产出价值性间需保持强一致性关系 应对之道 CONTENT内容目录 引入科技投入价值产出比(Digital-ROI)量化评价与管理体系,引导数字化转型资源合理决策 总结与交流 信息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改革不是简单的单方面持续资源投入,需辅以科技业务价值的一致性量化体现 PART01 论点观察 如何利用清晰科学的科技投入与价值衡量机制,以—— 持续洞察数字化业务价值属性洞悉效能辅助管理层精准决策支撑数字化的长期战略执行力 科技资源投入必要性与业务产出价值性间需保持强一致性关系 科技总体的业务价值贡献度—— 科技投入是否物尽其用,其业务价值是否得到科学客观的评价,并清晰反映在业务赋能表现上、与全行战略方向相匹配? 科技总体的服务能力匹配性—— 为及时响应、有效支撑业务需求,科技的各类资源是否得到合理配置,科技投入成本是否进行了清晰的计划与核算,“业务买单”是否明明白白? 科技总体的管理支出有效性—— 为落实科技支撑、赋能甚至引领业务发展,科技自身的资源与能力储备是否充分?科技资源投入如何进行完整识别和标准化成本计量,合理映射并分摊至业务需求方? PART02 应对之道 引入科技投入价值产出比,引导数字化转型资源合理决策 ROI-“分子”:释放数字化转型动能,业务价值图谱描绘与量化评价 绘制业务价值基本图谱,覆盖从拉新促活到降本增效 效益 -全方位展现业务价值内涵,既包括体现效益、直接与业务运营和业务拓展相关的显性价值内容,也包括体现效能、关注科技能力积淀的隐性价值内容 -基于对业务价值类型的完整识别和深化,定义价值评估的基本落脚点 建立业务价值指标体系,业务价值向可量化指标分解 -承接业务价值类型与基本定义,针对单个业务价值类型定制化评价方法,保证评价的合理性 -以量化评价指标作为基本手段,设计科技价值评估指标和评估模型,对业务服务的最终价值效益进行科学评估,推进公司整体精益化管理水平和管理效能的提升 ROI-“分母”:激活数字化转型效能,科技投入商业核算与精益运营 建立科技服务的“商业化”管理框架,改变模糊被动管理状态,以提升科技资源的总体效能和市场竞争力,一方面匹配业务价值要求,另一方面为行内科技组织的内部“市场化”和对外“产业化”奠定基础: -“服务菜单”:主动向业务需求方提供标准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科技服务目录-“服务账单”:辅以明晰的科技资源投入与核算模式,推行透明化管理 和精益化运营 PART03 总结与交流 总结与交流 •信息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改革不是简单的单方面持续资源投入,需辅以科技业务价值的一致性量化体现 •从业务视角出发,通过业务价值图谱的描绘和量化评价,具象化展现科技投入带来的企业能力增强、业务促进、效率提升的实效,牵引数字化转型更好地落地 •从科技视角出发,建立科技服务化管理管理框架,提供标准化的科技资源投入和核算模式,保证资源投入带来的效益回报能充分体现和激发数字化转型的落地实效 ——成功的企业数字化实践从来不是科技单方面的一腔热血、孤掌而鸣,如何剖析科技投入背后的业务效益,回归数字化转型的业务价值本质,并运用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释放科技资源效能,是迈入转型发展深水区的科技创新在机制上的新命题,也关乎数字经济在企业的未来 所载资料仅供一般参考用,并非针对任何个人或团体的个别情况而提供。虽然本所已致力提供准确和及时的资料,但本所不能保证这些资料在阁下收取时或日后仍然准确。任何人士不应在没有详细考虑相关的情况及获取适当的专业意见下依据所载资料行事。 © 2022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中国有限责任公司,均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 毕马威的名称和标识均属于毕马威国际的商标或注册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