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金证券]:“央行笔记”系列(六):揭开美联储缩表的“面纱”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央行笔记”系列(六):揭开美联储缩表的“面纱”

2024-02-09赵伟、陈达飞国金证券文***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央行笔记”系列(六):揭开美联储缩表的“面纱”

“ ” 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Fedpivot)是2024年全球宏观的一条主线。2023年底,市场开始全面交易美联储降息,流动性“结构性短缺”信号开始显现。缩表的终点是否近在咫尺?“回购危机”是否会重演?美联储会否重启QE? 美联储缩表与货币市场流动性:流动性“结构性短缺”,放缓缩表开始“倒计时”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正常化”分为利率正常化和资产负债表正常化(即缩表,QT)。虽然两者的决策是独立的,但并非没有关联,也存在一定的次序。归纳而言,利率正常化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和金融条件;资产负债表正常化取决于存款机构的准备金需求。经验上,两者的启动、暂停或结束时间可能会错位,但在多数时间内方向是相同。 后疫情时代美联储政策正常化的次序或与2008年大危机之后基本一致:放缓扩表-停止扩表-开始加息-开始缩表-停 止加息(-放缓缩表-开始降息-停止缩表-重新扩表)。截止到2024年1月,美联储已经连续4次停止加息,却依旧按 计划缩表。持有证券规模从8.5万亿降至7.2万亿(缩表1.3万亿),预计至2024年底,还将缩表约9,500亿。 资产负债表正常化的进展取决于准备金的供求。美联储的准备金供给依赖于存款机构的准备金需求。截止到1月底,基于准备金与隔夜利差的关系可知,准备金仍处于“过剩”状态,但“结构性短缺”信号已经显现。美联储缩表计划遵循“短板原理”,即“结构性短缺”的优先级高于“整体过剩”,最早或在3月例会调整缩表参数。 美联储政策操作“新范式”:充足准备金框架和最优准备金原理 本节从事实出发,诠释2008年大危机前后美联储货币政策操作框架的转变:从短缺准备金框架转变为充足准备金框架。这是理解美联储缩表问题的“底层逻辑”,是理解缩表进程中利率波动特征的关键,也是理解两个“正常化”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理论依据。据此可以抓住最优准备金供给的主要矛盾:准备金需求曲线的斜率。 QE以后,美联储面对的新问题是:如何在准备金“过剩”的状态下控制利率?在准备金“过剩”状态下,美联储即使吸收数千亿准备金,也难以抬升利率水平。为此,美联储转向了“充足准备金”操作框架,通过向准备金支付利息的方式,构建了隔夜利率的“地板体系”,利用套利机制,将隔夜利率“吸附”在政策利率附近,以实现利率正常化。关于资产负债表正常化,美联储强调两个概念:有效性和有效率(effectiveness和efficiency)。有效性是一阶条件,指的是对货币政策利率的控制;有效率是二阶条件,指的是资产负债表成本和公开市场操作的频率。资产负债表正常化遵循“最小最大原理”:在满足最大可能的准备金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缩减资产负债表。 美联储缩表及大类资产展望:降息在即,缩表的终点还远吗?对美股、美债和美元的影响有多大? 经验上,当准备金从“过剩”向“充足”状态转变时,准备金需求曲线的斜率会从0变为负值。斜率越陡峭,准备金 供给越短缺,利差的波动越大。基于移动回归的结果表明:截止到2024年1月底,准备金需求曲线的斜率仍为0。所以,美国货币市场流动性总体依然处于“过剩”状态。但“月末压力”的出现表明,流动性已不再超级过剩。 参照2017-2019年缩表的经验,“充足准备金”的一个合理区间是GDP的8-10%,或银行总资产的11-14%。截止到2023 年底,准备金/GDP的比重已经下降至11.8%。以9%作为参照系,缩表的终点或落在2025年1季度,在此前放缓缩表便是题中之意,并且宜早不宜迟,3月例会调整缩表参数在情理之中。 相比QE,美联储缩表对大类资产的影响较为有限,QT声明的影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显著。从方向上看,QT与QE 相反——利空股票和债券,利多美元,QTTaper与QE相同——利多股票和债券,利空美元;从形态上看属于脉冲式影响,持续性偏弱,难以形成新的价格中枢。展望3月例会的QTTaper,如果规模超预期,或利多股票与债券。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冲突升级;美联储再次转“鹰”;金融条件加速收缩; 内容目录 一、缩表与货币市场流动性:流动性“结构性短缺”,放缓缩表开始“倒计时”4 (一)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正常化”:累计缩减1.3万亿美元,3月例会或调整缩表参数4 (二)美国货币市场流动性状况:总体依然“过剩”,但“结构性短缺”信号开始显现7 二、美联储政策操作“新范式”:充足准备金框架和最优准备金原理10 (一)美联储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从“短缺准备金框架”到“充足准备金框架”10 (二)最优准备金供给:资产负债表正常化过程中的“三元悖论”和“最小最大原理”12 三、美联储缩表及大类资产展望:降息在即,缩表的终点还远吗?14 (一)缩表的终点:准备金“结构性短缺”的信号和最优准备金供给的“参照系”14 (二)QT与大类资产表现:影响的方向与QE相反,幅度有限,且边际递减17 风险提示20 图表目录 图表1: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正常化”:利率正常化+资产负债表正常化4 图表2:QE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扩张5 图表3:后疫情时代的QE与QT5 图表4:两次QT计划的比较5 图表5:两次QT实际进程的比较5 图表6:美联储货资产负债表(单位:亿美元)6 图表7:美联储缩表的进程(持有国债余额)6 图表8:美联储缩表的进程(国债的变化)6 图表9:美联储缩表的进程(持有机构债/MBS余额)7 图表10:美联储缩表的进程(机构债/MBS的变化)7 图表11:美联储持有的财政债券到期量7 图表12:美联储持有的机构债/MBS到期量7 图表13:美联储货资产负债表(负债侧,单位:亿美元)8 图表14:美联储缩表及其负债结构的转换8 图表15:本轮QT中,准备金波动的归因8 图表16:2023年3月SVB事件以来,准备金持续上行9 图表17:本轮QT中,准备金波动的归因(细分项)9 图表18:SVB事件后,美联储结构性贷款增加3000亿9 图表19:SVB事件后,结构性贷款转化为准备金9 图表20:美债发行与逆回购规模的下降10 图表21:国库券与逆回购之间存在较大的套利空间10 图表22:2008年大危机前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比较10 图表23:2008年大危机前后的准备金和EFFR的关系10 图表24:2008年大危机之前的准备金需求曲线11 图表25:短缺与充足准备金时期EFFR的波动性11 图表26:美联储操作框架“新范式”:从“短缺准备金框架”向“充足准备金”框架的演变11 图表27:“地板体系”的运作12 图表28:充足准备金和缩表的终点:美联储的“最优准备金供给”是多少?13 图表29:缩表的两个关键词:effectivenessandefficiency13 图表30:商业银行准备金需求曲线的斜率14 图表31:小型商业银行准备金需求曲线的斜率14 图表32:准备金需求曲线斜率的变化(EFFR-IORB)14 图表33:准备金需求曲线斜率的变化(IORB-IORB)14 图表34:正常化过程中利差波动率的变化15 图表35:2023年底货币市场利率波动性抬升15 图表36:美联储缩表规划(基准预测)16 图表37:准备金规模的变化(基准预测)16 图表38:美联储缩表的进程16 图表39:商业银行现金比率16 图表40:SOFR利率的分布17 图表41:SOFR利率分布和交易量17 图表42:FHLB贷款规模(1971-2023)17 图表43:FHLB贷款规模(201906-202309)17 图表44:SOFR利率的分布18 图表45:QE是否有助于降低长端美债利率?18 图表46:2013年5月22日(QETaperTantrum)18 图表47:2013年12月18日(开始QETaper)18 图表48:2018年12月19日(推迟QTTaper)19 图表49:2018年3月20日(宣布QTTaper)19 图表50:QETaper和缩表(unwind)对美债利率的影响(标准差)19 图表51:QETaper和缩表(unwind)对其它大类资产的影响20 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Fedpivot)是2024年全球宏观的一条主线。2023年7月“最后一次”加息以来,美联储已经连续四次暂停加息。2023年底以来,市场开始全面交易美联储降息,隔夜利率的波动性有所提升。这是货币市场流动性“结构性短缺”信号,意味着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已不再处于“超级过剩”的状态。 本报告的主题是: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正常化。第一部分将从多个维度刻画美国货币市场流动性状况;第二部分介绍美联储的“充足准备金框架”和最优准备金原理;第三部分展望美联储缩表计划,核心问题包括:何时放缓与结束QT?放缓和结束QT对资本市场意味着什么?QT结束后,美联储会重启QE吗?2019年“回购危机”是否会重演…… 一、缩表与货币市场流动性:流动性“结构性短缺”,放缓缩表开始“倒计时” 在美联储持续缩表和逆回购规模快速收缩的背景下,叠加2024年1季度BTFP的到期和美国国债到期高峰的来临,美国货币市场流动性压力趋于上行。美联储计划在3月例会中讨论调整缩表参数。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正常化”进程(即缩表)进入“倒计时”。 (一)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正常化”:累计缩减1.3万亿美元,3月例会或调整缩表参数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正常化”(normalization)分为利率正常化和资产负债表正常化(即缩表)。虽然两者的决策是独立的,但并非没有关联,也存在一定的次序1。归纳而言,利率正常化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如增长、就业和通胀)和金融条件;资产负债表正常化取决于存款机构的准备金需求。经验上,两者的启动、暂停或结束时间可能会错位,但在多数时间内方向是相同(宽松、中性或紧缩)的,即在较长时间内出现反向的可能性较低。 图表1: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正常化”:利率正常化+资产负债表正常化 来源:美联储、CEIC、国金证券研究所 后疫情时代美联储政策正常化的次序或与后危机时代(2013-2019年)基本一致:放缓扩表(Taper)-停止扩表-开始加息-开始缩表-停止加息(-放缓缩表-开始降息-停止缩表-重新扩表)2,但每个步骤之间的时间间隔更为紧凑。在2021年11月例会中,FOMC决定 开始放缓资产购买的速度(Taper)。2022年3月,美联储首次加息,并计划在“即将召开的会议中”开始缩表。紧接着,在5月的会议中,FOMC宣布了大幅缩减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的计划:6月开始缩表,每月缩减上限为475亿美元(超出部分再投资),其中国库证券300亿、MBS175亿。9月例会将上限上调至950亿(国库证券600亿、MBS为350亿)。 1正常化的次序并非不可变更。 2括号内的步骤尚未实施。 图表2:QE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图表3:后疫情时代的QE与QT 来源:美联储、CEIC、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4:两次QT计划的比较图表5:两次QT实际进程的比较 来源:美联储、CEIC、国金证券研究所 比较而言,本次QT的速度明显快于2017-2019年。截止到2024年1月底,美联储总资产 下降至7.7万亿,相比2022年5月峰值(近9万亿)减少约1.3万亿。其中,持有证券 规模从8.5万亿减少至7.2万亿(减少1.3万亿),国库证券规模从5.8万亿减少至4.8 万亿(减少1万亿),MBS规模从2.7万亿减少至2.4万亿(减少了0.3万亿)。与疫情前 相比,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仍扩张了3.5万亿(2020年2月为4.1万亿)。 资产 黄金证券账户特别提款权账户硬币 持有证券、未摊销证券溢价和折扣、回购协议和贷款 直接持有证券 美国国债 短期国债 中长期名义国债 中长期通胀指数债券通胀补偿国债 联邦机构债券 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当前持有的未摊销证券溢价 当前持有的未摊销证券折扣正向回购协议 其他贷款 持有商业票据融资公司的投资组合净额 持有贝尔斯登(MaidenLane)投资组合净额 类别 A1A2A3 NA(total)NA(total)NA(total)A4 A4A4A4A5A5A