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气设备行业专题研究 新能源发电比例提升、长时储能大势所趋,钒电池潜力巨大 / 2024年02月29日 【投资要点】 长时储能是碳中和时代的必然选择。可再生能源发电渗透率持续提升,由于新能源出力地域/季节差异显著,导致电力系统的消纳、调峰调频等问题凸显,催生各种调峰/调频手段。当风光发电受气候、 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出现日/周/季节间歇时,需要有日/周/季节调节能力的长时储能技术,长时储能可凭借其长周期、大容量的特性,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上调节新能源的出力波动,未来可再生能源占比越大,建设长时储能的必要性和急迫性就越大。 钒液流电池优势明显、潜力巨大。目前常见的长时储能技术根据物理特性可以分为三大类:机械长时储能、长时储热和电化学长时储能; 其中,抽水蓄能是目前成熟度最高的长时储能技术,但远期看受地理条件限制较大,新型技术中钒液流电池成熟度较高,同时具备循环次数高,寿命长,安全性高,安装周期短,深度充放电等优势,潜力巨大。 目前国内全钒液流电池的产业链已经逐步形成。目前国内全钒液流电池的产业链已经逐步形成。上游主要涉及钒资源的开采与冶炼,主要 企业有钒钛股份、攀钢集团、河钢集团、安宁股份等;中游则进行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设计与制造,包括功率单元(电堆)与能量单元(电解液)两大部分,主要企业有国网英大、上海电气、中电兴发等;下游主要为储能项目的开发和运营。 钒液流电池的核心部件可以分为能量单元、功率单元和配套系统。其中,能量单元的核心是电解液,能够直接影响能量单元的性能与成本。 功率单元由一定数量和规格的电堆串并联构成,其中单个电堆主要由离子交换膜、电极、双极板等关键部件构成。电解液的核心发展方向为提升利用率与再回收,功率单元的核心发展方向是质子交换膜的国产化替代。 【配置建议】 看好压缩空气、钒液流电池、重力储能作为长时储能的有效技术手段;建议关注在相关领域布局领先的企业:钒电池:钒钛股份、河钢股份、上海电气、国网英大等;压缩空气储能:陕鼓动力;重力储能:中国天楹。 【风险提示】 钒液流电池产业化进度不及预期; 储能需求不及预期; 行业竞争加剧。 挖掘价值投资成长 强于大市(维持) 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 证券分析师:周旭辉 证书编号:S1160521050001 联系人:郭娜 电话:021-23586475 相对指数表现 2.92% -5.93% -14.79% -23.65% 2/284/306/308/3110/3112/31 -32.50% -41.36% 电气设备沪深300 相关研究 《REC关停美国蒙大拿州多晶硅产线》 2024.02.19 《快充加速渗透,催生相关产业机遇》 2024.02.02 《中石化首发氢能展望,低碳多元前景广》 2024.02.01 《看好硅负极CVD工艺》 2024.01.30 《探底回升,创新突破》 2024.01.25 行业研究 电气设备 证券研究报告 2017 正文目录 1.长时储能大势所趋,项目密集落地4 1.1.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提升,长时储能是终极趋势4 1.2.多地配储市场要求提升至4h,长时储能项目密集落地5 2.技术路线多样,钒液流电池综合优势突出7 2.1.不同的储能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7 2.2.发展进度/优势各异,液流电池潜力较大8 2.2.1.抽水蓄能:技术成熟、单位投资成本低,受地形条件限制9 2.2.2.压缩空气:技术相对成熟,单位造价持续下降10 2.2.3.光热储能:环保、容量大,效率低、目前单位造价较高10 2.2.4.氢储能:成本较高,目前处于产业培育期11 2.2.5.液流电池:循环寿命高、安全性高,潜力较大12 3.钒液流电池产业链初步形成,降本方向在于电堆和电解液成本的下降13 3.1.钒电池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与锂电池错位竞争14 3.2.能量单元:钒资源国内储量丰富,V2O5对电解液成本影响显著15 3.2.1.钒原料端:国内钒资源储量丰富15 3.2.2.电解液:钒离子浓度为性能关键指标,残值高回收价值大16 3.3.功率单元:电堆中离子膜成本占比最大,国产化替代是关键16 3.3.1.电极:碳素类材料是主流路线17 3.3.2.隔膜:离子交换膜国产化替代正当时18 3.3.3.双极板:倾向于使用碳基材料18 4.标的梳理18 5.风险提示21 图表目录 图表1:2017-2023年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数据4 图表2:2017-2023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情况4 图表3:2023年风力/太阳能发电top5(亿千瓦时)4 图表4:典型天气光伏出力曲线4 图表5:最佳储能时长与风光渗透率成正比5 图表6:2022年以来各省/市/自治区4h以上配储政策6 图表7:2023年至今国内投运的长时储能项目(不完全统计)6 图表8:2024年有望并网的长时储能项目6 图表9:2022年以多种技术路线均出现GWh级长时储能示范项目7 图表10:不同储能技术在不同场景/时间维度上的应用7 图表11:长时储能技术现状8 图表12:不同长时储能技术路线的对比8 图表13:抽水蓄能电站原理图9 图表14:抽水蓄能电站度电成本9 图表15:压缩空气储能原理图10 图表16:压缩空气储能度电成本10 图表17:光热储能大致流程图11 图表18:光热储能度电成本11 2017 图表19:氢储能原理与应用场景11 图表20:氢储能度电成本11 图表21:液流电池原理图12 图表22:液流电池度电成本12 图表23:液流电池储能主要技术路线的对比13 图表24: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容量与功率电池相对独立14 图表25:全钒液流电池产业链梳理14 图表26:全钒液流电池成本结构占比15 图表27:钒的主要应用15 图表28:全球钒资源区域分布16 图表29:全钒液流电池电堆的典型结构17 图表30:全钒液流电池中的电解液路径17 图表31:产业链标的梳理19 图表32:行业重点关注公司21 2017 1.长时储能大势所趋,项目密集落地 1.1.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提升,长时储能是终极趋势 可再生能源发电渗透率持续提升,新能源出力地域/季节差异显著。(1)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发电量逐年提升。截止2023年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 机容量约29.2亿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5.3亿千瓦,占总装机额容量的比例为52.4%。2023年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3亿千瓦,占当年发电新增装机容量的比例为85%,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新增发电的主力。出力方面,2023 年全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约2.7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比例约为30%。(2) 新能源发电出力不稳定问题仍然存在。从地域上看,我国西北地域风光资源丰 富;从时间维度上看,风光发电还存在季节性出力波动、日间出力波动的特性。图表1:2017-2023年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数据图表2:2017-2023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官网,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 图表3:2023年风力/太阳能发电top5(亿千瓦时)图表4:典型天气光伏出力曲线 风力发电top5 太阳能发电top5 内蒙古 1271.2 河北省 232.1 河北省 605.4 宁夏 231.9 新疆 604.5 青海省 212.1 江苏省 518.3 内蒙古 205.5 山西省 477.3 新疆 201.1 资料来源:中国热电微信公众号,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吕清泉,张珍珍,马彦宏,张健美,高鹏飞,蒋婷婷,朱红 路.区域光伏发电出力特性分析研究[J].发电技术,2022,43(3):413-420.,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 电力系统的消纳、调峰调频等问题凸显,催生各种调峰/调频手段。新能源快速增长和负荷峰谷差持续拉大成为趋势,新能源“极热无风、夜间无光” 2017 特征突出,对电力保障稳定供应、实时平衡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由此催生了不同的调峰手段,例如储能调峰、电源互补调峰、需求响应调峰等。 长时储能是碳中和时代的必然选择。当风光发电受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出现日/周/季节间歇时,需要有日/周/季节调节能力的长时储能技术,长时储能可凭借其长周期、大容量的特性,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上调节新能源的出力波动。随着我国风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的不断提升,长时间尺度 (日、周、月、季度)电量不平衡问题逐渐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主要矛盾之一,未来可再生能源占比越大,建设长时储能的必要性和急迫性就越大。 图表5:最佳储能时长与风光渗透率成正比 资料来源:PaulAlbertus,JosephS.Manser,ScottLitzelman《,Long-DurationElectricityStorageApplications,Economics,andTechnologies》Joule,Volume4,Issue1,2020,Pages21-32,,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 长时储能目前正处于发展初期,国内外尚未对长时储能持续时间进行统一定义,通常认为持续放电时间不低于4小时、寿命不低于20年的储能技术为长时储能(LDES)。2021年,全球长时储能委员会在其首份报告《净零电力— —可再生电网长时储能》中对长时储能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在该报告中,长时储能系统被定义为任何可以长期进行电能存储的技术,该技术同时能以较低成本扩大规模,并能维持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周的电力供应。2021年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发布的《长时储能简报》认为,长时储能是持续放电时间不低于4 小时的储能技术。美国能源部2021年发布的有关长时储能的报告,则将长时 储能定义为额定功率下持续放电时间不低于10小时的储能技术。 1.2.多地配储市场要求提升至4h,长时储能项目密集落地 多地配储时长要求提升至4h。截止2023年底,国内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随着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电网调节压力增大,配储由最初的鼓励引导到成为并网标配,再到目前部分省份不合格受罚,比例从10%-20%逐步上升至15%-30%,配储时长从1-2小时提升至4-5小时,据统计河北、西藏、内蒙古、上海、新疆等10个多省份明确提出配置4小时以上长时储能。 2017 此外,2023年7月山东省印发了《关于支持长时储能试点应用的若干措施》,这是国内首个支持长时储能发展的地方性专项政策,长时储能可享受优先接入电网、优先租赁、容量补偿标准提高、减免输配电价等优惠政策。 图表6:2022年以来各省/市/自治区4h以上配储政策 发布时间 省/市/区 新能源配储政策 2023.06.29 河北 市场化并网项目:20%*4h 2023.05.18 西藏 保障性并网光伏+储能项目:20%*4h,加装构网型装置 2023.04.25 河南 2022年集中式风光项目:20-55%*2-4h,同一区域储能配 比高的项目优先调度,容量比例相同情况下,储能时长更 长的优先调度 2023.01.12 内蒙古 15%*4h以上 2022.11.09 上海 10-20%*4h以上 2022.10.20 福建 15%*4h以上 2022.10.112022.03.04 青海新疆 国家第二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配置20%*4h;增量混改、普通市场化项目:15%*4h 25%*4h 资料来源:高工产研微信公众号,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 从项目端来看,长时储能项目投运量逐渐提升。其中,根据ESPlaza长时储能网的数据,截止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到28.251万千瓦。根据ESPlaza长时储能网预计,2024年,共计10个总装机超1GW的长时储能项目有望并网投运。 2022年以来,多种路线均出现GWh级长时储能示范项目,液流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二氧化碳储能等各个技术路线的商业化正在加速发展。2024年1月27日,国家能源局公示了56个项目作为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包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